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甲壳虫汽车的大事记录
1931年弗迪南·波尔舍画出了大众汽车的第一张设计图。
1934年 希特勒委托波尔舍设计售价在1000帝国马克之内的大众汽车。
1935年 制造出第一辆22.5马力、700CC的样车。
1936年 10月22日至12月22日期间,完成5万公里的路试。
1937年 已经制造了30辆样车,完成了将近240万公里的路试。
1938年 在沃尔夫斯堡开始了大众汽车厂的建设,这里生产了当时被称为“欢乐带来力量的汽车(KDF车)”——甲壳虫。
1939年 KDF车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27万德国人预定了该车,但是战争的爆发使大众汽车厂转为生产军备。
1946年 10月14日,大众汽车甲壳虫的总产量达到1万辆。
1947年 第一批甲壳虫出现在德国汽车销售商的展厅中,全年制造了8987辆甲壳虫,并第一次出口到荷兰。
1948年 在德国已经有了1500名甲壳虫的私人用户。
1949年 大众汽车推出用于出口的甲壳虫,50年代甲壳虫的出口为德国的经济奇迹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1月8日,两辆甲壳虫从荷兰经水运抵达美国。
1951年 大众汽车的总产量达到25万辆,并已经向29个国家出口了甲壳虫。
1953年 甲壳虫原有的面包圈型后窗被更大的椭圆车窗所代替,这一代甲壳虫被亲切称为“小椭圆”。
1954年 甲壳虫的功率从25马力提高到30马力,最高时速达到110公里。
1955年 8月5日,甲壳虫总产量达到100万辆。
1962年 第500万辆甲壳虫下线。
1966年 44马力的甲壳虫1500型面世,一年后又推出了34马力的经济型甲壳虫。
1967年 第1000万辆甲壳虫下线。
1968年 大众汽车第一次在广告中称它最成功的轿车为“甲壳虫”。
1972年 2月17日,大众汽车甲壳虫以15,007,034辆的总产量打破了福特T型车的生产纪录。
1974年 7月1日上午11:19分,在沃尔夫斯堡生产的最后一辆甲壳虫下线。
1978年 在德国本土生产的最后一辆甲壳虫在埃姆登工厂下线;同时在海外,甲壳虫的生产量已经达到1000辆/天。
1980年 最后一辆装配风冷发动机的甲壳虫敞篷车驶出了位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的卡曼公司的生产线。
1981年 5月15日,第2000万辆甲壳虫在墨西哥下线。
1984年 甲壳虫的价格第一次超过了1万德国马克。
1985年 大众汽车停止从墨西哥向欧洲进口甲壳虫。
1998年 新甲壳虫诞生,在墨西哥生产,供应全世界。
2003年 在墨西哥生产的大众汽车新甲壳虫敞篷车在德国上市。
2012年,全新一代甲壳虫怒放“虫”生。
② 大众1947年生产的甲壳虫创造了什么奇迹
1947年第一批甲壳虫出现在德国汽车销售商的展厅中,全年制造了8987辆甲壳虫,并第一次出口到荷兰。
到1972年2月17日,第15007034辆甲壳虫车出厂,比福特T型车多一辆,取得了全球产销量冠军的美誉,甲壳虫汽车已爬遍了欧洲和美洲大陆。
③ 甲壳虫汽车的历史
“甲壳虫”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在1938年7月3日的《纽约时报杂志》上,美国人认为这辆车像“一只可爱的小甲壳虫”。从1967年起,这辆车在德国正式被称为“甲壳虫”,而之前该车一直被称为“大众1型”。之后,这辆车在所有语言中都被称为“甲壳虫”。
1938年,大众推出了经过进一步改型的“38”系列车型,它装载的空冷直列4缸986毫升排量发动机能输出24马力的功率,车重750公斤。这款坚实且具有与众不同外型的车,就是“甲壳虫”汽车的鼻祖。但实际上,直到1968年,“甲壳虫”的名字才第一次出现在大众公司的官方名册里。
1939年2月16日,柏林车展上还展出了由费迪南·波尔舍重新设计,由希特勒命名的“KdF-Wagen”。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大众汽车公司开始大量生产军用汽车。1945年,战争结束,在同盟国的监督下,大众汽车公司开始重新生产民用汽车。从此,甲壳虫汽车进入了快速、平稳的发展时期。1972年2月17日,第15,007,034辆甲壳虫出厂,打破了福特公司T型车保持的生产纪录。8月,编号为“VW 1303”的装载40-50马力发动机的甲壳虫取代了原有的“VW 1302”,成为主流车型。1973年,大众汽车公司将几款特制型号的甲壳虫投放市场:Jeans甲壳虫、大甲壳虫、“黑-黄比赛者”和城市甲壳虫。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国家正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恢复过来,特别是美国,工业水平已经超越了欧洲。而在这一期间,亨利福特的T型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纷纷进入家庭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车”,并且使美国开创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汽车繁荣时代。而在大西洋的彼岸德国,不少人也意识到开发一款国民车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无论是在经济、军事还是政治上。
1974年6月1日上午11点19分,位于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汽车本厂停止生产甲壳虫。8月,宣布停产VW 1303 A。1975年7月,VW 1303也停产了。直到1978年1月19日,德国本土生产的最后1辆甲壳虫汽车在Emden(埃姆登)下线。到此为止,德国本土共生产了16,255,500辆甲壳虫。但是,大众汽车海外的工厂产量正在迅速崛起。
1981年5月15日,第2000万辆甲壳虫汽车在大众汽车公司位于墨西哥的Peubla工厂下线。这是汽车工业史上的一个奇迹,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世界纪录的诞生。为了庆祝这一伟大成就,大众汽车公司推出了“SilverBug”珍藏版甲壳虫,以此献给那些忠心的追随者们。 1998年,大众汽车公司推出了其全新打造的新款甲壳虫汽车。这款车在1998年底特律国际车展上露面时,即受到了公众和传媒的关注。新款甲壳虫的外形设计仍颇具当年甲壳虫的风采,同时拥有靓丽的色彩和动感的线条,整体造型还是秉承了半个世纪前的款式,但是加入了更多现代化的设计元素,再加上现代化的机械性能,新款甲壳虫无疑将成为21世纪的现代车型。
除了外形和仪表盘与从前相近,新款甲壳虫由以前的后轮驱动,改为了前轮驱动,发动机也由以前的风冷式改成了液冷式,安全设备新添了防抱死制动系统和侧面安全气囊。尽管相对于紧凑型车来说,甲壳虫价格略显昂贵,但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车型本身,同时还有品牌传承多年的“甲壳虫文化”。
大众汽车通过甲壳虫系列向人们证明,汽车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它还可以传达情感、代表个性、甚至创造不同的生活方式,历代甲壳虫演变的历史也成为了国际汽车产业时尚风潮发展的见证。 【2012年9月20日,上海】著名的时尚魔力之都中国上海迎来一场近几年最强悍的新车上市秀:堪称全球汽车工业奇迹之一,代表大众汽车品牌根基的全新一代甲壳虫,在无数中国虫迷的期盼声中,载誉而至,震撼归来。为期两天的“怒放 ‘虫’生”全新一代甲壳虫上市系列活动,吸引了全球时尚人士的强烈关注,而大众汽车全新一代甲壳虫,带着经典和彻底的改变扑面而来,在中国市场上重生并怒放。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海兹曼博士、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苏伟铭先生、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集团总经理Maik Stephan先生、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副总裁杨美虹女士、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大众汽车品牌总经理胡波先生,中国新摇滚乐领军人物汪峰,及上千位媒体记者和嘉宾共同见证了全新一代甲壳虫领跑的这一激情绽放的时尚派对。
此次上市车型为全新一代甲壳虫1.2TSI时尚型和舒适型,以及1.4TSI时尚型、舒适型和豪华型,5款车的国内售价分别为人民币198,800元,249,800元,228,800元,279,800元和299,800元。全新一代甲壳虫的上市,将进一步满足中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引领阳光时尚,活力动感的汽车文化潮流。正如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海兹曼博士所言,“在过去的29年里,大众汽车集团为中国成为汽车大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领先意味着我们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大众汽车十分严肃认真地履行在环保、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应尽的责任。这次带给中国消费者的全新一代甲壳虫,就是驾驶乐趣和环保的代名词。中国,将成为全新一代甲壳虫的第二故乡”。
④ 大众甲壳虫的大事记
设计图—KDF车
1931年弗迪南·波尔舍画出了大众汽车的第一张设计图。
1934年 希特勒委托波尔舍设计售价在1000帝国马克之内的大众汽车。
1935年 制造出第一辆22.5马力、700CC的样车。
1936年 10月22日至12月22日期间,完成5万公里的路试。
1937年 已经制造了30辆样车,完成了将近240万公里的路试。
1938年 在沃尔夫斯堡开始了大众汽车厂的建设,这里生产了当时被称为“欢乐带来力量的汽车(KDF车)”——甲壳虫。
1939年 KDF车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27万德国人预定了该车,但是战争的爆发使大众汽车厂转为生产军备。
废墟—奇迹
1945年 尽管工厂的63%被炸毁,但是甲壳虫几乎在战争刚刚结束就开始了生产,英国军官当局订购了2万辆车。
1946年 10月14日,大众汽车甲壳虫的总产量达到1万辆。
1947年 第一批甲壳虫出现在德国汽车销售商的展厅中,全年制造了8987辆甲壳虫,并第一次出口到荷兰。
1948年 在德国已经有了1500名甲壳虫的私人用户。
1949年 大众汽车推出用于出口的甲壳虫,50年代甲壳虫的出口为德国的经济奇迹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1月8日,两辆甲壳虫从荷兰经水运抵达美国。
1951年大众汽车的总产量达到25万辆,并已经向29个国家出口了甲壳虫。
1953年 甲壳虫原有的面包圈型后窗被更大的椭圆车窗所代替,这一代甲壳虫被亲切称为“小椭圆”。
1954年 甲壳虫的功率从25马力提高到30马力,最高时速达到110公里。
1955年 8月5日,甲壳虫总产量达到100万辆。
1962年 第500万辆甲壳虫下线。
新甲壳虫
1966年 44马力的甲壳虫1500型面世,一年后又推出了34马力的经济型甲壳虫。
1967年第1000万辆甲壳虫下线。
1968年 大众汽车第一次在广告中称它最成功的轿车为“甲壳虫”。
1972年 2月17日,大众汽车甲壳虫以15007034辆的总产量打破了福特T型车的生产纪录。
1974年 7月1日上午11:19分,在沃尔夫斯堡生产的最后一辆甲壳虫下线。
1978年 在德国本土生产的最后一辆甲壳虫在埃姆登工厂下线;同时在海外,甲壳虫的生产量已经达到1000辆/天。
1980年 最后一辆装配风冷发动机的甲壳虫敞篷车驶出了位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的卡曼公司的生产线。
1981年5月15日,第2000万辆甲壳虫在墨西哥下线。
1984年 甲壳虫的价格第一次超过了1万德国马克。
1985年 大众汽车停止从墨西哥向欧洲进口甲壳虫。
1998年 新甲壳虫诞生,在墨西哥生产,供应全世界。
2002年 随着第21517415辆高尔夫驶下生产线,高尔夫的生产量超过了甲壳虫位居世界第一。
2003年 在墨西哥生产的大众汽车新甲壳虫敞篷车在德国上市。
2003年 7月30日,最后一辆甲壳虫驶下大众汽车墨西哥工厂的生产线,总产量达21,529,464辆,超过福特T型车,成为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最为成功的车型之一。
2012年,全新一代甲壳虫怒放“虫”生
2013年,为满足更多人的进口车购买需求,上海大众汽车于2013年年同大众汽车集团签署了进口车引进协议,原装进口旗舰豪华SUV途锐、高端商务车迈特威、多功能全能MPV夏朗,以及时尚小车甲壳虫与尚酷均列入其进口车销售业务的行列中。
2014款甲壳虫
新一代甲壳虫敞篷版在外观将继续延续大众的“新经典”设计,融入大众家族式的简约风格的同时还会保留甲壳虫70多年来的经典外观风格,譬如说圆形的车灯、突出的翼子板设计就是多年沿用的设计。
动力方面没有太多的新鲜点,新甲壳虫敞篷版动力系统与硬顶版本完全相同, 包括1.2TSI、1.4TSI以及2.0L发动机三款汽油发动机,而首批引入国内的将是1.2T、1.4T两种车型。
2014款甲壳虫增加1.8TSI车型
发动机,取而代之的是一款搭载1.8TSI引擎配置的车型,据悉该车搭载的是大众第三代EA888发动机。相比之前新车的售价则基本保持不变。
由于各国针对大排量车型的环保征税提高,很多厂商都开始用小排量增压发动机替代。大众此举也是为了迎合这一要求。据悉,新推出的1.8TSI车型手动六速基本款在美国的起售价为21395美元(约合人民币12.9万元)。敞篷版起售价为25170美元(约合人民币15.2万元)。
性能方面,大众基本让全新1.8TSI发动机的性能与之前2.5L自然吸气发动机相同。这款1.8TSI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25kW。而在扭矩方面对比之前提升甚微,但是在峰值扭矩的介入转速却减少了700转左右,这也就说明新车的提速来的更快更早。不过减小排量最直观的效果还是在油耗方面,新车百公里综合油耗相比之前已经降低了很多。
国内市场甲壳虫已经推出1.2TSI、1.4TSI和2.0TSI三种排量发动机的车型。相比这三种排量,1.8TSI引进国内市场的意义不大。不过国内已经引进第三代EA888发动机的生产线,相信不久后就能有更多搭载该款发动机的国内车型出现。
⑤ 甲壳虫车的来历
大众汽车在整个20世纪有两款经典车型不可超越,一台是甲壳虫,另一台则是高尔夫。它们对整个汽车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老款甲壳虫也是迄今为止销量最大的单一车型记录保持者。
“甲壳虫就是四个轮子上的德国历史。它曾被希特勒鼓吹,被波尔舍设计,然后被德国的各个阶层所驾驶———甲壳虫是一辆真正的全民汽车,一个神话。”引自某资深汽车评论家。
谈及甲壳虫的诞生就不能不提及老波尔舍先生,他于1931年画出了甲壳虫的草图,1935年制造出第一辆样车。但是投入量产却是在二战后。战后产量突飞猛进,10年后就庆祝100万辆下线了。
“甲壳虫”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在1938年7月3日的《纽约时报杂志》上,美国人认为这辆车像“一只可爱的小甲壳虫”。从1967年起,这辆车在德国正式被称为“甲壳虫”,而之前该车一直被称为“大众汽车1型”。之后,这辆车在所有语言中都被称为“甲壳虫”。
甲壳虫采用后置后驱布局,其动力来自一台风冷水平对置发动机。因动力系统非常紧凑,仅占据了车尾很小一部分空间,因此甲壳虫的空间利用率是非常出色的,是一台实用的家庭车。当年甲壳虫拥有同时代车型中非常难得的四轮独立悬架设计,带来不俗的行驶舒适性。优异的设计和合理的价格,成为甲壳虫成功的关键。
甲壳虫的后置后驱布局直径仍然在保时捷911身上保留,这要从老波尔舍的儿子费迪南德波尔舍设计的保时捷356跑车说起。356当时借用老甲壳虫的引擎和底盘系统,但车身经过重新设计,也更加低矮。从保时捷的第一件产品开始,保时捷和大众公司的血脉就联系在了一起。
当费迪南德•波尔舍在绘图板上画出其心目中大众汽车的蓝图时,大师也没有想到,这个名叫甲壳虫的车型会在此后的70年内创造了全球销售2200万辆的神话,而生产这款车的大众汽车公司也因此成为了欧洲最具实力的汽车集团之一。
⑥ 打败了所有敌人,输给了时代,细数甲壳虫三代车型的发展历史
日前,《大黄蜂》独立电影第二部正在筹划中,虽然甲壳虫面临停产,但这一经典车型也将继续以登上大荧幕的方式存留在车迷们的心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⑦ 摇滚史上最伟大民谣组合,甲壳虫之后第二奇迹,这一切要用多长时间
摇滚史上最伟大的民谣组合,披头士之后的第二个奇迹,都只用了4年
如果有一天要选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 *歌曲,边肖认为美国60年代最美丽的声乐组合“西蒙和加芬克尔乐队”是绝对不可或缺的。50多年过去了。虽然这个团解散了很多年,两个成员已经彻底分手,再也没有说过什么话,但不变的是他们那如天鹅绒般轻柔温暖的音乐。今天,置身于这个浮躁喧嚣的时代,无论何时何地打开他们的歌曲,周围瞬间安静,只留下优美的音乐和一颗安稳的心。
事情发生已经十几年了,人们可能已经忘记了这个组合,但并没有被时间淘汰的是美好的音乐。多年后,当“寂静之声”的旋律再次响起时,它引起的共鸣从未像十多年前那样改变。关于这个组合,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事情,或者你还知道哪些优美的音乐?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想法。
⑧ 甲壳虫的历史
193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生产的气流牌小客车,首先采用了流线型的车身外形。1936年福特公司在“气流”的基础上,研制成功林肯和风牌流线型小客车。此车散热器罩很精练,颇具动感,俯视整个车身呈纺锤形,很有特色。流线型车身的大量生产从德国“大众”开始。 1933年德国的波尔舍博士设计了一种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波尔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甲壳虫外形的长处,使其成为同类车中之王,“甲壳虫”也成为该车的代名词。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甲壳虫型汽车直到1949年才真正大批量生产,并以一种车型累计生产超过二千万辆的记录畅销世界各地。 对于追寻时尚、挥洒个性的成功女性来说,经典时尚的柔美、洒脱个性中的细腻不可或缺,独立自主的选择一样可以经受鉴赏眼光的评判,新甲壳虫显然是她们的最爱。2006年款新甲壳虫和新甲壳虫敞篷车,更为引人注目,外观充满更多神采和灵气,优雅的车身比例,圆润而流畅的线条,充满神采灵气的外观,炯炯有神的前后椭圆形大灯,诱人心动的多种明亮色彩,成为新时代新的经典之作。它卓越的安全性, 完美的制造工艺以及大众汽车有口皆碑的品质,无不彰显了新甲壳虫是经典中的典范。
⑨ 大众甲壳虫的历史
大众甲壳虫(Volkswagen Beetle)正式名称为大众1型(Volkswagen Type 1),是由大众汽车(香港译福士车厰)在1938年至2003年间生产的一款紧凑型轿车。虽然“甲壳虫”这个名称很早就被公众所接受,但直到1967年8月,大众汽车才正式在市场上使用这个名字。而在此这前,欧洲市场销售的该款车都是以“Type I”或“1200”、“1300”、“1500”这些发动机排气量来命名的。1998年,在最初的甲壳虫下线许多年以后,大众汽车正式推出了外形与原先非常相似的新甲壳虫(以大众高尔夫(Golf)为平台),而甲壳虫则在墨西哥和其他少数一些国家一直生产到2003年。
在一项评选最具世界影响力的“20世纪汽车”的国际投票中,甲壳虫排名第四,仅次于福特T型车、迷你和雪铁龙DS。
“人民的汽车”
甲壳虫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的纳粹德国。阿道夫�6�1希特勒希望能够生产一款可以广泛使用的大众化汽车,于是委任工程师费迪南德�6�1波尔舍来完成这项任务。希特勒对这款车的要求是:可以载两个成人和三个儿童、最高时速100公里/小时、售价不超过1000马克。同时还推出了一项储蓄计划以使普通群众也可以买到汽车。然而,随后到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这些参加了该计划的民众再也没能得到他们购买的汽车,除了一小部分的纳粹高官。
费迪南德�6�1波尔舍在按受这项任务之前几年就已经简明叙述了这款车的最初技术参数,但一直未能形成产品,直到他得到了第三帝国的支持。
[编辑本段]大众甲壳虫大事记
从设计图到KDF车
1931年 弗迪南�6�1波尔舍画出了大众汽车的第一张设计图。
1934年 希特勒委托波尔舍设计售价在1000帝国马克之内的大众汽车。
1935年 制造出第一辆22.5马力、700CC的样车。
1936年 10月22日至12月22日期间,完成5万公里的路试。
1937年 已经制造了30辆样车,完成了将近240万公里的路试。
1938年 在沃尔夫斯堡开始了大众汽车厂的建设,这里生产了当时被称为“欢乐带来力量的汽车(KDF车)”——甲壳虫。
1939年 KDF车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27万德国人预定了该车,但是战争的爆发使大众汽车厂转为生产军备。
从废墟到经济奇迹的发动机
1945年 尽管工厂的63%被炸毁,但是甲壳虫几乎在战争刚刚结束就开始了生产,英国军管当局订购了2万辆车。
1946年 10月14日,大众汽车甲壳虫的总产量达到1万辆。
1947年 第一批甲壳虫出现在德国汽车销售商的展厅中,全年制造了8987辆甲壳虫,并第一次出口到荷兰。
1948年 在德国已经有了1500名甲壳虫的私人用户。
1949年 大众汽车推出用于出口的甲壳虫,50年代甲壳虫的出口为德国的经济奇迹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1月8日,两辆甲壳虫从荷兰经水运抵达美国。
1951年 大众汽车的总产量达到25万辆,并已经向29个国家出口了甲壳虫。
1953年 甲壳虫原有的面包圈型后窗被更大的椭圆车窗所代替,这一代甲壳虫被亲切称为“小椭圆”。
1954年 甲壳虫的功率从25马力提高到30马力,最高时速达到110公里。
1955年 8月5日,甲壳虫总产量达到100万辆。
1962年 第500万辆甲壳虫下线。
从甲壳虫到新甲壳虫
1966年 44马力的甲壳虫1500型面世,一年后又推出了34马力的经济型甲壳虫。
1967年 第1000万辆甲壳虫下线。
1968年 大众汽车第一次在广告中称它最成功的轿车为“甲壳虫”。
1972年 2月17日,大众汽车甲壳虫以15007034辆的总产量打破了福特T型车的生产纪录。
1974年 7月1日上午11:19分,在沃尔夫斯堡生产的最后一辆甲壳虫下线。
1978年 在德国本土生产的最后一辆甲壳虫在埃姆登工厂下线;同时在海外,甲壳虫的生产量已经达到1000辆/天。
1980年 最后一辆装配风冷发动机的甲壳虫敞篷车驶出了位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的卡曼公司的生产线。
1981年 5月15日,第2000万辆甲壳虫在墨西哥下线。
1984年 甲壳虫的价格第一次超过了1万德国马克。
1985年 大众汽车停止从墨西哥向欧洲进口甲壳虫。
1998年 新甲壳虫诞生,在墨西哥生产,供应全世界。
2002年 随着第21517415辆高尔夫驶下生产线,高尔夫的生产量超过了甲壳虫位居世界第一。
2003年 在墨西哥生产的大众汽车新甲壳虫敞篷车在德国上市。
2003年7月30日,最后一辆甲壳虫驶下大众汽车墨西哥工厂的生产线,总产量达21,529,464辆,超过福特T型车,成为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最为成功的车型之一。
⑩ 甲壳虫创造奇迹的阅读答案你得到什么启发
参考: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