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皂角的发明

皂角的发明

发布时间:2021-09-21 00:11:38

A. 人们根据什么发明了肥皂。

最早的肥皂是怎么诞生的呢? 很久以前,在古埃及的皇宫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国王大摆宴席招待客人。到了半夜,人去席散,厨房里的厨师们忙着收拾餐具。有人一不留心碰翻了灶旁的一盆食油,油流进灶里,混在灭了火的木炭上。有个高卢人(古法兰西人)厨师,担心引起火灾,慌忙把油乎乎的木炭捧到外面去。说也奇怪,当他洗手的时候,发现带油的手非常光滑,洗得比过去干净许多。他把这事告诉了同伴,引起了大家的好奇。于是大家如法炮制地试了试,一致感到:好极了。后来,他们就把灶里烧完了的木炭留出一些,浇上点油,等干完活用它洗手。国王知道了,也叫其他人这么做,并把它捏成圆棒状,拿起来方便, 供宫里人洗手用。这就是最早的肥皂了。 公元2 世纪,高卢人流传下来的肥皂制造工艺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人们利用山毛榉树烧成木灰,再与山羊的脂肪混在一起,熬制成一种膏状物。肥皂不仅仅是用来洗手的,也洗别的东西:衣服啦,餐具啦,头发啦。随着肥皂的广泛应用,肥皂生产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法国的马赛,意大利的萨沃纳等地,大大小小建立了很多肥皂作坊,因为这些地方出产橄榄油和碱,原料多。他们生产的肥皂还向别的国家销售。俄罗斯在国王彼得大帝当政时期才进口了肥皂。在沙皇时代,只有皇宫里的人和贵族才有权使用它,严禁农奴用肥皂,他们只能用碱水(把木柴灰放在水中煮后的清水)。如果违反,定遭处罚。直到1791 年,法国的化学家路布兰发明了制碱方法,木炭混油洗手的秘密才被揭开。他说:把油脂与碱混合在一起,生成的化合物就是肥皂。木炭中含有一些碱,会和油污起作用,在水里就把脏污溶掉。这样一来,肥皂就可以大量生产了。 肥皂的发明年代虽然久远,但是真正普遍使用还是在19 世纪以后。无论用肥皂洗身体还是洗衣物,它的优越是不言而喻的。在河里或湖边洗衣服用肥皂要比洗衣粉强得多,肥皂不易使河湖水变得糟糕。因为它容易被水中的微生物消化吸收,也容易在污水中形成沉淀沉入水底。洗衣粉却不行。如果洗丝绸和毛料,肥皂比合成洗涤剂要好,它对面料的损伤性小。现在的日用洗涤剂花样很多,尤其洗衣粉广告大战使得洗衣粉的位置与日俱增。肥皂虽然古老,但是仍不过时。而且肥皂的独到之处。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们还是深有体会的,它不仅不会被其他洗涤品所替代,反而会有更大的发展和更广泛的运用。譬如,向肥皂中加进香料、药料研制而成的混合式肥皂就是很好的例证。

B. 肥皂是怎么发明的

你好,很高兴为你答题

最早的肥皂是怎么诞生的呢? 很久以前,在古埃及的皇宫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国王大摆宴席招待客人。到了半夜,人去席散,厨房里的厨师们忙着收拾餐具。有人一不留心碰翻了灶旁的一盆食油,油流进灶里,混在灭了火的木炭上。有个高卢人(古法兰西人)厨师,担心引起火灾,慌忙把油乎乎的木炭捧到外面去。说也奇怪,当他洗手的时候,发现带油的手非常光滑,洗得比过去干净许多。他把这事告诉了同伴,引起了大家的好奇。于是大家如法炮制地试了试,一致感到:好极了。后来,他们就把灶里烧完了的木炭留出一些,浇上点油,等干完活用它洗手。国王知道了,也叫其他人这么做,并把它捏成圆棒状,拿起来方便, 供宫里人洗手用。这就是最早的肥皂了。 公元2 世纪,高卢人流传下来的肥皂制造工艺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人们利用山毛榉树烧成木灰,再与山羊的脂肪混在一起,熬制成一种膏状物。肥皂不仅仅是用来洗手的,也洗别的东西:衣服啦,餐具啦,头发啦。随着肥皂的广泛应用,肥皂生产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法国的马赛,意大利的萨沃纳等地,大大小小建立了很多肥皂作坊,因为这些地方出产橄榄油和碱,原料多。他们生产的肥皂还向别的国家销售。俄罗斯在国王彼得大帝当政时期才进口了肥皂。在沙皇时代,只有皇宫里的人和贵族才有权使用它,严禁农奴用肥皂,他们只能用碱水(把木柴灰放在水中煮后的清水)。如果违反,定遭处罚。直到1791 年,法国的化学家路布兰发明了制碱方法,木炭混油洗手的秘密才被揭开。他说:把油脂与碱混合在一起,生成的化合物就是肥皂。木炭中含有一些碱,会和油污起作用,在水里就把脏污溶掉。这样一来,肥皂就可以大量生产了。 肥皂的发明年代虽然久远,但是真正普遍使用还是在19 世纪以后。无论用肥皂洗身体还是洗衣物,它的优越是不言而喻的。在河里或湖边洗衣服用肥皂要比洗衣粉强得多,肥皂不易使河湖水变得糟糕。因为它容易被水中的微生物消化吸收,也容易在污水中形成沉淀沉入水底。洗衣粉却不行。如果洗丝绸和毛料,肥皂比合成洗涤剂要好,它对面料的损伤性小。现在的日用洗涤剂花样很多,尤其洗衣粉广告大战使得洗衣粉的位置与日俱增。肥皂虽然古老,但是仍不过时。而且肥皂的独到之处。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们还是深有体会的,它不仅不会被其他洗涤品所替代,反而会有更大的发展和更广泛的运用。譬如,向肥皂中加进香料、药料研制而成的混合式肥皂就是很好的例证。

希望对你有帮助,希望被采纳,谢谢,祝你天天快乐!!!

C. 古代发明

中国古人发明,指南针、印刷术、火药、造纸术这四大发明尽人皆知,其实,中国古人的科技发明远不止此。
2016年7月15日,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研究所首次向世界公布了一份“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清单”。这份历时3年编纂的清单,主要从“突出原创性”、“反映古代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和“对世界文明有重要影响”3个因素考虑,列出了天象记录、小孔成像、经脉学说、针灸、潮汐表等88项中国古代发明成果
我们的祖先最先栽培了世界上三大饮料作物之一——茶;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最重要的豆类作物之一——大豆;最重要的水果作物之一——柑橘。“这‘四大栽培’技术传向世界,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贡献并不逊色于‘四大发明’。”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表示。
专家说,当然,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绝不止88项。比如,仅在机械与仪器方面,就还有犁镜、记里鼓车、磨车、舂车、水转大纺车、秤漏、走马灯等。一些重大发明还衍生出新技术,比如在大豆的利用方面,中国人发明了豆腐和酱油。
88项中国古代发明成果目录:
【科学发现与创造】
1.干支2.阴阳合历3.圭表4.十进位值制与算筹记数5.小孔成像6.杂种优势利用7.盈不足术8.二十四节气9.经脉学说10.四诊法11.马王堆地图12.勾股容圆13.线性方程组及解法14.本草学15.天象记录16.方剂学17.制图六体18.律管管口校正19.敦煌星图20.潮汐表21.中国珠算22.增乘开方法23.垛积术24.天元术25.一次同余方程组解法26.法医学体系27.四元术28.十二等程律29.《本草纲目》分类体系30.系统的岩溶地貌考察。
【技术发明】

31.水稻栽培32.猪的驯化33.含酒精饮品的酿造34.髹漆35.粟的栽培36.琢玉37.养蚕38.缫丝39.大豆栽培40.块范法41.竹子的栽培与综合利用42.茶树栽培43.柑橘栽培44.以生铁为本的钢铁冶炼技术45.分行栽培(垄作法) 46.青铜弩机47.叠铸法48.多熟种植49.针灸50.造纸术51.胸带式系驾法52.温室栽培53.提花机54.指南车55.水碓56.新莽铜卡尺57.扇车58.地动仪59.翻车(龙骨车) 60.水排61.瓷器62.马镫63.雕版印刷术64.转轴舵65.水密舱壁66.火药67.罗盘(指南针) 68.顿钻(井盐深钻及汲制技艺) 69.活字印刷术70.水运仪象台71.双作用活塞式风箱72.大风车73.火箭74.火铳75.人痘接种术。
【工程成就】
76.曾侯乙编钟77.都江堰78.长城79.灵渠80.秦陵铜车马81.安济桥82.大运河83.布达拉宫84.苏州园林85.沧州铁狮86.应县木塔87.紫禁城88.郑和航海。

D. 肥皂是谁发明的

肥皂是最古老的洗涤用品,它的由来依据古老的传说: 宋代时就出现了一种人工合成的洗涤剂,是将天然皂荚(又名皂角、悬刀、肥皂荚,通称皂角)捣碎细研,加上香料等物,制成桔子大小的球状,专供洗面浴身之用,俗称「肥皂团」。宋人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记载了南宋京都临安已经有了专门经营「肥皂团」的生意人。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录了「肥皂团」的制造方法:「肥皂荚生高山中,树高大,叶如檀及皂荚叶,五六月开花,结荚三四寸,肥厚多肉,内有黑子数颗,大如指头,不正圆,中有白仁,可食。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於皂荚也。」。除了天然皂荚,如无患子等类的植物,也流传於民间,成为一种很好的洗涤剂。「台湾府志」中有这样的记载:「黄目树,即无患树。高二、三丈,实如枇杷,色黄,皮绉,用以澣衣,浆若肥皂。」,它的果皮用水搓揉后会产生泡沫,台湾人以之用来洗衣,至少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由於含有黄色素,衣服洗久了可得小心被染黄。另相传以此搓洗头发,可常保青丝乌黑亮丽,兼具清洁与润丝的功效喔。 在西方,可能要追溯到4000年前古希腊的一个叫勒斯波斯的小岛。当地人用动物祭天,由于焚烧动物时要用木材,木材的灰烬和动物脂肪混合产生了肥皂样的黄色物质。大雨把这些东西冲刷到当地妇女经常洗衣的河流中,她们发现因此衣服洗的更乾净。虽然从古希腊开始,就可以发现使用类似肥皂的痕迹,历史上记载有一个叫萨佛(Sappho, aponification)的女诗人,记载了这些故事。后来的人为了纪念她,就把这个过程叫作皂化,化学名称是制皂(Soap Making)。另外,西元前 3000 年 , 美索布达米亚人发现 , 植物燃烧后的灰烬类的碱性物质 , 与油混合后 , 具有去污力 , 这亦是肥皂的来源之一。不过高卢人应该是尝试去制做香皂且成功的第一人,他们当时称香皂为「sapo」,当时的皂类是一种含有动物油脂和植物灰烬混和而成的软膏状物质。当sapo的制作手法渐渐地被传入到地中海地区时,阿拉伯人就将sapo加以改良成橄榄油及苏打制成的硬质肥皂。这时,肥皂开始被大量制造。而真正普遍使用肥皂还是18世纪和19世纪的事。在18世纪末工业革命工业问世后,获得了大量的价廉的碳酸钠,促使肥皂工业有了新的发展。但是到了20世纪中期,合成化学和石油化工的发展为洗涤剂提供了廉价的化工原料,促使了合成洗涤剂的兴起,使得肥皂工业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近年环保意识抬头己被忽略的手工皂才又兴起,由於手工皂有其天然特有的性能,各种组成极易被生物降解且易於被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不会引起河流、湖泊和水道的污染问题。
满意请采纳

E. 火药的发明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火*药最早应用的是我*国发明的黑色火*药,所以火*药又被称为黑火*药。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燃*烧时的性质,可分为有烟火*药(燃*烧时发烟,如黑色火*药)和无烟火*药两类。主要用作引燃药或发射药。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始于古代炼丹术。至于火*药的发明者至今没有人知道。源于*炼丹术炼丹起火,启示人们认识并发明火*药。火*药的发明炼丹家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化学方法,但是他们的方向是求长生不老之药,因此火*药的发明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炼丹家对于硫磺、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药,在使用之前,常用烧灼的办法“伏”一下,“伏”是降伏的意思。使毒性失去或减低,这种手续称为“伏火”。唐初的名医兼炼丹家孙思邈在“丹经内伏硫磺法”中记有:硫磺、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销银锅或砂罐子里。掘一地坑,放锅子在坑里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实。把没有被虫蛀过的三个皂角逐一点着,然后夹入锅里,把硫磺和硝石起烧焰火。等到烧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来炒,炒到木碳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趁还没冷却,取入混合物,这就伏火了。唐朝中期有个名叫清虚子的,在“伏火矾法”中提出了一个伏火的方子:“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右为末,拌匀。掘坑,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内,烟渐起。”他用马兜铃代替了孙思邈方子中的皂角,这两种物质代替碳起燃*烧作用的。伏火的方子都含有碳素,而且伏硫磺要加硝石,伏硝石要加硫磺。这说明炼丹家有意要使药物引起燃*烧,以去掉它们的猛毒。虽然炼丹家知道硫、硝、碳混合点火会发生激烈的反应,并采取措施控*制反应速度,但是因药物伏火而引起丹房失火的事*故时有发生。《太平广记》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隋朝初年,有一个叫杜春子的人去拜访一位炼丹老人。当晚住在那里。半夜杜春子梦中惊醒,看见炼丹炉内有“紫烟穿屋上”,顿时屋子燃*烧起来。这可能是炼丹家配置易燃药物时疏忽而引起火灾。还有一本名叫《真元妙道要略》的炼丹书也谈到用硫磺、硝石、雄黄和蜜一起炼丹失火的事,火把人的脸和手烧坏了,还直冲屋顶,把房子也烧了。书中告戒炼丹者要防止这类事*故发生。这说明唐代的炼丹者已经掌握了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硫、硝、碳三种物质可以构成一种极易燃*烧的药,这种药被称为“着火的药”,即火*药。由于火*药的发明来自*制丹配药的过程中,在火*药发明之后,曾被当做药类。《本草纲目》中就提到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瘟*疫。

F. 肥皂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肥皂配方起源于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人们便将1份油和5份碱性植物灰混合制成清洁剂,在欧洲关于肥皂起源的传说很多,一说古罗马的高卢人,每遇节日便将羊油和山毛榉树灰溶液搅成稠状,涂在头发上,梳成各种发型。一次,节日突遇大雨,发型淋坏了,人们却意外发现头发变干净了。

又传说,罗马人在祭神时,烧烤的牛羊油滴落在草木灰里,形成了 “油脂球”。妇女们洗衣时发现,沾了“油脂球”的衣服更易洗干净。这都说明了人们用动物脂肪与草木灰(碱)皂已用千年历史。

考古学家在意大利的庞贝古城遗址中发现了制肥皂的作坊。说明罗马人早在公元2世纪已经开始了原始的肥皂生产。

中国人也很早就知道利用草木灰和天然碱洗涤衣服,人们还把猪胰腺、猪油与天然戌混合,制成块,称 “胰子”。

早期的肥皂是奢侈品,直至1791年法国化学家卢布兰用电解食盐方法廉价制取火碱成功,从此结束了从草木灰中制取碱的古老方法。

到了19世纪,德国人发明以电气分解食盐水来制作氢氧化钠;自此之后,苛性钠的普及,得以让肥皂从原本只有王宫贵族买得起的商品,摇身一变,变成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

(6)皂角的发明扩展阅读:

中国古时在黄河流域使用皂荚来洗衣服,后来到长江流域就没有皂荚树了,于是他们又发现有另一种树,其果实跟皂荚的性能一样,可以洗衣服,但是,比皂荚更为肥厚丰腴,所以,给她取名叫肥皂子,也叫肥皂果。

香皂宋代时就出现了一种人工合成的洗涤剂,是将天然皂荚(又名皂角、悬刀、肥皂荚,通称皂角)捣碎细研,加上香料等物,制成桔子大小的球状,专供洗面浴身之用,俗称“肥皂团”。 宋人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记载了南宋京都临安已经有了专门经营“肥皂团”的生意人。

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录了“肥皂团”的制造方法:肥皂荚生高山中,树高大,叶如檀及皂荚叶,五六月开花,结荚三四寸,肥厚多肉,内有黑子数颗,大如指头,不正圆,中有白仁,可食。

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除了天然皂荚,如无患子等类的植物,也流传于民间,成为一种很好的洗涤剂。在西方,可能要追溯到4000年前古希腊的一个叫勒斯波斯的小岛。

当地人用动物祭天,由于焚烧动物时要用木材,木材的灰烬和动物脂肪混合产生了肥皂样的黄色物质。大雨把这些东西冲刷到当地妇女经常洗衣的河流中,她们发现因此衣服洗的更干净。虽然从古希腊开始,就可以发现使用类似肥皂的痕迹。

历史上记载有一个叫萨佛(Sappho,aponification)的女诗人,记载了这些故事。后来的人为了纪念她,就把这个过程叫作皂化,化学名称是制皂(SoapMaking)。

G. 皂角树未来发展前景

这皂角树在以前人们把它称为是个宝,树上结有皂角,老人用来洗衣服,因为那时的时代,根本就没有现在的洗粉或洗夜,所以人们都,称它是个好东西,对未发的发展就没有用了。

H. 香皂是哪个国家发明的,是不是也是中国发明的,

古代不管是东西方,最早的洗涤成分不外乎都是碳酸钠和碳酸钾。前者为天然湖矿产品,后者就是草木灰的主要洗涤成分。 肥皂的发明据传是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传说在西元前7世纪古埃及的一个皇宫里,一个腓尼基厨师不小心把一罐食用油打翻在地下,他非常害怕,赶快趁别人没有发现时用灶炉里的草木灰撒在上面,然后再把这些混合浸透了油脂的草木灰用手捧出去扔掉了。 望著自己满手的油腻,他想:这么脏的手,不知道要洗到什么时候才能洗干净啊!他一边犹豫著一边把手放到了水中。奇迹出现了:他只是轻轻地搓了几下,那满手的油腻就很容易地洗掉了!甚至连原来一直难以洗掉的老污垢也随之被洗掉了。这个厨师很奇怪,就让其他的厨师也来用这种灰油试一试,结果大家的手都洗得比原来更加干净。于是,厨房里的佣人们就经常用油脂拌草木灰来洗手。后来法老王也知道了这个秘密,就让厨师做些拌了油的草木灰供他洗手用。 当然,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未必完全当真。不过埃亚历山大城附近的埃及湖中,盛产天然碳酸钠,因此古埃及洗涤技术相对发达,发明肥皂也就不足为怪了。

I. 肥皂是谁发明的

宋代时就出现了一种人工合成的洗涤剂,是将天然皂荚(又名皂角、悬刀、肥皂荚,通称皂角)捣碎细研,加上香料等物,制成桔子大小的球状,专供洗面浴身之用,俗称「肥皂团」。宋人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记载了南宋京都临安已经有了专门经营「肥皂团」的生意人。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录了「肥皂团」的制造方法:「肥皂荚生高山中,树高大,叶如檀及皂荚叶,五六月开花,结荚三四寸,肥厚多肉,内有黑子数颗,大如指头,不正圆,中有白仁,可食。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於皂荚也。」。除了天然皂荚,如无患子等类的植物,也流传於民间,成为一种很好的洗涤剂。「台湾府志」中有这样的记载:「黄目树,即无患树。高二、三丈,实如枇杷,色黄,皮绉,用以澣衣,浆若肥皂。」,它的果皮用水搓揉后会产生泡沫,台湾人以之用来洗衣,至少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由於含有黄色素,衣服洗久了可得小心被染黄。另相传以此搓洗头发,可常保青丝乌黑亮丽,兼具清洁与润丝的功效喔。

在西方,可能要追溯到4000年前古希腊的一个叫勒斯波斯的小岛。当地人用动物祭天,由于焚烧动物时要用木材,木材的灰烬和动物脂肪混合产生了肥皂样的黄色物质。大雨把这些东西冲刷到当地妇女经常洗衣的河流中,她们发现因此衣服洗的更乾净。虽然从古希腊开始,就可以发现使用类似肥皂的痕迹,历史上记载有一个叫萨佛(Sappho, aponification)的女诗人,记载了这些故事。后来的人为了纪念她,就把这个过程叫作皂化,化学名称是制皂(Soap Making)。另外,西元前 3000 年 , 美索布达米亚人发现 , 植物燃烧后的灰烬类的碱性物质 , 与油混合后 , 具有去污力 , 这亦是肥皂的来源之一。不过高卢人应该是尝试去制做香皂且成功的第一人,他们当时称香皂为「sapo」,当时的皂类是一种含有动物油脂和植物灰烬混和而成的软膏状物质。当sapo的制作手法渐渐地被传入到地中海地区时,阿拉伯人就将sapo加以改良成橄榄油及苏打制成的硬质肥皂。这时,肥皂开始被大量制造。而真正普遍使用肥皂还是18世纪和19世纪的事。在18世纪末工业革命工业问世后,获得了大量的价廉的碳酸钠,促使肥皂工业有了新的发展。但是到了20世纪中期,合成化学和石油化工的发展为洗涤剂提供了廉价的化工原料,促使了合成洗涤剂的兴起,使得肥皂工业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近年环保意识抬头己被忽略的手工皂才又兴起,由於手工皂有其天然特有的性能,各种组成极易被生物降解且易於被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不会引起河流、湖泊和水道的污染问题。

另一个传说:据说在五千多年前,古代埃及一个给国王做饭的厨师,不慎把一盆油打翻在炭灰里,当他赶忙扔掉后回来洗手时,发现手洗得特别干净,他觉得很惊奇

J. 肥皂是谁发明的

宋代时就出现了一种人工合成的洗涤剂,是将天然皂荚(又名皂角、悬刀、肥皂荚,通称皂角)捣碎细研,加上香料等物,制成桔子大小的球状,专供洗面浴身之用,俗称「肥皂团」。宋人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记载了南宋京都临安已经有了专门经营「肥皂团」的生意人。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录了「肥皂团」的制造方法:「肥皂荚生高山中,树高大,叶如檀及皂荚叶,五六月开花,结荚三四寸,肥厚多肉,内有黑子数颗,大如指头,不正圆,中有白仁,可食。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於皂荚也。」。除了天然皂荚,如无患子等类的植物,也流传於民间,成为一种很好的洗涤剂。「台湾府志」中有这样的记载:「黄目树,即无患树。高二、三丈,实如枇杷,色黄,皮绉,用以澣衣,浆若肥皂。」,它的果皮用水搓揉后会产生泡沫,台湾人以之用来洗衣,至少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由於含有黄色素,衣服洗久了可得小心被染黄。另相传以此搓洗头发,可常保青丝乌黑亮丽,兼具清洁与润丝的功效喔。

在西方,可能要追溯到4000年前古希腊的一个叫勒斯波斯的小岛。当地人用动物祭天,由于焚烧动物时要用木材,木材的灰烬和动物脂肪混合产生了肥皂样的黄色物质。大雨把这些东西冲刷到当地妇女经常洗衣的河流中,她们发现因此衣服洗的更乾净。虽然从古希腊开始,就可以发现使用类似肥皂的痕迹,历史上记载有一个叫萨佛(Sappho, aponification)的女诗人,记载了这些故事。后来的人为了纪念她,就把这个过程叫作皂化,化学名称是制皂(Soap Making)。另外,西元前 3000 年 , 美索布达米亚人发现 , 植物燃烧后的灰烬类的碱性物质 , 与油混合后 , 具有去污力 , 这亦是肥皂的来源之一。不过高卢人应该是尝试去制做香皂且成功的第一人,他们当时称香皂为「sapo」,当时的皂类是一种含有动物油脂和植物灰烬混和而成的软膏状物质。当sapo的制作手法渐渐地被传入到地中海地区时,阿拉伯人就将sapo加以改良成橄榄油及苏打制成的硬质肥皂。这时,肥皂开始被大量制造。而真正普遍使用肥皂还是18世纪和19世纪的事。在18世纪末工业革命工业问世后,获得了大量的价廉的碳酸钠,促使肥皂工业有了新的发展。但是到了20世纪中期,合成化学和石油化工的发展为洗涤剂提供了廉价的化工原料,促使了合成洗涤剂的兴起,使得肥皂工业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近年环保意识抬头己被忽略的手工皂才又兴起,由於手工皂有其天然特有的性能,各种组成极易被生物降解且易於被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不会引起河流、湖泊和水道的污染问题。

另一个传说:据说在五千多年前,古代埃及一个给国王做饭的厨师,不慎把一盆油打翻在炭灰里,当他赶忙扔掉后回来洗手时,发现手洗得特别干净,他觉得很惊奇�抓来一些叫其他厨师试用,效果也一样。国王知道后便叫人仿制,这就是肥皂的雏形。到了公元70年,罗马帝国学者普林尼,第一次用羊油和草木灰制取块状肥皂获得成功。后来传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下令建厂,用煮化的羊脂、烧碱等原料生产.

阅读全文

与皂角的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