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脑什么时候被发明
在过丢很长一段时间,笔者一直以为,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在宾西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它被称为ENIAC。后来陆续获知,此事并不尽然.还有争议。那么究竟谁才是现代计算机的真正发明人?今年3月,依阿华什l 立大学(lowa State University)计算机系系主任张可昭教授邀请笔者访问该校,参观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故乡一该校物理系。物理系相关的史料展览加 之可昭教授如数家珍般r讲解.重现65年前发生的故事,证据确凿,且有美国法院判决。而国内的朋友们竟无一人知道让L事真相.不少作者在他们的专著或教材中,仍然把 ENIAC当成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写进他们的书中.以讹传讹。 上个世纪30年代,依阿华州立大学(lowa State Universit)物理系有位保加利亚裔舀lJ教授名叫约翰.文森特,阿塔那索夫(John Vincent Atanasoff),为学生讲授物理和数学物理方法方面的课程。在 求解线性偏微分方程组时,他的学生不得不面对繁杂的计算,要消耗大量的时间。阿坦那索夫试着运用模拟和数宇的方法来帮助他的学生们处理那些繁杂的计算问题。从1935年开始探索运用数字 电子技术进行计算工作,他工作得非常投入,常常废寝忘食,冥思苦想。关干当时他如何专注于这项工作,阿坦那索夫自己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描写,"我反复尝试寻找正确思路,却始终未得其解。这样 子地工作好几个月,一天傍晚我又回到我的办公室内工作,仍然没有头绪,感到极度沮丧。于是我钻进汽车开上了路。我把车开得很快并尽量专注于驾驶,这样一来我才可以把我那些l句题抛在脑后。 可是等我真正清醒过来时发现,我巳经跨过密西西比河,开出去189英里.到了依利诺依州。当时在依俄华州是禁酒的.可依利诺依州却不然。我依灯光寻摸,终于找到一家小酒馆,进去叫了杯酒喝了起来。我觉得头脑非常清晰,突然明白了我该怎样思考问题。干是立刻工作起来,在那儿一囗气干了三个钟头,然后才慢慢地把车开回家。那个晚上,在依利诺依川一个路边小酒馆里.我做出了四个决 定:采用电能与电子元件,在当时就是电子真空管;采用二进位制,而非通常的十进位制;采用电容器 作为存储器,可再生而且避免错误,进行直接的逻辑运算,而非通常的数字算术。" 阿坦那索夫的设计目标是能够解含有29个未知数的线性方程组一台机器,经过两年反复研究试 验,思路越来越清晰。他还需要一位聪明并且懂得机械`又有动手能力的人共同完成这项发明.于是他找到当时物理系正在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克利福德.贝里(Clifford Berry)。两个人终于在1939 年造出来了一台完整的样机,证明了他们的概念是正确并且是可以实现的。人们把这台样机称为ABC,代表的怠思是Atanasoff-Berry Computer,包含他们两人名字的计算机。这台计算机是电子与电器的结合,电路系统中装有300个电子真空管执行数字计算与逻辑运算。机器上装有两个记忆鼓,仗用电容器来进行数值存储八义电量表示数值。数据输入采用打孔读卡,采用二进位制。ABC的设计中巳经包含了现代计算机中四个最重要的基本概念。 令人惋惜的是,阿坦那索夫本人或许没有怠识到这是一项将要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发明八义及它将会给他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因此没有为自己申请专利保护。他在1942年应征去海军服务,就更无暇顾及此事了。依阿华州立大学校方也并没把ABC的发明当一回事,非但没有帮助阿坦那索夫完成申请专利,还命系里的研究生拆掉了ABC,因为在二次大战期间,计算机ABC上的那300个真空电子管是紧缺用品。学校后来明白了,那是一个无法挽回的绝顶错误。如今放在依 阿华州立大学ABC实验室供人参观的只能是后来按照当时设计的复制品了。 ABC的设计始于1935年并在1939年完成。它在时间上要早于其它任何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关电子计算机的设计方案,例如MlT的布什(Bush)和克劳福德(Crawford)的设计;柏林的崔司(Zuse) 与史莱尔(Schreier)设计.英国的外交部的设计,RCA的拉其曼(Hajchman)的设计,以及宾西法尼亚大学的约翰.莫西利(John Mauchley)与普莱思伯.艾克特(Presper Eckert)设计与制造的ENlAC。 长期以来,人们都误以为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是1945年宾西法尼亚大学设计制造的EN|ACA,而它的主要设计制造者莫西利也是这样自称,并且申请获得了美国专利。上面我曾提至l],上个世纪30年代晚于ABC的其它若干计算机的设计制造方案。事实上,除去ENlAC之外,应该说都是独立发明的。但 EN|AC却不然,美国明尼苏达(Minnesota)地区法院经过数年调查.最终发现它的设计制造者是深受ABC的影响,这台机器根本不能作为一项独立的发明。1973年美国明尼苏达地区法院作出正式宣判,吊销了莫西利的专利,并肯定了阿坦那索夫才是真正的现代计算机的发明人。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 在l94O年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年会上,宾西法尼亚大学的教授莫西利见到了阿坦那索夫。阿坦那索夫向他谈到关于自己设计制造的ABC。莫西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在次年来到依俄华州的小城阿木思(AMES),依阿华州立大学所在地。他一住五天,仔细了解ABC的设计细节和内部工作原理。回到宾西法尼亚大学后.他决定设计一台机器,宣称用它来解决天气预报问题,而这一计划也立刻得到国防部支持。1946年他与艾克特终于造出来称为ENIAC的机器,并且获得了发明专利,以及 由此而带给他们的巨大经济利益。莫西利讳莫如深,始终不承认他曾经向阿坦那索夫请教过ABC的设计原理一事,甚至在被问到是否在1941年曾去阿木思造访阿坦那索夫并且一住就是五天这件事.他也矢囗否认,说''不记得了''。直至到1973年.经历了美国联邦法庭最长时间的调查之后,真相终于大白.椎翻了剽窃者莫西利的专利,并且判决说.''现代计算机的基本想法是来自约翰.文森特.阿坦那索夫。
Ⅱ 世界上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是谁发明的,在什么时候
“谁是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对这个问题,业界有着不同的看法。在这里首先要解释一下两个相关的英文单词:Laptop和Notebook。这两个都是指“笔记本电脑”,但从字面上来理解,前者是特指能放到大腿上用的笔记本电脑。也就是说,很多人认为笨重得不能在膝上使用的“笔记本”不能称之为“笔记本”。
正是因为对笔记本电脑的理解不同,到底谁生产了第一台笔记本电脑也引起了一番纷争。
康柏第一台电脑Osborne I
康柏认为自己才是笔记本电脑的鼻祖。康柏于1982年11月推出了一款手提电脑,重28磅(约合12.6公斤),使用时,需要把一侧放平,直立的底部则显示出一个屏幕,虽然是比较重,但是当时2995美元的价格还是相当划算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它能与当时的IBM PC兼容————要知道那时候传说中的比尔·盖茨还是一个年轻的小伙,传说中的微软给IBM写的基于PC-DOS的软件还没办法在别的机器上运行。
IBM PC convertible 5140
IBM可不是这么认为。IBM于1986年生产了一台名为convertible 5140的笔记本,他认为自己才是世界上第一款笔记本电脑。理由是:IBM PC convertible 5140是世界上第一台内置电池的计算机。这也确立了以后笔记本的设计规范,电池成为不可替代的标准配置。该机重量“仅有”5.5公斤,而且性能在当年来看很是强大:它采用了低功耗8080处理器、拥有4.77MHz主频,256kb内存(可扩充至512k),两个3.5英寸软驱,可附加LCD显示器。
东芝的“世界第一台”笔记本
不过,东芝还是比IBM先走了一步。东芝1985年就推出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T1000/T1100,T1000的大小为12×2×11英寸,整机重量为6.4镑(合计2.9千克)。采用了哈壳式设计,提供了一个完整大小的82键键盘、一个3.5英寸的720KB硬盘、512KB的RAM和一个内置的调制解调器。由于重量也还合适,各方面都符合要求,大多数人认可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Ⅲ 电脑是什么时间发明的
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尔电机学院,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许版多权来宾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这里,因为他们要参加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的揭幕典礼。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外形奇怪、浑身闪闪发光的庞然大物。它,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这个庞然大物占地面积达170平方米,重达30吨。在揭幕仪式上,“埃尼阿克”为来宾表演了它的“绝招”———分别在1秒钟内进行了5000次加法运算和500次乘法运算,这比当时最快的继电器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要快1000多倍。这次完美的亮相,使得来宾们喝彩不已。然而谁又知道,在这个庞然大物诞生的过程中,有多少人为之倾注了无数的心血!
Ⅳ 笔记本电脑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1982年11月,Compaq推出第一台IBM兼容手提计算机,重28磅约合14公斤),采用4.77Mhz的Intel
8088处理器,128KB
RAM,一个320KB的软盘驱动器,一个9英寸的黑白显示器。而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笔记本电脑是由日本的东芝(TOSHIBA)公司于1985年推出一款名为T1100的产品
Ⅳ 电脑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用英文描述
电脑的学名为电子计算机,是由早期的电动计算器发展而来的。1945年,世界上出现了回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答算机“ENIAC”,用于计算弹道。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院制造的,但它的体积庞大,占地面积170多平方米,重量约30吨,消耗近100千瓦的电力.
The
computer
name
for
the
electronic
computer
is
by
early
electric
calculator.
In
1945,
the
first
appeared
in
the
world
of
electronic
digital
computers
",
"used
in
calculating
trajectory
ENIAC.
By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manufacturing,
Moore,
but
its
size,
covers
an
area
of
more
than
one
hundred
seventy
square
meters,
the
weight
is
about
30
tons,
nearly
100
kilowatts
of
power
consumption.
Ⅵ 用英语翻译 你知道电脑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么
你知道电脑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么?Do you know when the computer was invented?
Ⅶ 笔记本电脑是谁发明的什么时候发明的
1996年,美国《电脑杂志》提到康柏于1982年11月推出了一款手提电脑,重28磅(约合14公斤内),这应该算是最早的容笔记本电脑雏形。但IBM却拒绝接受这个说法,坚持认为它在1985年开发的一台名为PC Convertible的膝上电脑才是笔记本电脑真正意义上的“开山鼻祖”。
美国人争吵不休,大洋那边的日本人也不乐意了。因为他们认定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笔记本电脑是东芝公司的T1000,这款于1985年推出的产品采用Intel 8086 CPU,512KB RAM,并带有9英寸的单色显示屏,没有硬盘,可以运行MS-DOS操作系统。
2001年,《美国计算机协会学报》在纪念PC诞生20周年的一篇报道中写了“1985年,东芝推出T1000,第一次给人们带来了‘笔记本电脑’的概念。”
Ⅷ (最早)笔记本电脑是谁发明的什么时候发明的
对于这个问题,业界有着不同的解答。
1996年,美国《电脑杂志》提到康柏于1982年11月推出了一款手提电脑,重28磅(约合14公斤),这应该算是最早的笔记本电脑雏形。但IBM却拒绝接受这个说法,坚持认为它在1985年开发的一台名为PC Convertible的膝上电脑才是笔记本电脑真正意义上的“开山鼻祖”。
美国人争吵不休,大洋那边的日本人也不乐意了。因为他们认定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笔记本电脑是东芝公司的T1000,这款于1985年推出的产品采用Intel 8086 CPU,512KB RAM,并带有9英寸的单色显示屏,没有硬盘,可以运行MS-DOS操作系统。
实际上,之所以会发生“谁制造了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的争执,关键在于日本人和美国人对笔记本电脑前身的理解不同。上世纪80年代初,IBM开发出个人PC后,人们梦想着开发出一种能够随身携带的PC产品。1983年,《国家电子》杂志首度提出了“手提电脑”的概念,后来这个概念又演变为“膝上型电脑”,当时包括苹果、IBM和康柏等公司都推出了这种产品。在美国人看来,正是“膝上型电脑”的发展催促了笔记本电脑的诞生。
而在同时期的日本,东芝、松下和索尼等厂商则热衷于开发一种被称为“移动PC”的产品,“移动PC”基于IBM PS/2系统,使用外接电源。严格来讲,当时日本人所开发的“移动PC”更接近于今天的笔记本电脑。尤其是日本厂商在开发“移动PC”的过程中强调便携性,这与美国人设计那种笨重得需要扛起来才能移动的“膝上型电脑”形成鲜明对比。更为关键的是,正是在东芝T1000推出之后,笔记本电脑相关的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才纷纷出现,市场开始全面快速的发展。
2001年,《美国计算机协会学报》在纪念PC诞生20周年的一篇报道中写了“1985年,东芝推出T1000,第一次给人们带来了‘笔记本电脑’的概念。”
Ⅸ 电脑是什么时候被发明的
在过丢很长一段时间,笔者一直以为,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在宾西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它被称为ENIAC。后来陆续获知,此事并不尽然.还有争议。那么究竟谁才是现代计算机的真正发明人?今年3月,依阿华什l 立大学(lowa State University)计算机系系主任张可昭教授邀请笔者访问该校,参观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故乡一该校物理系。物理系相关的史料展览加 之可昭教授如数家珍般r讲解.重现65年前发生的故事,证据确凿,且有美国法院判决。而国内的朋友们竟无一人知道让L事真相.不少作者在他们的专著或教材中,仍然把 ENIAC当成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写进他们的书中.以讹传讹。 上个世纪30年代,依阿华州立大学(lowa State Universit)物理系有位保加利亚裔舀lJ教授名叫约翰.文森特,阿塔那索夫(John Vincent Atanasoff),为学生讲授物理和数学物理方法方面的课程。在 求解线性偏微分方程组时,他的学生不得不面对繁杂的计算,要消耗大量的时间。阿坦那索夫试着运用模拟和数宇的方法来帮助他的学生们处理那些繁杂的计算问题。从1935年开始探索运用数字 电子技术进行计算工作,他工作得非常投入,常常废寝忘食,冥思苦想。关干当时他如何专注于这项工作,阿坦那索夫自己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描写,"我反复尝试寻找正确思路,却始终未得其解。这样 子地工作好几个月,一天傍晚我又回到我的办公室内工作,仍然没有头绪,感到极度沮丧。于是我钻进汽车开上了路。我把车开得很快并尽量专注于驾驶,这样一来我才可以把我那些l句题抛在脑后。 可是等我真正清醒过来时发现,我巳经跨过密西西比河,开出去189英里.到了依利诺依州。当时在依俄华州是禁酒的.可依利诺依州却不然。我依灯光寻摸,终于找到一家小酒馆,进去叫了杯酒喝了起来。我觉得头脑非常清晰,突然明白了我该怎样思考问题。干是立刻工作起来,在那儿一囗气干了三个钟头,然后才慢慢地把车开回家。那个晚上,在依利诺依川一个路边小酒馆里.我做出了四个决 定:采用电能与电子元件,在当时就是电子真空管;采用二进位制,而非通常的十进位制;采用电容器 作为存储器,可再生而且避免错误,进行直接的逻辑运算,而非通常的数字算术。" 阿坦那索夫的设计目标是能够解含有29个未知数的线性方程组一台机器,经过两年反复研究试 验,思路越来越清晰。他还需要一位聪明并且懂得机械`又有动手能力的人共同完成这项发明.于是他找到当时物理系正在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克利福德.贝里(Clifford Berry)。两个人终于在1939 年造出来了一台完整的样机,证明了他们的概念是正确并且是可以实现的。人们把这台样机称为ABC,代表的怠思是Atanasoff-Berry Computer,包含他们两人名字的计算机。这台计算机是电子与电器的结合,电路系统中装有300个电子真空管执行数字计算与逻辑运算。机器上装有两个记忆鼓,仗用电容器来进行数值存储八义电量表示数值。数据输入采用打孔读卡,采用二进位制。ABC的设计中巳经包含了现代计算机中四个最重要的基本概念。 令人惋惜的是,阿坦那索夫本人或许没有怠识到这是一项将要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发明八义及它将会给他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因此没有为自己申请专利保护。他在1942年应征去海军服务,就更无暇顾及此事了。依阿华州立大学校方也并没把ABC的发明当一回事,非但没有帮助阿坦那索夫完成申请专利,还命系里的研究生拆掉了ABC,因为在二次大战期间,计算机ABC上的那300个真空电子管是紧缺用品。学校后来明白了,那是一个无法挽回的绝顶错误。如今放在依 阿华州立大学ABC实验室供人参观的只能是后来按照当时设计的复制品了。 ABC的设计始于1935年并在1939年完成。它在时间上要早于其它任何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关电子计算机的设计方案,例如MlT的布什(Bush)和克劳福德(Crawford)的设计;柏林的崔司(Zuse) 与史莱尔(Schreier)设计.英国的外交部的设计,RCA的拉其曼(Hajchman)的设计,以及宾西法尼亚大学的约翰.莫西利(John Mauchley)与普莱思伯.艾克特(Presper Eckert)设计与制造的ENlAC。 长期以来,人们都误以为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是1945年宾西法尼亚大学设计制造的EN|ACA,而它的主要设计制造者莫西利也是这样自称,并且申请获得了美国专利。上面我曾提至l],上个世纪30年代晚于ABC的其它若干计算机的设计制造方案。事实上,除去ENlAC之外,应该说都是独立发明的。但 EN|AC却不然,美国明尼苏达(Minnesota)地区法院经过数年调查.最终发现它的设计制造者是深受ABC的影响,这台机器根本不能作为一项独立的发明。1973年美国明尼苏达地区法院作出正式宣判,吊销了莫西利的专利,并肯定了阿坦那索夫才是真正的现代计算机的发明人。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 在l94O年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年会上,宾西法尼亚大学的教授莫西利见到了阿坦那索夫。阿坦那索夫向他谈到关于自己设计制造的ABC。莫西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在次年来到依俄华州的小城阿木思(AMES),依阿华州立大学所在地。他一住五天,仔细了解ABC的设计细节和内部工作原理。回到宾西法尼亚大学后.他决定设计一台机器,宣称用它来解决天气预报问题,而这一计划也立刻得到国防部支持。1946年他与艾克特终于造出来称为ENIAC的机器,并且获得了发明专利,以及 由此而带给他们的巨大经济利益。莫西利讳莫如深,始终不承认他曾经向阿坦那索夫请教过ABC的设计原理一事,甚至在被问到是否在1941年曾去阿木思造访阿坦那索夫并且一住就是五天这件事.他也矢囗否认,说''不记得了''。直至到1973年.经历了美国联邦法庭最长时间的调查之后,真相终于大白.椎翻了剽窃者莫西利的专利,并且判决说.''现代计算机的基本想法是来自约翰.文森特.阿坦那索夫。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