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苏联曾经发明过哪些逆天或者说超越时代的武器
①先后实行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政策。②战时共产主回义政策的作答用是:集中一切人力物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是对经济发展不利,影响到工农联盟的巩固。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找出了一条在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有效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工业产值到1937年跃居欧洲第一位。在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 20世纪苏联发展史
经济上:新经济政策不想多说,查网络吧。主要说的是苏联的斯大林模式,1928年开始的五年计划是苏联经济建设的基本手段,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的工业产值从原来只有德国的一半不到变成了德国的两倍多美国的百分之六十多据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注意,这是苏联建立才15年,而美国已建国150年,整整十倍的差距)与此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到1935年苏联基本实现了不用凭借票证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和粮食。1933、1934、1935年苏联连续大幅度调整职工的工资,1937年莫斯科工人的平均工资达到90卢布(约合今天140美元),远东地区工人平均月工资也达到100一百美元左右。工人阶级的平均收入比一五计划时期实际增长45.5%社会福利也越来越完善,全民公费医疗,全免费教育等等。,工业重心也是在这个时候逐渐东移,列入建立了共青城和新西伯利亚等工业大城市,共青城还是苏联的航空工业中心,到1957年建立了西伯利亚科学城,可与美国硅谷媲美。这位苏联在二战区的全面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证,另外,所谓落后的轻工业和农业,轻工业一五计划的轻工业年均增长速度是11.7%,二五计划轻工业总增长100%,年均增长14.7%远高于同时期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与1932年相比,苏联1937年通过零售商品流转渠道供应的重要日用工业品和食品增长情况如下:针织外衣增长2.86倍,针织内衣3.08倍,砂糖1.92倍,动物脂肪1.59倍,糖果点心0.81倍,灌肠和熏制食品3.90倍,靴子1.18倍,长、短裤子0.97倍,自行车3.2倍,留声机10.7倍,手表7.2倍。消费品的销售额有了很大的增长。农业的增长也非常迅速,虽远比不上重工业和轻工业但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的农业集体化纠正了一些偏差,集体农庄向着稳健方向发展,更加注重集体农庄的质量。工业向农业提供了更多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全国建立了几千个农业拖拉机站。农业机械化的物质保障逐步加强。农村电网逐步建立,二五期间苏联巩固了社会主义集体化。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业技术改进,苏联的粮食单产大幅提高,集体农庄章程初步制定,使得集体农庄走上了规范发展的道路。苏联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由1932年全国平均的21%提升到1937年的63%。农村用电量增加了7倍。粮食产量五年平均接近1913年的水平。1937年苏联的粮食产量达到9400万吨(根据缩小之后的数字),比1913年的产量多出14%。大牲畜的数量超过了1928年的水平。
战后,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居于世界前列,仅次日本原告与欧美等国。此时的苏联福利制度越来越完善,成为世界上福利最好的国家没有之一,从老照片中就可以看出来,当时的苏联人都充满了笑容,在莫斯科以及很多城市满大街开的都是汽车没有自行车,莫斯科地铁就像是一座地下宫殿。农村人口享有和城市一样的福利,很多人在郊外都有自己的别墅,虽不像美国那样豪华也没有那么大,但从人数上苏联拥有别墅的人群并不低于美国,苏联在这时期几乎没两个家庭就有一辆人家车,这样的普及不知道中国何时才达到,当时苏联的文化也很繁荣,地铁上大街上都看得到人们都在读书。物价也十分便宜,如果苏联自认世界上物价第二低的国家怕没哪个国家敢认第一,当时的卢布购买力远高于美元,当时的苏联只能这样形容,稳定、繁荣、强大,只可惜自80年代以来虽科技军事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经济却停滞不前最终落到地图头上导致崩溃,其实苏联解体时又四分之三以上的民众都要求保留苏联
科技
苏联的科技水平我不想做过多解释,人们都知道苏联在航天、核技术一直是数一数二的,我要说明的是苏联的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这点恐怕很少有人知道
欧洲大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苏联列别捷夫研究所的MESM,后来又有了很多系列的电子计算机,60年代以来,电子工业逐步独立出来并成为国家的重点投资,1973年的厄尔布鲁士1是苏联第一台四代超级计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台使用超标量处理器的电子计算机,此外苏联的个人电脑著名的有五边形、DVK、ES系列,Hobbit系列和电子BK等,苏联领先世界的电子技术不得不提格卢什科夫,他的成就有1959年带头研制出“基辅”(系列)大型计算机,此计算机上使用的仪器成为现代计算机屏幕的原型。带头研制出“第聂伯”(系列)大型计算机,此计算机在1970年代被用来控制莫斯科郊外星城中航天管理中心的巨型信息显示屏,后被用作控制和实施苏联-美国“阿波罗-联盟”对接计划。带头研制出“世界”系列大型计算机。这一系列计算机曾被用作解决工程计算问题(早在1964,1966年),更成为了现代个人电脑的原型:在这一系列的电脑上第一次实现了计算机智能化概念。1964年,格卢什科夫在苏联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经济管理系统方案。1969年开始,格卢什科夫成为全国自动管理系统的主要设计师和带头人,他为自动管理系统创立了信息库管理系统理论,建立了企业自动管理系统和国防自动管理系统等等,另外早在1984年底,全苏维埃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师范院校的所有数学物理系内,就全部建成了微机专用教室,其中76所院校建有全校规模的微机实验室,84年的中国,不知道有没有一个微机室。苏联的民用互联网的出现与美国应属于同一时期。苏联的光纤通信技术也居世界前列,1977年完成光纤通信实验,岁比美国晚了一年但考虑到苏联气候恶劣多光纤的要求很高所以不能算比美国若多少,1985年光纤通信已在莫斯科,基希涅夫,列宁格勒,高尔基市,明斯克和其它城市开通,还计划延伸到乡村地区。被广泛使用的光缆通信线路的中继段的长度大致相当于居住中心之间的距离。有线电视也将成为光纤的一大使用对象。自1984年以来,莫斯科一直在建立有线电视线路,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在塔林建立一套光缆传输电视信号系统。最后还有一点关于苏联发明的世界第一个移动通讯系统阿尔泰,在1958年推出,比美国第一个早了十多年,但是,由于后期经济的崩溃,许多科学研究不得不停止,这真算得上是很大的遗憾
C. 苏联核武器发明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之后,斯大林立即做出了强烈反应。1945年8月20日,斯大林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防委员会第9887号决议,成立了一个享有特别权力的专门委员会,由贝利亚任主席,专门委员会成员包括苏共中央书记马林可夫、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院士、皮卡察院士等,同时全民动员,调集全部力量,甚至允许科学家们停止政治学习,全面介入和领导原子弹的研制。
德国一被占领,苏联就将德国的250-300吨铀化合物和7吨金属铀运回国内,此外还将一批德国科学家带回苏联从事相关研究。其后,由于获得了美国原子弹研制的详细情报,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最终采用了与美国钚弹“胖子”相同的效果更好的内爆式构造方式。
1949年8月28日,核装料最后组装完毕。1949年8月29日当地时间早7时,在哈萨克斯坦的“谢米巴拉金斯克-21”以西的荒漠上,苏联第一颗原子弹RDS-1试爆成功。1949年9月25日,苏联塔斯社授权发表公告,宣布苏联已掌握了核技术,拥有了核武器。
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过程中,除了苏联科学家的自身努力外,苏联科学家还从战败后德国科学家和潜伏在美国曼哈顿工程中的间谍那里得到了大量帮助。
苏联第一颗原子弹基本是美国原子弹的复制品。
D. 为什么前苏联的科技那么发达都是什么人发明的
决定科复技发达不发达的制最关键因素是投入。因为现代科技过于复杂,难以空想。能够实现和尝试自己的想法是最重要的。而实现需要花很多钱。所以投入决定了科技发达程度。
苏联的科技发达就是投入很多的结果。领导人包括科罗廖夫、朗道等。当然他们和之前的中国一样,不太强调个人的作用。所以虽然成果很多,但是能数出来的人不多。
现在有些人认为科研体制很重要。诚然不能说体制一点影响都没有。但是如果看到和欧美同体制的菲律宾、拉美没有什么科研成果,而中国近年在体制不变的情况下成果指数增长,就可以认识到其实体制并不是根本的决定因素。
E. ak47是前苏联发明的
ak47研制历史 1944年,卡拉什尼科夫设计了一种发射7.62×39mm М1943式中间型威力枪弹的半自动卡宾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活塞和活塞杆固定在一起,但与机枪框并不相连,弹匣容量10发,导气管位于枪管上方,这种枪采用枪机回转式闭锁,顺时针方向旋转的闭锁机头上有两个大的对称闭锁突笋。这种闭锁方式是直接参考美国M1式加兰德步枪的。不过在这把半自动卡宾枪上的旋转机头是经过了卡拉斯尼柯夫的改进,比较长,旋转速度更快,大大地增加了闭锁机构动作的可靠性。 AK-47的研制其实是从这种半自动步枪开始的,这种卡宾枪的闭锁机构的进一步改进成为了卡拉什尼科夫自1945年至1990年之间研制的所有自动武器的核心部分,这个系统经历了50多年的实际应用考验,证实其具有非常优越的可靠性,因此这个系统也被人们称之为卡拉斯尼柯夫系统。 这种半自动卡宾枪1945年的试验型是1944年试验型半自动卡宾枪的改进型,基本特征一样,管状的拉机柄位于右上方。弹匣设计有所改变。但枪管上方的导气室,有点像西蒙诺夫的SKS半自动步枪,导气装置的外形上也已经有了一些AK-47的端倪了 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 。 1946年,卡拉什尼科夫开始设计突击步枪。在这种半自动卡宾枪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全自动步枪,并送去参加国家靶场选型试验。样枪称之为AK-46,即1946年式自动步枪。导气装置和枪机基本上与原来设计的半自动卡宾枪一样,使用冲压铆接机匣,发射机构有单发和全自动两种,连发阻铁在扳机上;30发弧形弹匣的入口在机匣下方,保险/快慢机柄都在机匣左侧,手枪型握把,枪托、前握把和护木都是木制的,枪口制退器为圆柱形。AK-47型试验型 操作原理与AK-46一样,不同的是:活塞、活塞杆和枪机体首次采用连成一体的方案——用螺杆固定在一起。机匣是冲压成形的,机匣前部与枪管固定,保险/快慢机柄首次被安放在机匣的右侧。导气室没有调节装置,拉机柄在右侧。AK-47型2号试验枪的特征是改变了导气室、活塞、活塞杆的设计。延长了导气孔,增加进入导气室的火药燃气,导气筒下方与枪管之间的位置有泄气孔,活塞杆有四条凹槽。枪口制退器改为双室结构。3号试验枪改变了导气室的设计,使圆柱形的导气活塞在导气室内处于完全密封的状态,活塞杆有四条凹槽。采用新的枪口制退器。 第1型 AK-47突击步枪(第1型) 是最终定型并在1949年正式投入生产的AK-47突击步枪,这种武器是为机械化步兵研制的,同一年苏联军队正式采用AK-47。这种型号并没有刺刀,机匣和许多配件是用冲压工艺来生产的,采用冲压工艺的好处是材料消耗少,生产效率高。许多人把这种早期的AK-47称之为“第1型”,以区分1951年和1953年生产的AK-47。1951年的试验型(第2型) 第2型 是在1951年生产的,主要的改变是把机匣的生产方法从冲压转变为机加生产。通过机械铣削出来的机匣的优点是比较结实,但缺点是比较重,而且材料消耗大,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生产这样一个重量不超过0.65kg的铣削机匣,一开始时竟需要2.65kg的钢材。发射机构、枪托和握把都经过加强,并增加了一种单刃刺刀。这种新生产的AK-47被称为“第2型”,不过第2型的产量很少,很快就被第3型所取代。AK-47(第3型) 是在1953年定型,主要是改进了第2型的枪托连接方式,特别是简化了机匣的机械加工方法,使之便于大量生产。这一型号被正式称为“7.62mm Light-Weight Kalashnikov Assault Rifle(AK)” 第3型 ,即“7.62mm轻型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许多人称其为“第3型”。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改用机械加工方法的目的是什么,第3型的铣削机匣却比第1型的冲压机匣更轻。另外第3型的改进还包括弹匣,采用轻金属的新型弹匣在强度也加强了,而且与原来的钢制弹匣可以互换;此外,枪托连接方式也进行了简化和加固,这一系列的改进使突击步枪的整体重量比第1型更轻,而弹道性能则与第1型完全一致。 希望能帮到你
F. 除了傻大粗,苏联还发明过哪些足以改变未来战争的颠覆
~以下内容转自搜狐~
当今美国在世界上独领风骚数十年,俄罗斯也早已日薄西山,可能偶尔还会想起苏联时期的辉煌吧。在那个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时代,苏联在军事领域的发展可谓是特立独行,以独有的简单粗暴方式,催生了一大堆经典武器。譬如震惊西方的三倍音速米格25,竟然是全不锈钢制的。
其实“里海怪物”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地效飞行器。早在1957年,苏联“阿列克谢耶夫”水翼艇中央设计局就开始了地效飞行器的研制工作,可谓是走在世界的前列。1966年首架试验地效飞行器原型机研制成功。80年代末期,由于经济原因,苏联政府下令停止该项目的研究,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该项目再也未重启过,然而其前沿的设计思路在今天仍然值得借鉴。
原文传送门
G. 前苏联3大发明
1、履带和履带式推进器
1837年,俄国陆军上尉德米特里·扎格里亚日斯基(Dmitry Zagryazhsky)设计出了履带式推进器的图纸,并向沙俄政府财政部提出《带机械履带的车辆》专利申请。虽然他获得了专利,但该发明当时并未引起企业主的兴趣,两年后专利被注销。直到1877年,俄罗斯自学成才的农民发明家费奥多尔·布利诺夫(Fyodor Blinov)才完成了扎格里亚日斯基开始的事业,制造出履带式厢式车辆。这一发明为拖拉机和坦克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录像机
俄罗斯航空之父尼古拉·茹科夫斯基(Nikolay Zhukovsky)的学生、工程师亚历山大·波尼亚托夫(Aleksandr Ponyatov)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就职于其本人创立的美国Ampex公司,解决了纪录视频信号的问题。半个世纪中,该公司在专业磁带记录和影像领域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世界大型电子公司生产日用录像设备时不得不使用波尼亚托夫的专利。
3、无线电通讯
俄罗斯物理教师亚历山大·波波夫(Aleksandr Popov)1895年4月在圣彼得堡大学的一次讲座中首次公布了其发明的无线通讯系统,并在课堂上演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线电接收机。但他由于供职于军事部门而未能公开发表自己的发明。与此同时,意大利人古格里莫·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进行了与波波夫相同的研究并于1897年发表了相关文章。与俄罗斯工程师不同的是,意大利人的发明很快实现了商业化。因此,西方至今对谁首先发明了无线电存在争议。
H. 前苏联对人类三大发明
1954年,苏联在奥勃宁斯克建立了世界第一座核电站,标志着人类和平利用原版子能的权开端。1961年,苏联英雄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1986年,苏联发射了和平号太空站,在2001年坠毁以前,它是人类最大的飞行器
I. 苏联发明专利833431
专利号不正确,无法查询
申请专利时提交的法律文件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按照规定的统一格式填写。申请不同类型的专利,需要准备不同的文件。专利共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类型
J. 苏联发明核武器的背景
背景就是美国成功研制了原子弹,并试图以此为砝码对苏联进行核讹诈
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要求,不惜一切代价,研发苏联的核武器
于是苏联马上组建相关设计局,克格勃也大显神威,利用原子弹间谍网搞到了相关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