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现在的新发明有哪些
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移动支付、高铁、电子商务、共享单车
❷ 当代的重大发明有哪些
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比所有发明都管用
❸ 最近的新发明有哪些
机器人:53万元的“狗”将改变世界
28年前,年过七旬的马克·雷波特创办了波士顿动力,但一度因为技术超前而处于尴尬境地。
但当时间来到全新的2020年,随着科技时代的快速飞奔,它的产品也从曾经的遥不可及,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未来其创造的行业价值将不是变现那么渺小。
甚至,要说黑科技玩得最敬业的,提名波士顿动力应该没人会举手反对。
7月中旬,波士顿动力的首款零售的机器人Spot首个买家秀开箱视频燃爆了全球网络。当Lew Later跟一个27寸的旅行箱一般大的巨大黑色包装之时,全世界的科技爱好者都在隔着屏幕羡慕这个加拿大的科技视频博主。
价值53万元的机器狗子,网友们通过屏幕看到它穿越障碍、快速灵活地爬楼梯,甚至是在巨大调整面前“装死”这样对环境的感知和预判,都只是它的冰山一角。
这狗子并不是一个单纯执行功能的机器人,而是一个多功能开发平台,用户可用基于 GRPC 的 API 和 Python 客户库来进行开发,控制机器狗的形态、速度、载荷,也能编辑地图和导航。
比如用户可以安装可抓取、开门的机械臂,用来巡检的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代替人类进行巡查,这个过程可预编程,无需人类拿着控制器一直在旁边监视。
而现在波士顿动力正在开发此机器人的远程操控,这项黑科技一旦加以实现,狗子将变得更无所不能。
对于波士顿动力研发出的机器人,Lew Later曾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不是一个新的电子玩具。从现在起,它将改变这个世界。”
智慧物流:5G时代,托盘也有了“芯”
受困于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物流行业遭到了不小的冲击。但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物流企业逐步恢复开工,行业开始回暖并呈现增长态势。
只是在这段被按下暂停键的时间中,不少物流从业人员也开始有了新的思考:智慧物流对于需求端和供给端的重要性到底如何?
托盘是整个制造业在仓储和运输中最基础的单位,在整个供应链中也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而长久以来中国的拖盘多用一次性的木材制造而成,不但质量参差不齐,而且浪费惊人。
2020年上半年,“小蚁托盘”作为首个用智能终端解决“共享”难题的循环托盘服务商,已经在全国多个一线城市正式投入商用。
通过托盘上的智能终端与工厂、使用者建立联系,使得托盘在全国不同城市间的多个工厂中自由流动,循环使用。并且计费清晰、权责明确、上下游客户相互不占用、没有连带责任。
智能终端还能通过对装卸、运输过程中的冲击力感应值,来识别“暴力装卸、野蛮运输”等不良操作,找出“急刹车”和“装破箱”的驾驶员。温度感应器随时感应环境温度,超过警戒值便会向使用者预警。
托盘上的RFID标签还可便捷嵌入工厂的仓储系统,及时识别“发错货”、“发漏货”和“货物被盗”等情况,更可以每日自动对全厂物料进行盘存,核对盈亏。
配合的系统算法,使用者可以掌控整体供应链的在途情况,每周一导出“一周物料到货计划”,并对可能出现的“运输延误”的物料进行预警。对已经被客户签收的货物,作出及时反馈。
过去在托盘共享方面,欧美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欧洲托盘协会有3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500个制造企业成员,每年共享托盘超过6000万个。而小蚁团队的智能托盘,不但实现了循环使用,更进一步提升了仓储和供应链效率,可以说是中国在5G时代的又一个弯道超车的项目。
❹ 中国科技有什么新发明
第一.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获重大成果 启动3年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获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建成并稳定运行全球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主干网;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下一代互联网的新型寻址体系结构和两代互联网的独特过渡技术;向国际组织提交7项标准草案。其中3项成果属于国际首创,总体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提高我国在国际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竞争中的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首次在全国主干网大规模使用国产IPv6路由器,采用率达到80%。这对推进我国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第二. 川东北地区发现迄今最大整装天然气田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4月3日宣布,在我国川东北地区发现了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气田——普光气田。经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办公室审定,普光气田累计探明可采储量为2510.75亿立方米,技术可采储量为1883.04亿立方米。普光气田的发现,对中国石化资源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缓解中国油气资源紧缺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三. 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建成 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9月28日在进行首轮物理放电实验过程中,成功获得电流200千安、时间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EAST装置的关键部件均由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的科技人员自主研发、加工、制造、组装、调试,全部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EAST的建设使中国聚变研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受到国际聚变界的高度重视。
第四. 在量子水平上观察到化学反应共振态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学明和同事首次在实验中观察到了全量子态分辨率的氟加氢分子化学反应的共振现象,并被理论模型所证实,解决了国际上三十多年来化学研究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并将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和精度。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美国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RIChardN.Zare高度评价了中国科学家的这项成果。
第五. 第一条“绿色长廊”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和大庆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历时14年共同完成“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生态工程建设研究”,世界上第一条穿越流动沙漠最长、长度为436公里的“绿色长廊”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呈现。中石油和中科院联手在先导试验的基础上沿沙漠公路两侧进行大规模绿化建设,并对生物防沙技术进行了长期研究,解决了这一世界难题。
第六. 首次环球大洋科考凯旋 1月22日,“大洋一号”科考船经过297天的航行,完成了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各项任务。据国家海洋局介绍,这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活动,行程43230海里,20多家研究单位的100多名科研人员参加了这次考察,首次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了大量宝贵的资料和样品。环球科考活动,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活动中的国际地位。
第七. 治疗性乙肝疫苗研究获重大进展 第三军医大学研制的“治疗用乙型肝炎疫苗”顺利完成Ⅰ期临床研究,目前正在开展Ⅱ期临床研究。这是第一个进行临床试验的模拟抗原疫苗。“治疗用乙型肝炎疫苗”属于国家Ⅰ类新生物制品,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发明专利。复旦大学与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开发的“乙克”疫苗正准备启动Ⅲ期临床试验。这些成果将对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做出重要贡献
第八.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获成功 11月18日清晨7时20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储存环成功实现束流积累,储存环和直线加速器工作稳定,束流性能良好,这意味着BEPCII第二阶段建设任务基本达到目标,是工程建设的重大里程碑。在这之前的9月19日,我国最大单体超导磁铁研制成功,北京谱仪Ⅲ超导磁铁励磁成功。目前,国际上只有欧美、日本能研制这种大型探测器单体超导磁铁。改造后的BEPCII将在世界同类型装置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将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双环对撞机之一。
第九. 实现两粒子复合系统量子态的隐形传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实现了两粒子复合系统量子态的隐形传输,并且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对六光子纠缠态的操纵。该研究成果的论文发表在《自然·物理》杂志上,并以封面形式报道,这是中国科学家的文章首次出现在该杂志封面。该研究结果为各种实用化的量子信息研究开创了新起点,对容错量子计算、量子中继、普适量子纠错等重要研究方向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第十. “遥感卫星一号”发射成功 4月27日6时4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一号”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升空的“遥感卫星一号”和用于发射卫星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参与研制。卫星质量为2700余公斤,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❺ 当代的新发明谁知道几个
很多,你看看专利局网站的公布信息就知道了
❻ 现代的科技发明有哪些
现代的科技发明: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机器人、太阳帆、3D打印机、自动驾驶汽车。
一、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国家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一重要突破标志着,我国磁约束聚变研究在稳态运行的物理和工程方面将继续引领国际前沿。
东方超环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运行持续时间达到百秒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对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计划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由于核聚变的反应原理与太阳类似,因此,东方超环也被称作“人造太阳”。
该成果将为未来ITER长脉冲高约束运行提供重要的科学和实验支持,也为我国下一代聚变装置——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的预研、建设、运行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二、机器人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三、太阳帆
太阳帆(英文名:Solar sails)是利用太阳光的光压进行宇宙航行的一种航天器。由于这种推力很小,所以航天器不能从地面起飞,但在没有空气阻力存在的太空,这种小小的推力仍然能为有足够帆面面积的太阳帆提供 10e-5~ 10e-3g左右的加速度。
四、3D打印机
3D打印机(3D Printers)简称(3DP)是一位名为恩里科·迪尼(Enrico Dini)的发明家设计的一种神奇的打印机,不仅可以“打印”一幢完整的建筑,甚至可以在航天飞船中给宇航员打印任何所需的物品的形状。但是3D打印出来的是物体的模型,不能打印出物体的功能。
2016年2月3日讯,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3D打印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林文雄课题组在国内首次突破了可连续打印的三维物体快速成型关键技术,并开发出了一款超级快速的连续打印的数字投影(DLP) 3D打印机。
该3D打印机的速度达到了创记录的600 mm/s,可以在短短6分钟内,从树脂槽中“拉”出一个高度为60 mm的三维物体,而同样物体采用传统的立体光固化成型工艺(SLA)来打印则需要约10个小时,速度提高了足足有100倍!3D打印实现太空工业化。
五、自动驾驶汽车
自动驾驶汽车(Autonomous vehicles;Self-piloting automobile )又称无人驾驶汽车、电脑驾驶汽车、或轮式移动机器人,是一种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在20世纪已有数十年的历史,21世纪初呈现出接近实用化的趋势。
谷歌自动驾驶汽车于2012年5月获得了美国首个自动驾驶车辆许可证,预计于2015年至2017年进入市场销售。
自动驾驶汽车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的操作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
❼ 中国现代十大发明都是哪些
徐舜寿抄 飞机设计 1917-1968 自行袭设计的歼教 1 试飞成功 徐舜寿--中国的飞机设计师。 1958 年 7 月自行设计的歼教 1 试飞成功。徐舜寿被誉为新中国飞机设计的先驱。
赵九章 动力气象学 1907~1968 画出了中国的第一张北半球天气图 赵九章,他开创了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先河。他收集了近千个北半球气象站的天气图,并画出了中国的第一张北半球天气图。
涂长望 气象学 1906~1962 提出大气流动以及海洋环流与中国降水和温度的关系 涂长望—— 1906~1962 年,中国气象学家。他首次提出中国天气和全球天气联系起来的观点,这个观点一直引用至今。还提出大气流动以及海洋环流与中国降水和温度的关系。
徐寿 徐寿—— 1865 年和华蘅芳等造出了中国第一艘机器轮船。
邹伯奇 数学 邹伯奇—— 1900 年写成了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几何光学著作——格术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