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张衡发明的记里鼓车是怎样完成测量路程的
张衡
张衡,字平子,是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以及文学家。他与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做出来杰出的贡献,由于他对人类的突出贡献,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记里鼓车中有一套减速齿轮系,始终与车轮同时转动,其最末端一只齿轮轴在车行驶一里时正好回转一周,车子上层的木人受凸轮牵动,由绳索拉起木人右臂击鼓一次,以示里程。
原理
记里鼓车的击鼓记里与“十里击镯”的原理大同小异,采用的原理与现代汽车上的里程表的原理相同。记里鼓车的创造是近代里程表、减速器发明的先驱,同样也是科学技术史上的一项重要突破。
『贰』 指南车的发明者是
关于指南车的出现时间,有四种说法:一、西晋崔豹所著《古今注》及《志林》等
古籍说黄帝与蚩尤作战时,蚩尤作大雾,黄帝造指南车为士兵领路。二、《古今注》及《鬼谷子》等古籍说周公(即周武王弟)作指南车,是因“越裳氏”来进贡,迷失了归路,周公造“五乘”指南车,为他们引路。三、刘仙洲在所著《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中说指南车的发明应以古籍《西京杂记》记载为据,定为西汉。四、王振铎在所著《科技考古论坛》中说“创造指南车者,当以三国时马钧为可信”,并引《魏略》所记来加以证明。如何看待以上四种说法呢?
从现有资料判断,知指南车的内部结构有两种可能性:利用机械系统之定向性或磁铁的指极性。若以考古资料为据可知,中国齿轮出现的时间,在战国到西汉之间。《宋史》记载了宋代两种指南车的具体结构,可知宋代的指南车肯定是齿轮传动系统,依靠机械传动系统的定向性。则此种指南车出现时间不可能早在齿轮之前,上述所谓黄帝或周公造指南车之说都不能成立,尤其黄帝发明之说更早于车的发明时间。以刘仙洲所说西汉已有指南车较为妥当。至于王振铎主张三国有指南车说,则就更稳妥了,但将这说成指南车出现的时间就保守了些。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具有能自动离合齿轮系装置的车辆。关于指南车的发明有许多传说和记载。据史书记载,东汉张衡(公元78-139年)、三国时代魏国的马钧、南齐的祖冲之都曾制造过指南车。《宋史·舆服志》中对指南车的结构和各齿轮大小和齿数都有详细记载。
现今虽可知宋代两种指南车的内部结构确是机械系统,与指南针无关,但对其他朝代指南车的内部结构,未见任何古籍及参考资料,也就无法证明其他朝代指南车内部是利用了什么原理。但如指南车利用了磁铁的指极性,而指南车出现的时间不可能早过磁铁的发现,现今认为中国磁铁的发现时间为公元前三世纪,与黄帝与周公发明指南车矛盾
---来着《网络》
『叁』 是谁第一个发明了车如题 谢谢了
汽车发展史——早期 我国古代的车辆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车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发明的。据史料记载,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初大禹时代,有一个叫奚仲的人,他发明的车由两个车轮架起车轴,车轴固定在带辕的车架上,车架附有车箱,用来盛放货物。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辆车。 最初的车辆,都是由人力来推动的,称为人力车。后来人们开始用牛、马拉车,称为畜力车。据传说,畜力车是商汤的先祖相土和王亥共同发明的。 在历代车辆发展过程中,有重要技术价值的还要数指南车和记里鼓车。 在三国时期,有一位叫马钧的技术高明的大技师,他发明了指南车。指南车是一种双轮独辕车,车上立一个木人伸臂南指。只要一开始行车,不论向东或向西转弯,木人的手臂始终指向南方。 记里鼓车是早在公元3世纪时,中国最先发明的记录里程的仪器,可惜最初结构已失传,到宋代才由燕肃重新制造成功。 指南车和记里鼓车都是利用齿轮传动原理来进行工作的。它的出现,体现了700多年前我国车辆制造工程技术已达到的高度水平,是我国古代技术的卓越成就。 汽车发展史——早期 第一辆蒸汽汽车 1765年,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带领人类进入了"蒸汽机时代"。许多发明家也纷纷把瓦特的发明应用到"自走式车辆"的设计中。 法国人居尼奥花了6年时间,于1769年制成了世界第一辆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汽车。这辆式样很奇特的汽车,车身用硬木制成框架,由三个一人多高的铁轮支撑。车的前面放着容积为50L的梨形大锅炉,锅炉后边有两个容积为11加仑的汽缸。锅炉由简单的曲拐把活塞的运动传给前轮,使前轮转动。同时前轮还是转向轮,由于前轮上压着很重的锅炉,所以操纵转向杆很费力。 这辆蒸汽车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每走15分钟后,锅炉的压力就损耗尽了,只得停下来再加上水烧开成蒸汽,而它的最高时速也只有4km/h。 这辆车由于方向杆操纵困难,试车中不断发生事故。一次在般圣奴兵工厂附近下坡时,因转弯不及时而撞到了兵工厂的墙上,值得纪念的世界第一辆汽车,被撞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 (1):汽车发展史 早期蒸汽车的黄金年代(一) 18世纪末在欧美各国,出现了一个研究和制造蒸汽汽车的热潮,各种途的蒸汽汽车相继问世。汽车的车身和其它机构也在迅速改进。到了19世纪期,出现了一个蒸汽汽车的全盛时期。 1801年,理查德·特雷威蒂克制造了英国最早的蒸汽汽车。两年后,代又制成了形状类似公共马车的蒸汽汽车。这辆公共汽车能乘坐8个人,创造了在平路上时速为9.6km/h,坡道上时速为6.4km/h的世界纪录。 1825年英国公爵嘉内制成了第一辆蒸汽公共汽车。这辆车的发动机装在后部,后轴驱动,前轴转向。它采用了巧妙的专用转向轴设计,最前面两个轮并不承担车重,可由驾驶者利用方向舵柄轻便地转动,然后通过一个车辕,引导前轴转动,使转向可以轻松自如。 1831年嘉内利用这辆车开始了世界上最早的公共汽车运营业务,所以这辆车也被认为是世界最早的公共汽车。 (2):早期蒸汽车的黄金年代(一) 1828年,哈恩格克制成了比嘉内的汽车性能更好的蒸汽公共汽车,并开始了公共运输事业的企业化。他的车可以乘载22名乘客,时速32km/h,营运后很受欢迎。1834年,发展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公共汽车运输公司--"苏格兰蒸汽汽车公司"。 (3):汽车发展史 早期蒸汽车的黄金年代(二) 1805年,美国人艾文思首次制造了装蒸汽发动机的水陆两用汽车。这种水陆两用汽车是费城港当局为了疏通费城港,委托艾文思负责制造的,原来打算是制造疏浚船,不料船制成以后,因发列作业场地不在海岸边,于是不得不考虑将这艘蒸汽船运送到有港口的地方。艾文思在船底装上了四个车轮,用船上的蒸汽发动机驱动。这样便把船运到了港。因此疏浚船成了水陆两用车。它也成为现代水陆两用汽车的鼻祖。 1928年,法国人配夸尔制造了一辆蒸汽牵引汽车。这辆汽车首次采用将发动机置于车的前端,而由后轴驱动的总布置方案。在发动机和后轴之间,用链条传动。为了转弯灵活,后轴系由两根半轴构成,当中由差速齿轮连接,这就是最早发明的差速器。此外,两个小小的前轮,是各自与车架弹性相接的,这称作独立悬挂。这种独立悬挂设计,在当时有划时代的意义。配夸尔的链条传动、差速器、独立悬挂等设计,对汽车的发展贡献极大,至今仍在汽车上广泛地应用。 (4):汽车发展史 早期蒸汽车的衰落 在蒸汽车的最初发展时期,它们的设计都很简单,就是把一个蒸汽机装上底架和轮了。为了达到一定的输出功率,就要有个尽可能大的锅炉;为了达到一定的行程,又要备有充足的水和煤;车身重了,就要求有一副结实的底架和坚固的车轮。就这样,恶性循环,车越来越笨重,操纵越来越困难。 所以,这些大型蒸汽车仅适用于定班的往返行驶,路线固定,沿途又有煤、水供应。即便如此,仍有许多不可避免的缺陷,如制动困难,车太重,车轮窄,惯性大,转向不灵敏。有时候明知要减速转弯就是慢不下来,转不过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车撞上障碍物,要么就是制动太狠,轮轴断裂。更可怕的是,炉压过高,一时难以控制,经常发生锅炉爆炸事件。 而且,乘坐这种车还得看天气:下雨天车上遮盖不严,道路泥泞不安全;严寒天烧水难,易熄灭,行驶也慢;热天坐在锅炉边没人愿意忍受;刮风天要看风向,顺风时车尾的浓烟会把乘车人熏得喘不过气来。 (5):汽车发展史 早期蒸汽车的再度兴旺与最后没落 19世纪末叶,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欧美各国政府深感马车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于是又开始大力倡导动力机车。在此号召下,各国的蒸汽一事业如久旱逢甘露一般再次迅速发展起来。 法国人阿美德·珀列·配尔于1872年制造了一辆四轮蒸汽长途公共汽车,这辆车装有两台V型蒸汽发动机,它还具备有近似于现代汽车的变速器和转向盘。 1883年,法国人提翁·浦东合组汽车公司,制造三轮蒸汽车。从此蒸汽车由单个试制进入了工业生产阶段。 在载客汽车发展的同时,载货蒸汽车也发展起来。载货汽车要求牵引力大,能够爬坡。早期的蒸汽货车的典型式样是发动机在前,后轮驱动,并有宽敞的车槽。 (6):汽车发展史上的四座里程碑 第一辆汽油发动机汽车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研制成一辆装有0.85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德国另一位工程师哥德利布·戴姆勒也同时研制出一辆用1.1马力汽油发动机作动力的四轮汽车。 第一辆量产的汽车 1908年,汽车史上第一辆在生产线上大量装配的四轮汽车福特T型车在美国诞生。福特T型车一改以往汽车马车型的造型,加上功能配置上的创新和改进,使它成为当时城市最佳的个人交通工具,上市第一年就卖出1.9万辆。1920年,T型车从装配线退役时,总共生产了1500万辆。 第一辆划时代汽车 大众甲壳虫成功是众所周知的:它打破了福特T型汽车的产量纪录。目前,大众汽车公司又推出新甲壳虫,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它的优点是结实耐用,不讲究豪华,而且价格大众化。 第一辆微型汽车 1959年面世的“迷你(Mi ni)”轿车引发了汽车技术的一场革命。这种小型车在取得观念上的突破的同时,还屡次在汽车赛中取得冠军。40年后的今天,这款车仍然流行,几乎所有公司都模仿了“迷你车”的设计,使之成为最家庭化的轿车。
『肆』 谁发明了指南车
对于指南抄车的发明者,袭有很多中说法,据史书记载,东汉张衡(公元78-139年)、三国时代魏国的马钧、南齐的祖冲之都曾制造过指南车。
不过其后又有历史典籍显示三国时马钧是第一个成功地制造指南车的人。《宋史·舆服志》则详细地记载了燕肃和吴德仁所造指南车的结构和技术规范,成为世界史上最宝贵的工程学文献。
(4)记里鼓车的发明人扩展阅读:
指南车工作原理
指南车其工作原理是,靠人力来带动两轮的指南车行走,从而带动车内的木制齿轮转动,来传递转向时两个车轮的差动,再来带动车上的指向木人与车转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车上的木人指示方向。
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指南车出发时设置木人指示的方向,“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
『伍』 指南车是谁发明的呢
指南车是三国时的马钧发明的。
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装置。指南车的原理是,靠人力来带动两轮的指南车行走,从而带动车内的木制齿轮转动,来传递转向时两个车轮的差动,再来带动车上的指向木人与车转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车上的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指南车出发时设置木人指示的方向,“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
指南车的发明较早。据传说西周时就已发明,但最早的确切记载是在三国时期。有历史典籍显示三国时马钧是第一个成功地制造指南车的人。从三国时开始,历代史书几乎都有指南车的记载,但是都比较简略。直至宋代才有完整的资料,《宋史》中较详细地记载了它的内部结构。
(5)记里鼓车的发明人扩展阅读
马钧的主要发明:
马钧是中国古代的机械大师。他从小口吃,不善言谈。但是他很喜欢思索,善于动脑,同时注重实践,勤于动手,尤其喜欢钻研机械方面的问题。马钧早年生活比较贫困,长时间住在乡间,比较关心生产工具的改革,并且作出了突出贡献。
马钧在魏朝担任给事中,同时研制机械。他虽然一生不大得志,但刻苦钻研,设计制造出多种机械。魏明帝时,见当时织机五十条经线者有五十蹑(脚踏操纵板),六十条经线者六十蹑,便将织机一律改为十二蹑,大大提高了功效。
在洛阳时,又发明了排灌水车,名叫“翻车”,它利用人力可以将水由低处提到高处。他还研究制造出指南车,改进了诸葛亮的连弩,改进了攻城用的发石车。他制造的“水转百戏”以水为动力,以机械木轮为传动装置,使木偶可以自动表演,构思十分巧妙。
『陆』 记里鼓车的历史
记里鼓车又有“记里车”、“司里车”、“大章车”等别名。有关它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晋书·舆服志》:“记里鼓车,驾四。形制如司南。其中有木人执槌向鼓,行一里则打一槌。”晋人崔豹所著的《古今注》中亦有类似的记述。因此,记里鼓车在晋或晋以前即已发明了。
1800年前的汉代,大科学家张衡发明了记里鼓车。据记载,记里鼓车分上下两层,上层设一钟,下层设一鼓。记里鼓车上有小木人,头戴峨冠,身穿锦袍高坐车上。车走十里,木人击鼓1次,当击鼓十次,就击钟一次。
史书中留下姓名的记里鼓车机械专家,是三国时代的马钧。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曹魏人,是当时闻名的机械大师。他不仅制造了指南车、记里鼓车,而且改进了绫机,提高织造速度;创制翻车(即龙骨水车);设计并制造了以水力驱动大型歌舞木偶乐队的机械等,可惜,他的生卒年并无详尽记载,只知道他当过小官吏,并因不擅辞令,一生并不得志。
到宋代,卢道隆于1027年制成记里鼓车,以及吴德仁于1107年同时制成指南车和记里鼓车的详情,则被记载于《宋史·舆服志》中。417年,刘裕率军打败后秦军,将缴获的记里鼓车、指南车等运回建康(南京)。后宋太祖平定三秦时又将其缴获。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内侍卢道隆又造记里鼓车。后来吴德仁又重新设计制造了一种新的记里鼓车。吴德仁简化了前人的设计,所制记里鼓车,减少了一对用于击镯的齿轮,使记里鼓车向前走一里时,木人同时击鼓击钲。
《宋史·舆服志》对记里鼓车的外形构造也有较详细的记述:“记里鼓车一名大章车。赤质,四面画花鸟,重台匀栏镂拱。行一里则上层木人击鼓,十里则次层木人击镯。一辕,凤首,驾四马。驾士旧十八人。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增为三十人。”由上述文字可知记里鼓车的外形十分精美,充分显示出当时手工技艺的高超水平。
记里鼓车的用途很狭窄,从《宋书·礼志》、《旧唐书·舆服志》、《唐书·车服志》和《金史·仪卫志》等文献材料来看,它只是皇帝出行时“大驾卤簿”中必不可少的仪仗之一,没有实际的用途。其次,是比较笨重。携带和使用不便,无益于世。故一经战乱,其器失传不存。至元代,此车已不见于卤簿,明清以降未闻有传其制者,此车遂绝迹于人间。
『柒』 早在1800年前的汉代,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用来测量车辆行驶里程的“记里鼓车”,又名“记里车”、“司里车
6尺
『捌』 记里鼓车和指南车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在车辆发展的过程当中,从机械结构方面来说,我国记里鼓车和指南车的出现尤其重要。从三国时期开始,历代史书差不多都有记里鼓车和指南车的记载,《宋史》详细地记载了它们的内部构造。 『玖』 车是谁发明的 就是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人称“汽车之父”。 『拾』 汉朝时发明的“记里鼓车”是什么车 记里鼓车又有“记里车”、“司里车”、“大章车”等别名。有关它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晋书·舆服志》:“记里鼓车,驾四。形制如司南。其中有木人执槌向鼓,行一里则打一槌。”晋人崔豹所著的《古今注》中亦有类似的记述 与记里鼓车的发明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