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火车的发明讲了什么
年6月9日,乔治?斯蒂芬森出生于英国诺森伯兰郡威兰姆。他的父亲是煤矿的蒸汽机司炉工,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一家8口,全靠父亲的一点工资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为了减轻父亲的重担,8岁那年,斯蒂芬森去给人放牛。艰苦的生活条件、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磨灭斯蒂芬森强烈的求知欲。放牛的时候,他常用泥巴做模拟的蒸汽机,锅炉、汽缸……一应俱全,像真的一样。
每当去煤矿给父亲送饭的时候,斯蒂芬森总是围着轰隆隆转动的机器入神地看个没完。他想,自己长大以后,要是也能像父亲那样当一个司炉工操纵巨大的蒸汽机干活,那该多好呀斯蒂芬森14岁那年,真的当上了一名见习司炉工,望着炉膛里熊熊火焰,听着机器隆隆的轰鸣,他兴奋极了,他一会儿往炉膛里添煤,一会儿给机器擦去油污,弄得满头大汗,也不肯坐下来歇一歇。
一个星期六下午,工人们都回家了。斯蒂芬森一个人留在工房里,借口清洗机器零件,把蒸汽机拆卸开,想好好了解一下它的内部结构。没想到拆开容易装配难,等他把一大堆零件重新装配起的时候,窗外已是满天星斗了。
这一夜斯蒂芬森没有睡好觉,生怕第二天机器开动不起来,耽误了生产,老板会惩罚他。第二天天还没亮他便急急忙忙地赶到工房,生火加煤,试着发动这台重新装配的蒸汽机,结果竟一下子就发动起来了,运转得比平时还好。
这件事大大鼓励了斯蒂芬森,他渴望自己也能造一台机器。他模仿拆装过的那台蒸汽机画了一张草图,煤矿的总工程师看了后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啊,有志气的孩子,希望你多读书,多掌握科学知识,将来发明一台比蒸汽机更好的机器。”
为了填补科学知识的空白,斯蒂芬森决心从头学起。他白天要做工,还要抽空给人擦皮鞋、修理钟表,以便赚些钱来补贴家用。尽管已经十分劳累了,他每天晚上都夹着书本,坚持到煤矿的夜校去上课。
那时候,他已经是一个17岁的小伙子了。可是他不怕羞,和那些七八岁的孩子坐在一起,认真地听老师讲课。由于他勤奋好学、刻苦用功,很快就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22岁那年,斯蒂芬森成了一名机械修理工。
有一天,煤矿的一台蒸汽机突然发生故障,工程师们都束手无策。斯蒂芬森自告奋勇,请求总工程师允许他试一试,结果竟然修好了这台机器。煤炭矿经理听说这件事后,破格把这个牧童出身的机械修理工晋升为工程师。
斯蒂芬森生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1781年,瓦特改进了蒸汽机,给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大大增加,迫切需要有先进的交通工具,以便尽快地把这些产品运到各地去销售。
年,英国人特列维蒂克制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机车。可这种机车只有一个汽缸,机身很大,力量很小,靠齿轮传动,开起来声音震耳欲聋,一摇一摆,变换速度困难,经常出轨。经过几次失败,特列维蒂克灰心丧气,就不再研制机车了。
就在这一年,英国也制造出了一个火车头,这个火车头重5千克,每小时能走8千米,最多只能拉十几千克货物,并且经常出事故,许多人都讥笑说:“火车还不如马车跑得快呢。”
就在这种情况下,斯蒂芬森开始了对火车的研究。他从前人的经验中受到启示:火车要想拉得多、跑得快,必须要有“大力士”蒸汽机。他不知疲倦地阅读了大量有关蒸汽机的书,还实地考察了各种类型蒸汽机的特点。
他长途跋涉,步行1000多千米。来到瓦特的故乡苏格兰,在那里整整工作、研究了一年。从瓦特研究改进蒸汽机的过程中,斯蒂芬森懂得了能的转变和能量守恒定律。也就是说,汽缸里的蒸汽温度越高,能量就越大。
于是,他开始着手研制新的蒸汽机车,他把当时的立式锅炉改为卧式锅炉,用扩大炉膛的办法,来增加锅炉的受热面积。并且,机车改用了卧式锅炉,高度降低,行走、转弯就平稳多了,也更灵活了。
他还在车轮的圆边上加上了轮缘,防止火车发生出轨事故,以保证行车安全。就这样,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反复的试验,1814年,斯蒂芬森制造出了一台名叫“半统靴”号的火车头。
斯蒂芬森亲自驾驶这个火车头,在煤矿进行了试车表演。试车结果,这台经过改进的火车头果然比以前的火车头拉得多,跑得快,美中不足的是,这个火车头的震动仍然太厉害。
在试车过程中,由于机车上的螺栓被震松了,结果翻了车,把乘在车上的一名英国国会议员和英国交通公司董事长摔伤了。这样一来,许多人嘲笑和指责斯蒂芬森,连一些原来赞成试验的官员也断言用蒸汽机作交通工具是根本不可能的。
斯蒂芬森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不前。他以巨大的勇气和毅力,决心对火车头继续进行研究和改造。为了减轻火车行进时的震动,斯蒂芬森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成功地在火车上装置了减震弹簧。
为了增大锅炉所产生的蒸汽量,斯蒂芬森从薄玻璃杯传热快,不会炸裂中得到启示,没有采用增加锅炉壁厚度的办法,而是让加人锅炉的冷水先经过预热管预热,这样就避免了因温度骤起变化引起锅炉破裂。
他还采取了许多改进措施,如把汽缸里的废气用小管通到烟筒里去,利用它向上的冲力,使煤烟出得比原来更通畅,这就使得炉膛中的空气循环加快了,大大提高了煤的燃烧质量,噪声也减少了。
经过这一系列的改进,斯蒂芬森终于造出了牵引力大、运行安全的“旅行”号机车。这以后,从1823年开始,斯蒂芬森应聘负责修建从斯托林克顿到达林顿的铁路,历时两年终于建成。
年9月27日清晨,天还没有大亮,斯托林克顿的许多居民早早起了床,有的步行,有的骑马,有的坐车,络绎不绝地向同一地点赶去,原来就在这一天,斯蒂芬森要亲自驾驶“旅行”号拖着6节煤车和20节挤满乘客的车厢,轰隆隆地向达林顿方向驶去。人们欢呼雀跃,有些骑马的小伙子,催马紧随在火车后面,一边奔跑一边大声喝彩。
当这列火车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越过中途的一个大斜坡,安全到达终点站达林顿的时候,斯蒂芬森才发现,列车上竞载了450个乘客加上6节煤车,载重量已经达到了90千克,他欣喜若狂。
在成功和荣誉面前,斯蒂芬森并没有自我陶醉,就此止步。他继续致力于火车的研究和改进工作,和他的儿子罗伯特?斯蒂芬森一起,设计制造出了一台取名“火箭”号的新火车头。就在这期间,英国政府决定在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两大城市之间修筑一条铁路。斯蒂芬森被聘请为负责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项规模空前的大工程。他和工人们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难,如期修成了这条铁路。
斯蒂芬森的成功大大鼓舞了人们研制火车的兴趣。1829年10月,在利物浦附近举行的一次火车比赛中,斯蒂芬森新制造的“火箭”号荣获冠军。从此,火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使陆上交通运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㈡ 火车的发明使人类迈入___时代
火车的发明使人类迈入_蒸汽时代 __时代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时期的重大发明还有汽船、火车等。爱迪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有汽车、飞机等,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要与生产结合等。
㈢ 火车的发明对今天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火车的发明给复人类带来的影响制是非常巨大的。它使得交通便捷,出行方便,是一种最大众的交通运输工具。
首先,火车动能大,运费便宜。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中,只有船运可以与之比较。但航运受地理影响很大,只有河流或者海洋才能使用航运,走的路线更是受地理影响的限制。
其次,火车速度快,这一点是航运所不敢企及的,飞机虽然速度更快,但成本非常高,汽车的运能相比来说小得多了,只适合短距离的运输。
第三,火车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最小,风雪、迷雾是一切交通工具的大敌,但火车基本不受影响的。现在铁路建造技术的发展,使得火车跨江越河,爬山涉水,把天堑变通途。
由于以上特点,火车对于人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从历史上来看,石家庄、株洲等大城市以前只是小村庄,完全是由于成为铁路交叉点而在短期繁荣出来的,被称为是“火车背来的城市”
㈣ 人类为什么会发明火车
火车的发展史:
火车的发明
火车和所有其他发明一样,都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问世的。
18世纪初,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急需一种比马车装得多、跑得快的新型车辆。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这种机器比马的力气可大多了,它一问世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有些人就想将“大力士”蒸汽机装在车上,代替人力或者畜力来使车辆前进。说来有趣,这种大胆设想首先在军事上得到实现。当时,欧洲各国的军队为了满足作战需要,纷纷采用口径和射程越来越大的大炮。由于炮的重量不断增加,用人推马拉的办法很难保证大炮能及时跟随部队作战。法国一位名叫居尼奥的炮兵军官,针对这一问题就研制成用蒸汽机推动的“蒸汽汽车”来牵拉,从而开辟了以机器为动力的现代车辆蓬勃发展的道路,也为火车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这种将蒸汽机装在车子上的机械车是怎样推动车辆行驶的呢?我们从它的外形上可以看到,蒸汽机有一个大锅炉,装在车架的前端。在锅炉下面烧着煤火,用来将锅炉里面的水加热成蒸汽。由锅炉上的一根管子将蒸汽引入车子前轮上方的汽缸里,蒸汽的力气很大,便推着汽缸里的活塞向前移动,而活塞通过连杆和曲轴与前轮连在一起,于是随着曲轴的转动,车轮就跟着转起来,从而使车子前进了。
此后不久,这种冒着黑烟、喘着粗气的车子先后在英国和德国出现了,如英国1804年制成的蒸汽机车。不过,它的模样和先前不大一样了:有的将锅炉移到车子的中间,并罩上罩子,两头还装上几排座位;有的把锅炉移到车后部,而在前面坐人的地方装了一个车厢,等等。蒸汽车有点近代车的气派了。
与大多数新事物出现所受的遭遇一样,在当时马车占主要地位的欧洲各国,蒸汽车处处受到非难和排挤。
就说英国吧,那时各城市的邮政厅都使用大量的马车来运送邮件。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邮政厅便和大大小小的马车主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新出世的蒸汽车,并要求政府对蒸汽车加以种种限制。后来,英国政府也站在马车主一边来反对蒸汽车,并规定了许多条条框框。例如,对蒸汽车下了这样的命令:蒸汽车在行驶时,必须有手持小红旗的人在车前55米处跑步前进,以招呼行人避让;在有马的地方,不许蒸汽车的锅炉放气;不许蒸汽车在街上鸣汽笛;蒸汽车在农村路上行驶,车的时速不得超过6千米,在城市不得超过3千米……这简直比老牛车还慢呢!现在看起来确实令人发笑。
后来,尽管人们对蒸汽车进行了改进,但是由于它有着先天不足的弱点,例如车上装的那又大又重的蒸汽机,既要经常停下来添煤加水,操作很不方便,又大量排出浓烟和蒸汽,而且还占了车上很大地方,装运不了多少货物,所以人们逐渐对它失望起来。
就在人们为蒸汽车的前途担心的时候,有人就想到了16世纪中期在矿山上用木头做轨道,以人力和畜力拉动的车子,提出也给蒸汽车铺上轨道 (木头轨道显然不行,需要用铁轨),让它拖带几节车厢在铁轨上行驶的设想。这可是个好主意,不仅使车厢里可装很多的货物和人员,而且可发挥蒸汽机力气大的特长,使车子跑得快。
㈤ 火车的出现意义
自行车都下岗了。。。
呵呵,我以前比较喜欢看<第十放映厅>,在讲到圣诞节的影片时候,曾经提到过火车,称其为欧洲近代最伟大发明之一,很多欧洲人心中都有一种火车情结,比如说《东方快车》等,一些故事都发生在火车上的,证明了火车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力,这样。
㈥ 火车的发明者是谁这一全新交通工具的发明有何重要意义
在1781年,火车先驱乔治.斯蒂芬森出生在一个英国矿工家庭。直到18岁,他还是回一个目不识答丁的文盲。他不顾别人的嘲笑,和七八岁的孩子一起坐在课堂里学习。1810年,他开始制造蒸汽机车,并饯行蒸汽机车具有光明的前景。1817年,当斯蒂芬森决定他主持修建从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线上完全用蒸汽机车承担运输任务。但是,保守的铁路拥有者却对蒸汽机车的能力表示怀疑。他们提出,在铁路边上固定的牵引机,用拖缆来牵引火车。斯蒂芬森为了让人们充分相信火车的性能,制造出了性能良好的“火箭号”机车。这种机车的卓越表现终于让怀疑者改变了态度,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条完全靠蒸汽机运输的铁路线。
使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㈦ 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有什么意义
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㈧ 气船和火车的发明有什么意义
当时英国正好处于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原料的供应需求不成正比,因此促使人类发明了大大加快原料供应速度的交通工具,使得生产力大大提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㈨ 世界上第一列火车列车是谁造成的它用什么作为动力它的发明有什么意义
世界上第一列火车的发明者是英国的乔治·史蒂芬森,他参与了斯托克顿——达林顿之间的铁路(1825
年通车)和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1830
年通车)的建设,为铁路事业的迅猛发展铺平了道路,把他称作铁路之父。
它是以蒸汽作为动力,就是改装了蒸汽机车.他的发明,直接改变了世界的交通方式,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简单点说,就是把地球变小了...
㈩ 火车和汽车是以什么作为动力的,他们的发明有什么重大意义
都是以能源作为动力,推动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