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张衡发明了什么
1、地动仪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一传世杰作。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
地动仪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2、瑞轮荚是张衡别出心裁创造的自动日历,它模仿神话中奇树蓂荚的特征,靠流水作用,从每月初一开始,一天出现一片叶子,到满月出齐15片,然后每天再收起一片,到月末为止,循环开合。这个神话曲折地反映了尧帝时天文历法的进步。张衡的机械装置就是在这个神话的启发下发明的。听谓“随月盈虚,依历开落”,其作用就相当于现今钟表中的日期显示。
3、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装置。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不用磁性。它是利用机械传动系统来指明方向的一种机械装置。
其原理是,靠人力来带动两轮的指南车行走,依靠车内的机械传动系统来传递转向时两车轮的差动来带动车上的指向木人与车转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车上的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指南车出发时设置木人指示的方向,“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
4、记里鼓车,又称记里车、大章车,中国古代用来记录车辆行过距离的马车,构造与指南车相似,车有上下两层,每层各有木制机械人,手执木槌,下层木人打鼓,车每行一里路,敲鼓一下,上层机械人敲打铃铛,车每行十里,敲打铃铛一次。
5、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浑仪发明者是我国西汉的落下闳,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张衡进行改进。
中国现存最早的浑天仪制造于明朝,陈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⑵ 张衡发明了什么
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
张衡的家族是当地的大户人家,他的祖父张堪被称为圣童。在光武帝时期张堪被任命过蜀郡太守,还立过大功,后来抗击匈奴立功,被任命渔阳太守。张堪在位的时候为官清廉,还教人民耕种。
张衡和他的祖父一样爱学习,从小就刻苦,在少年就会做文章,到了16岁又离开家里去游学。张衡的兴趣非常广泛,从算数到天文,地理,再到机械制造,张衡都接触,都会,除了这些,还喜欢诗歌辞赋。
漏水转浑天仪是一种水运浑象。用一个直径四尺多的铜球,球上刻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以及黄赤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恒显圈、恒隐圈等,成一浑象,再用一套转动机械,把浑象和漏壶结合起来。
以漏壶流水控制浑象,使它与天球同步转动,以显示星空的周日视运动,如恒星的出没和中天等。它还有一个附属机构即瑞轮冥菜,是一种机械日历,由传动装置和浑象相连,从每月初一起,每天生一叶片;月半后每天落一叶片。它所用的两级漏壶是现今所知最早的关于两级漏壶的记载。
在东汉的时候,地震时比较常见频繁的,在30年中东汉就发生23次非常厉害的地震。在132年的时候,张衡发明了世界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地动仪是精铜制造的,八尺,外形像一个酒樽,里面的的装置以及设计制作都非常精巧。据记载,工作原理是候风摆触动到机关的位置触发压机。如果有地震,都柱内的候风摆就会摆动,触发牙机,对应的龙口会张开,小铜珠落入蟾蜍的口中,这样就知道了地震发生的时间和方向,在地震波的第一时间就可以运作。
虽然这个发明根本无法提前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却为地震过后的救援行动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2)张衡发明的风向仪是什么扩展阅读:
张衡的主要成就:
1、瑞轮荚
瑞轮荚是张衡别出心裁创造的自动日历,它模仿神话中奇树蓂荚的特征,靠流水作用,从每月初一开始,一天出现一片叶子,到满月出齐15片,然后每天再收起一片,到月末为止,循环开合。听谓“随月盈虚,依历开落”,其作用就相当于现今钟表中的日期显示。
2、指南车
张衡制造的指南车利用机械原理和齿轮的传动作用,由一辆双轮独辕车组成。车箱内用一种能自动离合的齿轮系统,车箱外壳上层置一木刻仙人,无论车子朝哪个方向转动,木人伸出的臂都指向南方。
3、计里鼓车
张衡创造的计里鼓车是用以计算里程的机械。据《古今注》记载:“记里车,车为二层,皆有木人,行一里下层击鼓,行十里上层击镯”。记里鼓车与指南车制造方法相同,所利用的差速齿轮原理,早于西方1800多年。
4、独飞木雕
张衡制作独飞木雕,是模仿鸟类高空翱翔的滑翔翼型设计。
5、地形图
张衡也研究过地理学,根据他研究和考察的心得,画过一幅地形图。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云:“衡尝作地形图,至唐犹存。
⑶ 世界上最早的风向仪相风铜鸟是谁发明的
这个跟风向标的原理是类似的吧,这个就是受力平衡时,指的方向就是风向,跟风向不一致的话受力不平衡
⑷ 世界上最早的风向仪是张衡发明的啥
张衡发明的世抄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叫【候风地动仪】
所谓候风地动仪,是用来测报地震的仪器.围绕这一名称,学界曾有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候风地动仪包括了候风仪和地动仪两种仪器,“候风仪”是用于测风的,“地动仪”才是用于测地震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所谓“候风”,即是“候气”,古人认为地震是由于地“气”变动所引起的,所以叫“候风地动仪”.
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验地震的仪器.中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于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制成,候风地动仪用精铜制成,直径2.7米,其外形像一个大型酒樽.地动仪里面有精巧的结构,主要为中间的都柱(相当于一种倒立型的震摆)和它周围的八道(装置在摆的周围的8组机械装置).
它比欧洲出现地震仪的时间要早一千五百年左右.但由于实物的失传以及原始文献记载的简略,使得今人对其内部结构有不同的理解,这是正常的.但无论如何,张衡的地动仪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这是大家一致的意见.在此基础上,通过精心的分析考证、广泛的学术讨论以及合理的模拟实验,这个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⑸ 谁知道张衡在几百多年前发明了侯风地震仪
我国汉朝的科学家张衡,在公元132年(即:1867年前)就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地动仪。
⑹ 张衡发明的什么
在东汉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位创制天球仪,候风仪,地震仪的天文学家张衡.
张衡于公元78年出生在河南南阳,家境贫苦.但他自幼喜欢读书,成年后曾在南阳郡做了几年文官,后来辞职回乡,潜心天文研究.中国汉朝先后出现了三种关于天体运动和宇宙结构的学说,这就是“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盖天说”认为天在上,地在下,天像一个半圆形的罩子,大地像一个倒扣着的盘子.”“浑天说”主张天是浑圆的,日月星辰会转入地下,早期的浑天说认为大地是平的,改进的浑天说认为大地是球形的.“宣夜说”认为天没有一定形状,而是无边无际的充满气体的空间,日、月、星辰都飘浮在气体中.张衡根据自己对天体运行的认识和实际观察,认为“浑天说”比较符合观测实际.他还制作了一个能够精确演示浑天思想的“浑天仪”.
张衡的另一发明是制作了水运浑象,它是世界上第一架用水力发动的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实际上是个天文钟,通过它的等速旋转,可以报告时刻.世界上第一个可以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也是这位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张衡还在《灵宪》等天文著作中,阐述了无限宇宙的思想,解释了月亮反射阳光和月食发生的原因.他对2500颗恒星的观测记录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度”的计算结果,和近代天文学非常接近.
公元117年,张衡根据浑天学说理论和对天象的实际观察,创造出了利用漏壶滴水推动的大型“漏水转浑天仪”.这是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演示恒星和太阳周日运行的仪器
公元132年发明了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科学仪器——地动仪
张衡制造的“指南车”,利用机械原理和齿轮的传动作用,由一辆双轮独辕车组成.车箱内用一种能自动离合的齿轮系统,车箱外壳上层置一木刻仙人,无论车子朝哪个方向转动,木人伸出的臂都指向南方.张衡关于齿轮系统的应用和相对运动的原理,被西方学者赞为“是一切控制论机械的祖先”.
张衡创造的“计里鼓车”,是用以计算里程的机械.据《古今注》记载:“记里车,车为二层,皆有木人,行一里下层击鼓,行十里上层击镯”.“记里鼓车”和“指南车”的制造方法相同,所利用的差速齿轮原理,早于西方1800多年.
张衡制造的“瑞轮荚”(即活动日历),内装机关,在一个立轴上装15个拨板,依次分别作用于15个荚,按着应有的时刻升落,利用水力运动,从每月初一起,每天转出一片木叶,15日后每天再转入一片,到月落为止,循环旋转开合,使人们从而获得类似活动日历的效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
张衡创造的“独飞木雕”是机械飞行器.它是模仿鸟类高空翱翔的又宽又长的滑翔翼型设计,靠腹内施机,加以控制,能飞数里.这一发明制造,比国外的机械飞行器早1500多年.
张衡制造的“候风仪”(即候风铜鸟),是气象学中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它与西方的候风鸡类似.但西方的候风鸡到12世纪才始见于记载,要比张衡的候风铜鸟晚了1000多年.
⑺ 张衡发明了哪些仪器
http://bk..com/view/16543.htm
⑻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什么样的
这架地震仪是用精铜铸成,直径8尺,形状像个大酒坛,坛顶上有个突出的盖子,可以打开,坛下部雕刻着山龟鸟兽的花纹。坛内部有一个中枢机械“都柱”——一根上粗下细的柱子。柱子紧挨着8道机关,和8道机关相连接的是仪器外围镶着的8条头朝下的龙,8条龙的龙头分别对准东、东北、北、西北、西、西南、南、东南8个方向。每个龙头的嘴里都衔着一个铜球。对准龙嘴蹲着8个铜蛤蟆,昂着头,张着嘴,像期待着什么。
如果什么地方发生了地震,仪器中间的立柱就倒向震区所在的方向,随即触动那个方向的机关,连接在那个机关上的龙头就张开嘴巴,吐出铜球,铜球即掉进蛤蟆的嘴里,并发出“哐啷”的响声,给管理人员报信,告知震源的方向。
张衡研制的这台地动仪,相当灵敏、准确。公元138年的一天,地动仪正西方向的龙嘴突然张开,铜球准确无误地落到了蛤蟆嘴里,管理人员随即报告“西方发生地震”。但当时住在洛阳的人丝毫没有感觉到,人们开始表示怀疑。但是没过几天,便有人从陇西赶来报告,说那里发生地震。经核对,时间正是龙头吐球之时,人们这才信服了地动仪,赞叹它的灵敏,千里之外发生地震,居然能感之如此准确!说明这台地动仪的精密程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方法的仪器,比欧洲利用水银溢流记录地震的仪器早1700多年。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也是人类历史上用科学方法观测地震的开始,它揭开了地震科学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