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心脏什么年代起源那个国家
心脏起搏器溯源来
邬自时民
心脏起搏器起源于八十多年前的1932年,它的发明者是美国纽约贝斯-大卫医院胸科医生海曼(Hyman)。他在穿刺心脏给药过程中屡次发现,当针尖刺激右心房时可使心房肌除极而收缩。这一发现引起了海曼的兴趣,经过孜孜不倦的多年探索,他在1932年设计制作了一台由发条驱动的电脉冲发生器。这个装置净重达7.2公斤,脉冲频率可调节为30、60、120次/分,海曼将它称为人工心脏起搏器“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这一术语一直沿用至今。这台发条式脉冲发生器便是人类第一台人工心脏起搏器。但遗憾的是,这台保存在德国、可使人死而复生的机器,却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摧毁。
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1952年1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医生佐尔(PaulM.Zoll)在心脏停跳患者的心脏部位和左肋下皮肤处置阴阳两电极,给予每分钟90次的电刺激而使心脏复跳。他随即研制出以电池为能源的小型起搏器。佐尔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心脏起搏器的发明者,被称为“心脏起搏器之父”。
Ⅱ 世界上第一台心脏起搏器的发明者是谁哪个国家的
美国纽约,贝斯-大卫医院胸科医生Hyman
Ⅲ 心脏起搏器是谁发明的,后来又作出哪些改进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第一台心脏起搏器是由外科医生做出的。1958年10月5日,瑞典的斯德哥尔摩Karoliaska医院,胸外科医生Ake Senning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Arne Larson植入了世界上首例埋藏式心脏起搏器。
我国最早使用心脏起搏器是1963年5月,由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植入成功,并且使患者生命延长了12年之久。随后江苏医学院和南京幸福无线电厂合作生产出“南京JB-1”固定频率起搏器,1971年,可调频率起搏器“南京JB-2”诞生。不过,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医疗市场向国外开放,使得国内品牌医疗器械的研发和生产大幅萎缩,目前基本都被美敦力和圣犹达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垄断了。
Ⅳ 心脏起搏器对于医学的意义是什么
心脏病人的福音
——1932年心脏起搏器的发明
1932年,美国心脏病专家海曼研制出了第一台有效的心脏起搏器。他把这个重7.2千克的仪器称为“人工心脏起搏器”。这一发明使很多心脏病人得以起死回生。
心脏是一个人的命脉所在,假如心脏出了问题就好比汽车的发动机出了毛病。所以,研制出第一台有效的心脏起搏器的美国心脏病专家海曼便理所当然地被载入了史册。
一般说来,心脏是通过内在的有节奏的电脉冲系统来向身体各部位输送血液的。电脉冲通过神经传遍心脏;神经与心脏肌肉纤维相连,使其收缩。有两根主要的神经通向负责泵送血液的心室。如果大脑缺乏血液供应达数分钟之久,就会引起永久性损伤,有时甚至会引起死亡。心脏有一套备用的脉冲系统,在紧急时接过第一套脉冲系统的工作,但是它在每分钟内产生的心跳次数只有必要的心跳次数的一半,不足以维持整个身体的活动。
英国外科医生沃尔会什于1862年最先提出在心跳停止时使用感应电脉冲。10年后,法国医生德布罗内进行了成功的实验,他把一个电极安在心跳停止的病人的皮肤上,把另一个电极握在右手中,同时左手有节奏地轻压病人的胸膛,使心肌收缩。
1932年,美国心脏病专家海曼研制出了临床用的第一台有效的心脏起搏器。他把这个重7.2千克的仪器称为“人工心脏起搏器”。海曼的大型起搏器是从起搏器内引出一根导线,通到心脏的表面,或穿过一条静脉通到右心室。这种起搏器曾救了很多人的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的技术发展,使起搏器得到很大改良,其体积缩小到可以安在病人的体内。
但起搏器不是人工心脏,也不能代替心脏输送血液。它只能产生电脉冲。有的起搏器一直不停地产生电脉冲,有的起搏器只是在自然系统失灵后才产生电脉冲。发展到后来,起搏器成了一种很小的电子器件,为了便于更换,通常直接植于胸部的皮肤下。这种起博器有一个电池,还有一两只能放大微弱电流的晶体管。电池可以用数年才更换。新型的心脏起搏器中有使用了核电池的,这种电池内有一个用放射性同位素钚238做成的小球。小球发出的热产生电流。这种电池的寿命可以长达十余年。后来便发展到有了更好的人工心脏。
Ⅳ 心脏起搏器是近代的科学产物吗
是的。
1952年美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的佐尔医生,在心脏停跳患者的心脏部位和左肋下皮肤处置阴阳两电极,给予每分钟90次的电刺激而使心脏复跳。他随即研制出以电池为能源的小型起搏器。佐尔被认为是心脏起搏器的发明者,被称为“心脏起搏器之父”。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1958年第一台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以来,起搏器制造技术和工艺快速发展,功能日趋完善。在应用起搏器成功地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生命的同时,起搏器也开始应用到快速性心律失常及非心电性疾病,如预防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颈动脉窦晕厥、双室同步治疗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相关历史:
早在1802年,意大利人奥尔蒂尼曾对用刑后死去两小时的死刑犯给予电刺激心脏,以图恢复其心跳,但未成功。同时代的瓦萨里用电刺激法曾成功地使刚刚死亡的患者心脏又恢复跳动。1947年斯威特采用电刺激法使两例在手术中心脏停止跳动的患者心脏复苏。这种通过电刺激的方法实现人工心脏起博的范例,为研制心脏起搏器打下了技术和理论基础。
1952年美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的佐尔医生,在心脏停跳患者的心脏部位和左肋下皮肤处置阴阳两电极,给予每分钟90次的电刺激而使心脏复跳。他随即研制出以电池为能源的小型起搏器。佐尔被认为是心脏起搏器的发明者,被称为“心脏起搏器之父”。现在全世界有数十万人安装了心脏起搏器,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
起搏器主要有体外式和体内埋植式。体外式使用方法简单,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对患者进行抢救非常方便。还可根据患者的状况变换心搏数。但是如果长期使用,在放置电极的部位容易发生感染。
采用体内埋植式,将起博器植入病人腹部或腋窝皮下,对长期使用者非常方便,但起搏器心搏数固定也会带来各种问题。近年来已经研制出可以变动心搏数的诱导型起搏器。电极和接收器植于体内,用发送器在体外控制,这样便可以根据情况变更心搏数。
Ⅵ 心脏起搏器是如何诞生的
1958年,两位瑞典来医生RuneElmqvist卢思源?伊兰可威斯特和AkeSenning艾可?塞宁设计了第一个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他们的装置几小时后就熄火了。美国工程师威尔森?格瑞特巴奇接过重任,在他家的花园凉棚里发明了第一个可靠的起搏器原型。
Ⅶ 心脏起搏器是怎样发明的
1958年,两位瑞典医生RuneElmqvist卢思·伊兰可威斯特和AkeSenning艾可·塞宁设计了第一个植入式专心脏起搏器。他们的装置几小属时后就熄火了。美国工程师威尔森·格瑞特巴奇接过重任,在他家的花园凉棚里发明了第一个可靠的起搏器原型。1958年,他在一只狗身上成功地进行了实验。1960年,77岁的亨利·哈纳菲尔德成为第一位使用起搏器的人类患者。
Ⅷ 最早装心脏起搏器的人活了多久
活到八十多岁,最后死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无关
Ⅸ 中国心脏起搏器技术从什么时候开始
中国国内研发应用心脏起搏技术的历史距今已经有30余年。最早是1962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成功将体外起搏器应容用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抢救。最早的国产起搏器是由上海继电厂生产的设备,其大小惊人,差不多有一个写字台大小,而且工作时声响巨大。后来经过一代代的技术演变才有了现在可匹敌国外大小和功能的植入式国产起搏器。
更多相关资料建议查阅文献---《回顾中国心脏起搏工程学发展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