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申报军队科技发明专利
有个国防专利局,专门代理涉及国防的科技发明,包括涉及国防秘密的科技发明版专利的代理权
当然最终都是要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部门统一登记的,只不过国防专利有一定的保密措施
如果你说的军队科技发明专利不涉及国防秘密的话,也可以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去申报专利,但前提是一定要获得一定级别的上级单位保卫部门审核,而且你申报的专利属于职务发明,所有权在部队的,你拥有的只是署名权,也就是这个专利是你发明的而已
⑵ 现代军队制度是谁发明的
你没有明确是那个国家的制度和标准化训练程序,所以,每一个国家的军队都是根据自己国家的军事实力所制定的。再落后的国家也不可能照搬最发达国家的东西。
现代的制度和程序,都是在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中摸索修订的。
如果有人给你了一个明确的具体的回答,那应该是个错误的回答。
⑶ 诸葛亮的军事发明
诸葛亮(181.4.14~234.8.28),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琊阳都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心理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书法家、文学家,当然千万不要忽略了,他还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家!诸葛亮的十大发明是:
一、木牛流马
诸葛亮从汉中北伐曹魏,由于征途崎岖,军队不便运输粮食,五出祁山时为了便发明了这种运量工具,称为:木牛流马。其构造极其像牛、马。腿由粗木制成。据说木牛流马载一年的粮食每天能行二十里,且能够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行走,木牛流马使得蜀兵能在险恶的蜀道上迅速行军,对当时的军粮运输有很大的贡献。它不仅载重量大,而且不需要添加动力。它不吃不喝,不拉不尿,仅凭转动舌头,就可以行走自如。木牛流马的发明和使用,不管对当时还是现在的运输来说都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只可惜当时的木牛流马的制造工艺是高度的国家机密,没有在民间大范围推广应用,所以,在发明人诸葛亮死后没不久,便告失传,令人惋惜不已。
据推测其构造原理为绞盘和索道的结合体,其核心部分为一组将水平方向推动的绞盘转为垂直方向转动的一组伞齿轮传动装置,这种工具比现在的还先进,不用能源,或者可以理解为违背物理学定律的永动机,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机器人的雏形。木牛流马,绿色环保,高效节能,便捷实惠,造价低廉,无噪音无污染,百公里耗油为“0”,这样的“马”啊,谁不想要一匹!
二、八阵图
八阵图是一个阵法,是诸葛亮出山后自己创造的兵阵,他称之为八卦兵阵。因为蜀国多山,军队以习于在山林作战的步兵为主,一旦北上中原,便很难与魏国的骑兵抗衡。诸葛亮为了提高蜀军的战斗力,将古代的八阵加以变化,成了后世所传颂的八阵图。八阵图纵横各八行,用辎车作为主要掩体,以鼓声和旗帜等指挥军队,士兵排列为八卦形,八门入,八门出。此阵不易破解,善于迷惑敌人,且可以变化许多阵法。诸葛亮后来又多次改造此阵,并由兵阵演化为石阵、马阵。此阵祭出,任尔兵强马壮,万夫之勇,一旦迷失阵中,皆难取胜。
三、诸葛弩
诸葛弩又称为诸葛连弩,是一种可以连续发射的弓箭,在当时是很厉害的武器,为诸葛亮根据旧有的技术所制成,一次可以发射十枝箭,大大提高了蜀军的战斗力。蜀兵虽少,而能六出祁山,进逼渭河平原,魏兵躲在深沟高垒而不敢应战,又如建兴九年,魏将张合被蜀兵射杀,皆可证明连弩的功效。这连弩有两个基本数据,一是能连发十矢,二是矢长只有八寸。中国人用弓箭是世界上最早的,欧洲人刚用弓箭的时候,中国人已经用了近千年了。而诸葛连弩是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创制的一种连弩,在当时十分先进,是现代军事武器的雏形,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半自动武器!
四、馒头
诸葛亮在平定孟获班师的途中,突遇江面上狂风大作,当地人欲用人头来祭奠死去的冤魂。对于这种愚昧而残忍的做法,诸葛亮甚是不屑。而当地土人对诸葛亮说:“上次丞相渡泸水之后,水边就夜夜鬼哭神号。从黄昏至天明,从不断绝。”诸葛亮心想,看来罪在我身上,怎么能牵连无辜军民呢,并决定亲自祭供。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用另一种物品替代人头的绝妙办法。他命令士兵杀牛宰羊,将牛羊肉斩成肉酱,拌成肉馅,在外面包上面粉,并做成人头模样,入笼屉蒸熟。这种祭品被称作“馒首”。诸葛亮将这肉与面粉做的馒首拿到泸水边,亲自摆在供桌上,拜祭一番,然后一个个丢进泸水。从此以后,人们经常用馒首作供品进行各种祭祀。
由于“首”、“头”同义,后来就把“馒首”称作“馒头”。馒头作了供品祭祀后被食用,人们从中得到启示,以馒头为食品。如今,馒头遍布中国各地,还传到世界各地,至于其中包含着的诸葛亮的爱民精神,那知道的人也许就不多了。在中国饮食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馒头指的就是包子,直到近代包子和馒头才正式分家。今天许多地方依然把包子叫做“肉馒头”。所以确切的说诸葛亮发明的是我们今天所吃的包子!
五、孔明灯
这是诸葛亮北伐被司马懿困于平阳时所发明的一种用来向救兵传递信息的空飘灯,也是热气球的起源。在科技不发达的三国时代,诸葛亮仍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热气球空飘这个原理的人,真是名副其实的卧龙!
六、孔明锁
孔明锁---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根据八卦玄学的原理发明的一种玩具,曾广泛流传于民间。在没有钉子绳子的情况下,你能将六根木条交叉固定在一起吗?两千多年前的孔明就发明了一种方法,用一种咬合的方式把三组木条垂直相交固定,这种咬合在建筑上被广泛应用,在民间人们把孔明的这种发明制成了一种玩具——孔明锁。原创为木质结构,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动动脑筋可拆解,装上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解开孔明锁重现远古智慧,别让古人留给我们的财富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丢失。丞相的聪明才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孔明锁与其说是一个好的智力玩具还不如说是诸葛亮对于中国建筑的贡献的缩影!
七、孔明棋
早在隆中时,诸葛亮就打算发明一种棋。公元228年,蜀国南方暴乱。诸葛亮作为一国之相,决定亲自率兵前往征讨。然而,情况并没那么好:南方的气候令士兵难以适应。加之军中无趣,南王孟获久久不肯归服。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发明了孔明棋来活跃士兵烦闷的心。孔明棋规则简单,是一种智力游戏。还有九连环也是诸葛亮发明的,包括前面提到的孔明锁,这些智力玩具也都已打上诸葛亮的注册商标,可见武侯对玩具业的发展作出的贡献,也不可忽视啊!
八、火兽
诸葛亮平定南方时,曾遭一败仗:南王孟获以兽为兵,利用象、虎、野牛、狼等野兽大败赵云和魏延的兵马。诸葛亮灵机一动,他想到了野兽怕火。于是数日后,他发明了一种外型似兽,朱红色,能喷火的武器来对付孟获的兽兵。又是一个远古机器人啊!
九、搭桥枪
诸葛亮平定南方之后,决定挥师北上,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通往北方的地形极其艰难,山多河多。爬山还好,关键是渡河:士兵们每次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搭桥。诸葛亮也为此苦恼。一日,他联想到古人如何造镰钩,从而发明出了搭桥枪。搭桥枪的枪杆和红缨枪一样长,枪头程螺状,通过咬合连接起来,从而达到搭桥的目的。快捷便利,一物两用,令人赞叹!
十、地雷
在世界战争中频繁使用的地雷的首次登场,是在诸葛亮南征孟获的时候。文献: “名曰‘地雷’,一炮中藏九炮,三十步埋之,中用竹竿通节,以引药线;才一发动,山损石裂。”因为蜀军手里的刀枪奈何不了孟获手下的军士身上坚韧的藤甲,诸葛亮不得不使用地雷破敌。那时所谓的地雷,也不过是将火药放在一个木盒子里,因为没有导火索,只好用竹筒装上火药作为引线。后来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弈中也曾使用过,不料天降大雨,致使预先布设的地雷因为火药被淋湿不能爆炸,诸葛亮前功尽弃,异常郁闷,发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由衷感叹。诸葛亮发明和使用地雷,是在战争中初步对化学的运用。冷兵器时代结束后,人们在诸葛亮发明的地雷的基础上,在制造工艺和用材等方面进一步改进,最终得到现在的地雷!
看看这一个个鬼斧神工,技艺精湛的发明,不知道要让多少的发明家、科学家汗颜了。那是远古时代的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传颂2000余年的瑰丽传奇!
⑷ 祖国军事发明了那些
火药的发明是人们长期炼丹,制药实践结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部将郑 (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这里所说的(飞火),就是(火炮),(火箭)之类。(火炮)是把火药制成环状,把吊线点燃后用抛石机抛掷出去;火箭则是把火药球缚于箭镞之下,将引线点燃后用弓射出。到了宋代,战争接连不断,促进火药武器的加速发展。北宋政府建立了火药作坊,先后制造了火药箭,火炮等以燃烧性能为主的武器和(霹雳炮),(震天雷)等爆炸性较强的武器。南宋在1259年造出了以巨竹为筒,内装火药的(突火枪)。到了元代又出现铜铸火统,称为(铜将军)。这些都是以火药的爆炸为推动力的武器,在战争中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威力。下图为南未突火枪和北未火药箭。
在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英法各国直到十四世纪中叶,才有应用火药和火器的记载。
⑸ 军被是谁发明的
- -最早的军队发明了或者说自从有被子就有了军被
希望采纳
⑹ 中国发明了哪些武器和军事设备
我说的都源是现在服役并且高端先进,在世界排的上名次的
陆军:
坦克—— 99-3主战,98-BD
步枪—— 95
还有太多了~
空军:
战斗机—— J-10,J-11B
轰炸机——轰-6
攻击机——强-5
多功能战斗机——飞豹系列
预警机—— 空警-2000,空警-200
干扰机——机密
防空导弹——HQ系列
海军:
护卫舰——054,056系列
驱逐舰——同上
航母——瓦良格(在建造中)
常规潜艇——宋
核潜艇——夏级导弹潜艇,汉级潜艇,093,095,唐级战略潜艇(正在威胁美国)
导弹:
弹道导弹(洲际导弹)——DF-41,DF-40系列
水下弹道导弹——巨浪-2
反舰导弹——DF-21D,DF-21D\C(两者号称航母杀手)
中国第二炮兵部队——拥有全球最强打击能力的导弹部队
巡航导弹——杀手锏,国家机密
卫星:
全球360同步——北斗-5(使中国军队实现全数字化)
遥感卫星——遥感-10(用于弹道导弹的定位和反舰导弹的防干扰)
卫星武器——杀手锏,国家机密
以上总结
空军可能还有J-14隐形战机
还有部分高端武器未证实,没有打上来
⑺ 生活中哪些东西原本是作为军用被发明出来的
wifi原本就是作为军用被发明出来的,他是在二战的时候作为通讯工具发明出来的,在之后才会改变变成了现在的大众通讯。
⑻ 军队头盔发明在那个国家
头盔,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原始人为追捕野兽和格斗,用椰子壳等纤维质以及犰狳壳、大乌龟壳等来保护自己的头部。以阻挡袭击。后来,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和战争的需要,又发明了金属头盔。国外最早的金属头盔是公元前800年左右制造的青铜头盔。而我国安阳殷墟出土的商朝铜盔, 正面铸有兽面纹,左右和后边可遮住人的耳朵和颈部,距今大约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殷墟铜盔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头盔了。
17~18世纪,随着手枪、步枪等热兵器的出现,铜盔基本上失去了防护作用,人们不得不寻求新的头盔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军首先研制出了能防炮弹破片的头盔,这就是“亚得里安”头盔。说起来还真是一段趣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机枪、大炮的大量使用给毫无防护的参战者带来了巨大的伤亡,参战的双方对横飞的弹片都束手无策。一天,一名法国士兵正在厨房里值勤,突然德军的炮弹袭来,顿时硝烟弥漫、弹片横飞,这名士兵为了保护头部,情急之中把一口锅扣在头上,结果还真有效,空中乱飞的弹片碰上铁锅纷纷被弹落,铁锅救了士兵的命。后来,一位名叫亚得里安的将军得知了这件事,很受启发,立即下令研制能防弹片的金属头盔。这种头盔是用哈特非钢制造的,因此也叫钢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和英军也都装备了这种重约0.5~1.8kg的头盔。尽管当时的头盔只有一个金属外壳和衬垫,但它却是现代头盔的雏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又研制出M1等锰钢头盔,防护能力又有较大提高。但是,武器在不断发展,杀伤威力在不断地增大,轻武器的杀伤效果也有很大的提高。锰钢头盔已不能满足新的防护需要,头盔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当20世纪7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研制出高强度“凯夫拉”纤维并用于单兵防护领域后,头盔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
从目前世界主要国家陆军头盔使用的材料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头盔,凯夫拉头盔、尼龙头盔、超高分子聚乙烯头盔和钢盔。美军的凯夫拉头盔,在“格林纳达”战斗中首先使用。根据1983年美军入侵加勒比小国格林纳达的战斗总结报告,总共有22发7.62mm枪弹弹头击中了“凯夫拉”头盔,但都没能把头盔击穿。“凯夫拉”头盔的防弹性能在入侵格林纳达和以后的海湾战争中经受了实战考验。当今世界上,除美军外,日、德、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军队都装备了“凯夫拉”头盔。目前装备尼龙头盔的主要是英国军队。法军在20世纪80年代更换了新型钢盔,取代了1951年装备的51式头盔。新头盔材料为锰钢,提高了防护性能;除法国外,俄罗斯、丹麦、捷克、荷兰等国军队也使用钢盔,但同时还在研究合成材料的头盔,而且有的国家军队已部分装备使用。
⑼ 历史上有哪些失败的军事发明
第一位冰航母抄,在设计上袭,航母长600米,舰宽150米,高约110米,重量约200万吨,有26个推进器,甲板厚12米,当时没有任何武器能击穿,堪称世界上最大的航母,比现在的福特航母还要大20倍,而且在被炮弹击中后可用冰水直接修复,非常方便。不过在真正实施时,发现有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动力装置散热量估计不足,发动机一启动,冰块就会大量融化,,当时科技水平有限,这一关键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冰航母”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⑽ 人类为什么发明军队
战争和军队是阶级的产物,但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如果是谬论的话,这一切就统统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