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司南发明时间

司南发明时间

发布时间:2021-09-22 05:23:24

『壹』 司南在什么时候发明

据1982年3月,《光明日报》报道:磁山(在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发源地。据《古矿录》记载:《明史地理志》称:“磁州武安县西南有磁山,产磁铁石。” 又《明一统治》称:“磁州武安县西南有磁山,产磁铁石。”又《古矿录》记载:《明一统治》称:磁山,在县西南30里,土产矿石,州名取此。磁山,指南针的故乡。一篇提到司南的典籍是《鬼谷子·谋篇第十》:“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鬼谷子,战国时期人,生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谷子村。鬼谷子活动的地方和文中所记载的郑人取玉一事,也在邯郸文化区域内。

image.png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对指南针已有详细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缝,则能指南。” 据史料记载,1074年,沈括前往河北西路(路,行政组织)查访,曾经过磁山(现在邯郸市武安境内)。

李栓庆介绍说,武安在古代叫磁州,《辞海》对磁州的解释是: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置慈州,唐改慈为磁。以州西北有磁石山,出 磁石,州治又为磁石集散地而得名。李栓庆说,此处所说的磁石山就是现在武安境内的磁山。

image.png

典籍记载有关指南针的事情和典籍作者,全都在古代邯郸为中心的燕赵文化区域内;在可考典籍范围内记载的中国古代指南 针,全都是用天然磁石磨制而成;且根据先秦典籍记载,产天然磁石的只有武安磁山(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可能制造司南的地方,只能在以邯郸为中 心的燕赵文化区域内,武安极有可能就是指南针的故乡。据两千多年前战国末期成书的《管子》和《吕氏春秋》记载,中国人就发现山上的一种石头具有吸铁的神奇特性,他们管这种石头叫做慈石。司南的磁性指南特性是我国著名科技史学家王振铎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书中和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写的《论衡》书中“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的记载,考证并复原勺形的指南器具。磁石的南极(S极)磨成长柄,放在青铜制成的光滑如镜的底盘上,再铸上方向性的刻纹。这个磁勺在底盘上停止转动时,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这就是传统上认为的世界上最早的磁性指南仪器,叫做司南。其中,“司”就是“指”的意思。

『贰』 司南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司南
司南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发明的一种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还不是指南针。

早在两千多年前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中国人就发现山上的一种石头具有吸铁的神奇特性,并发现一种长条的石头能指南北,他们管这种石头叫做磁石。古代的能工巧匠把磁石打磨凿雕成一个勺形,放在青铜制成的光滑如镜的底盘上,再铸上方向性的刻纹。这个磁勺在底盘上停止转动时,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这就是我国祖先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做司南。

司南的“司”就是“指”的意思。

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书中和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写的《论衡》书中的记载,以及现代科学考石学家的考证和所制的司南模型,说明司南是利用天然磁石(古代称慈石,用慈爱来描述磁石吸铁现象)制成汤勺形,由其勺柄指示南方。而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书中和《山海经》书中便有了关于慈石的记载,而在这一时期的《鬼谷子》书中和《吕氏春秋》书中还进一步有了慈石吸铁的记载。这可以说是古代最早的磁指南器,现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其他地方的许多博物馆都有司南的模型展出。这里要指出关于指南车的问题,历史上传说黄帝(约公元前47世纪)和西周周公(约公元前21世纪)曾制造和使用指南车,但是经过后来的文献考证和模型制作试验,都已证明指南车与指南针没有关系,汉代以后的指南车是依靠机械结构,而不是依靠磁性指南的。现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中也有指南车的模型展出。

『叁』 司南是谁发明的

司南其实是40年末才仿制出来的。唯一的根据就是《论衡》里说“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于是原文说是“投之于地”,有人凭空编出一个底盘来,又加了勺子,自己发明了“司南”。
现在的中国人对“司南”这个东西一定不会陌生,它被认为是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科技成就,它被写进了教材里,广泛传播,或者说这个外型有点另类,但的确很吸引眼球的东西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科学的标志。
然而,历史上存在过“司南”这样东西吗?
事实上
,我们在电视、图片里看到的“司南”,只是现代人制造的模型,从来没有发现古代司南的实物,也没有绘画和雕刻证明存在过这样东西。
是王振铎先生在四十年代末,制造了司南模型,这个“司南”由青铜地盘与磁勺组成。地盘内圆外方;中心圆面下凹;圆外盘面分层次铸有10天干,十二地支、四卦,标示二十四个方位。勺头为N,勺尾为S,静止时,因地磁作用,勺尾指向南方。
我们知道,中国最早提到“司南”的是《韩非子》(或者是《鬼谷子》,因该书年代不确定),但这个“司南”并不是“四大发明”里的指南针的前身,而是说指南车,相传这是黄帝发明的一种指示方向的车,但它的工作原理不是地球磁场,而是机械齿轮,它使得指南车无论如何移动,车上小人的手总是指向南方。指南车,因为是黄帝发明的,所以带有浓重的政治意味,它在长时间里一直作为皇帝出行时的仪仗,现代汉语中的“指南”,也是从这里来的。
直到宋代之前的古文献里的“司南”、“指南”都是指机械装置“指南车”。
东汉时的王充在《论衡是应》中说:“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大意是“把司南放在地上,上面的勺子头就指向南方”。王充的记录充分说明,至少在东汉时就已经出现司南。更早记录司南的是战国未期的韩非子,他说:“以前的君王们设立司南以便确定早晚”。因为韩非子只提到司南这一名称,我们无法确定它是否是用磁石做的。传说黄帝发明了指南车,据后人研究,指南车虽有司南的作用,但原理不是磁石,而是通过一种简单机械传动过程使车上的木人始终指向最初设定的南方。至少东汉时发明的司南,随着使用的普遍,人们对司南工作原理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入,可能发现了司南批示方向的本质是磁石,甚至磁性,而不是形状,从而开始了对司南的简化创新。到北宋时的沈括在《梦溪笔谈》出现指南针的记载,其中介绍各种形式的指南针,有放在指甲上的,有放在碗沿上的,有用头发或细线悬挂的,有插在木块中漂浮在水面上的,还介绍说当时已经出现专门制作指南针的行业。

『肆』 指南针发明时间

指南针 谈到指南针,许多人都会联想到黄帝大战蚩尤的故事。 但是实际上故事中所提到的指南器具并非指南针,当然黄帝更非指南针的发明者。传说中的指南器具是指南车,并非指南针。 指南车是利用齿轮让木车上的木人手指永远指向南方,完全和磁性无关,而指南针却得利用磁体的指极性制作,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事物。 指南针的起源 谈到指南针的起源就得上推至战国时代,当时有一种称为「司南」的指南器具,那就是指南针的雏形。 在战国时代,采玉的工人四处去采玉时,往往需要带著「司南」以帮忙指引方向。至於「司南」究竟形状、使用方法为何,依据东汉王充在《论衡》一书中的叙述,它应该是以一块天然的磁石仔细雕琢成勺子的形状,南极位在勺子的长柄,在雕琢过程中还需使勺子的重心位在底部中心,再加上由「四维」(即乾、坤、巽、艮)、「八干」(即今之天干)、「十二支」(即今之地支)组成二十四向而雕刻其上的底盘。 其使用方法,则是先把底盘放正,再把「司南」放上让其旋转,一旦「司南」停止,长柄所指之处就是南方。 指南针的发明 指南针的发明并无确切的时间及发明者出现,在北宋曾公亮的《武经总要》中曾提及在行军时用「指南鱼」来帮助辨别方向,至於「指南鱼」则是一片薄如鱼状的钢片,五分宽,两寸长,肚皮处有下凹,形状有如小船般,在经过磁化的步骤后,浮在水面就能辨别南北。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更记载往后对於指南针的制作方法、及世上最早发现磁偏角、人工磁化制作指南针这三件关於指南针的相关记载,除了记录下当时发展,沈括更把制作方法加以比较出优劣,成为了解当时指南针发明的最佳参考资料。 指南针的发展 一般谈到指南针的发展,就让人立刻联想到「罗盘」。 所谓的「罗盘」指得是磁针和方位盘的相结合,它又称为「罗经盘」,我国在南宋时代就出现了,当时称为「地螺」。 「罗盘」依照磁针在方位盘的放置方法而分为水针和旱针两种,两者分述如下: 水针 出现年代:宋代 制作方式:磁针用水浮法放在方位盘上 史书证明:1、徐竞所著之《宣和奉使高丽田经》 2、《事林广记》中所称之指南鱼 旱针 出现年代:宋末元初 制作方式:不用水浮法者即是 史书证明:1、於《事林广记》中所称之指南龟│ 外传与影响 指南针大约在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之际,传到阿拉伯,然后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后来欧洲演变出旱罗盘,再於明代时经日本传回我国。 指南针对西方最大的影响莫过於西方开始海外大探险。 结合当时国家有计画的海外探险,以及天文、地理、造船、航海技术的配合,再加上罗盘的使用,因而造成西方一连串的海外探险。 在各国相竞的向外发展下,新航线、新大陆逐一被发现,让欧洲人在短时间内看到更多不同的事物与民族,进而促使欧洲人以客观的观察和比较的眼光来看待不同的民族与文化,是为指南针的另外更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 http://..com/question/3066858.html

『伍』 司南最迟发明于什么时候

最晚于战国末期。
《韩非子·有度》:“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渐以往,使人主失端,东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鬼谷子·谋篇》:“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

『陆』 中国发明的“司南”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准确的说,司南是在战国时代发明的一种指示方向的仪器,是指南针的祖先。

『柒』 发明司南 时间

早在两千多年前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公元前3世纪),中国人就发现山上的内一种石头具有吸铁容的神奇特性,并发现一种长条的石头能指南北,他们管这种石头叫做磁石。古代的能工巧匠把磁石打磨凿雕成一个勺形,磁石的南极(S极)磨成长柄,放在青铜制成的光滑如镜的底盘上,再铸上方向性的刻纹。这个磁勺在底盘上停止转动时,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这就是我国祖先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做司南。其中,“司”就是“指”的意思。

『捌』 司南和罗盘分别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管子·地数》载:"山上有慈石(即磁石)者,其下有铜金。"这是世界上有关磁石的最早记载之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我国人民对磁石的性质已有了一些了解。

战国末期,《韩非子·有度》中载有"先王立司南端朝夕",这是关于"司南"的最早记载。《鬼谷子·谋》中也有"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的记载。"司南"是指示方向的器具。
公元前239年我国有关于磁石吸铁的记载:"慈石召铁,或引之也。"这是世界上关于磁石吸铁的最早记载之一。
东汉王充的《论衡·是应》中有司南勺的记载。河南南阳东汉墓出土的石刻上有司南勺的图画。司南勺是指南针的前身。磁性指示方向器具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人民的重大贡献。

1119年,北宋朱彧(yu)在《萍洲可谈》中第一次记载了指南针用于航海:“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指南针于航海的国家,西方公元1190年英国人纳肯(Alexander Neckam)才有指南针用于航海的记载。

『玖』 司南是在什么时候被发明的

传统的观点认为司南是我国汉代甚至战国时代发明的一种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还不是指南针。
司南的真正发明时间没有确切记载
不过说发明有点牵强
只是发现了磁石的作用
用发现比较好

阅读全文

与司南发明时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