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1995年末,中国人寿保险业根据1982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制定出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1990-1993)。这张表基于1990-1993年间寿险业数据编制,为新中国保险业第一版经验生命表。
《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由中国保监会于2005年底公布,2006年1月1日起生效,为我国保险业第二版经验生命表。此版本生命表的数据与第一版对比,非养老金业务表男性平均寿命为76.7岁,较原生命表提高了3.1岁;女性平均寿命为80.9岁,较原生命表提高了3.1岁;养老金业务表男性平均寿命为79.7岁,较原生命表提高了4.8岁;女性平均寿命为83.7岁,较原生命表提高了4.7岁。该表沿用数十年,现已停止使用。
中国人身保险业第三套经验生命表编制项目自2014年启动,历经两年时间,基于2010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期间出险的3.4亿张保单、185万条赔案,覆盖了1.8亿人口,完成了编制。是我国目前正在沿用的第三套生命表。根据调查数据,我国投保人群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是79.5岁,女性是84.6岁,比第二套生命表提高2.8岁和3.7岁。
『贰』 谁发明保险的第一个购买保险的人是谁
世界各国有关保险的渊源众说纷纭。
据古史文稿的引证和推论,远自奴隶社会起,已有互助救济的群体方法和活动。约在公元前四五世纪,古埃及的石匠曾采取集体扶助办法,帮助石匠及其亲属解决生活困难。古希腊也有由宗教信仰相同的人或同行业的工匠集体采取救济受难者的方法。古罗马的丧葬互助会,以参加者按规定交纳的摊款,支付会死亡后焚尸和坟穴的费用。古马勒斯坦对被盗或被野兽吞噬的牲口,采取由群体的牲口饲养人共同负担损失的办法。公元前20世纪,古马比伦(Babylonia)时代,国王曾命令僧侣、法官及市长等,对其所辖镜内居民征收赋金,以备救济火灾及其他天灾损失之用。公元前10世纪,以色列(Israel)王所罗门(Solomon)对其国民从事海外贸易者,课征税金,作为补偿遭遇海难者所受损失之用。这类各种为个体和群体利益所采取的救灾和补偿损失方法,已开始孕育了保险的胚胎。
海上保险起源最早,导源于14世纪。当时,意大利的借贷盛行于各都市,因其条件苛刻,利息惊人,双方都负有大的风险,盈利与承担风险责任的比例悬殊,素有冒险借贷之称。逐渐传达至腓尼基(地中海东岸古国今黎巴嫩、叙利亚一带)和古希腊船舶与货物的所有者。凡接受资本主的高利贷,当船舶及货物安全到达目的地,即须偿还本金及利息;若中途船货蒙受损失,则可依其受损程度,免除借贷关系中债务的全部或一部,由于借贷利息极高,约为本金的1/4或1/3,后被教会禁止。以后便逐渐改用交付保险费形式,出现了保险契约或保险单。在地中海一带城市开始有了从事草拟和撰写保险契约的专业人员,意大利热那亚商人在1347年10月23日签发的船舶航运保险契约是迄今发现的一份最古老的保险单。
这一世纪后半期爆发的两次英荷战争中,英国与荷兰的贸易遭受严重打击,尤其是1693年史密那商船队(Smytna Fleet)全部覆没,英国及荷兰的商人与保险业者损失巨大,加深了人们对海上保险作用的认识。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反复酝酿成立实力较为雄厚的保险机构,进一步完善保险制度,为发展保险事业进行了组织准备。经英国皇家特许批准专营海运保险的英国皇家交易保险公司(The Royal ExChsnge Assurance Corporation)和伦敦保险公司(London Assurance Corporation)先后成立。当时法律规定,禁止再有其他公司经营海上保险。这两家公司曾一度垄断了英国保险市场。
另一方面,个人保险业者,不但未受以上两公司垄断的影响,反而深感有设立保险交易中心的必要。如由私人保险商组成的劳埃德保险社(Lloyd's)(今译"劳合社")组织崛起,它原由爱德华劳埃德(Edward Lloyd)在伦敦泰晤士河畔开设的咖啡馆起家。 以其地处伦敦市中心,吸引海陆贸易商人、船主、航运经纪人,保险商等光顾,逐渐成为交换海运信息,接洽航运和保险业条的活动场所,进而成为伦敦海上保险业集中活动的总会。1871年由议院通过了《劳合社法》。劳合社向政府注册,取得法人资格,并选举产生管理委员会。劳合社会(The Corporation of Lloyd's)已发展成为英国海上保险的中心。1688年2月18日《伦敦报》刊登的一则广告中,第一次披露伦敦塔街的爱德华劳埃德咖啡馆为联系地点。因此劳合社便以这天为创始纪念日。迄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成为国际保险业历史悠久和最有影响的保险组织。
火灾保险起源于1118年冰岛设立的Hrepps社,该社对火灾及家畜死亡损失负赔偿责任。
17世纪初德国盛行互助性质的火灾救灾协会制度,1676年,第一家公营保险公司--汉堡火灾保险局由几个协会合并宣告成立。但真正意义上的火灾保险是在伦敦大火之后发展起来的。1666年9月2日,伦敦城被大火整整烧了五天,市内448亩的地域中373亩成为瓦砾,占伦敦面积的83.26%,13200户住宅被毁,财产损失1200多万英镑,20多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灾后的幸存者非常渴望能有一种可靠的保障,来对火灾所造成的损失提供补偿,因此火灾保险对人们来说已显得十分重要。在这种状况下,聪明的牙医巴蓬1667年独资设立营业处,办理住宅火险,1680年他同另外三人集资4万英镑;成立火灾保险营业所,1705年更名为菲尼克斯即凤凰火灾保险公司。在巴蓬的主顾中,相当部分是伦敦大火后重建家园的人们。巴蓬的火灾保险公司根据房屋租金计算保险费,并且规定木结构的房屋比砖瓦结构房屋保费增加一倍。这种依房屋危险情况分类保险的方法是现代火险差别费率的起源,火灾保险成为现代保险,在时间上与海上保险差不多。1710年,波凡创立了伦敦保险人公司,后改称太阳保险公司,接受不动产以外的动产保险,营业范围遍及全国。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英、法、德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了原来的手工操作,物质财富大量集中,使人们对火灾保险的需求也更为迫切。这一时期火灾保险发展异常迅速,火灾保险公司的形式以股份公司为主。进入19世纪,在欧洲和美洲,火灾保险公司大量出现,承保能力有很大提高。1871年芝加哥一场大火造成1.5亿美元的损失,其中保险公司赔付1亿美元,可见当时火灾保险的承保面之广。随着人们的需要,火灾保险所承保的风险也日益扩展,承保责任由单一的火灾扩展到地震、洪水、风暴等非火灾危险,保险标的也从房屋扩大到各种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19世纪后期,随着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火灾保险传到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在海上保险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一度包括人身保险。15世纪后期,欧洲的奴隶贩子把运往美洲的非洲奴隶当作货物进行投保,后来船上的船员也可投保;如遇到意外伤害,由保险人给予经济补偿,这些应该是人身保险的早期形式。
17世纪中叶,意大利银行家伦佐.佟蒂提出了一项联合养老办法,这个办法后来被称为“佟蒂法”,并于1689年正式实行。佟蒂法规定每人交纳法郎,筹集起总额140万法郎的资金,保险期满后,规定每年支付10%,并按年龄把认购人分成若干群体,对年龄高些的,分息就多些。“佟蒂法”的特点就是把利息付给该群体的生存者,如该群体成员全部死亡,则停止给付。
著名的天文学家哈雷,在1693年以西里西亚的勃来斯洛市的市民死亡统计为基础,编制了第一张生命表,精确表示了每个年龄的死亡率,提供了寿险计算的依据。18世纪40-50年代,辛普森根据哈雷的生命表,做成依死亡率增加而递增的费率表。之后,陶德森依照年龄差等计算保费,并提出了"均衡保险费"的理论,从而促进了人身保险的发展。1762年成立的伦敦公平保险社才是真正根据保险技术基础而设立的人身保险组织。
『叁』 首次将生命表用于人寿保险的人是谁
埃德蒙.哈雷
1693黏哈雷以德国西里亚勃来斯洛市1687-1691年按年龄分类的死亡统计资料为依据,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张生命表,并首次将生命表用于计算人寿保险费率。
『肆』 世界上第一张生命表是由谁编制的
世界上第一张生命表是哈莱编制的。
1693年,世界上第一张生命表是英国天文学家哈莱制定了《哈莱死亡表》,它奠定了近代人寿保险费计算的基础。
生命表又称死亡表、寿命表。反映同时期出生的一批人随着年龄增长陆续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的一种统计表格。由年龄、死亡概率、尚存人数等指标构成,其中最基本的和作为出发点的资料是各年龄的死亡概率,据此推算出其他各项指标。
(4)保险生命表是谁发明的扩展阅读:
在人口学定义中,通常以10万(或100万)人作为0岁的生存人数,然后根据各年中死亡人数,各年末生存人数计算各年龄人口的死亡率、生存率,列成表格,直至此10万全部死亡为止。
生命表上所记载的死亡率、生存率是决定人寿保险费的重要依据。是反映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人口生存死亡规律的调查统计表。即追踪一批人,逐年记录该人群的死亡人数,得到该人群从出生到死亡为止的各年龄死亡率,并进一步构成表格式模型,称为生命表。
『伍』 中国人寿保险业生命表
所谓生命表又称“死亡率表”,反映的是社会平均年龄及不同年龄人群的生存概率和死亡概率。广泛应用于寿险产品定价、现金价值计算、准备金评估、内含价值计算、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因此对保险行业而言,科学、准确的生命表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和条件。1995年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1990-1993)》是我国第一张经验生命表。这张表是根据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公司1990年到1993年的数据编制的。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技术进步,保险消费者群体的寿命呈延长趋势,同时,国内保险公司数量不断增多,核保制度逐步建立,原生命表已经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2003年8月,保监会牵头正式启动了我国第二张经验生命表的编制工作。这是第一次在保险全行业范围内进行经验死亡率调查。所用经验数据98%以上来源于国内经营时间较长、数据量较大的六家寿险公司: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新华、泰康和友邦。此次最终编制完成的新生命表更加科学,是保险业一项重要的基础制度建设。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陆』 保险是谁发明的
保险不是谁发明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发展的长期演变。
世界各国有关保险的渊源众说纷纭。
一,据古史文稿的引证和推论,远自奴隶社会起,已有互助救济的群体方法和活动。
古埃及的石匠曾采取集体扶助办法,帮助石匠及其亲属解决生活困难。
古希腊也有由宗教信仰相同的人或同行业的工匠集体采取救济受难者的方法。
古罗马的丧葬互助会,以参加者按规定交纳的摊款,支付会死亡后焚尸和坟穴的费用。
古马勒斯坦对被盗或被野兽吞噬的牲口,采取由群体的牲口饲养人共同负担损失的办法
这类各种为个体和群体利益所采取的救灾和补偿损失方法,已开始孕育了保险的胚胎。
二,海上保险起源最早,导源于14世纪。
意大利热那亚商人在1347年10月23日签发的船舶航运保险契约是迄今发现的一份最古老的保险单。
三,火灾保险起源于1118年冰岛设立的Hrepps社,该社对火灾及家畜死亡损失负赔偿责任。
四,15世纪后期,欧洲的奴隶贩子把运往美洲的非洲奴隶当作货物进行投保,后来船上的船员也可投保;如遇到意外伤害,由保险人给予经济补偿,这些应该是人身保险的早期形式。
五,17世纪中叶,意大利银行家伦佐.佟蒂提出了一项联合养老办法,这个办法后来被称为“佟蒂法”,并于1689年正式实行。
六,著名的天文学家哈雷,在1693年以西里西亚的勃来斯洛市的市民死亡统计为基础,编制了第一张生命表,精确表示了每个年龄的死亡率,提供了寿险计算的依据。18世纪40-50年代,辛普森根据哈雷的生命表,做成依死亡率增加而递增的费率表。之后,陶德森依照年龄差等计算保费,并提出了"均衡保险费"的理论,从而促进了人身保险的发展。1762年成立的伦敦公平保险社才是真正根据保险技术基础而设立的人身保险组织。
保险业的追源已经很难考证了,而现存大多数的文献都认为海上保险是保险业的鼻祖,而且绝不是某一个人一时发明的,而是由一种社会现象发展而来。
『柒』 谁在1693年编制了第一张生命表,提供了寿险计算的依据
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出第一张生命表的是埃德蒙.哈雷。
它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同时也是人寿保险的一位先驱。1693黏哈雷以德国西里亚勃来斯洛市1687-1691年按年龄分类的死亡统计资料为依据,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张生命表,他精确表示每个年龄的死亡率,并首次将生命表用于计算人寿保险费率,为现代人寿保险奠定了数理基础。
『捌』 保险是谁发明的
这个没有一定的说法。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海上保险是保险业的鼻祖。而且绝不是某一个人一时发明的。而是由一种社会现象发展而来。
我知道的版本是这样的。
在大航海时代,一方面大量的家庭唯一的劳动力就是船员。一次出航就是几年。如果船员能够顺利返航几次,由于当时远洋贸易的暴利,就可以颐养天年。反之,一旦船只没有返航,或者严重损坏就会导致家庭无依无靠。船主也会因此一贫如洗。
另一方面,有许多酒馆中有人用这个事情打赌。赌博者压注特定的船只能否安全返航,庄家给出公平的赔率。久而久之,有些船员船主开始买自己的船无法安全返航。对于船员,即使自己不能回来,家人也不会突然无依无靠。对于船主,也可以留给自己一个翻本的机会。
同时赔率设计最得当的酒馆也变得生意红火。经过统一整合,就成了保险的雏形。
楼上说的,也是一种起源。而且很可能在不同的地方都存在不同的起源。毕竟大家都有这方面的需求,也就都拥有了最初的替代品。
海上保险起源最早,导源于14世纪。当时,意大利的借贷盛行于各都市,因其条件苛刻,利息惊人,双方都负有大的风险,盈利与承担风险责任的比例悬殊,素有冒险借贷之称。逐渐传达至腓尼基(地中海东岸古国今黎巴嫩、叙利亚一带)和古希腊船舶与货物的所有者。凡接受资本主的高利贷,当船舶及货物安全到达目的地,即须偿还本金及利息;若中途船货蒙受损失,则可依其受损程度,免除借贷关系中债务的全部或一部,由于借贷利息极高,约为本金的1/4或1/3,后被教会禁止。以后便逐渐改用交付保险费形式,出现了保险契约或保险单。在地中海一带城市开始有了从事草拟和撰写保险契约的专业人员,意大利热那亚商人在1347年10月23日签发的船舶航运保险契约是迄今发现的一份最古老的保险单。
『玖』 重大疾病保险是谁发明的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重疾险起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伯纳德医生为一位妇女成功实施了手术,没过多久妇女却病情恶化去世了,因为妇女有两个孩子,她要挣钱养活她们。医生很悲伤,说了一句有名的话,这句话是重疾险发明的理论基础:医生只能拯救一个人的生理生命,却不能拯救一个家庭的经济生命。所以,医生和南非的保险公司合作,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张重疾险保单。
从这个故事,可以获得以下信息:
1.重疾险不是医疗险。
医生意识到病人手术后需要必要的经济支持才能活下去,才发明的重疾险。所以,重疾险从诞生之日起就和医疗花费没有关系。
重疾险是收入损失险。
2.重疾险不是保死不保病的。
医生是希望病人经过治疗后活下去,才发明的重疾险。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会认为重疾险是保死不保病的呢?
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听到的大多是某人因为得了重疾去世的消息,像李开复这样,得了病积极治疗的消息很少。
而现状是:中国癌症的五年存活率不到30%,而欧美日本却可以达到60%以上。这是为什么呢?
丁老师总结过五点:
1.病种不同。我们的胃癌、肝癌等发病率高,这样的癌症本身存活率就低,而欧美乳腺癌、甲状腺癌等发病率高。(癌谱不一样)
2.发现时期不同。我们中晚期居多,欧美日本早期发现较多。
3.治疗规范程度不同。
4.对癌症的认知不同。在中国,不得病时坚信自己不得病,得了病坚信自己一定会死。
5.财务支持不同。欧美日本可以根据病情制定诊疗方案,我们更多时是根据经济条件制定。
这是人们对于重疾险认识有偏差的原因。试想,如果五年存活率提高了,人们还会觉得重疾险是保死不保病的吗?
再回到重疾险的起源,医生发明重疾险的目的是希望人们不管得不得重疾都可以好好活下去。活下去是目的,重疾险赔付是手段。延伸开来,为了更长久更有尊严地活下去,除了购买重疾险,还要早预防、早诊断、规范治疗,这些手段最终要做的就是实现重疾不重。
所以重疾不重是一种理念,是通过早预防、早诊断、规范治疗、财务支持等手段,实现重疾不重,让人更长久的活下去。
重疾险的起源和重疾不重的理念,它们的关系就是这样的。
我们这个团队的人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传播重疾不重的理念,让重疾不重的理念落地。对于生命来说,这是有意义的事情。
重疾不重是一种信仰。
『拾』 谁发明了重大疾病保险
马里优斯巴纳德1983年在南非最先提出了重大疾病保险。
于1983年在南非问世,是由马里优斯巴纳德最先提出这一产品创意的。马里优斯医生发现,在实施了重大手术后,部分患者及其家庭的财务状况已经陷入困境,无法维持后续治疗。为了缓解被保险人实施重大手术后所承受的经济压力,他与南非一家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了重大疾病保险。
1995年,我国内地市场引入了重大疾病保险,现已发展成为人身保险市场上重要的保障型产品。重大疾病保险在发展过程中,保障功能日趋完善,但该类产品的设计理念一直延续至今。
(10)保险生命表是谁发明的扩展阅读:
重大疾病保险人人适合
1、社保只报销因疾病引起的医疗费用,因意外伤害导致的医疗费用不能报销。无论意外身故还是疾病身故,社保都是没有身故赔偿的,身故后只是返还当时个人账户的金额,而这部分的金额是很少的。
2、中国的社保报销首先是一个先支出再补偿的概念,这就意味着你必须先自己支付,才能在这个基础之上报销回来多少,而且我们报销的数额不会大于开支总额。
购买了重大疾病保险,只要确诊的疾病是符合保险条款中的保障对象,那么就可以一次性获得保险公司的给付,一方面不需要自己在病后垫付医疗费用,更重要的是减轻了个人的医疗支出负担。对于没有医保的人来说,重疾险尤其重要。而对医保覆盖对象来说,重疾险可作为一种必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