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各种各样的零食都是怎么被发明的
通过部门内部的头脑风暴和与市场部的唇枪舌战来确定几个试验的方向。然后和几个长期合作的供应商联系,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要求提供食品原料。举个例子,研发人员问水果公司,你们有山竹吗芒果吗菠萝吗?他们说有,有,有。然后就寄很多不同的版本来给你筛选。吃了一轮以后你感觉不是很满意,就又对他们说,这个山竹味太弱吃不出来,那个味芒果太奇葩像臭脚啦,菠萝的果粒能不能大一点。他们就照你的要求改,改,改。所以食品原料公司其实会帮终端产品公司做一部分的研发工作。香精香料公司总是走在市场的最前沿,有时候自己没有很多想法,就可以向他们索要一份潮流口味名单,选几个自己感兴趣让他们寄小样给你试验。找了一些原料之后,就开始做产品了。
B. 辣条是谁发明的
辣条的创始人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辣条起源于湖南平江,行业叫面筋,平江人叫麻辣,因为辣条一开始就是麻辣味,麻辣才地道。辣条是以面粉为主原料,通过挤压熟化,调味而成,非油炸、麻辣味的休闲零食。
1998年湖南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导致农产品损失严重,平江县酱干产业的主要原料大豆出现了大幅度的产能下降,直接对酱干产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为了养家糊口,平江县农民迫切需要新的出路,在这样的情况下,平江县三市镇富有创新精神的平江人邱平江、李猛能、钟庆元在探索中用面粉代替豆粉,改进生产工艺,采用单螺杆挤压机械加工。
加入辣椒、花椒、孜然、糖、盐、植物油等佐料,创新发明了麻辣味的辣条,行业叫面筋,平江人叫麻辣。
(2)谁发明的零食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2017年,据郑州市平江商会统计,河南调味面制品企业从2000年的4000多家减至2009年末的1000多家,2017年全省仅剩236家,年产值却由2009年的80多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225亿元。
2015年至2017年,全国有15个省份共计131家辣条生产企业的195批次产品上了食药监部门的黑名单。这些问题企业中仅有49家拥有注册商标。而不合格产品中,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这3种甜味剂出现了64次,占32.82%。根据国家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规定,糖精钠不能用于调味面制品。
2017年8月21日,重庆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局表示,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调味面制品》将从9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对辣条生产进行了标准化要求。
C. “零食”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古代的零食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是在春秋时代,大家肯定是会储存粮食以备打仗,但是到了封建大统一时代,人们开始把这些粮食进行其他的方式升华,糕点也因此问世。糕点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就是用粮食进行各种工艺的加工,然后形成一道美味。
例如,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豌豆黄,荷花酥,还有凉粉,桂花糕,这些都是古代非常著名的糕点。
等到了宋朝中期,零食糕点又进行了再塑造,因为宋朝已经出现了冰棒。
所以,糕点零食又被演绎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成为了夏天大家都追求的东西。
D. 海带丝这种零食是中国人发明的吗谁发明的
海带丝确实是中国人发明的,
味道还是挺好的,
也挺招人们的喜欢。
E. 薯片是谁发明的
Jefferson在巴黎时吃过炸土豆。事实上,炸薯条是美国人发明的,但以炸土豆这个名字是由它起源地命名的。 在十九世纪早期,炸土豆逐渐赢得人们的喜爱。它们成为美国各地餐馆中常见的食品。1853年,纽约州萨拉托加温泉市月亮湖度假村的一名顾客点了炸土豆。据说,该顾客是Cornelius Vanderbilt,他抱怨炸土豆不够松脆,要求厨房重做。餐馆厨师George Crum显然对这种批评很气愤。因此,他把土豆切成极薄的土豆片,加了很多盐,然后重新炸了一下。有意思的是,此举非但没有破坏顾客的食欲,他还对Crum的创新大加赞赏。 月亮湖度假村的老板意识到薯片的美味后,把它添在菜单上。最后,Crum自己开了一家餐馆,主营这种油炸的薄薯片。Crum称它们为萨拉托加薯片。随着薯片的名声渐起,其他餐馆也开始供应薯片。不久,美国各地的餐馆都把薯片当作主食。 据说,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William Tappendon将薯片从餐馆推广到食品杂货店。1895年,他开始向当地杂货店销售薯片,并将谷仓变为世界上第一家薯片厂。二十世纪早期,几家公司修建了大厂房,开始大规模生产薯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影响薯片业发展的三巨头诞生了: 1921年,Earl Wise, Sr. 在成立于宾夕法尼亚州博维克的Wise Delicatessen Company 中积存了太多的土豆。他决定用多余的土豆制作薯片,用牛皮纸袋包装后放在熟食店销售,还起名为Wise薯片。 Herman Lay 开始在南方销售薯片,并于1932年在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创建了乐事公司 (Lay's),成为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家薯片厂的经销商。1938年,Lay收购了该薯片厂,并开始出售乐事牌薯片。 1921年,Bill和Salie Utz在宾夕法尼亚州汉诺威市成立了Utz Quality Foods,Utz 推销由妻子Salie制作的薯片,即汉诺威自制薯片。 如今,薯片成为美国人最喜爱的零食,并且品种繁多,数不胜数。现代工厂用连续油炸设备或快速油炸大规模生产薯片。一些薯片用再生薯粉片(而不是生土豆片)制成。通过访问下面的站点,您可以进一步了解薯片的历史及其制作方法。
F. 爆米花是谁发明的
爆米花是宋代人,范成大发明的。
当时的诗人范成大在他的《石湖集》中曾提到上元节吴中各地爆谷的风俗,并解释说:“炒糯谷以卜,谷名勃娄,北人号糯米花。”为什么把爆米花叫做“孛娄”呢?爆米花想是摹拟爆谷时的响声,因为当地的方言把打雷的声音叫做“孛辘”。
清代学者赵翼在他著的《檐曝杂记》记收有一首《爆孛娄诗》:“东入吴门十万家,家家爆谷卜年华。就锅排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红粉美人占喜事,白头老叟问生涯。晓来妆饰诸儿子,数片梅花插鬓斜。”诗人笔下的爆米花不仅写得很美,而且洋溢着生活的情趣。
范成大在《吴郡志·风俗》中记载:“上元,……爆糯谷于釜中,名孛娄,亦曰米花。每人自爆,以卜一年之休咎。”
在新春来临之际宋人用爆米花来卜知一年的吉凶,姑娘们则以此卜问自己的终身大事。宋人把饮食加入文化使之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6)谁发明的零食扩展阅读:
自制爆米花的方法:
所需原材料:
1、主料:黄油15克、玉米粒80克。
2、辅料:细砂糖40克。
第一步:先将黄油切块放入锅内。
G. 中国发明了哪些食物
第一种,拉面
说到拉面,很多人一定马上想到日本各种有名的拉面,但是这种食物却是正宗的“国货”,也就是中国人发明的。拉面是中国北方城乡独具地方风味的一种传统面食,是山西省的名产,为山西四大面食之一。1912年的时候才传到日本。那是的日本拉面馆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面馆的服务员都是要穿着中式服装的,据说是为了要凸显中国特色。至于日本拉面温和的口味,也是由于最早在日本的中国人大多都是从南方过去的,饮食比较清淡。
第二种,生鱼片
这同样是一种中国人的发明,在唐代吃生鱼片已经非常流行,是很多王公贵族非常喜欢的一种食物。而那个时候也是日本向中国派遣使者前来学习最频繁的时候,来自日本的遣唐使知道了这种吃鱼的方式,而且觉得味道非常不错,就把这种饮食方式连同其他文化一同带回了日本并发扬光大。反而现在在中国吃还保留着吃生鱼片这种饮食方式的地方越来越少,目前比较有名的就是顺德和潮汕地区了。只不过这两个地方吃法和日本不太一样,用的是淡水鱼,把河鱼切成薄片,然后加入各种配菜,混合在一起吃。
第三种,抹茶
中国人喝茶的历史相当悠久,而抹茶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不过当时喝的人并不多,只有贵族才能够享用。而唐朝时开始大规模发展,普通老百姓也能喝到这种抹茶,到了宋代,达到顶峰,到了明代,抹茶逐渐在中国衰落,并不是人们不喜欢喝了,而是随着制茶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喝到更好的茶叶泡成的茶。
H. 饼干是谁发明的
是一些英国人遇难后幸运逃生的船员。
180多年前的一天,一次狂风让行驶在法国版比斯开海湾的英国帆船触礁,权搁浅在一个无人岛上。
等风停了,船员们回到船上找吃的,然而面粉、砂糖和奶油都混在一起泡在水里。心灰意冷的大家,只能把这一团面糊带回岛上。捏成小团再用火烤熟。
没想到,烤制后的小面团松脆可口,大家吃的十分开心。于是回到英国后,船员们用同样的方式烤制小饼,并命名为“比斯开”(Biscuit)。
(8)谁发明的零食扩展阅读:
压缩饼干:
饼干早已不是发明之初那种“水和面”的概念,生产工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市场上,饼干的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如酥性饼干、韧性饼干、发酵(苏打)饼干、薄脆饼干、曲奇饼干、夹心饼干、威化饼干、蛋圆饼干、水泡饼干等。
饼干的品种不但越来越多,还在不断地变化出新。
不过,多少年来,海轮上的船用压缩饼干一直都没有大的变化。
压缩饼干本身就适宜长期保管,再加上采用抽真空包装,装在密封的铁皮盒子,放在救生艇专用的食品箱中,无疑是一种再理想不过的航海救生食品。
按照规定,海轮救生艇中的救生饼干要由三副负责定期检查和更换新品。
I. 饼干是谁发明出来的
饼干,一种再普通不过的食品;不过,它的发明充满了惊涛骇浪。
饼干与航海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其实,二者之间大有关系。如今,海轮上的救生艇中一般都备有救命口粮——救生饼干。饼干与航海的紧密关系不仅如此,现代饼干的雏形就是在航海中由船员所发明的。
救命的小饼
最初的饼干叫“比斯开小饼”,不少国家至今还这样称呼它。
180多年前的一天,一艘英国人驾驶的帆船驶入法国西部的比斯开湾,不幸遭遇狂风巨浪。比斯开湾经常有风暴,风大浪高,在此遇难、遇险的船员和船舶数不胜数。比斯开湾因此有“船员的坟墓”的恶名。
遭遇比斯开湾的惊涛骇浪,不要说是100多年前的帆船,即便是当今设备先进的万吨巨轮,也要经历一番惊心动魄的搏斗。英国人驾驶的那艘帆船在风暴中逐渐失去控制,最终触礁沉没。好在船员并没有全被风浪卷走,一些船员死里逃生,游到一座小岛上。
现代意义上的饼干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糖、油脂及其他原料,经调粉(或调浆)、成形、烘烤等工艺制成的口感酥松或松脆的食品。而如今世所公认的现代饼干产业的起源,就是从英国帆船比斯开湾遇险船员发明饼干开始的。
19世纪时,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航海技术迅猛发展。在航海中,由于面包含有较高的水分(35%~40%),并不适合作为长期储备的粮食。于是,人们发明了一种含水分量很低的“面包”,这就是现代意义上的饼干。
如今,饼干早已不是发明之初那种“水和面”的概念,生产工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上,饼干的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如酥性饼干、韧性饼干、发酵(苏打)饼干、薄脆饼干、曲奇饼干、夹心饼干、威化饼干、蛋圆饼干、水泡饼干等。饼干的品种不但越来越多,还在不断地变化出新。
不过,多少年来,海轮上的船用压缩饼干一直都没有大的变化。
压缩饼干本身就适宜长期保管,再加上采用抽真空包装,装在密封的铁皮盒子,放在救生艇专用的食品箱中,无疑是一种再理想不过的航海救生食品。按照规定,海轮救生艇中的救生饼干要由三副负责定期检查和更换新品。
笔者当船员时还专门品尝过救生饼干。说实话,如果不是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还真的吃不下,因为如今的人们都习惯了吃那些松软的食品。
(作者:刘少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