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爱因斯坦发明电灯的故事
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
爱迪生这位伟大的发明家的一生中,发明了许多东西,然而,能够立即得到人们热烈欢迎的,却只有电灯。因为电灯的好处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它的出现,意味着人们又有一轮太阳,人们的活动不再受到黑夜物制约了。
早在1821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它虽然能发出亮光,但是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寿命也不长,因此很不实用。
“电弧灯不实用,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用得上。”爱迪生暗下决心。
于是,他开始试验作为灯丝的材料: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一通电灯丝就断了。用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亮了片刻就被烧断。用白金丝作灯丝,效果也不理想。就这样,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很多专家都认为电灯的前途黯淡。英国一些著名专家甚至讥讽爱迪生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一些记者也报道:“爱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
面对失败,面对有些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他明白,每一次的失败,意味着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
一次,爱迪生的老朋友麦肯基来看望他。爱迪生望着麦肯基说话时一晃一晃的长胡须,突然眼睛一亮,说:“胡子,先生,我要用您的胡子。”麦肯基剪下一绺交给爱迪生。爱迪生满怀信心地挑选了几根粗胡子,进行炭化处理,然后装在灯泡里。可令人遗憾的是,试验结果也不理想。“那就用我的头发试试看,没准还行。”麦肯基说。
爱迪生被老朋友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但他明白,头发与胡须性质一样,于是没有采纳老人的意见。爱迪生走身,准备为这位慈祥的老人送行。他下意思地帮老人拉平身上穿的棉线外套。突然,他又喊道:“棉线,为什么不试棉线呢?”
麦肯基毫不犹豫地解开外套,撕下一片棉线织成的布,递给爱迪生。爱迪生把棉线放在在U形密闭坩埚里,用高温处理。爱迪生用镊子夹住炭化棉线。准备将它装在灯泡内。可由于炭化棉线又细又脆,加上爱迪生过于紧张,拿镊子的手微微颤抖,因此棉线被夹断了。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爱迪生才把一根炭化棉线装进了灯泡。
此时,夜幕降临了,爱迪生的助手把灯泡里的空气抽走,并将灯泡安在灯座上,一切工作就绪,大家静静地等待着结果。接通电源,灯泡发出金黄色的光辉,把整个实验室照得通亮。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但这灯究竟会亮多久呢?
1小时,2小时,3小时……这盏电灯足足亮了45小时,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这一天——1879年10月21日,后来被人们定为电灯发明日。
“45小时,还是太短了,必须把它的寿命延长到几百小时,甚至几千小时”爱迪生没有陶醉于成功的喜悦之中,而是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天,天气闷热,他顺手取来桌面上的竹扇面,一边扇着,一边考虑着问题。“也许千篇竹丝炭化后效果更好。”爱迪生简直是见到什么东西都想试一试。试验结果表明,用竹丝作灯丝效果很好,灯丝耐用,灯泡可亮1200小时。
经过进一步试验,爱迪生发现用炭化后的日本竹丝作灯丝效果最好。一于是,他开始大批量生产电灯。他把生产的第一批灯泡安装在“佳内特号”考察船上,以便考察人员有更多的工作时间。此后,电灯开始进行寻常百姓家。
后来,人们便一直使用这种用竹丝作灯丝的灯泡。几十年后,又对它进行了改进,即用钨丝作灯丝,并在灯泡内充入隋性气体氮或氩。这样,灯泡的寿命又延长了许多。我们现在使用的这是这种灯泡。
2. 台灯是什么时候哪个国家发明的最初是干吗用的谢谢,急用...
德国设计师IngoMaurer在1966年为波普艺术设计了其第一件作品:一款拥有有巨大灯泡的台灯。此后内的30多年间,容IngoMaurer一直为光――简单之美的诗意追求而不断创造。
最初的台灯是艺术品,因为当时电灯才发明不久,还属于新奇事物,为了展示电灯的魅力才设计出了台灯
3. 创意小台灯的发明点和创新部分是什么
简单的说。具有原来的别的灯具没有的优点,特征,特性,是重新创造出的第一款新的内台容灯,就像打破世界记录一样的新鲜,具有创造性,新颖性,新功能,实用,安全,可靠。至于创新的是说明你的台灯发明创新的地方是什么,可以是一点,也可以是几点。说明你的发明具有开创性的前景,填补了国内空白等。
4. 创意小台灯的发明的或创新部分是什么
创新,实际上就是新的创造发明,新创造的小台灯不管从外表设计,包括灯头,灯座,发内光体,开关控制容,电路设计等诸方面具有新颖的,独创的,独特的,别的台灯所没有的,是破记录的独一无二的产品,是填补台灯家族空白的设计和实用。对人具有安全键康的保护作用和实用性和外观艺术性。
5. 台灯是谁国家发明的
台灯的历史IngoMaurer生于1931年的德国设计师。大大小小的设计杂志上似乎都不得不提到这位“光之诗人”。而几乎毫无疑问的IngoMaurer是这个世界上对光(灯)投入了最多心血和智慧的设计师。
IngoMaurer生于1931年的德国设计师。距今为止Ingo设计了120多种不同类型的灯和照明装置,而世界上更是有着无以记数的展会现场,公共空间,建筑设施,私人处所的美妙氛围是由IngoMaurer所一手营造。IngoMaurer最早的自发的接触到光(灯)的设计来源于其对灯的着迷,他为之形容为“”(技术与诗意的完美结合)。1966年IngoMaurer受惠于波普艺术设计了其第一件作品:一款拥有有巨大灯泡的台灯,完成了其向电灯的发明者爱迪生的敬礼。此后的30多年间,IngoMaurer一直为光――简单之美的诗意追求而不断创造。1992年,Lucellino带着诗意的天使翅膀飘落人间――这也是IngoMaurer最受赞誉和畅销的作品。工作在慕尼黑的“诗人”既不是极简主义者也不种牢牢守着那些设计理论的设计师。只有对“无限多样性”的追求才是IngoMaure的一件件作品所要平静地阐发的。对他而言,设计不过是一种可以从日常生活就能获取灵感的有趣科学。一件件的作品的创作可以说也就是一次次和灵感的偶遇,IngoMaurer用他安静的敏锐将它们(灵感)捕获,再用他诗人的气质将一切的美展现给一双双为之闪亮的双眸。而IngoMaure对光的材料的研究尝试和革新才是其塑造一件件诗意作品的前提。从还在学生时代作学校的印刷工起Ingo就一直思考这用“纸”来塑造光的形状。1980年的Lampampe和1997年的Zettel’z就是来于纸的创造。而对织物的运用以及塑造雕塑般的视觉效果则是Ingo设计中的又一大特色。而IngoMaure还走在技术的前沿,是一个“先锋诗人”。LED(发光二极管)技术刚出现,IngoMaure马上就把其运用到了LaBellissimaBrutta(1997)的设计上,让新技术散发诗的光芒。其后作品ohoodoo(1999),Starst(2000)和El.E.Dee(2001)的设计则无一不继续延续了IngoMaure试验风格和技术先锋的诗意设计美学。
6. 爱迪生创造电灯的故事
爱迪生 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版该归功权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7. 台灯谁发明的
IngoMaurer是生于1931年的德国设计师。距今为止IngoMaurer设计了120多种不同类型的灯和照明装置,而世界上更是有着无以记数的展会现场,公共空间,建筑设施,私人处所的美妙氛围是由IngoMaurer所一手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