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未来十年,哪些职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提到人工智能人们第一想到的就是解放双手,但凡事不是绝对的准确,解放双手就意味着人类的懒惰天性将要得到释放。其实,人工智能就像你比赛时的竞争对手,你很有可能被超越被抛到身后的某个角落!
从总体上来说,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会被取代。人工智能不一定就十全十美,它也同样缺少人类的灵动性、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从目前而已人工智能只涉及到服务类行业服务于人类!
❷ 新闻中提到的某行为将创造的就业岗位,是真的吗
这在现实生活当中确实是真正发生的事情,因为一些企业家的某些行为而导致一个产业链发展的比较迅速,所以能够解决这个社会当中的很多就业问题。
互联网社会创造的岗位是非常多的,而且留给年轻人的机会也是非常多的,因为在目前这个社会当中,互联网能够帮助很多人在互联网上实现创业的收入。年轻人更需要的其实是机会,而且那些比较大的互联网公司能够提供更多的岗位。
我们国家对于就业岗位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国家一直以来对于这方面的关注力度都是非常大的,我们国家设置已经投入了超过10,000亿元人民币,用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我们国家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的非常不错,并且解决了很多就业的问题,很多老百姓都已经拥有了很好的工作。
其实这个社会当中的每一个国家对于就业岗位都是非常关注的,因为解决了更多的就业岗位,那么社会当中肯定会有更多的稳定因素,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一直以来对于就业岗位都是非常关注的,而且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促进年轻人的就业。
❸ 未来将淘汰50%的工作岗位,你拿什么拼职场
人工智能来临的速度比你想得快
2017年1月,Alpha Go打败人类围棋选手获得60连胜。
2017年3月,谷歌宣布在诊断乳腺癌方面,人工智能已超越专业的病理学家。
2017年4月,《科学》杂志报道了在预测心脏病风险方面,人工智能又超过了人类。
2017年11月,淘宝天猫4亿张banner图全部由阿里AI设计师鲁班设计。
2017年12月,人工智能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职场瞬息万变,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
我们当前所拥有的成果和功劳,不代表着未来的成就。
因此,每个职场人都应该关注的是个人成长,以及个人成长所带来的能够在未来道路上加码的东西。
个人成长注重的就是可迁移的综合能力,这其中包括:
1
多维度发展
未来的职场人才需求,将会是往人工智能所代替不了的方向发展。
创造力和社交能力,是人工智能所无法拥有的。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还很难模仿具有显著人类主观感知意识的各种能力。
如演绎推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这正是人类独有的财富。除了本职岗位上的专业能力,我们也应该多培养自己在感知方面的能力。
2
保持好奇心
我们永远不知道今天学到的东西是否会在明天派上用场,对一切事物保持一颗好奇心,它会促使我们主动地去思考,不断地去探索未知。
满足于现状就意味着对生活的激情失去兴趣,好奇心正是我们挣脱现状达到更好的未来的通行证。
3
持续学习
保持一颗学习的心态,不被现有的思维模式所固定,勇于学习新鲜事物,培养成长型的思维模式,在实践中提炼学习心得,加之利用应用到其他方面中。
做一个持续学习的职场人,面对未来不知道会如何发展,但也能做到从容应对。
职场永远不会淘汰的是一直保持学习的人!
❹ 人工智能未来会产生那些新的岗位
需要创意的职位,销售有关的职位都不会出问题。新的职位包括智能机器人的维修,设计,售前售后,场景开发等。
❺ 未来可能被淘汰的职业有哪些
一、未来可能被淘汰的职业:税务稽查人员、印刷作业员、车床作业员、空服人员、伐木工、旅行社职员、报纸记者、水电查表员、农民和邮差。
根据英国牛津大学则给出了一份各行各业在未来被计算机作业所取代的概率统计数据。
二、未来八种人将被淘汰:
1、知识陈旧的人:
如今,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倍增的周期越来越短。20世纪60年代,知识倍增,周期是8年,70年代减少为6年,80年代缩短成3年,进入90年代以后,更是1年就增长1倍。人类真正进入了知识爆炸的时代,现有知识每年在以10%的速度更新。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任何人都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想靠学校学的知识“应付”一辈子,已完全不可能了。一个人从上学到退休,要一直接受教育;现在,这一概念应当重新定义,终身教育,从摇篮到坟墓,应贯穿人的一生。入世后,那些“抱残守缺”、知识陈旧的人,将是职场中的麻烦人。
2、技能单一的人:
只会做一种工作,换一个岗位就不“灵光”的人,入世后日子会不好过。随着入世,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就业、下岗、再就业、再下岗,将成为司空见惯的事。要想避免在职场中成为“积压物资”,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学几手,一专多能。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一棵树上吊死”,一旦下岗,心中不慌,“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如果说,入世后,复合型人才大受欢迎的话,技能单一的人遭到冷遇,就是非常自然的事了。
3、情商低下的人:
智商显示一个人做事的本领,情商反映一个人做人的表现。在未来社会,不仅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情商高的人,说话得体,办事得当,才思敏捷,“人见人爱”。情商低的人,不是“不合群”,就是“讨人嫌”,要不就是“哪把壶不开提哪把”,这就麻烦了。现在,在国外广为流传这样的话:“靠智商得到录用,靠情商得到提拔。”一旦进入一个单位,能不能“工作顺利”、“事业有成”,情商是一个关键因素。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时,还应不断培养自己的情商。否则,“身怀绝技”,也难免“碰壁”。
4、心理脆弱的人:
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稍有不顺利,情绪就降到“冰点”,这样的人,在入世后的激烈竞争中必然日子不好过。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大,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人逐渐增多,神经紧张、心理脆弱成了都市“现代病”。因此,入世后,无论在职者,还是求职者,都应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抗挤”、“抗压”素质。在当今社会,没有一股不服输的“犟劲”,没有一种不怕难的“韧劲”,是不行的。
5、目光短浅的人:
鼠目寸光难成大事,目光远大可成大器。有句话说得好:“你能看多远,你便能走多远。”一个组织的成长,需要规划,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设计。有生涯设计的人,未必肯定成功,没有生涯设计的人,一定很难成功。“过一天算一天”,“哪里黑哪里住”,只看见鼻尖下边一小块地方的人,现在“不吃香”,入世后更“不吃香”。
6、反应迟钝的人:
当今社会,“迟钝”就会“迟缓”,落后就要挨打。过去是“大鱼吃小鱼”,如今是“快鱼吃慢鱼”。入世后,一个人如果“思维”不“敏捷”,“反映”不“快速”,墨守成规,四平八稳,迟早会被淘汰。
7、单打独斗的人:
“学科交叉、知识融会、技术集成”的现实,在当今这个国际经济大循环的世界里,“孤胆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个人的作用在下降,群体的作用在上升。特别是在入世后,要成就一项事业,靠个把人、少数人是不行的,需要一支队伍,一个组织,一个群体的共同奋斗,需要众多人智慧碰撞,团队合作。吴德贵说,“跑单帮”难成气候,“抱成团”才能打出一片天地。
8、不善学习的人:
有些人虽然也想学习,但是不知道学习的方法,不掌握学习的技术。这种人入世后肯定“吃亏”。处在当今这个学习型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学习能力的差异;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关键在学习能力的“较量”。过去,把不识字称之为“文盲”,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是想学习而不会学习的人。鲜花和掌声从来不会赐予守株待兔的人,而只馈赠给那些风雨无阻的前行者,空谈和阔论从来不会让自己的梦想成真,不是自己能不能,而是自己要不要,只要自己一定要,就一定能成功。知识改变命运,网络改变生活,一生的好朋友,事业的好伙伴。互联网时代使自己拥有一个共同的梦,携起手来共创美好的明天。
❻ 2025年后,真的有8500万个岗位会被机器取代吗
科技的不断发展,让每个人的生活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任谁也没有想到,科幻电影中的片段有一天真的会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例如现在的无人驾驶技术,据说在我国个别城市中,已经开始了无人驾驶的试运行点。
不止如此,近年来大火的AI,也让人们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超市的无人收银台、银行的智能机器人、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无一不在向我们展示着科技的成果,未来,智能化将成为一个全球的趋势。
总结来说,人工智能的兴起有利有弊,属于一把双刃剑。为企业提高效率、减少人力成本的同时,也会引发大量失业,以及再就业困难的问题,对于年轻人来说再就业问题可能会简单一些,但对于那些中年人来说,一旦失业,再就业就成了一个“难题”。
况且目前来看,并非所有领域都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而人工智能的技术也并没有达到“高度成熟”。只不过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要尽早做好准备,避免被时代革命而“淘汰”。
大家都是做什么工作的呢?你们支持机器取代人工吗?欢迎留言讨论。
❼ 马云预言被证实,未来最容易失业的4种职业是什么呢
社会不断在进步,科技不断在发展,说的夸张一点的话,也许每天都会有新的工种出现,但也会有一些职业会消失,这一点你相信吗?不管你信与不信,但事实也许就是如此。举个例子,以前我们出门坐公交车是不是都有收费员,现在收费员在哪里?该职业已经消失了,被机器所取代。再加上现在是一个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这也让很多行业加速消失的速度,对此马云也曾预测:未来50%的工作岗位将消失,而从事这4种职业的人最容易失业。
总结
也许马云说的是有点夸大其词了,但不得不说都是有理有据,俗话说“技多不压身”,也许是时候利用空余时间多学点东西傍身了,不要等到了哪一天接到下岗通知的时候才不知所措,你觉得呢?
❽ 作为一名学生,在未来岗位上,你将如何用劳动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作为一名学生,首先是要好好学习,好好学习自己所选择的专业,然后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对应的专业,这样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用处
❾ 未来的职业岗位是什么
1 汽车销售工程师
平均年薪45000元
调查:以往每年七八月都是汽车市场淡季,而我国去年在淡季却呈现出产销两旺局面,不少4S店出现人等车的情况,热销车型甚至要等一个月才能提到。我国汽车市场坐上“世界产销第一”的宝座,这让汽车销售工程师职位快速升温。
薪酬水平:目前,汽车销售工程师在我国平均年薪在45000元左右。其中,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地的平均年薪最高,约为其他城市平均年薪的1.8倍。除工资外,奖金是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外语技能的销售工程师,薪资比平均年薪还要高出1.3倍左右。
专家点评:汽车销售工程师约占汽车销售人员的20%,其职业热度不亚于现在的车市。要胜任这一职位,除了熟悉汽车产品设计市场、具有汽车设计相关专业知识、了解整车开发流程外,还需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人际交流、财务及培训能力。
2 小语种导游
阿语导游日薪千元
调查:随着海内外旅游市场迅速扩张,我国小语种导游人才严重不足,越南语、泰语、蒙古语、韩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导游人才,已成为各大旅行社的追捧对象。目前,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共600多万,实际需求将超过800万。
薪酬水平:专职小语种导游薪酬由底薪和带团补贴构成,底薪一般为2000元至3500元,带团补贴一般为每天30元至50元。兼职小语种导游工资则以天数计算,日薪一般为200元至500元,阿拉伯语等奇缺小语种导游日薪可达1000元以上。
专家点评:巨大的发展空间使我国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持续上升,要想加入这一职业队伍,在具有过硬外语能力的同时,还须通过导游资格考试,并加强地理、民族民俗、建筑、宗教、文化差异等知识积累。
3 速录师
两三小时收入1200元
调查:在大型会议密集的城市,速录师已成为热门行当,正迎来它的黄金时期。目前,我国速录师的年需求量为5万至8万,但具有国家劳动部门资质认定的仅2000人左右,能达到每分钟速录220字的高级速录师少之又少。
薪酬水平:在北京、上海和广州,速录师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高级速录师收入甚至上万。服务于大型会议的速录师薪水更是以小时计算,短短两三小时,收入可达1200元左右。
专家点评:除了专职速录师,如今很多大型企业对行政、文秘等人员的要求中,也提到了速录技能。文职人员不妨朝这方面发展,考取速录师职业资格证,为求职简历加分。
4 景观设计师
年薪20万至50万元
调查:随着市民对居住质量要求的提高,景观设计师逐渐成为职场新宠。目前,我国从事景观设计的人员几乎都是从建筑、园林等专业转行过来的,真正景观设计出身的人非常少。与很多岗位不同,没有厚实的理论基础,很难涉足此行当,国内目前只有同济大学等几所高校专门设有景观设计专业,人才严重供不应求。
薪酬水平:景观设计师已逐渐步入高薪行列,刚毕业的初级景观设计师月薪一般为2000元至3000元,工作3年以上月薪可升至6000元,有八至十年以上工作经验又有大型设计项目负责经验的,年薪在10万元至30万元。加之一般5%左右的项目提成,景观设计师年薪可达20万元至50万,开出百万年薪招主任景观设计师的公司也不在少数。
专家点评:房地产市场升温为景观建设师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初入门者应耐心从基础做起,手绘与电脑绘图不可偏废,要走富有个性特色的创意之路,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让小设计成为大亮点。
5 职业规划师
一个个案赚2000元
调查:帮助咨询者认识是否适合当前职业以及最适合的职业是什么,这种服务在国外已有90多年的历史,不少人甚至拥有自己的私人职业顾问。目前,我国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但职业指导仍属非常稀缺的服务,专业人才并不多见。
薪酬水平: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一样,职业规划师收入也有所不同。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做一个个案的收入从2000元至8000元不等。兼职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若是全职且有一定资历,月收入则多半上万。
专家点评:根据调查,有78%的人愿意接受专家顾问的意见,然后自己规划;25%愿意接受职业规划咨询机构的专业服务,由顾问规划;70%的人认为有必要经常对自己的职业计划进行评估;50%以上的人愿意支付咨询服务费用。被誉为“金领”的职业规划师,在未来30年,都将是极有发展前景的职业。
6 手机报编辑
刚入行月薪可达2000元
调查:短短几年,我国已有100多家新闻机构办起了手机报,手机正式以“第五媒体”身份浮出水面。而作为手机报的内容组织者,手机报编辑逐渐成为人才需求数量不多,但绝对热门的小众职业。去年,网络编辑再度进入IT类职位需求前10位,手机报编辑则是其中一部分。
薪酬水平:刚入行的手机报编辑,一般薪资为每月2000元至2500元。根据手机报业务的发行量多少,相关编辑的岗位薪酬将有调整,或以奖金的形式给予补贴。
专家点评:表面上看,手机报编辑无非就是把新闻从纸媒转移到手机网络上,但手机报的容量和字数限制,要求编辑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出完整而富有观点的内容。要想成为手机报编辑,“缩写”能力的实践磨练不可少,自身文化底蕴的培养也很关键。
7 搜索引擎优化专员
普通人员月入4000元
调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网络宣传,然而仅仅建好一个网站,未必能使客户“不请自来”,这就是搜索引擎优化人才日益受到企业重视的主要原因。他们运用网络技术提高网站访问量,提升网站的销售或宣传能力。由于对专业技术要求高,搜索引擎优化专员目前也是供不应求。
薪酬水平:目前在我国,搜索引擎优化总监月薪普遍达到1.5万元,主管级别搜索引擎优化专员月薪一般在8000元至12000元,普通专员每月收入也能达到4000元至7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