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容屏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1997年摩托罗拉手机PalmPilot掌上电脑出现,产生了电阻式触摸屏,用触摸笔输入,但是不精内确。
2007年3月,LG推出Parada多点电容式触摸屏,不需要触摸笔,精确度也较高。
2007年6月至今,苹果推出多容款iphone多点电容触屏,电容屏取得飞速发展。
⑵ 电阻屏原理
电阻触摸屏的一个侧面剖视图。手指触摸的表面是一个硬涂层,用以保护下面的PET层。PET层是很薄的有弹性的PET薄膜,当表面被触摸时它会向下弯曲,并使得下面的两层ITO涂层能够相互接触并在该点连通电路。两个ITO层之间是约千分之一英寸厚的一些隔离支点使两层分开。最下面是一个透明的硬底层用来支撑上面的结构,通常是玻璃或者塑料。
电阻触摸屏的多层结构会导致很大的光损失,对于手持设备通常需要加大背光源来弥补透光性不好的问题,但这样也会增加电池的消耗。电阻式触摸屏的优点是它的屏和控制系统都比较便宜,反应灵敏度也很好。
二、触摸坐标的计算
ITO陶瓷层分为了上下两层,中间用隔离支点分开,这两层是X层和Y层。可以看成如下结构:
其中X层上X-到X+和Y-到Y+的电阻是均匀分布的,又可以看成下面的等效图:
当计算触摸点时分为两步:
1、计算Y坐标,在Y+电极施加驱动电压V,Y-接地,芯片通过X+测量接触点的电压。
由于ITO层均匀导电,触点电压与V电压之比等于触点Y坐标与屏高度之比。
2、计算X坐标,在X+电极施加驱动电压V, X-电极接地,Y+做为引出端测量得到接触点的电压,由于ITO层均匀导电,触点电压与Vdrive电压之比等于触点X坐标与屏宽度之比。
测得的电压通常由ADC转化为数字信号,再进行简单处理就可以做为坐标判断触点的实际位置。
三、测量触点的压力
四线电阻式触摸屏除了可以得到触点的X/Y坐标,还可以测得触点的压力,这是因为按压触摸屏后,上下层ITO发生接触,在触点上实际是有电阻存在的,如下图的Rtouch。压力越大,接触越充分,电阻越小,通过测量这个电阻的大小 可以量化压力大小。
怎么得到Rtouch的阻值?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要做如下准备工作,如下图:
1. X- 接地,X+接电源 ,Y+接ADC得到触点的X坐标
2. X- 接地,Y+接电源,X+接ADC得到Z1点的电压Z1
3. X- 接地,Y+接电源,Y-接ADC得到Z2点的电压Z2
现在知道了X坐标,即ADC的输出数值, Z1, Z2,还要知道X-line Y-line的总电阻值就可以计算了:
第二种方法:要做如下准备工作
1. X- 接地,X+接电源,Y+接ADC得到触点的X坐标 ADCx
2. Y- 接地,Y+接电源,X+接ADC得到触点的Y坐标 ADCy
2. X- 接地,Y+接电源,X+接ADC得到Z1点的位置Z
⑶ 电阻是谁发明的名词
电阻一词人们很熟悉.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826年发现.
为了纪念他,人们把电阻的单位命名为欧姆。其定义是:在电路中两点间,当通过1安培稳恒电流时,如果这两点间的电压为1伏特,那么这两点间导体的电阻便定义为1欧姆。
⑷ 电容屏是谁发明的
1997年摩托罗拉手机palmpilot掌上电脑出现,产生了电阻式触摸屏,用触摸笔输入,但是版不精确。权
2007年3月,lg推出parada多点电容式触摸屏,不需要触摸笔,精确度也较高。
2007年6月至今,苹果推出多款iphone多点电容触屏,电容屏取得飞速发展。
⑸ 电阻屏、电容屏、红外触摸屏分别是是什么时候问世的
这个我真的很少关心,我只知道一个故事,关于触摸屏发明的故事
工业电容屏行家,183的号,中间四位是2005 ,后面四位9375。全触通。
我更关心的是电阻屏、电容屏技术优势,优缺点
这些实际的问题
生产产能,实际使用环境,好用不好用等
希望能帮到你,你可能需要去查更多资哦
⑹ 电容屏和电阻屏,谁的寿命长,为什么
目前的透明导电材料ITO--氧化金属非常脆弱,触摸几下就会损坏,还不能直接用来作工作层,要靠外部增加一层非常薄的坚硬玻璃。
这层玻璃显然是不导电的,直流导电是不行了,改用高频交流信号,靠人的手指头(隔着薄玻璃)与工作面形成的耦合电容来吸走一个交流电流,这就是电容屏电容名字的由来:靠耦合电容来工作。
缺点:1、不稳定。耦合电容的方式直接受温度、湿度、手指湿润程度、人体体重、地面干燥程度影响,受外界大面积物体的干扰也非常大,带来了不稳定的结果。
2、次品率相对电阻屏较高。最外这层极薄的玻璃,正常情况下防刮擦性能非常好,但工艺上要求在真空下制造,这层极薄的玻璃有5%的概率碰上有破洞的产品。
3、使用寿命相对电阻屏一般来说较短(电阻屏3年,电容屏2年)。
优点:透光率和清晰度优于电阻屏。
电阻屏电阻式触摸屏的屏体部分是一块与显示器表面非常配合的多层复合薄膜,这层薄膜由一层有机胶片作为基层,表面涂一层透明的导电层,上面再盖一层外表硬化处理、光滑防刮的塑料层,它的内表面也涂有一层透明导电层,在两层导电层之间有许多细小(小于0.0254mm)的透明隔离点把它们隔开绝缘 。
优点:1.屏和控制系统都比较便宜,反应灵敏度也很好,对外界完全隔离的工作环境,不怕灰尘和水汽,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它可以用任何物体来触摸,稳定性能较好。
2.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缺点:1.电阻式的触摸屏由于需要一定的压力,时间长了容易造成表面材料的磨损,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寿命;
2.电阻式的触摸屏它的灵敏度不容易调整,容易出现灵敏度的不均衡,A点灵敏,B点迟钝的现象常会发生
3.电阻式的触摸屏对付干扰的能力较弱,防止误动作的能力较差。
⑺ 电阻触摸屏是什么
电容屏,静电感应,需要导体接触屏幕才会有反应,所以,不需要很用力,只要手指轻轻触摸屏幕即可被识别。那么,普通的手写笔就没法用于电容屏了,电容屏有专用手写笔,带静电的。
电容屏的优点是感应灵敏,支持多点触摸,更适合娱乐玩游戏。
缺点是不能精确定位,比如编辑文档的时候,你要想精确点击编辑某个字或者标点符号就没那么容易了。
电阻屏,压力感应,需要用力才会有反应,所以有些女生总感觉电阻屏不灵敏,其实是因为她没有用力压屏幕,只要力度合适,电阻屏也是蛮灵敏的。
电阻屏的优点是可以精确定位,适合编辑文档等商务应用。
缺点是不支持多点触摸,灵敏度没有电容屏高。
屏幕还是要跟系统搭配才行。
比如Windows
mobiles系统搭配个电容屏就没什么优势而言了,因为WM系统本身就不支持多点触摸,而WM系统更注重商务的,电容屏反而不合适。
而IPHONE系统搭配电阻屏就更杯具了,原因就不说了。
IPHONE和Android系统,电容屏好。
WM系统和塞班系统,电阻屏好。
⑻ 电阻触摸屏国内有那些著名的厂商,电容触摸屏,国内有那些厂商, 国外的呢
电阻触摸屏和电容液晶屏是不同的型号.国内的供应商厂商不是很多!
⑼ 电容屏是谁发明的,为什么是iPhone率先使用了电容屏
1. 电容触摸屏只需要触摸,而不需要压力来产生信号。
2. 电容触摸屏在生产后只需要一次或者完全不需要校正,而电阻技术需要常规的校正。
3. 电容方案的寿命会长些,因为电容触摸屏中的部件不需任何移动。电阻触摸屏中,上
层的 ITO 薄膜需要足够薄才能有弹性,以便向下弯曲接触到下面的 ITO 薄膜。
4. 电容技术在光损失和系统功耗上优于电阻技术。
5. 选择电容技术还是电阻技术主要取决于触碰屏幕的物体。如果是手指触碰,电容触摸
屏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需要触笔,不管是塑料还是金属的,电阻触摸屏可以胜任。电容
触摸屏也可以使用触笔,但是需要特制的触笔来配合。(谁有八九十能用的触笔?? )
6. 表面电容式可以用于大尺寸触摸屏,并且相成本也较低,但目前无法支持手势识别;
感应电容式主要用于中小尺寸触摸屏,并且可以支持手势识别。
7. 电容式技术耐磨损、寿命长,用户使用时维护成本低,因此生产厂家的整体运营费用
可被进一步降低。
⑽ 请问世界上第一部电容屏手机是哪个牌子的世界上第一部电阻屏手机又是哪个厂家生产的
第一个电容屏手机是LG的 prada,2007年3月上市,iphone是6月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LG开发出了这类电容屏。才能让苹果的方案得以实现,随后LG便成为iphone的屏幕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