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爬树新发明

爬树新发明

发布时间:2021-09-29 07:28:31

① 树木保护小发明

尽自己的一份力
自从开展重庆山水园林活动以来,立刻涌出了许多积极参加的人。他们的眼里只有一个目的地:为山水园林行动做出一点应进的事。保护山水,保护森林!
在我的眼中,有不少这样积极的人,可是在我的印象中,那位老人才是最积极的。
老人是一名退休的教师,住在一个小巷里。
老人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去公园溜达几圈,看看花草树木。有时,帮植物浇浇水,施施肥,哼几首小曲给植物听。做完这些,老人满面笑容,坐在树阴下,静静听风吹落叶声;小鸟的喳喳声;路人的欢笑声,在他耳边回荡着,老人嘴角向上翘了翘,快乐的气息在老人身边漂浮。
“啪啪啪”雨点打在娇嫩的花朵上,随着“节奏”花瓣一片一片落下来。看到这一幕,老人有点心疼了不顾三七二十一,匆忙跑下去,心想:这老骨架子哪能跑啊!唉,为了尽力,加油!把雨衣盖在花朵上。观看一下,才微微一笑走开了。
老人经常游山玩水,每当看见小河中有垃圾老人就用树杈把垃圾把弄过来,丢进垃圾桶。有时,垃圾太远,弄不过来,老人就会费尽心思,想尽办法。不管费多长时间,都一定要成功。
每当是晴天,老人早上总会去山找空处播下种子,然后浇水施肥。在老人的悉心照顾下,一棵棵小树茁壮成长。老人开始为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到欣慰。便鼓励更多的人植树,为环境而做出贡献。路过的总是摇摇头,走开了。只有少数人听信了,却没有行动。老人并没丧气,比以前更加努力。但天长日久,老人就不想再劝下去了。
春天时,老人更加用功。为了保护环境,制定了个计划。每天早上早起床,载几棵树。为了让树木享受最好的阳光浴,5点钟就上山栽树。老人吃力地提着水桶浇水。汗水一滴一滴地流。像小雨下了起来。他又把野草拔起,种些花朵。忙了一大阵子,才差不多了。这时,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老人载的小树。他笑了!
夏天来了,热得狗都在直吐舌头,何况是人。有钱人家吹空调,穷人家摇扇。可是,这对夫妇和大家不同。他们在辛辛苦苦栽养的树下,挂着吊床、望着明月。在这凉爽的树下,几路风轻轻吹过。养的狗,也在树阴下睡着了。
炎热的夏天度过了,秋天来了。这段时间,老人没什么忙的 ,就经常看树叶飘落的时候。别人忙着丰收,而老人种的确是普普通通的树,什么也没有。老人并没有为自己的一份努力而后悔。
一年四季,老人的生活一直这样重复着。
冬,到了。冷风嗖嗖地吹,吹乱了老人平日整齐的头发。老人并没有退缩,顶着风寒冒着雪,把枯草绑在大树上。看着大树穿上白色的外套,帅气极了。老人发出了会心的一笑。
曾经有人问过这位老人叫什么名字。他却笑呵呵地摇摇头不说话。那人不明白,又寻问了一次。老人还是不说话。那人又寻问了多次。终于,老人忍不住了开口了“我的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心。只有一颗为人民服务,尽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就行了”老人说完,那人感动了,不仅被话感动,是老人的行动打动了他的心。
这种精神、这种话语,只有经过才能说出口。老人的行为震撼了我的心!

② 鲁班发明梯子是在什么时间

梯子不是鲁班发明的。所以根本不存在鲁班在什么时候发明梯子的。版
相关资料
随着自然界权的演化,人类逐渐走上了与其他动物不同的进化道路。为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生存,逃避许多凶猛动物的进攻,登高成为早期人类的生存和安全的需要。于是,早期人类把爬树登高和天然斜坡作为登高的辅助条件,人类的祖先受到天然条件的启发,楼梯的雏形由然而生。按照各国学者的看法,认为楼梯的产生是受到上述两方面的启发,形成了树干法和斜坡法。前者为楼梯,后者为台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楼梯和台阶在有楼层的建筑中成了必备的功能条件

③ 梯子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随着自复然界的演化,制人类逐渐走上了与其他动物不同的进化道路。为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生存,逃避许多凶猛动物的进攻,登高成为早期人类的生存和安全的需要。于是,早期人类把爬树登高和天然斜坡作为登高的辅助条件,人类的祖先受到天然条件的启发,楼梯的雏形由然而生。按照各国学者的看法,认为楼梯的产生是受到上述两方面的启发,形成了树干法和斜坡法。前者为楼梯,后者为台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楼梯和台阶在有楼层的建筑中成了必备的功能条件

④ 爬树神器哪卖

外国一位农民大叔发明出来的,这个爬树神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而这些材料,都是大叔,在废旧的自行车上拼接而成的,大叔也是因为爬树太累了,才发明了这个神器。工作时,只需将机器的两个部分都固定在树上即可,而这个固定夹也是可以调节的,毕竟树有粗细之分嘛。
t012362a1a2a8802a0a.jpg?size=600x374
有凳子的在上面,放脚的在下面,系好安全绳后,大叔直接坐在了凳子上,然后手脚并用,手把上面的机器往上抬,脚瞪着下面的机器往上爬,而且只需15秒钟就能爬上10米的大树,可以说,大大节省了体力和时间,摘椰子也更方便了,累了还能坐着摘。有了它,连爬树都变得简单了,还大大降低了危险系数,就是我等没有经验的人,装上它,也能轻松爬上大树高处。果然,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啊,这个装置简单又实用,相信稍微有点动手能力的人都能做出来,你觉得这个发明怎么样?

⑤ 果农怎么摘取较高果树上的果子,爬树摘取还是用什么工具

一种爬树摘果机,包括杆型攀爬器、悬挂采摘器和手持控制器,杆型攀爬器包括左驱杆管、右驱杆管和升降攀爬杆,左驱杆管与右驱杆管之间设有轴型连接件,左驱杆管和右驱杆管都设有爬杆驱动机和升降攀爬杆,两根升降攀爬杆的端部都设有悬挂采摘器,悬挂采摘器包括管型机架、卷曲抓放杆和转轮型采摘机。本实施例利用杆型攀爬器顺着树枝攀爬至果树高处,利用悬挂采摘器从树枝上采摘果实,果农站在地面操控手持控制器就能将果实从树枝上采摘下来,不会发生果农从高处坠落受伤的事故。因此,该爬树摘果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有效降低果农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劳动效率和劳动安全性。
【专利说明】一种爬树摘果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采摘果实的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爬树采摘果实的爬树摘果机。

【背景技术】
[0002]板栗、核桃和柿子等果树大都种植在高低不平的丘陵和山坡上,这一类果树比较高大,果农必须爬上树干或登上人字梯才能采摘生长在高处的果实。具体采摘时,果农先将篮筐或袋子挂在身上,然后爬上树干或人字梯,将果实逐个采摘下来并装入篮筐或袋子内,当篮筐或袋子装满时,果农从树干或人字梯上爬下来,将篮筐或袋子里的果实装入萝筐内,然后携带篮筐或袋子再次登高采摘,如此反复连续工作,而且工作高强度较高,使果农很快疲劳。因此,采摘果子的季节里,经常发生果农从高处坠落受伤的事故。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采摘果实经常发生果农从高处坠落受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爬树摘果机,该摘果机包括杆型攀爬器和悬挂采摘器,代替果农攀爬到果树高处采摘果实,不会发生果农从高处坠落受伤的事故。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爬树摘果机,其特征是:所述爬树摘果机包括杆型攀爬器、悬挂采摘器和手持控制器,所述杆型攀爬器包括左驱杆管、右驱杆管和升降攀爬杆,所述左驱杆管与右驱杆管之间设有轴型连接件,所述左驱杆管和右驱杆管都设有爬杆驱动机和升降攀爬杆,所述升降攀爬杆套装在左驱杆管和右驱杆管的内腔并设有升降齿口道,所述升降齿口道与爬杆驱动机相配合;两根升降攀爬杆的端部都设有悬挂采摘器,所述悬挂采摘器包括管型机架、卷曲抓放杆和转轮型采摘机,所述管型机架通过转轴与升降攀爬杆的端部连接并设有驱转电机,所述卷曲抓放杆安装在管型机架的中部并设有卷绳抓放机,所述转轮型采摘机安装在管型机架的端部并设有切割转轮;所述手持控制器通过线缆与杆型攀爬器、悬挂采摘器分别连接。
[0005]本优选实施例还具有下列技术特征:
[0006]所述轴型连接件设置在左驱杆管和右驱杆管的中部,所述轴型连接件设有转轴电机。
[0007]所述爬杆驱动机设置在左驱杆管和右驱杆管的端部,所述升降齿口道设置在升降攀爬杆的侧面,所述爬杆驱动机通过齿轮与升降齿口道相配合。
[0008]在升降攀爬杆的端部设有防脱端盖,所述防脱端盖设有输电线缆,所述输电线缆与手持控制器连接,在升降攀爬杆的外壁设置滑移输电槽,所述滑移输电槽与输电线缆连接,在左驱杆管和右驱杆管的内壁设有滑移受电键,所述滑移受电键与滑移输电槽相配合。
[0009]在管型机架与升降攀爬杆之间设有旋转输电装置,所述旋转输电装置的输入端与输电线缆相连接,所述旋转输电装置的输出端与驱转电机、卷绳抓放机、转轮型采摘机分别连接

⑥ 猫为什么会爬树四年级的发明作文

当捕捉猎物或抓东西时,每一瓣上面都有象钩子一样的指甲。猫之所以能快速地爬上树。平时指甲缩进肉垫之间的缝里,伸出它那锋利的爪子我家养了一只灰色的小猫,一会儿抓住桌布爬上桌子,就伸出来,喵”叫,它非常可爱,猫会爬上树来躲避狗的追逐,我多棒呀,看着我“喵,每天在家里来回地奔跑,每掌有6瓣,因此,好像在说,而中间一瓣没有指甲,站在高高的沙发靠背上,稳稳地抓住目标,每一只爪子上都有像梅花一样的肉垫,一会儿抓住沙发布爬上沙发,看不见!” 猫能在树上行动自如,能迅速地爬上树。当狗追逐时,是因为它有四只爪子,前四瓣呈弧形:“看

⑦ 简便的生活小发明

在动复物园里同学们都制爱看小猴爬树,这里教大家用废弃材料做一个小猴爬树的玩具,你一定会喜欢的。

一、制作材料:

塑料吸管1根,橡皮泥,塑料饮料瓶1只,铅画纸。

二、制作方法

1.按图一取一根内径约4mm的吸管,将它的一端用小团橡皮泥塞住,然后用小锥子在它的前后两侧各钻一行小孔,孔与孔之间约5mmi。在钻孔时,将锥子向被塞橡皮泥那端倾斜一点,所有小孔都形成同一角度。

2.将饮料瓶瓶盖取下,在瓶盖中心钻个比型料吸管直径略小的圆孔,将吸管的另一端紧紧插进圆扎,管周用石蜡密封。

3.按图二将带吸管的瓶盖旋紧在饮料瓶上,再用铅画纸做一个比吸管直径略粗,高约30mm的纸管(可以将纸绕在比吸管略粗的筷子上,接头处用胶水粘好),套在吸管上。再用一张轻纸,对折后画一只小猴,剪下成两只小猴,涂色后将两只小猴身体对贴,双腿分开粘到纸管上。用同样的方法,将铅画纸对折后,在上面画上树冠,沿轮廓线剪下,涂色后对粘在吸管上端,此玩具就完成了。

三、玩法

用双手挤压饮料瓶子,吸管两侧斜向上的小孔喷出的气流推动纸管上升。小猴也就随之上升。若手用适当的力连续快速挤压饮料瓶,小猴就缓缓上升。

最佳答案选我

⑧ 有关于邓稼先发明两弹的++100分

中国研制原子弹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尖端领域的科研人员虽有较高的粮食定量,却因缺乏油水,仍经常饥肠响如鼓。邓稼先从岳父那里能多少得到一点粮票的支援,却都用来买饼干之类,在工作紧张时与同事们分享。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日夜加班。“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道他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他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的单身汉生活,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10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又任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国务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中央尽了一切力量,却无法挽救他的生命。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后,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中国能在那样短的时间和那样差的基础上研制成“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和卫星),西方人总感到不可思议。杨振宁来华探亲返程之前,故意问还不暴露工作性质的邓稼先说:“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研制的。这是真的吗?”邓稼先请示了周恩来后,写信告诉他:“无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杨振宁看后激动得流出了泪水。正是由于中国有了这样一批勇于奉献的知识分子,才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

⑨ ·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的小发明有哪些

你好!
猴子爬树机
小鸟和蜻蜓飞机
蝙蝠雷达
蛇红外线
鲸鱼的形状轮船
鸭子船贱
鱼和鲸鱼潜水艇
萤火虫发光植物
火箭水母
青蛙电子青蛙眼
企鹅王汽车
昆虫机器人,小型飞行器
如有疑问,请追问。

阅读全文

与爬树新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