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创造宣言读后感300字

创造宣言读后感300字

发布时间:2021-09-24 03:03:24

①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300字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在我们国家30年改革开放和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新时期,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不断发展创新的新时期,在全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在“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声音鞭策下,我品读了让人叹为观止的伟大经典——《共产党宣言》。这使我获益颇多。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宣告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理论的正式诞生。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成为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
《共产党宣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总趋势,在人类思想史上树立起了一座丰碑。《共产党宣言》是世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行动指南,是各国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剥削和压迫,走上无产阶级专政道路的灯塔。正是《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文献所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光辉的指引,才可能诞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开辟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才可能诞生社会主义中国,使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也不容置疑,《共产党宣言》中的光辉思想,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源泉。
“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根本原因,从而也就成为世界上资产阶级统治阶级生存的救命药。《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做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资产阶级不能统治下去了,因为它甚至不能保证自己的奴隶维持奴隶的生活,因为它不得不让自己的奴隶落到不能养活它反而要它来养活的地步。社会再不能在它统治下生活下去了,就是说,它的存在不再同社会相容了。”《共产党宣言》还指出,“为了有可能压迫一个阶级,就必须保证这个阶级至少有能够勉强维持它的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忠告,显然强烈地警示资产阶级统治者们,只有不断改良资产阶级的统治方式,只有不断改善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使之与其经济基础相调和相适应,才能维持资产阶级的统治寿命,才能延缓资本主义社会“外壳”的过早被炸毁。
读了《共产党宣言》后,我深切地感到: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理论。他们勾画的社会理想,与我们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是相通的,《共产党宣言》在现代社会的环境下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是我前几天自己写的,希望对你有用

② 在线等,急!!!!! 《创造宣言》的缩写200字左右

需要我做什么,打字吗!

③ 创造宣言里东山樵夫的读后感

在现代文阅读中,整体阅读、宏观把握是必不可少的前提,要想准确理解文章,还需精读细读,具有领悟语言的能力.这里说的是一种感悟能力,是在瞬间抓住重要信息的近乎“本能”的发现力.这实际上是在一瞬间把情感、经验、知识等在理智的统帅下全部动员起来的能力.这种感悟力、发现力应注意以下几项.
1.对“指示语”的敏感.
语言交际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许多语境特征,如交际人之间的人称关系、社会关系、上下文的照应、联系,都会在话语得到反映.这“反映”的语言成分就是“指示语”.敏锐地把握“指示语”及其变化,是准确迅速地理解文意的重要条件.指代性词语在文章中非常灵活,指代的范围也极为广泛,所以首先要明确是“近指”、“远指”抑或“不定指”;然后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概括;最后将找出的指代内容代入原文,看是否合适.
如1994年全国题第23题,问:文中“直接依附其上”的“其”字指代的是:A.四角龙的头骨 B.头角上的骨架 C.被越的颞孔 D.穿 越颞孔的肌肉.看原文“更为重要的是,四角龙的头角上有个骨架,穿越颞孔的咀嚼肌像兽孔类那样直接依附其上,而不像盘龙类那样由肌腱相接”,请注意,这里所说的“更为重要”是什么?是咀嚼肌不像盘龙类那样由肌腱相接,而像兽孔类那样直接依附在位于头角上的骨架上,带点的字正是“其”的指代之意,故选B项.
2.对“关键句”的敏感
文章中常有集中而鲜明地表达主要信息和作者意图、思路的句子,把握住这样的句子,无论是对宏观还是对微观,都是重要的.主要有:(1)首句��一个语段往往是相对独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转承的作用.(2)中心句��语境中的句子不是按同等价值排列的,而是既有关键的中心句,又有作为附加成分的句子.分析时要迅速从大量的扩展句中抓住中心句.(3)转承句��有的语段有几层意思,为了使层次间连贯紧凑,中间常用转承句或转承词.(4)点睛句��有的句子在语段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5)警句��语段中有些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6)感情句��语段中有些句子明显地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7)矛盾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却寄寓了作者深刻的用意.(8)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格.(9)结尾句��语段中的结尾句.或概括总结上文,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饱蘸笔墨抒发感情.
抓住这些语句是理解文章的基础.如1999年全国题陶行知的《创造宣言(节录)》中这样的句子特别多.如每一段的首句几乎都是中心句,如果抓住了这些句子,理解问题便迎刃而解.
3.对“情调语”的敏感
一般的文学作品中,都有一种感情基调,而这基调总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词语显现出来.如1991年《世间最美的坟墓》中的一段为例:“风儿在俯临这无名者坟墓的树木之间飒飒的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说“风儿”就有“轻柔”之感.“飒飒响着”,我们从“动”中感到的是“静”.“和暖”、“温柔”本身就带有鲜明的情调色彩.“嬉戏”更是生命力的外观.这样,就构成了总的“情感基调”:静穆中又有生气,朴素中不乏温暖.

④ 谁有创造宣言的读后感啊我有急用

在现代文阅读中,整体阅读、宏观把握是必不可少的前提,要想准确理解文章,还需精读细读,具有领悟语言的能力。这里说的是一种感悟能力,是在瞬间抓住重要信息的近乎“本能”的发现力。这实际上是在一瞬间把情感、经验、知识等在理智的统帅下全部动员起来的能力。这种感悟力、发现力应注意以下几项。

1. 对“指示语”的敏感。

语言交际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许多语境特征,如交际人之间的人称关系、社会关系、上下文的照应、联系,都会在话语得到反映。这“反映”的语言成分就是“指示语”。敏锐地把握“指示语”及其变化,是准确迅速地理解文意的重要条件。指代性词语在文章中非常灵活,指代的范围也极为广泛,所以首先要明确是“近指”、“远指”抑或“不定指”;然后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概括;最后将找出的指代内容代入原文,看是否合适。

如1994年全国题第23题,问:文中“直接依附其上”的“其”字指代的是:A. 四角龙的头骨 B. 头角上的骨架 C. 被越的颞孔 D. 穿 越颞孔的肌肉。看原文“更为重要的是,四角龙的头角上有个骨架,穿越颞孔的咀嚼肌像兽孔类那样直接依附其上,而不像盘龙类那样由肌腱相接”,请注意,这里所说的“更为重要”是什么?是咀嚼肌不像盘龙类那样由肌腱相接,而像兽孔类那样直接依附在位于头角上的骨架上,带点的字正是“其”的指代之意,故选B项。

2. 对“关键句”的敏感

文章中常有集中而鲜明地表达主要信息和作者意图、思路的句子,把握住这样的句子,无论是对宏观还是对微观,都是重要的。主要有:(1)首句��一个语段往往是相对独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转承的作用。(2)中心句��语境中的句子不是按同等价值排列的,而是既有关键的中心句,又有作为附加成分的句子。分析时要迅速从大量的扩展句中抓住中心句。(3)转承句��有的语段有几层意思,为了使层次间连贯紧凑,中间常用转承句或转承词。(4)点睛句��有的句子在语段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5)警句��语段中有些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6)感情句��语段中有些句子明显地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7)矛盾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却寄寓了作者深刻的用意。(8)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格。(9)结尾句��语段中的结尾句。或概括总结上文,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饱蘸笔墨抒发感情。

抓住这些语句是理解文章的基础。如1999年全国题陶行知的《创造宣言(节录)》中这样的句子特别多。如每一段的首句几乎都是中心句,如果抓住了这些句子,理解问题便迎刃而解。

3. 对“情调语”的敏感

一般的文学作品中,都有一种感情基调,而这基调总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词语显现出来。如1991年《世间最美的坟墓》中的一段为例:“风儿在俯临这无名者坟墓的树木之间飒飒的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说“风儿”就有“轻柔”之感。“飒飒响着”,我们从“动”中感到的是“静”。“和暖”、“温柔”本身就带有鲜明的情调色彩。“嬉戏”更是生命力的外观。这样,就构成了总的“情感基调”:静穆中又有生气,朴素中不乏温暖。

⑤ (创造宣言之我见)初三小作文怎样写

我觉得都给你作文标题了,就是按要求去写呗,按照他规定的字数。看到它规内定的内容要求,然容后去发挥你的想象力去写作文就行了。基本上是小豹纹,所以它的字数不会太多,只要你围绕他的思想去发挥,把你自己心里所想的所见到的。你说要表达的观念表达出来,这样你的作文就能够写出来了,应该是很不错的。

⑥ 《创造宣言》读后感50字

很好看的 哟

⑦ 《创造宣言》陶行知 读后感急啊!100~200字!

2.在《创造宣言》一文中,陶行知指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是真善美的活人。对于借口环境平淡、生活单调、年纪太小、太无能了、陷入等五种“不能创造”的观点,陶行知举出古今一系列伟大的创造,一一予以反驳。最后他得出结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立足于教育谈创造,特别强调教育方法的重要。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说到教育方法,我想到一词,因材施教。在我们大班教育的前提下,因材施教并不容易,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把“因材施教”变成“盲目施教”,“千篇一律”“一层不变”。就我自己而言,在教育方法上,总觉得比较老套,思维定势,胆子比较小,不太敢于去尝试新的方法。虽然很多时候我也会发现问题,但是却很少时候会冷静的思考问题之所在,更不用说寻求解决的方法了。陶行知在《教育与科学方法》一文中说道:科学方法的步骤有5项,第一,发现困难;第二,知晓困难之所在;第三,设想解决困难的方法;第四,试验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解决问题之方法的普遍性,并确认之。不知道老师们目前能做到这5项科学方法的哪一项?我是很惭愧。 然而,在以后,我一定要努力,一项一项地进步。

⑧ 谁看过陶行知的《创造宣言》作者重点强调的是什么

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信息的辨别和专筛选,只要抓住原文中五属个“有人说”段落的中心句,按题目的要求把它摘取下来写进答题处就行了.再如:《长城》第21题第一问,“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只要能根据第2-7自然段的内容,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就能抓住第3、5、7段“所以我说”后面揭示文章段落主旨、观点、情感的中心句,得出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①凄婉的历史,②民族封闭的象征,③文化愚钝的标志.
当然,有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直接使用,或语句太长,不合答题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其他信息,这就要根据题意对选出的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表述.再以上述两题第二问为例.《创造宣言》第21题第二问要求回答“作者批评错误观点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不超过12个字)”.原文的结论在第11自然段,有21个字,这就要压缩主干,抽取要点,概括复述:“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

⑨ 创造宣言读后感

多少字的

阅读全文

与创造宣言读后感300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