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伤科重要发明

伤科重要发明

发布时间:2021-09-30 13:10:44

① 有哪些伟大的发明是科学家无意间发现的

微波炉、万能胶、青霉素、橡胶、安全玻璃,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的东西都是偶然发明的.如今,这些发明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只要问一问这些东西的发明者,你便明白有时运气对一个人的成功有多重要.
1.微波炉
微波炉
发明微波炉的人
微波炉最早的名称是“爆米花和热团加热器”(Popcorn and Hot Pockets Warmer),它的发明纯属偶然,源自一个武器研发项目.微波炉的发明者是美国自学成才的工程师珀西·勒巴朗·斯宾塞(Percy LeBaron Spencer),二战爆发后,他在一家公司从事雷达技术开发.这项技术在当时听起来很像具有科幻色彩,其实只是一种具有探测功能的磁电管,可以发射高强度辐射光束.
显然,就像身边朋友给他起的外号,斯宾塞喜欢吃甜食.他或许还是个奇怪的盲目崇拜者.一天,他在实验室做实验时,一块巧克力棒粘在了短裤上.斯宾塞注意到,当他运行磁控管时,裤子上的巧克力棒融化了.一般人可能认为,是他身上的体温降巧克力融化,斯宾塞没有按照这种逻辑思维去判断这件事,相反,思维敏捷的他给出了一个更为科学的解释:肉眼看不见的辐射光线“将其煮熟了”.
事实上,在场大多数军事专家可能就梦想将这些射线应用到战场上.但是,同科学史上每一位发明家一样,斯宾塞对他的发现充满了好奇,将其作为一种新奇事物看待.他利用这种装置让鸡蛋爆裂,还去烤爆米花.
斯宾塞继续实验磁电管,最后,他用箱子将其包装起来,作为一种烹饪美食的新工具推向市场.最早上市的微波炉大约有6英尺(约合1.8米)高,重达750磅(约合340公斤),做必须用冷水冷却.在之后的岁月里,技术人员不断缩小微波炉的尺寸,今天,微波炉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2.万能胶(Krazy Glue)
万能胶(Krazy Glue)
万能胶的发明还要追溯到1942年.发明者哈里·库弗(Harry Coover)博士当时供职于伊斯曼柯达公司,这是一家享誉全球的照相机及相关产品的知名企业.库弗博士的工作是隔离一种透明塑料,使武器瞄准器的精度更高.在二战期间,这种材料的用途很大.有一段时间,库弗非常沮丧,因为这种称为氰基丙烯酸酯的材料粘性太强了.
有一次,库弗一气之下将氰基丙烯酸酯扔到了窗外,接着继续挥汗如雨进行实验.此时,库弗完全没有意识到他已发明了有史以来粘性最强的万能粘合剂之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库弗用在瞄准镜上的功夫其实白费,因为美国两颗原子弹结束了这场战争,原子弹的爆炸辐射范围如此之广,根本不需要瞄准.
几年以后,库弗重新获得了本属于他的发明,体会到失而复得的狂喜.有人认为或许是库弗注意到过去盛放氰基丙烯酸酯的容器仍旧粘在垃圾桶底部,他想尽一切办法也不能将其取下来,这样,才发现了这种材料的神奇之处.1958年,库弗终于说服老板相信氰基丙烯酸酯蕴含的市场潜力,不久后柯达公司推出了一种名为“伊斯曼910”(Eastman 910)的胶水.
柯达绞尽脑汁去宣传这款产品,公司有人出了一个主意:用吊车将一辆轿车吊在街道上空,让人们误以为是使用“伊斯曼910”的结果.这一招果然收到奇效,人们将这种胶水称为“Krazy Glue”.“Krazy”其实是借用英文“疯狂”(crazy)的意思.“伊斯曼910”早期的广告宣传语是,“记住,在它完全在管子上凝固前,你只能用一次!”时至今日,万能胶仍是畅销产品.
3.硫化橡胶(Vulcanized Rubber)
硫化橡胶(Vulcanized Rubber)
开发出一种坚实耐用足以承受街头飙车和飞车追逐的橡胶,可不像现在一些人想象的那般轻而易举
如果你知道制造轮胎的橡胶是查尔斯·古德伊尔(Charles Goodyear)发明的,你或许并不感到吃惊,毕竟他是这个名单中首位名字与最终发明有联系的人——因为“库弗胶水”(Coover Glue)听上去更像是一种可憎的节育工具.在汽车刚发明出来的那个年月,开发出一种坚实耐用足以承受街头飙车和飞车追逐的橡胶,可不像现在一些人想象的那般轻而易举.
事实上,如果说有谁本应该放弃他一生的梦想,那么这个人就是古德伊尔.古德伊尔曾在监狱度过了一段时间,身边朋友一个个离去而去,他的几个孩子也都过着饥肠辘辘的日子.尽管如此,他仍在不知疲倦地追寻着自己的梦想.那是19世纪30年代,一个饥寒交迫的动荡年代.最初,古德伊尔对原始橡胶经过两年的研究,仍毫无成果,迫于生活压力,只好领着一家老小搬到一个废弃的工厂居住.
正是在这个工厂,古德伊尔获得了重大突破:他采用酸性物质消除橡胶的粗糙表面,令其变得坚实耐用.然而,在政府购买了150个由这种橡胶制作的邮袋后,这种袋子就没有再卖出去.它们都不同程度存在缺陷.古德伊尔再次陷入到孤立无援的绝境.终于,在1839年,好运降临到古德伊尔的头上.
那一年的某一天,在计算等式再次失败后,失落的古德伊尔独自一人走进一个杂货店.见到这位不修边幅的倒霉蛋,人们像遇见新奇的动物一样驻足观看,并对古德伊尔大加嘲笑.一怒之下,古德伊尔挥舞起拳头,他身上带着的一块橡胶此时恰好掉到滚烫的炉子里.古德伊尔在查看了烤焦的橡胶残骸后,他意识到自己终于发现了制造耐用、不受气候影响的橡胶的方法.从古德伊尔的事例,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的含义.古德伊尔的“轮胎帝国”由此诞生了.
4.安全玻璃
安全玻璃
安全玻璃的发明者、法国人爱德华·贝尼迪库斯(Edward Benedictus)是个样样皆通,样样稀松的人
安全玻璃是用于汽车和建筑物上的一种玻璃,具有良好的保障人身安全性能,几乎随处可见.按照常识,安全玻璃破碎时不会形成有尖锐棱角的颗粒,碎片也不飞溅,从而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安全玻璃的发明者、法国人爱德华·贝尼迪库斯(Edward Benedictus)是个样样皆通,样样稀松的人.在幸运地发明安全玻璃前,贝尼迪库斯已是个有着四重身份的名人——画家、作曲家、作家和化学家.
一天,贝尼迪库斯像克劳西欧探长一样,不小心将一个实验用的烧瓶从架子上碰落,听到它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我们可以想象他在听到破碎声时发出的惊讶).贝尼迪库斯顺着梯子爬到下面,发现烧瓶虽已破碎,但并没有四分五散.在向助手谈起此事后,贝尼迪库斯才知道烧瓶里最近放过硝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是一种黏合剂,用于将破碎的玻璃粘在一起.
尽管贝尼迪库斯意识到他发现了什么,但他绝没想到这项发现会有这么重要.在对一连串可怕的车祸展开研究后,贝尼迪库斯获得了灵感,他发现这些车祸的受伤者一般都是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的.之后,他开始潜心研究,最终在一天后发明了Triplex.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防毒面具就取材于贝尼迪库斯的新发明.在发现这种材料经久耐用后,汽车产业开始制造Triplex挡风玻璃.
5.青霉素(盘尼西林)
青霉素(盘尼西林)
以健忘闻名的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爵士虽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
,却是个出了名的大懒汉.在因发明青霉素出名前,弗莱明偶尔实施了一项实验,这次实验的“素材”竟然是他不小心掉进玻璃培养皿的鼻涕.六年后,弗莱明再次用一个到处充斥着病菌的塑料盘子做实验.他没有清洗散落一地的脏碟子,就离开实验室去度假.
度假归来,弗莱明回到他的实验室,发现一只被他遗忘的玻璃培养皿被一种霉菌污染了,于是就把它扔进了附近的垃圾桶.按照他的个人习惯,在将玻璃培养皿扔进一个满是实验废物的箱子里后,弗莱明仍继续检查他的实验成功.或许,他已决定要将早前扔掉的香肠吃到肚子里.
最终,他在垃圾桶注意到霉菌杀死了周围的细菌.这种霉菌就是青霉素的基本形式,毋庸置疑,也是有史以来医学领域最重要的发现.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它的发明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数百万条生命得以获救.

② 科学发明对人类造成那些伤害

抄自己的行吗?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这并不是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只会有利于人类,而没有弊端。就我个人的理解,已经发生的对人类有损害的事件有以下几点:
1.被誉为制冷剂之王的“氟利昂”,把天给弄出了一个大窟窿。专家认为南极臭氧空洞就是它杰作,臭氧层一旦完全被破坏,强烈的宇宙射线将会对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
2.滴滴涕等各种农药在服务于农业的同时,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很多鸟类因误食了感染剧毒农药的虫子而死亡。
3.塑料的发明给我们的环境带来很大的污染,“由于塑料的无法自然降解性,目前已经导致许多动物的悲剧。比如动物园的猴子,鹈鹕,海豚等动物,都会误吞游客随手丢的1号塑料瓶,最后由于不消化而痛苦的死去;望去美丽纯净的海面上,走近了看,其实飘满了各种各样的无法为海洋所容纳的塑料垃圾,在多只死去海鸟样本的肠子里,发现了各种各样的无法被消化的塑料。”(引自网络)
4.我们现在所知的全球气温变暖,其根源就是科技的发展带来的。1870年左右的二次工业革命,就是由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科技发展引发,大量的金属冶炼,和化石类燃料(煤炭、石油)的开采使用,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来越多。如今全球气温的不断上升,以直接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

有可能给人类带来威胁的科学发明还有:
1.转基因工程,转基因食物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
2.“纳米技术,将一米等分成十亿份,一份就是一纳米。截止到2009年8月世界上已经有一千多种使用纳米原材料的产品,但是,人们对于纳米材料可能带来的危害还了解得远远不够,在纳米尺度上,材料的性质会发生神奇的改变,材料的新性质会给生物体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定论。有人担心,因为纳米材料极其细小,和容易在空气和水中散布。一旦被人体吸入,它将在人体内四处漫游,造成极其可怕的后果。。。。”
3.克隆技术,克隆人技术的研究限令一旦被突破,克隆人成为现实将会对人类的伦理造成极大的冲击,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这句话足以让人听的耳朵起茧,遗憾的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上,“发明——发现危害——使用新的发明来消除危害——发现新的危害”这个死循环总在不断上演。人类需要正视的问题是,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而留给我们弥补错误的时间却越来越少”。。。。。。

6回答者: 白痴谁不痴 - 五

③ 医学史上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研发新药似乎是又神秘又费劲的一件事,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倒腾几年瓶瓶罐罐,就会耗费掉巨额资金,即使这样也经常失败。然而,对 于新药研发,尤其是早期的研发而言,逻辑严谨的实验室研究并不总是全部。有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药,往往是在偶然的巧合,甚至是沾上不少“运气”因素中, 得以被发现的。
青霉素:弗莱明的奇幻冒险
众所周知,亚历山大·弗莱明在观察一个偶然进入 青霉菌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皿时,发现了历史性的奇迹——青霉菌生长范围之外,出现了一个“空白带”,原本在此范围内的葡萄球菌全部被杀死。根据这一发 现,弗莱明进行了后续研究,成功为青霉素应用于临床奠定了坚实基础。不过关于发现青霉素的趣闻,普通人知道的可能不是很多。实际上,青霉素的发现,正是一 个如同奇幻冒险一般的“运气事件”。

1928 年的弗莱明,正为了研究一个关于葡萄球菌的课题,而在实验室里大量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不过,实验室里却接连发生了一串奇特事件:首先,天气骤变直接导致 葡萄球菌的生长受到了抑制,而实验室周围的青霉菌孢子则随风掉进了培养皿里;不久之后弗莱明回老家度假,实验室外面的天气也逐渐温和,青霉菌和葡萄球菌在 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同时进行生长,从而形成了后来的情景。
可回到实验室的弗莱明,似乎并没把这些培养皿当回事,他看到它们已经被青霉菌污染 之后,直接把受污染的培养皿扔进了消毒液里杀菌。在这之后,又一次的奇迹出现了——有几个培养皿没有完全浸入消毒液,反而浮在了上面,弗莱明总算在进一步 消毒之前瞟了一眼培养皿,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氮芥:战争惨剧背后的抗癌神药
即使是在癌症治疗领域各种新兴疗法异军突起的今天,传统的放化疗依旧是必不可少的抗癌武器。因为仍然有很多种癌症,仅需要联合化疗或放化疗即可治愈,而放化 疗配合新型疗法,则往往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今天的癌症患者正在享受医学进步所带来的好处,但却少有人知道,药物征服癌症的第一步,居然和战争惨 剧密切相关。
1942年8月,美军参与了英军在北非的作战,以打击隆美尔和他的北非军团。1943年5月作战结束后,盟军北上进攻意大利和 西西里岛,并选择意大利的港口城市巴里(Bali)作为盟军港口,用以运输、储存各种物资。8月,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警告德军,一旦德军使用芥子气,盟军 很有可能以牙还牙。与此同时,美军向巴里运送了一批含有芥子气的毒气弹。
1943年12月2日,德军毫无预兆地空袭了巴里,盟军损伤惨重。 不幸的是,那艘装满毒气弹的货船被炸沉,刺鼻的蒜味瞬间充满船舱,绝大多数人中毒身亡。至于少部分跳船逃生的士兵,衣物上也沾满了毒气和油、水的混合物, 导致全身芥子气中毒。在救治这批伤员的过程中,医生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些伤员在中毒后的第3~5天,表现出骨髓受抑制的特征--白细胞减少。由于 战时的消息封锁,这一现象并没有被公之于众。但在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这些数据被公开,随即引起了药理学家路易斯·戈德曼(Louis S. Goodman)的注意。
戈德曼认为,既然芥子气能够对正常细胞造成伤害,那么它也有杀死肿瘤细胞的潜力。他和他的团队大胆地进行了动物试 验:给患有淋巴瘤的老鼠注射芥子气,观察肿瘤的变化。几天之后,当他们检查肿瘤的生长情况时,突然发现淋巴瘤的体积大幅缩小。进一步的解剖发现,缩小的肿 瘤内存在着大量已经被杀死的癌细胞。在“毒气之王”面前,癌细胞似乎低下了头。
芥子气虽然被证实能够杀灭肿瘤,但过于“彪悍”的特性使它投 入临床的可能性几乎为0,团队再一次陷入了沮丧中。功夫不负有心人,戈德曼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芥子气的一位“近亲”氮芥 (Mechlorethamine)具有相对较小的毒性,但疗效同样喜人。戈德曼的研究团队在开展了大量的动物实验后,试验性地用氮芥治疗67位患有霍奇 金病(淋巴瘤的一大类型)或白血病的患者,研究于1946年9月21发表于顶尖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后,随即震惊了医学界。在多方共同 努力下,氮芥成功上市,开启了化学药物治疗癌症的新时代。尽管今天氮芥本身的用途已大为减少,但科学家绝对不会忘记,它在药物历史上的功劳。
西罗莫司:复活节岛的“土生”怪杰
以石像闻名的复活节岛,一直是不少人所憧憬的旅游胜地,而诸如红霉素、阿奇霉素之类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临床上对付细菌感染的一大利器。倘若这两者之间碰 撞出了火花,会是怎么样的情景呢?实际上还真有这一类药物,它们“出生”于复活节岛的土壤,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家族的一员,然而它们并非优异的抗生素,而 是抗癌利器和帮助器官移植患者重获新生的免疫抑制剂。
1964年,一群科学家前往复活节岛开始“探险”,他们采集了岛屿上多个位置的土壤, 希望能在土壤寄居的微生物中,发现能对抗感染的新型抗生素。他们在结束旅程后,决定将土壤交给著名药企惠氏(现在已被辉瑞收购),惠氏公司的研究员在几年 后对这些样本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一份样本中所含的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放线菌的一种)所分泌的物质能够抑制真菌的生长。研究人员将这一发现写成论文发表,并给这种物质起了一个名字--雷帕霉素 (Rapamycin,名字来源于复活节岛的别名“Rapa Nui”,后来改名为西罗莫司)。可惜的是,后续研究发现雷帕霉素对免疫细胞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不能成为抗真菌药物,这也使得研究搁置了一段时间。
复活节岛上由惠氏公司于2000年11月设立的纪念牌,旨在纪念西罗莫司的发现
不过随着后来对预防器官移植免疫排斥的免疫抑制剂的研究大潮(因为他克莫司、环孢素等著名免疫抑制剂,也是天然来源的),雷帕霉素也被捡了起来,研究它在这 一方面的潜力。功夫不负有心人,雷帕霉素在预防肾移植的免疫排斥方面较其他疗法有着明显的优越性,使得它于1999年成功地成为了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当 然,这还不算是故事的结束。几年之后,基于它的两种衍生物--坦罗莫司和依维莫司,均成为了表现优异的抗癌药物,被用于治疗多种癌症。而这一家族的化合物 由于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效应,也被涂在心脏支架上,作为预防冠状动脉再次病变的药物得以广泛应用。

④ 古代四大神医各发明了什么

扁鹊:针灸、望闻问切 华佗:麻沸散、五禽戏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李时珍:《本草纲目》

阅读全文

与伤科重要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