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大主神的大梵天
作为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创造神梵天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他是从漂浮在宇宙洪水上的宇宙金卵中孵化出来的。这位盘古在印度的同事,通常被描绘成一个肤色粉红、四头四臂的老人。他身穿白袍,四张脸朝向东南西北,象征四部吠陀经;四臂则分持念珠、盛有恒河水的水罐、权仗、弓箭等物,其中念珠用来记载时间,恒河水用来衍生万物。他平时坐在莲花宝座上,有时也骑天鹅或乘坐由七只天鹅拉的战车出巡。佛教吸收其为护法神,称“大梵天王”。
梵天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他的四个头:传说梵天原来只有一个头,后来由于耐不住寂寞,他从自己的身上创造了一个绝色佳人莎维德丽,并疯狂地爱上了她。端庄美丽的莎维德丽被梵天炽热的目光盯得局促不安,便想逃走以躲避他的凝视。但无论她躲到梵天的右边、左边还是后边,梵天都能在每个方向长出一个新的头来注视她。最后她只好飞上天空,但那里竟然又出现了第五个头。莎维德丽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向容易冲动的热血青年湿婆求助,湿婆一听梵天竟然调戏良家妇女,大怒之下挥刀砍掉了梵天的第五个头。
从湿婆这种以下犯上的行径,我们也可以看出,梵天虽然是创世大神,但他的地位其实却在另两位大神之下。梵天本来是宇宙精神“梵”的人格化体现,但当他演化为与其他神一样具有了肉体,并高高在上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开始了堕落。他住在天宫,只顾自己享受,不管世间疾苦;只要见到下属的老婆漂亮,就想图谋不轨;还充当黑社会保护伞,很多魔鬼因为得到他的庇护而放纵作恶。种种道德败坏的恶行,令世人疏远了他,全印度只有两座供奉他的庙宇。后来梵天又创造了智慧女神萨拉斯瓦蒂,却又贪图其美色娶之为妻,更是大违伦理,因此印度教徒愈发鄙视他。公元6世纪后,对梵天的崇拜逐渐衰落,他原先作为万有之神的很多特质,不是转移到湿婆身上就是被赋予给了毗湿奴。
Ⅱ 把印度教的梵天说成是上帝,又说是六道众生根据是什么
根据就是:
1、佛祖是这么说的;
2、佛祖所说的很多理论现象,被当代科学证实;在所有的哲学体系里,佛教是最高深、也是最能契合科学的;
3、在没有反证证明佛祖说错之前,他的观点就是正确的。
另外少来挑拨佛教和印度教的关系;最近印度教刚跟基督教打了一架,想转移矛盾么?
Ⅲ 佛陀怎样看待创世主
《觉悟之路》第二十三章 佛陀怎样看待创世主—上帝
斯里兰卡(Sri Lanka) 那烂陀长老(Narada Mahathera)著 学愚法师译
--------------------------------------------------------------------------------
那烂陀长老 加入时间:2007-12-3 13:34:55 点击:475
数落你梵天的非正义,你创造了掩盖错误的世界。
——《本生经》
巴利语中,相当于其它宗教创世上帝一词的是Issara(梵文Is-vara),毗湿努或梵天。
佛陀在好多场合中,否定了永恒灵魂的存在,只在为数不多的情况下否定了创世上帝。但是,佛陀从来没有承认创世上帝的存在,无论它是一种力量或一有情。
虽然说,佛陀没有置超人的上帝于人类之上,有些学者则说佛陀在此特别重大的矛盾问题上保持了特有的沉默。以下的摘录将明白无误的表明佛陀对创世上帝观念的看法。
在《增支部》中,佛陀说出了流行于当时的三种不同思想,其中一个就是:“一个人无论经历快乐、痛苦或不苦不乐,此等全是上天的造作。”(1)
根据这种观点,我们是创造者的意志所造。我们的归宿完全掌握在他的手中。我们的命运由他预先制定,而他给予被创造者所谓的自由意志则是一彻头彻尾的谎言。
在《尼乾经》中,佛陀驳斥了这种宿命论的观点。他说:“故尔,由于上天的造作,人们成为凶杀者、偷盗者、不贞洁者、谎言者、谤言者、恶语者、贪欲者、歹毒者、邪见者。因此,对于那些由上帝创造出来的人,他们既没有希望也没有能力和必要作此事或不作彼事。”(2)
在此经典中,佛陀讲到了从事自我苦修的天衣派行者,评说道:“诸比丘,若有情众生经历的苦乐为上帝创造,那么,此等天衣派行者一定是由邪恶的上帝创造的。因为,人们得承受如此悲惨的痛苦。”
《坚固经》(3)讲述了一个喜好打听的比丘同所谓的创世者之间一段幽默的对话。一位比丘,希望弄懂物质存在的终结,来到大梵天王前,问道:
“朋友,于何处地水火风四大消失,不留任何痕迹?”对此,大梵天回答道:“出家人,我是梵天,大梵天王,最上有倩、无上者、天主、得胜者、统领者,一切过去未来诸有情之父。”
比丘又一次重复了他的问题,大梵天王再一次给予同样教条的回答。
当比丘第三次提出这个问题时,大梵天王一手抓住他的手臂,把他拉到一旁,开诚布公地说道:
“出家人,这里的天人都这样认为:梵天见一切,知一切,洞察一切。但是,出家人,我不知道此地水火风消失于何处,不复存在。所以,出家人,你舍离佛陀,妄想在其它地方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这实是一种罪恶。回去吧,出家人,回到祈愿者的身边,向他请教这个问题。按照祈愿者的解释而信仰。”
追溯所谓创世者大梵天王之初,佛陀在《阿逸夷经》(4)中说:
“诸弟子,此有情第一个出身(在一新世界诞生中),如是想:‘我是梵天、大梵天、毁灭者、一切见者、施一切者、世界之主、造作者、创世者、天主、施予者、我之主,现在将来一切有情之父。此间有情皆我所创生。为何如此?因为先前我曾如是想:其他有情或许也会来到此等生命世界。这就是我意念之声,此等有情果真出现。’”
“这些自他而后生的有情众生也如是思:‘此应供者一定是梵天、大梵天、征服者、一切见者、施一切者、世界之主、造作者、创世者、天主、施予者、我之主、现在将来一切有倩之父。’”
“诸弟子,于此,第一个出现于此世间之有情生存时间长,相貌较庄严。力量较大,但在他以后而生的有情则生存的时间较少,相貌一般,力量较小。诸弟子,若有情从彼界而亡,来生此界,如是来已,其人或许离弃在家生活而出家,如是出家、勤勉、精进、虔诚、实在、富有智慧,速证喜乐禅定,以此喜悦之心,忆想前生之处,但不再记得比此前生更早之事。其人即说:‘彼是应受恭敬之梵天,征服者、一切见者、施一切者、世界之主、造作者、创世者、天主、施予者、我之主、现在将来一切有情之父。我们由他而生,他是常一,永恒不变。他将永远永远存在。但是,由他创造而来此世间的我们都是无常的、变化的、不定的、短暂的、注定要消亡的。’”
“如是万物之初有所定。此正如你所宣说的传统学说,即为,此乃梵天、天主所为。”
在《般达龙本生故事》(5)中(543),菩萨这样质问创世者所谓的神圣公正:
“有眼之人皆能见到疾病,
梵天为何没把所创造之人塑造好?
如果他法力无边,
为何他又很少伸出他祝福之手?
为何他创造之人又都惨遭痛苦?
为何他不给他们施予快乐?
为何欺骗、谎言和无知如此盛行?
为何虚伪如此嚣张?真理和正义如此衰落?
数落你梵天非正义,
创造了容纳错误的世界。”
在《大菩提本生经》(6)中(528),菩萨反驳了一切皆是万能者所造的理论,他指出:
“若有万能之主的存在,
支配一切众生的苦乐和善恶,
此天主沾满了罪恶。
人类只能按其意志行事。”
Ⅳ 请教佛教,大梵王是怎样的一个王,关于他的记述
初禅三天,为成就初禅者所生。第一梵众天,为大梵天王治下的人民百姓,该天身高半由旬,寿命以中劫计算(一中劫略当三十二亿年),为半劫。第二梵辅天,为大梵天王的辅弼臣僚,身高一由旬,寿一中劫。第三大梵天,所居为大梵天王,身高一由旬半,寿一中劫半。《楞严经》卷九说,修禅定者“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欲习既除,离欲心现,于诸律仪(戒律)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名梵辅天。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名大梵天。”大梵天王的业因,除增上十善、禅定外,还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此王为一小世界主。道德高尚,清净仁慈,但因生于天地万物之先,自以为天地万物是他所创造,以众生之父、之主自居。《大日经》卷六说:“所谓大梵天,名我慢自然。”佛典中认为天父创造万物的信仰,即出自大梵天。如晚近太虚法师《真现实论》说大梵天先天而生,超越阴阳,即是基督教等一神教信仰的上帝。
Ⅳ 耶和华与大梵天王有何不同谁是上帝谁是偶像
由人来当的神,像人一样的神,是多神论!
人当不了的神,是天!是道!是真理!是一神论!
拜多神就是拜偶像,因为目标是人当神!那个神是人心中的自己,是偶像!
Ⅵ 大梵天王是做什么的
大梵天是印度神话中世界万物的创造者,他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盘古。印度神话认为,他从金蛋中破壳而出,蛋壳分为两半,变成天和地。他又从自己的心、手、脚中生出十个儿子(也有说七个或二十一个),连妻子文艺女神也是从大拇指上生出来的。大梵天因此被称为“生主”。他的子孙又分别生出天神、凡人、妖魔、禽兽以及宇宙间的万物。大梵天既是世间万物的创造者,又是魔鬼、灾难的制造者。因为它善恶不分,许多恶魔经常得到他的纵容,为害人世。大梵天长着四个头,面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四个头象征四部吠陀、四个种姓和四个时。他有四只手,分别拿着“吠陀”经典、莲花、匙子和念珠(或钵)。有时拿一个长柄琵琶,坐在莲花宝座上或乘由七只天鹅拉的车子。大梵天还兼管文艺和智慧。因此又被称为“智慧之神”。 印度教创造之神梵天,是奥义书哲学的抽象概念终极实在或宇宙精神“梵”的化身。梵天的前身是吠陀神话的生主。传说梵天是从漂浮在混沌汪洋中的宇宙金卵里孵化出来的,或者是从毗湿奴肚脐里长出的一朵莲花中诞生的,然后他开始创造世界万物。在印度教造像中,梵天通常是婆罗门祭司装束,四面四臂,手持吠陀,坐在莲花上或乘骑天鹅。梵天居住在迷卢山,他创造的辩才天女萨拉斯瓦蒂是他的神妃。梵天原来是婆罗门教至尊的主神,但在佛教盛行时期却曾与吠陀主神因陀罗(帝释天)一起屈尊为佛陀的胁侍,而在印度教盛行时期梵天也经常降格为毗湿奴或湿婆的附唐。
Ⅶ 佛经中记录大梵天王是世界主,好像这个只是初禅第三天的天王,这是怎么回事
世界也要看大小的。释迦牟尼佛观察到了这个宇宙的真相,对于世界的描述,远超于当今科学家对宇宙的观察!我简略的给你描述一下吧(具体详见《华严经》、《起世经》)!
佛教发现,宇宙本无中心(本无边际这个说法也出自“华严经”),由无数个小世界(一日一月一地球一须弥山)构成中世界(1000个小世界),中世界构成大世界(1000个中世界),统称“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数的大千世界构成“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无量数的世界种构成“华藏庄严世界海”,再接下去,若以华藏庄严世界海为中心,在它的八方上下可以标出十个世界海,它们都与华藏世界海相等,并且指出:“广说者不可穷尽。 ”而华藏世界海世界种里面有二十重世界,第十三层就包含我们生存的娑婆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之间又相距十万亿个佛国净土(《佛说阿弥陀经》上记载:“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这就是佛陀的宇宙世界观,远超于当今科学家发现的结果:地球位于太阳系、太阳系位于银河系、银河系位于本星系群、本星系群位于室女座超星系团、室女座超星系团位于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
根据《楞严经》卷九的记载,初禅者的修为不同也区分不同,修到最好的能够进入初禅第三天大梵天,成为“大梵天王”,由于道德高尚,清净仁慈,就可以担任一小世界(譬如我们的太阳系)的天主,但由于他生于天地万物之先,就以为天地万物是他所创造的,就会以“众生之父”、“众生之主”来自居。《大日经》卷六说:“所谓大梵天,名我慢自然”。佛典中认为天父创造万物的信仰,即出自大梵天。如晚近太虚法师《真现实论》说大梵天先天而生,超越阴阳,即是基督教等一神教信仰的上帝。
换而言之,在大梵天王之上,还有管辖范围更大的、连大梵天王一并纳入管辖范围的天主呢!
Ⅷ 神话(始祖大梵天)的想法
相传世间会发生大规模、毁灭性的火灾、水灾与风灾。当毁灭性的火灾发生时,光音天以下的众生世界,都会被毁灭(水灾与风灾,更分别往上毁灭至遍净天与果实天)。在毁灭发生前,依存于该世间的众生,都会先离开。毁灭的顺序是从地狱开始,所以地狱会先轮空。地狱有情的轮空,一方面是由于人间风气的转为善良,人们多行十善,圣贤、天神们也多来人间鼓吹修习禅定,所以修成第二禅定往生第二禅天(即光音天)的人们大增,没有人会再堕落地狱。另一方面是因为地狱有情的罪业逐渐受报完毕,也陆续往生人间,在人间修习禅定。
地狱轮空之后,接着是畜生、饿鬼,以及人间以上的诸天界,包括梵天都相继轮空。轮空的情况是:众天界有情在福尽命终之后,来生人间,得人身后修得第二禅以上的定力,然后往生光音天(或以上)的世间。最后,人间也轮空了,世间出现了第二太阳,然后陆续增加到六个太阳,引起大火焰,光音天以下的世间,就全都被烧毁了。大火灾过后,经一段漫长的时间,光音天以下的世界再次逐渐形成:首先出现的是梵天世界。有一次,当梵天界形成时,有一位在光音天中福尽命终的有情来生于此,他仍保有光音天有情以意念沟通、以喜为食、身体纯净发光、轻盈飞翔、寿命极长的特性。
这位有情在梵天界经过漫长时间的独住,逐渐感到无聊,而渴望有其它有情也能来生梵天界与他为伴。当他升起这样的渴望时,正好有另一位有情从光音天福尽命终,来生梵天界中,于是,先前的那一位,错以为这是因为他的渴望意念所成,便起了这样的念头:「我是梵天、大梵天、全能者、不败者、一切万物之支配者;世界之自在主、一切之创造主、化生主、一切之主宰者,是已生、未生者之父。」后来陆续生于梵天界的有情,寿命、长相都比不上那第一位,也以为第一位有情是创造主,能支配一切万物,享有较大的权力。
之后,有一位晚生于梵天界的有情,从梵天福尽命终,来生于人间为人,在人间精进禅修而得宿命神通,以此神通力忆念起他过去生在梵天界的情形,于是,开始宣说那一位大梵天王(即第一位生于梵天界的有情),确实是创造主,一切万物的主宰支配者,是常恒、坚固、常住不变的,我们都是由他所化生的,他是所有已生、未生有情之父。有一次,佛陀告诉长者坚固说,僧团中曾有一位具有神通力的比丘,心中起了一个疑问,心想:到底大家所说的物质四大元素地、水、火、风会在哪里灭尽呢?于是展神通到各个天界去问天神,但都得不到答案。
有一天,当他来到梵天界时,梵天界的众神告诉这位比丘说,你应该去问那位大梵天王,他是创造主,可以给你答案。于是这位比丘找到了大梵天王,当众向他请益。然而,大梵天王在众神面前只一再地以我是大梵天王,没有其它比我更厉害的……我是万物的创造者,众生之父。来搪塞他。这位比丘对这样的回答当然不满意,再三指出大梵天王答非所问,迫得大梵天王只好拉着这位比丘的右手,到一个没有其它梵天众的角落,悄悄地告诉这位比丘说:我也不知道答案啊!但梵天众们都说我是创造者,智慧第一,我不能在他们面前表明我不知道。你实在也够笨了,不去问人间的佛陀,跑来这里问我,你应该好好记住佛陀告诉你的。
Ⅸ 他说“上帝在色界天中的大梵天”是什么依据
没有依据,只有推测。因为基督教信奉的上帝,有创世纪的说法,世界万物和人都是上帝创造的。
而佛教里面说的大梵天王,也有这样的说法。大梵天王在色基大梵天,然后下面是梵辅天(大臣在的天),类似天使,在下面是梵众天,类似天堂的子民。
大梵天王自己认为是世界的创造者,和主宰者。这个很像基督教上帝的说法。
Ⅹ 哪段佛经里提到了自在永在的创世之神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里有提到,劫初之时,大梵天王来创造世界:
世尊至于此国海边,告大众言:
“往昔劫初,观世音菩萨,化作色界第十梵王。告初梵王:“汝下空中,欲界天界,及下造地造”。”
“观世音菩萨,化初梵王,奉其四禅大梵王,敕王及妃供下,下空中,次第造天、下造大地。最后造斯国,及眷属海中国、山河草木。”
“有一天女,名妙辨财,是亦观世音菩萨,无量劫来以女像,作大福田,来为王女。即成日轮及月光轮,主四天下。眷属无量,住此国中,或主或伴。”
“是故其国,观音有缘。末法世中,我法流布,余佛缘灭,唯存观音,化益永世。”
说是语已,天女出现。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今佛说如是”。
世尊在这里开示的很明白,初梵王是奉了观世音菩萨的命令而来创造世界的。世界是人心所造,而众生却不是初梵王(神)所造。而且所谓的创世神初梵王,只是佛教的护法而已,不是高于菩萨与佛之上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