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教授发明治疗艾滋病

教授发明治疗艾滋病

发布时间:2021-09-25 01:03:46

⑴ 在世界范围内,除了何大一教授之外,还有哪些有实力的艾滋病治疗科研方面的专家

![][1] 自艾滋病病毒1981年被发现以来,终于有医生宣布病人被彻底治愈,但这只是一起特殊的个案 几位德国研究者的大胆尝试,燃起了治愈艾滋病的希望之光。在2010年12月的美国《血液》杂志上,德国三所大学医学部的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称,其研究结果有力 地证明一位43岁男性艾滋病患者被治愈。 这应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结果——自艾滋病病毒1981年被发现以来,世界上还从未有任何一位病人被治愈。 不过,被“治愈”的并非普通艾滋病人。当前定居柏林的美籍男子蒂莫西布朗(Timothy Brown),十几年前患上艾滋病,几年前又被确诊为白血病。2007年,他在德国柏林大学夏里特医学院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用以治疗白血病。 不同的是,医生为他寻找了一位携带特殊基因的干细胞捐献者,而携带这种特殊基因的人能够天然抵抗艾滋病病毒的侵扰。 “这是一个十分不寻常的病例,它表明了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基因疗法可能会清除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艾滋病研究所副所长、临床艾滋病研究与 教育中心主任唐纳德光泰(Ronald Mitsuyasu)对本刊记者表示,“但它本质上并不是基因疗法。迄今为止,还不能被复制。” 多位专注于艾滋病治疗的国内临床医生也对本刊记者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一治疗方法“只是个案,要想在艾滋病人群中普及还很不现实”。 **小概率事件** 好似被闪电连续击中一样,布朗的艾滋病被治愈是个十足的“小概率事件”。而夏里特医学院的血液病医生杰罗胡特(Gero Hütter)是这个事件中的关键人物。 胡特是布朗的主治医生。2006年,布朗因急性髓性白血病住进夏里特医学院附属医院,胡特为他设计的治疗方案中包括两个疗程的诱导化疗和一个疗程的巩固化疗。但是 ,在第一个诱导化疗期间,布朗出现了严重的肝中毒与肾衰竭反应,化疗方案难以继续。 于是,当时37岁的胡特医生记起了十年前一项关于艾滋病的发现。1996年,就在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提出抗病毒药物“鸡尾酒疗法”的同一年,有研究者发现,一些同性 恋男子尽管与数百个性伴侣有过危险性行为,却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原因在于他们从父母双亲那里继承了一种特殊的突变基因,能够抵御艾滋病毒的进攻。 艾滋病病毒能够融入病人的DNA中,隐藏在所谓的“避难细胞”里,很难被清除出体内。但要想进入到细胞之中,病毒通常还须依赖人体内其他因子,比如3号染色体短臂 上的CCR5基因。它们相当于艾滋病病毒进入细胞的大门,当其发生突变而缺失32个碱基时(被称为CCR5⊿32)时,病毒就会不得其门而入。 研究还发现,约1%的欧洲人继承了这种CCR5突变,北欧人中这个比例更高;非洲人、亚洲人和南美洲人则很少携带该突变基因。 解放军302医院王福生教授及其同事后来开展的调查显示,中国汉族人该基因的突变率仅为0.16%,而维吾尔族人高达3%以上。 尽管胡特对于艾滋病治疗是个外行,但他仍然提出一个奇思妙想:为什么不能同时治疗这两种病?最终,他向布朗推荐了干细胞移植疗法,并希望找到携带CCR5⊿32的 骨髓捐献者。 布朗的足够幸运之处在于,全德国一共只找到80个合适的骨髓捐献者,而检测到第61个捐献者的样本时,胡特医生的同事发现了这种突变基因。2007年2月,干细胞 移植顺利施行。 为了预防移植手术通常会出现的排异反应,胡特医生用药物和放疗手段杀死了布朗体内的骨髓细胞和很多免疫细胞。这个过程对于艾滋病病毒藏身的许多“避难细胞”来说是 致命的。很多科学家认为,这些准备工作也正是布朗体内艾滋病毒得以消除的重要因素之一。 胡特医生及其同事心里并没有底。他们原本计划,一旦发现艾滋病病毒重新出现在布朗的血液里,就让他走上服用抗病毒药物的老路。 在干细胞移植前,布朗接受过四年的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即服用药物。这是当下最常见的艾滋病治疗方式,可有效控制病情,但无法彻底治愈。 但艾滋病毒再也没有出现。两年后,标准的艾滋病毒检测已经不能探测到布朗血液中的病毒,在艾滋病病毒常常隐藏的大脑和直肠组织中同样不见其踪影。 布朗的病例首次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展示。当时,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一些病毒或许隐藏在病人体内却无法引发感染,无论如何,病人大概“从机能上被治愈”了。 在2009年2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胡特医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称,在停止抗病毒药物治疗并接受干细胞移植20个月之后,病人体内没有病毒反弹迹象。 但他和同事当时只是谨慎地表示,这一结果显示了基因疗法在控制艾滋病病毒感染方面的关键作用。 而在2010年12月的《血液》杂志上,胡特医生及其合作者做出了更加大胆的判断:布朗的艾滋病应该是被彻底治愈了。 此时,距离布朗接受干细胞移植已近四年。基因疗法路漫漫,然而,这个难以复制的“小概率事件”在带来艾滋病治疗曙光的同时,也备受争议。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唐纳德光泰教授指出,要想复制这一治疗方法,需要满足多项条件,并且花费昂贵,其长期风险也未可知。 实际上,已经有科学家担心,在足够长的时间之后,艾滋病病毒可能适应这种突变,导致病毒反弹。还有人对CCR5突变本身的副作用表示担心。一项研究显示,拥有这种 突变的人更容易死于西尼罗病毒。 更多的人则忧虑,由于利用强力药物和放射物来摧毁人体原有的免疫系统,干细胞移植或骨髓移植通常只用于晚期癌症患者,对其他人群可能并不适用,已经有人称这种疗法 本身的死亡率可高达30%。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早在1989年,美国加州希望之城癌症中心约翰罗斯(John Rossi)医生就遇到过和布朗十分类似的病例。一位41岁的病人同时患 有艾滋病和淋巴瘤。他接受了化疗和药物治疗,并接受捐赠者的新细胞。由于当时科学界还未发现CCR5突变的意义,这位捐赠者是否具有突变基因不得而知。接受移植之后, 艾滋病病毒从病人的血液和多个器官中消失了。但可惜的是,病人在接受移植47天后死亡。 2008年,在布朗病例公开不久,诺贝尔奖得主大卫巴尔迪摩(David Baltimore)认为,这一病例意义重大,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是“对基因疗法的实质性证明”。 巴尔迪摩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陈(Irvin S. Y. Chen)教授还设计了一个应对艾滋病的基因疗法,其思路与布朗病例相似。两人专门为此成立了一个私人公司。 在加州希望之城癌症中心,罗斯及其同事则开始尝试通过基因改造使艾滋病病毒本身变得无害,并将三个基因注入到患者白细胞中:一个用以阻止CCR5的活动,另外两个 用以削减艾滋病病毒的能力。他们已在数位病人身上完成试验。 问题是,理论上可行的基因疗法在现实中面临诸多技术挑战。比如,当前大多数基因疗法需在体外对基因进行改造,然后将其重新注入体内——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程序。巴 尔迪摩等人试图发明一种类似于疫苗的简易治疗方法。但他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目前进展不顺,虽然“已经为此工作很长时间了”。 2009年3月,光泰等人在《自然医学》杂志发表论文,介绍了一项关于抗艾滋病病毒基因疗法的临床试验。这也是全球第一起关于基因疗法的随机、双盲、对照二期临床 试验。他们将74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注射一种抗艾滋病病毒核酶(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和安慰剂。约一年后,研究者在两组受试者中并 未发现病毒载量的统计学差异;当然,在某些时间段,治疗组患者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含量低得多。 这篇论文发表后,研究便止步不前。“我们没有做三期试验,”光泰表示,“因为拥有该疗法的公司决定不再做三期试验,而且取消了进一步开发产品的计划。我们仍在对参 与二期试验的病人的安全性进行跟踪,这也是FDA对人体基因疗法试验的要求。我们目前也在和其他研究者合作开发其他基因疗法的产品和方法,但只是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阶 段。” 光泰直言不讳地指出,“对于绝大多数艾滋病患者而言,基因疗法在近期内可能还无法成为一个广泛应用的方法,其他的药物疗法效果也已经非常好了。尽管抗病毒疗法需要 病人终身服药,但其副作用和毒性通常很小。而基因疗法尚未被证明能有效治疗艾滋病,其花费很高,治疗方法也很不方便。所以,在对新的基因、新的介质和新的方法进行更多 试验之前,基因疗法还不能被更广泛运用。
aware可自测不用抽血祝您健康天 猫!

⑵ 如果有人发明了艾滋病的治疗药物那么这个人会不会成为世界最富有的人

不会吧,因为世界都是在变化的,不可能会一下子超越吧

⑶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发明的基因编辑能治好艾滋病吗

韩教授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佳学基因正在致力于将该技术转化为可以实用的产品。

⑷ 如果我发明出了能彻底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我能不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是不是成为了伟大的人物

如果你发明了,并准备大量生产,你将赶上比尔盖茨

⑸ 北大教授在杂志上发表治疗艾滋病白血病新思路,可行性有多大

发表了题为《利用CRISPR基因编辑的成体造血干细胞在患有艾滋病合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长期重建》的研究论文,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邓宏魁研究组、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陈虎研究组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吴昊研究组合作指出。


既然专家能研究出来,并且做相关的论文,可行性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作为一个外行人,是没办法进行判断的,不过这是事情是好事,所以说希望更好的进行推进。保证以最快的速度把现代文明成果应用在病人身上,让病人能够彻底拜托病魔的纠缠。

⑹ 香港大学发明治疗艾滋病的药是真的还是假的

有,还在实验当中,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是HIV治愈者。还是一个外国人,这个是谁你可以在网上查。现在药物还在实验,刚开始肯定要收费,后期才能普及,估计要想治愈,的2020去了

⑺ 武科大的两位教授治疗艾滋病获批发明专利,这意味着HIV可以被彻底治愈了吗

近日,武汉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张同存、顾潮江两位教授


张同存教授是中国国内最早从事CAR-T研究和临床治疗的学者之一,顾潮江教授从事HIV研究十多年。3年前,两人联手,专攻“应用CAR-T治疗艾滋病”。


他们于2017年10月在国际临床实验注册中心完成CAR-T治疗艾滋病的临床注册,并开展人体临床研究试验。目前,治疗了两例艾滋病患者。一例治疗3个月,HIV指标迅速下降;一例治疗9个月,已完全清除HIV。临床研究证明,CAR-T不仅能中和血液中的HIV,而且还能杀死处于休眠状态的已感染HIV细胞。

⑻ 北大教授新发现,艾滋病真的可以治愈了吗

北大教授邓宏魁尝试把基因编辑变成能够医治艾滋病的大概途径。自二十世纪八十年月以来,艾滋病造成了庞大的公共卫生题目和社会题目。这是一种让人谈之色变的病毒型沾染病,艾滋病毒经历破坏T细胞,能减弱机体抗熏染和癌症的防御功效,患者多死于紧张熏染和癌症。

固然能够!这也正是邓宏魁教授课题组采纳的方案。在成体造血干细胞上敲除CCR5基因,结合已经在临床上成熟应用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手艺将编辑后的细胞移植给患者。造血干细胞在患者体内增殖、分化,非常终能够造成能够抵御HIV病毒熏染的免疫细胞。更重要的是,该计谋编辑成体细胞,不会遗传给子息,不存在伦理题目,是理想的医治计谋。

⑼ 当年发明“鸡尾酒治艾滋病”的华人,被邀请到哈佛,他现状如何

艾滋病作为一个从中美洲散播出来的病毒,它现在已经遍布全世界各大洲,虽然人类的医疗水平非常发达,不过在艾滋病面前,至少到现在为止,很多人对它也是无能为力的,这种病毒的恐怖程度丝毫不亚于癌症,它可以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系统瘫痪,让人非常容易生病,不过当年有一个华人,他发明了一种“鸡尾酒治艾滋病”的疗法,后来被请到哈佛当一个教授,如今怎么样了?

阅读全文

与教授发明治疗艾滋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