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近年来我国申报的发明专利以50%速度激增其中60%发明专利来自普通发明人,这些普通发明人和他们的
首先排除③,因为题目与 “探究学习方式” 毫无关系;
因为普通人远远比科学家要多,普通人人数多申请的专利数量多,所以在此基础上比较其创新意识是不合理的,排除②;
创新是每个人都能做的,所以①合理;
剩下的④虽然模棱两可,不过既然是选择题,那么答案已经出来了,选A。
㈡ 国家发明专利的发明专利
一般说来,在进行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因其技术水平较高,都应申请发明专利。例如,对激光技术的应用进行开发研究,将激光全息或光栅光刘瘸蚀方法用于台成皮革制造,而研制出一种全息光栅合成皮革。那么,无论是这种皮革本身还是其制造方法均应申请发明专利。再例如:用生化技术的方法研制出的药品,该药品和制造该药品的方法都应该申请发明专利。还如:某厂提出了改进空气压缩机的设计方案,该方案是可实现的,其实施后的效果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机器性能,该方案就可以提出申请发明专利。
申请发明专利的技术既可以是对某一学科或某一技术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开拓型或开创型发明,也可以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加以局部的改进和发展的改进型发明。
㈢ 发明专利的历年数据
发明专利,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日前说:“2014年,我国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92.8万件,连续4年位居世界首位。同时,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23.3万件,国内专利申请数量平稳增长,结构明显优化。”
甘绍宁介绍,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4.9件,比“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提高了1.6件。发明专利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在2014年受理的专利申请中,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占比分别为39.3%、36.8%和23.9%,发明专利位居三种专利之首。
2016年1月7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说:“十二五”期间中国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403.4万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421.4万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297.2万件,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跃居世界首位并保持领先地位。发明专利授权量118.9万件,比‘十一五’增长了1.5倍。”还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11.7万件,较“十一五”增长2.2倍。
同时,中国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快速提升,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明显提高。专利质押融资总额达到1533亿元(人民币,下同),年均增长58%,惠及5000余家企业。120项专利金奖项目新增销售额6221亿元,新增利润1317亿元。专利许可备案量近4万项,许可金额达257亿元。
2016年1月1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京发布了2015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的有关数据。2015年,我国知识产权创造取得新进展,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110.2万件,同比增长18.7%,连续5年位居世界首位。共授权发明专利35.9万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26.3万件,比2014年增长了10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3件,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发明专利年度申请受理量首次超过100万件。
㈣ 中国近年来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
1.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65年
这个小学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说过,
http://zh.wikipedia.org/zh-cn/%E8%83%B0%E5%B2%9B%E7%B4%A0
http://ke..com/view/275376.htm?fr=ala0_1_1
2. 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袁隆平 1973年
这里要提一下的是,第一个实现杂交水稻的人并非袁隆平先生,而是在1963年由美国人Henry Beachell在印尼实验成功,然而其方法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而袁隆平先生,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
http://zh.wikipedia.org/zh-cn/%E9%9B%9C%E4%BA%A4%E6%B0%B4%E7%A8%BB
http://ke..com/view/300215.htm?fr=ala0_1_1
3. 侯氏制碱法 侯德榜 1920年
这个制碱新方法被命名为“联合制碱法”,它使盐的利用率从原来的70%一下子提高到96%。此外,污染环境的废物氯化钙成为对农作物有用的化肥——氯化铵,还可以减少1/3设备,所以它的优越性大大超过了索尔维制碱法,从而开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新纪元
4. VCD 1993年9月 安徽万燕公司
http://..com/question/26958116.html?si=2&wtp=wk
以上是近代的
这是现代
1.辽宁号航母正式服役。
2.J-15舰载机航母甲板起降成功,J16空对地攻击机试飞。
3.歼31试飞,歼20 2002号试飞,雷达已经安装,已经进行武器挂载投放实验。
3.武装直升机武直10、武直19亮相。
4.试射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
5.翼龙无人攻击机,翔龙无人侦察机再次现身.
6.中华神盾052c批量生产,重驱052D下水,国产轻护056下水,
7.蛟龙号深潜超7000米。
8.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服务,覆盖整个亚太。西至中东,东至美国部分地区。
9.大运Y-20试飞,歼10B频繁试飞,即将批量生产。
10.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达到预期。
1.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五年来,中国基础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国际论文总数世界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在三大国际论文检索系统(SCI,EI,ISTP)论文总数中占7%,进入世界第二方阵,与英国、德国、日本相当;纳米科学论文数居世界第一,工程科学论文数居世界第二。前沿技术领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非线性光学晶体、量子信息通讯、超强超短激光、高温超导等前沿技术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涌现了载人航天、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等一批自主创新重大成果。
2.产业技术创新取得多方面突破。近年来,中国在基础工业、加工制造业以及新兴产业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石油、钢铁、船舶、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和生物技术等领域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整体技术素质迈上新台阶。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开发能力、成套水平以及综合工程化能力明显提高,有力地支撑了三峡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3.科技走进千家万户、惠及亿万人民。近年来中国政府把解决民生问题和发展社会事业放在突出位置,科技进步为人口健康、节能减排、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提供了有力支撑。杂交水稻的培育和应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为解决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能源领域突破一批石油勘探、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设备、大型水电设备、先进核电等关键技术,攻克一批燃料电池、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关键技术,为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础。艾滋病、病毒性肝炎、SARS病毒、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控技术取得重要进展,一批新药创制成功,传统中医药得到新的发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4.知识产权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五年来,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持续、快速增长,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进一步增强。2002年到2006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从3.97万件增长到12.2万件,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从0. 58万件增长到2.5万件。随着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国专利局受理的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量连年增长,2006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总量达21万件,居世界第4位。
5.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持续高速增长。五年来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平均增速高达27.0%,高于“九五”时期平均增速6.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制造业比重由14.5%上升到16%。2006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322亿元,是2002年的2.7倍;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288亿美元,是2002年的3.5倍,优化了贸易结构,国际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
6.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06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收入和总产值分别达到4.3万亿和3.6万亿;聚集了全国一半数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开发投入占全国的1/3;区内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为32600;区内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达8520.5亿元,约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9.4%。2007年上半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营业总收入25891.8亿元,工业总产值21873.2亿元,工业增加值5021.6亿元,出口创汇967亿美元。
7.科技投入规模和强度持续提高。2006年,全社会科技支出经费总额4500亿元,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3003.1亿元,居世界第5位;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提升,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42%。近5年国家财政科技投入保持了年均17%的较快增长,其中2006年中央财政科技拨款达1009.7亿元,比上年增加25.0%。
8.中国成为世界科技人力资源大国。2005年,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1位;2006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全时人员达150万人/年;一支充满活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正在迅速成长,45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占研究人员总数的80%;高等院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2300万人,成为世界上科技人才培养规模最大的国家。
9.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增强,大学、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2006年,中国企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达到2134.5亿元,占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的71.1%,企业开发的重大技术成果不断涌现;民营科技企业已由20年前的7000多家发展为2006年的15万家。高等院校现有研究开发人员22.7万人,取得了人类细胞衰老主导基因、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家蚕基因组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面向市场的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公益类科研院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10.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目前,中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96个国家签订了102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签订了1000多项部门间科技合作协议,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府间双边和多边国际科技合作框架。积极利用国际科技资源,中国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国际对地观测、地球空间双星探测、人类肝脏蛋白质组、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等等国际大科学、大工程计划。中国科学家、科学技术人员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渠道进一步拓展,人员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便捷,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迄今为止,中国已参加了大约350个国际科技组织,有206位科学家在国际科技组织中出任各级领导职位。
追问:只要具体的名称,时间就行了。不要具体的介绍!谢谢!回答:
生物技术——生物科学:
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
1998年4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运用基因方法重组人胰素。
1984年3月9日,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1989年,“试管绵羊”被成功培育。
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称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直到90年代,杂交水稻的影响还在继续。
基因工程:
从1980年开始,由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与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合作进行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IX的转基因羊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使我国的转基因羊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一种生长耗料低、肉质好、抗病力强的转基因猪,已由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培育成功,其基因导入总效率2.1%,比国外高出一倍多,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在基因药物方面,1988年,我国研制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1992年又研制成功治疗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疗效的合成人工干扰素等一批基因工程药物,其中一些药物已进入市场。
农业技术:早在1956年,广东省的农民育种专家就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矮秆籼良种。此后,随着一系列矮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1965年,我国南方稻区基本上实现籼稻矮秆化,每亩产量由200—2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90年代,我国农业科技人员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分离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进一步研制出只采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在全国大面积的试种中,表现出高产、优质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11250公斤。
1995年11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山东大学生物系联合培育成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麦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品种。
1997年7月,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黄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经过多年攻关,成功地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水稻,并应用于杂交水稻。
1997年10月,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郭三堆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双价抗虫棉。
1998年9月,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教授高明尉等带领课题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转基因抗螟虫品系克螟稻。
工业技术:1956年7月,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957年7月,昆明机床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高精度电应坐标镗床。
1957年10月,鞍钢第二初轧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1150毫米初轧机。
1958年6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辆国产高级轿车。
1961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成功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通信技术——大型计算机:
1983年12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出被命名为“银河”的大型计算机系统。从此,我国踏进了世界研制巨型机的行列。
1993年10月,“曙光一号”大型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源于网络分享。。。。。。
㈤ 领域发明专利有哪些,各领域的发明专利如何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主要体现新颖性内、创造性和实用性。取容得专利的发明又分为产品发明(如机器、仪器设备、用具)和方法发明(制造方法)两大类。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发明专利技术是属于发明专利的范围之内,那在申请的时候就要选择发明专利类型。
如何申请发明专利?发明专利办理流程分为:受理阶段——初步审查阶段——公布阶段——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每一步都需要随时关注,对要进行的缴费要在固定时间缴纳,对要修改的地方及时回复,并补正。在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中,发明专利申请是最难的,就关于实质审查这个流程,但也因为该程序,发明专利的含金量最高,也最稳定,当然市场价值也比较高。
㈥ 1327098发明专利是什么
您提供的专利号有误。中国专利号含义详解请见下文。得到正确专利号后,您可以到网络首页搜索关键词“中国专利打包下载”,有很多免费资源。
我常用drugfuture和soopat专利搜索,网址总传不上来,曲线救国吧。
专利号与申请号
申请号:在专利申请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给予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并给予专利的申请号。
专利号:专利申请人获得专利权后,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上专利号为:ZL(专利的首字母)+申请号。
若一个专利在申请中,但是却在申请号前加上ZL字母,属于使用不当,工商行政部门会依法给予查处。
专利号的含义
根据现在网络知道用户,对于专利号的查询日益增加,证明了对专利号真伪的查询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而我国的专利号基本分为一下两种情况:
2002年之前的专利号,它分为四段:例如:97101765.4第一段为前两位,表示提出专利申请的年份,如"97"表示1997年提出的申请;第二段由第三位数字组成,表示专利申请的种类,"1"表示发明(如果是"2"表示实用新型,"3"表示外观设计,"8"为PCT发明专利申请,"9"PCT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第三段由第四到第八位组成,表示当年该类申请的序号数,如01765表示当年1765件申请;第四段由第九位的一位数字或符号组成,是计算机自动生成的校验位,它可以是0~9的任一数字,或者是字符X,如:例中的"4"。
自2002以后,专利号基本格式为200210000001.1,第一段2002表示为2002年;第二段由第五位数组成,表示申请的种类;第三段由第六至十二位组成,代表当年该类别申请的序号数(位数的增加一方面代表着近年来申请量的增加,着实令人欣慰和鼓舞;另一方面确又给知识产权局增加了工作量,时间延长);第四段由最后一位数字或符号组成,是计算机自动生成的校验位,由计算机给予。
已经被授权的专利的专利号即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授权证书上的专利号为申请号前面加ZL。如某某授权专利的专利号为ZL200310100002。
专利号以其汉语拼音的首位字母“ZL”开头,后继九位数字和一个小数点,其中小数点前八位中最前面两位数表示申请专利的年代;第三位数表示申请专利的类别。
1为发明,2为实用新型,3为外观 设计;第四位至第八位数代表当年该类专利申请的序号;小数点后面 一位数是计算机的检验号,它是用前八位数依次与2、3、4、5、6、7、8、9相乘,将它们的乘积相加所得之和,用11除后所得 的余数。当余数为10时,用X表示。
例如:杨子冰箱液体排放装置的专利号为ZL88201465.X,即该专利是1988年申请的第1465件实用新型专利,其中X是这样得出的:8×2+8×3+2×4+0×5+1×6+4×7+6×8+5×9=175,将175除以11,所得余数为10,即用X表示。
由此可知,如发现商品上所标专利号有下列问题,即可认定是伪造专利号的冒充专利产品:①专利号不完整;②专利号前两位数小于85;③第三位数是1、2、3以外的数;④小数点后一位数是与用 前面介绍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不符的数。
参考资料:simon1987
㈦ 请问,近三十年间,中国原创的发明有什么
自1985年4月1日至今,我国专利法实施走过30年历程。30年来,我国专利数量实现历史性跨越,专利结构不断优化,专利竞争力长足进步,专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数量跨越增长
专利法实施以来,我国专利申请受理量连攀新高,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受理三种专利申请1545.5万件,共授权三种专利872.9万件。
30年间,我国专利申请受理量保持了高速增长,2014年专利申请累计受理量超过1500万件大关。令人振奋的是,我国发明专利专利申请量依次实现了对欧、韩、日、美的超越,2011年达到了52.6万件,历经16载,一跃成为世界发明专利申请第一大国。2012年7月,我国发明专利累计授权量突破100万件,仅耗时27年,成为世界上实现这一目标最快的国家。
截至2014年底,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4.9件,比“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高出了1.6件。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中,国内专利为70.8万件,占比接近60%,专利优势明显。
结构不断优化
专利法实施以来,我国专利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益稳固。
30年间,发明专利申请国内比重由不足五成提升为近九成,发明专利授权国内占比已接近70%。2011年,有效发明专利国内所占比重首次超过半数,实现了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和有效量相对国外在华量的全面超越。
同时,2014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中职务申请比例提高到81%;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中职务发明比例达到90%;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职务发明比例上升至90%。30年间,职务发明创造已由专利法实施之初的不足半壁江山,发展成为专利事业发展中的绝对力量。
30年来,国内企业累计提交发明专利申请209.6万件(截至2014年底),占国内累计发明专利申请的54%;国内企业发明专利累计授权44.9万件,占国内发明专利累计授权的50%。近年来,国内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始终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我国国内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占国内总量的比例分别达到61%和56%,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日渐突出。
实力长足进步
2014年,我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达到2.5539万件,占全球总量的12%,自加入《专利合作条约》以来始终保持高速增长,世界排名已上升至第3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稳居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世界前三。我国创新主体海外专利布局能力显著加强,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划分的35个技术领域之中,2014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高于国外来华发明专利拥有量的有22个,比2006年的7个增加了15个,在所有35个技术领域中,国内所占比重均有所提高,我国在占优领域继续扩大领先优势,在相对劣势领域与国外的差距不断缩小。(
㈧ 发明专利的类型有哪几种
北京保识
我国把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回、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答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专利并不要求它是经过实践证明可以直接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技术成果,它可以是一项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或是一种构思。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专利法中对实用新型的创造性和技术水平较发明专利低,但实用价值大,在这个意义上,实用新型有时会被人们又称小发明或小专利。针对实用新型,在专利权审批上采取简化审批程序、缩短保护期限、降低收费标准等办法加以保护。
外观设计亦称“工业品外观设计”。产品外部的艺术或装饰性的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形状、式样、色彩或其组合等。不包括其构造方法或原理以及以实现产品功能为主要目的的外观或形状。
㈨ 去年发明专利破百万,怎么用才是关键
1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介绍,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专利申请346.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为133.9万件,同比增长21.5%。
然而,我国专利的创新效益并不明显,专利成果的市场转化率相对较低。
这些丰富的专利资源,如何才能“盘活”“用好”?
是我们每一个知识产权从业者需要深刻思考的命题。
没有专利就没有市场
对于技术创新型企业来说,专利是与同行竞争的“利器”。
“利用别人研发的技术,支付合理的专利许可费用,这是世界通行的商业规则。”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说道,从知识产权制度诞生之时起,专利就成为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标志。
当前,知识产权的积累是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基础。
陶鑫良表示,现在不只是中国,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长远来看,致力于进入全球市场的中国企业,绕不过专利这一关。那些有志于在全球市场有所作为的中国创新企业,更需要勇敢面对并且逾越阻碍他们前行的“专利墙”。
“没有足够的知识产权积累,企业很难在海外市场卖产品,更不用说做大做强了。”中兴通讯副总裁、首席知识产权官申楠表示。
中兴通讯在海外市场征战多年,打赢了许多知识产权诉讼大仗、硬仗,对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壁垒有很深体会。
“美国不断发起针对我们的‘337调查’最为典型。”
所谓“337调查”,是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及相关修正案进行的调查,调查对象为进口产品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行为以及进口贸易中的其他不公平竞争。
自2011年以来,中兴通讯连续6年应诉了7起“337调查”,也是唯一获得美国“337调查”五连胜的中国企业。
知识产权就是“真金白银”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的“含金量”正在明显提升。
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专利质押融资额达436亿元人民币,各类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首期募集资金42.8亿元,知识产权也成了“真金白银”。
“通过专利许可收费等手段,知识产权可以变成‘真金白银’,中国很多优秀企业已尝到了甜头。”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韩秀成表示。
一些具备知识产权优势的企业通过专利运营带来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
如华为公司,截至2015年年底,在全球范围内累计获得授权专利50377件,为华为开展专利许可、专利诉讼、专利标准化等运营提供了支撑,现在华为与美国苹果公司签订了相互的专利许可协议,每年向苹果公司收取数亿美元的专利费。
“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重视专利运营,让创新更有价值,具体模式包括专利许可、转让、融资、作价入股等。”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谢小勇举例说,2015年福田汽车以评估价值20亿元的专利许可使用权出资入股,与戴姆勒公司合作,成为专利运营的大赢家。
据了解,自2012年开始,国家和很多地方政府都密集出台了系列促进专利运营的政策措施,加快专利技术的实施和转化,大力推动专利交易、专利质押融资等发展,鼓励构建专利产业联盟,成立一批专利运营基金等。
大数据深度挖掘专利价值
“专利信息蕴含丰富的技术、法律和经济信息,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在帮助政府制定重大经济科技活动决策、企业分析市场竞争态势及规避知识产权风险、高校和科研院所确定研发方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企业竞相挖掘的‘金矿’。”韩秀成说:“企业在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过程中,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通过分析专利信息,可以了解行业技术发展现状、预测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将使源于各部门的信息孤岛现象逐渐消失,会大大加快信息依存关系的显现,从而使更有价值的隐性信息浮出水面。”申长雨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近年来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通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来更好地推动我国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盘活专利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