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国展创造班

国展创造班

发布时间:2021-09-18 06:01:37

⑴ 北京新国展画室和新意新象画室的校区是不是都在顺义

新国展是什么?有这个画室吗

⑵ 国展新馆怎么去

坐地铁5号线到天通苑北

出地铁口那边有直接到国展的免费班车

专线车运行时间为:
天通苑北站: 8 : 00-16 : 00 ;
新国展: 9 : 00-17 : 30 ;
发车间隔: 15 分钟
专线车单向行驶时间约45分钟。

起点: 琉璃厂
终点: 顺义马连店

从 和平门东 坐673路 在 呼家楼北 换 405路 在 北皋 换 915路 到 顺义马连店 下车

或从 和平门东 坐 特2路 在 北京站前街 换 403路 在 京顺路丽都饭店 换 915路 到 顺义马连店 下车

马连店下车后 向西步行100米可以直达会场

⑶ 国展附近,一对一辅导班哪个最好

你是在哪个省哟?我在成都,儿子上初中的时候给他报的翔博教育,从初二到初三都是在那里辅导的,一对一辅导效果是不错,提升得比较快,孩子也能很多用心地去学习,现在读的高中也是成都比较好的。

⑷ 去北京的新国展上班怎么样

要看你去做什么职位。。你不说谁知道呢 我们今年车展的时候进驻媒体都住在周边。。。怎么说呢比较荒凉。。。。。

⑸ 洪厚甜谈国展投稿怎样获胜

洪厚甜谈国展投稿怎样获胜
我昨天从乌鲁木齐飞回来,刚刚在新疆书协的培训班,也就是备战国展的一个班讲课,最近我去了安徽,也去了中国书协的培训中心在上海的分部,还在四川组织了几个培训班,刚才刘恒老师从宏观上说的,我想我怎么这次深圳能够请几位老师,共同来给大家开一个点评班,也是有多种考虑的。

在备稿方面,每个省都愿意通过努力,让自己省的作者,能够在这次国展中入展。每个作者也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十届国展中良好的是表现,首先是入选,然后争取能够获奖,我经常在班上和大家交流的一个想法是,所有的展览,它都是水涨船高,那么你不仅把握自己,同时还要了解对手,也就是说你要了解这个展览是谁和竞争,他有多大的实力,你心里应该有个数,你自己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下学习,备稿的,你的优势在哪里,都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比如九届国展,手稿是56000件左右,展出的作品只有1000件,它这个概率是多少,据说今年分两个展区,每个展区都可以投,所以投稿量肯定要增加,如果按照现在这个速度,总数量达到100000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但是入选量是多少,1400件,也就是说,在上一届的基础上减少两百件,投展量在增加,入展量在减少,竞争也是越来越大的。

我在四川也说过,四川以前在三届,四届和五届展的时候,当时全国展入展只有500件作品,四川的入选量在25件左右,最近几年是怎么样的呢?四川在一个入展1000件作品的展览中,入选的件数在12件到16件左右,从来没有达到20件,这些作者还是很努力,我就和他们说,你们要认认真真地反省一下,就是我们在十届国展中,和我们竞争的人是谁,他的实力有多大。第一,已经参加过国展,或者在上一届获奖的这一圈人,座位就只有这么多,你前面上去一个,后面就要挤出去一个,这一圈人肯定是你对手,你一定要超过他们,你才有可能入展获奖,第二,这一千件是怎么产生的,八届国展和九届国展我都是评委,这一千件是怎么产生的呢?它是在56000件,最后产生的4000件里面,投票产生的,也就是说,这一千件旁边还有三千件和他们的水平是相当的,也就是说这四千件作品的水平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而且在座的各位,都是在一种比较业余的状况之下备稿的。也就是说,你是在一个不是很专业的状态下备稿的,那么你的竞争对手呢?

现在全国的书法的专科生,本科生,博士生,每年毕业一千人,在全国来说,应该不算是多的,这一千人当中就有五百人是在里面耍的,我们可以不理他,每年出来的,剩下五百人是经过专业的,刻苦训练的,一年算是五百人,四年下来,就有两千人了。也就是说现在是六千人,给你去竞争八百个座位,那么我们要避免被淘汰,你一定要做到专业。你随便写什么就是什么的,拿去投稿肯定会落选的。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在业余的状态下学习,要以一种专业的意识,一种专业的基础去学习,这样才能提升你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竞争的过程中,非常残酷,在评选的过程中,也是非常艰难的,评委在看作品的和时候都是来不及看你名字的,有人就怀疑说是谁谁谁把我搞掉的,其实这是很不现实的,现在评审是分组的,而且评楷书就是凭楷书的,评行草就是评行草的,评委在评选的过程中也不能交头接耳,评委也是不能翻作品的背后,去看作者的名单的,我们面对的就是一件作品,所以,你要清楚,你没有上,肯定是别人进步比你快,大家都在往前走,所以你想做好的话,如果不认真坐下来,认认真真地准备,你就是靠运气,把你的作品拿去,你肯定会被淘汰,我们在备展的过程中,我认为,有实力的,备战这一届,没有实力的,你也可以备战下一届。

我们今天坐在这里,不仅要准备现在,还要准备五年以后,我们要做什么呢?上次在重庆,一次关于楷书的研讨会上,我当时谈到了三个问题,在我们的学习中,在我们今后的准备当中,我觉得都是有必要再提的,哪三个问题呢?

第一,面对经典的态度,第二,解读经典的途径,第三,创作经典的途径。

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你不要想太多,你就靠近经典,你不要游离于经典之外。我们在面对经典的时候,一定要有崇敬之心,而不是藐视传统,或者以为学习传统就会被笼罩,走出来才有存在的可能。不是的,中国的书法侧传承,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核心技法体系的传承,它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状态之下,运用这一套技术来反映自己内心审美的一种存在,就是这个技术体系。这个技术体系在哪里,就是存在于经典之中,所有经典记录了中国书法的全部技术内容,我们面对经典的时候,我们和古人相比,我们有什么优势呢?我们对王羲之崇拜得五体投地的时候,我们想,我我们和晋代的书法家相比,我们有什么优势呢?面对传统这个问题上,我们在历史上所处的位置越往后,优势就越大,这个怎么理解呢?王羲之的存在是晋代,在晋代以后的全部历史,他是不知道的,唐代的书法家,唐代以后的这段历史,和他没有关系的,宋代的书法家,宋代以后的历史,和他们没有一点关系的,也就是说,现在我们拥有的经典资源是最多的,最丰富的。甲骨文出土之前,你和那些书法家说甲骨文,他们是不知道的,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书法家,拥有的书法资源是历史上最多的。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怎么把这些资源,转换成为我们的能力,通过对这些资源的解读,来培养我们自己的能力。

第二个就是解读经典的方法,就是这个经典,我们能不能区进入它?昨天有两个朋友把他们的作品拿给我看,我个人认为,他们还没有在经典当中找到一条通道,第二就是面对古人的作品的和时候还是很犹豫的。第一,在进入古人经典的时候,还是有杂念,方法还不正确,你比如说,我们写汉碑,如果没有在篆书上,有笔法的积累,你进入汉碑之后,你就可能流于一种描画,你没有进入这个体系,你写出来的东西,肯定是画出来的,描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书写是什么状态呢?就是毛笔在纸上的运动过程产生的,我们用大篆的技巧来写,它出来就是大篆,用小篆的技巧写出来的就是小篆,反过来说,在汉碑中运用这个技术来写,那它就是汉碑。如果你在写的过程中,连这个技术条件都不具备的话,你就写不出来汉碑。所以,要进入这个体系,要经过一个相当漫长的技术积累。

我经常和朋友说,自学等于自杀,中国的学术,人类的文明有今天,是因为人类的智慧是可以叠加的,我们现在能够坐飞机,都是因为人的智慧是叠加在一块的。人类是靠智慧生存的,动物是靠自然进化的,本能生存。书法传承了几千年,都是因为人类文化的选择,人类进入书法,他就是从书法史中,有价值的智慧成果,你对这一块历史视而不见,你有再大的本事,你也是徒劳的,比如刘翔,和火车赛跑,还不如坐在火车上的一个傻子。所以说,进入这个技术体系,才是我们的前提,我们学习的前提,发展的前提,进步的前提,所以大家对历史一定要去追问。

我昨天和一些朋友说了,你在进入书法历史的时候,一定要不断地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你向谁学,第二,你学什么,第三,你怎么学,如果这三个问题你都没有追问过,那么你的学习,就是徒劳的,就是业余的,可以说,就是自娱自乐的。

前几天和四川大学几个教授在交流的过程中,我说,现在我们的艺术教育是相当业余的,我们以为这里有几个书法老师在这里带了几个学生,我们就很专业了,让师傅带徒弟还不行,你用的是什么教材,用的是什么理念,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他的条件是什么,你是以一个什么样的程序展开的,他都是有学科化的意识的,我们拿出一个字帖写了多少年,我问你,清晰的字帖,在你的哪个阶段会产生作用,模糊的字帖在哪个阶段也会产生作用呢?我们现在都知道买字帖一定要买清晰的,越清晰越好,但是清晰的字帖只能培养你前期的初学阶段,而模糊的字帖才能够成就大事,对于越清晰的事物,你对着它,你的创造力就越差……比如美院的教育,他都是一个程序化的教育,然后再逐步深化出去。……所以我们面对经典的时候,要有一个认真的态度,还要把自己变得更加专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求我们要做得更加专业,作品中的精神境界做得更高,让我们的作品更能够靠近经典,推陈出新。今天我讲的就这些,谢谢大家。

⑹ 中国人民大学画院中国书法国展创作班怎样

班重要老师更重要……看看授课的老师吧!

⑺ 顺义新国展班车都有哪些站

以下资料是服装展览时的,仅供参考。

天通苑北站班车最多
4条专线,300辆公交车
天通苑北站的线路,展会期间每天早上8点半到下午4点。
从机场2号航站楼到新国展也有班车,回程班车是早上10点到下午六点半。全程4公里,大约需要12分钟。组委会还考虑到28日和29日,老国展还在举办面料展,为了方便参加面料展的观众到新展馆,在这两天的上午10点到下午2点半,组委会安排了8辆班车,从老国展开往新国展,回程车则从12点到14点。线路长27公里,用时大约半小时。
开通了从新国展到三元桥的班车,时间是14点到18点30,车满即开,路程为20公里,用时25分钟。

⑻ 今年还有书法国展吗

有。
可入国展十种书法作品:
1、由90年代宗法民间书法转向文人经典书法
书法作为一门“形学”的艺术,其风格的独特新颖是其在展览会展厅中取胜的法宝。于是在新时期书法复苏之后,其乘清季以来碑学余续二十世纪民主平民文化主义的影响,一度形成以取资摩效具有“新理异态”穷乡僻壤之民间书之流行书风成为书坛展览会书作主流。而对需要耗费大量心血和功力又难与古人齐肩更遑论创新的古代经典书法则采取“绕开走”的“聪明”办法,将其敬而束之高阁。
然而书法不仅是简单的形学,而且它是一门建立在道家“庖丁解牛”“技进于道”的艺术。它不仅要求具有形的独特新颖风格要求,而且更要求其在一定程式化书写挥运中能够体道、抒情、表意、写志,使简单的笔墨具有深厚的意蕴内涵。而要臻至后者,则舍宗法文人经典书法而无它。因而在世纪之交出现了宏扬文人经典书法的“新文人书法”的呼吁倡导和讨论。特别是在中国书协以注重传统精华“兰亭奖”的举办和广大书家功力学养的提高,一向被视为危途的经典书法开始被当代书人所重视和效法。二十一世纪以来,展厅书法的主体宗法风潮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民间书猎奇转向了对经典书法的宗法、挖掘和时代阐发。
2、向精微化发展
现代展厅的高、大、阔和展览竞技的对比性要求,使得展览会展厅书法的创作着眼点集中于获取较强的视觉张力。作品及字体线条的宏大、笔墨的粗细、枯润、焦湿,拙巧、丑秀强烈对比组合成为当代展厅书法创作的主要手法。甚至在过去被认为的败笔、散锋、宿墨、涨墨、喷洒、滴落等也被为获取强烈的视觉效果而运用。
民间书、明清调大行其道,其结果则难免流于粗俗简陋。新世纪以来随着展厅书法向宗法传统经典的转变,其具体笔墨以及整幅作品的营构也向精细化、精微化发展。在保证获取展厅效果的同时,要获得高品位、高内涵、高质量的书作,则书法创作的精细化、精微化则是当代书法创作的必然发展方向,也是当代书法自我发展规律的必然演进。当代书法时代经典的呼吁打造,而舍精微化而难臻。
3、笔法结字的纯化与杂交、嫁接
当代书法发展已触及到书法本体性的用笔结字精微阶段。如何实现书法的历史性传承和创新突破成为当代诸多有识书家思考的焦点。在继承基础上的创变,即“先因后创”成为较之先锋派的“另起炉灶”“绕开走”“独辟蹊径”成为当代的主流或主导思想。在对传统经典继承上,我们以为存在着两大方式,一是纯化或强化经典书法的某些特征、特性进行发挥发展,所谓“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这类书作特征鲜明,易见渊源功力,但个性不足;一是综合诸家或异类进行杂交或嫁接。
如同类书体魏碑与唐楷的杂交嫁接,或如同为行书苏轼与米书的杂交嫁接;再如楷书中篆书、隶书笔法的运用,篆隶中楷书方笔,行草书映带笔法的运用,以及篆隶楷正书对行草书作品笔法墨法、章法作品图式的运用等。杂交是动植物提高生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艺术创作创新发展的有效手段。许多有个性的当代展览会获奖走红者都是书法继承创作上对诸要素资源进行杂交嫁接的高手。
4、矩阵式大巨制抢眼
大无疑是获取视觉感受的重要手段。为了在展厅中能够跳眼和获得教强的感染力,大幅式一致是一个展厅书法作品的主要特征。从近几年的国字展览来看,作品幅式的大还有发展之趋势。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模仿明清高堂大轴的纵向发展到顶天立地的极值,近年又有横向富态肥胖发展之趋势。而象王冬龄、陈振濂在地上创作张挂于展厅,纵做顶天立地,横占一面墙的作品更是将巨幅作品的尺幅之大感染力之强探索到了极值。鉴于作品的过于纵向高长,许多大展征稿启示中规定了最大尺幅的限制。如不超过八尺等要求,但聪明的作者们却在横向尺幅上做起了文章,于是竖向八尺、横向八尺的方幅作品,横四条、六条、纵八尺或横八尺,纵四、五、六条叠加组合的“组合柜”式作品出现了。它在不违背征稿要求的同扩大了作品整体幅式面积,使作品达到了最大可以达到的赚取观者眼球的效果。
这些大巨制大幅式作品,不仅表现于较大字号和靠功利取胜的小楷作品。而且也表现于那些那些讲究微妙情调趣味的精致行草书手札,这些既往多以册页手卷形式出现的作品,因册页手卷作品数量的限制,也以高层洋房纵四、五、六,横二、三、四方阵形式改头换面于展厅中出现。这些“组合柜”、“高层洋房”阵列作品形式的出现,以排比式、递进式、多回环形式刺激着观者的眼球,它在取得展厅展览效果的同时,是否也存在着作品割裂断气的弊端,也许值得讨论。或许需要在组合关系上做细功夫和营构。
5、 拼贴色纸成为书作构成新趋向
书作用纸采用拼贴色纸可以说在唐代即有先例,传张旭《古诗四帖》就是写在五色纸上的。但这仅是偶见,其在古代并不盛行。其被重视并作为重要手段是借鉴西方美术的学院派创作。虽然学院派以主题型与传统的书写型为异相标榜没能如其倡导者的愿望发展起来。但拼贴和色纸的运用手法却被作为展厅书法获得较好的视觉效果手段逐渐被多数作者所普遍接纳和运用。而且近年来聪明的造纸商也根据这一展厅书法创作的需要,专门生产出一纸两色或多色的专用纸。这不仅免去了作者们在禅心谒虑进行笔墨挥运创作的同时,还要去花费精力进行要求精细的拼贴粘接工艺,避免因拼贴粘接工艺不佳而破坏作品的效果,甚至使来书写良好的作品而流于失败。这是书家创作丰富多样新形式作品的福音,同时也为书画用纸商赢得新的市场和利润。
6、 制作已是创作中的重要辅助手法
制作是美术创作的主要手段,但在书法创作上制作似乎一直是大忌。但展览会时代展厅视觉效果的诉求,却使制作成为书法创作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如颜料排刷刷制竹简效果,或用茶水颜料将纸色做旧,或做皱、做残、作破以取得古色古香效果,等等。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尚是初步尝试有所争议的话,那么制作已是一种被认可的创作辅助手段或重要的后期制作内容。甚至一些书法辅导教学班也将其列为创作课程训练内容。
7、经营布置与计白当黑
经营布置是绘画创作中的六法之一,书法创作一般只是右上角启始,左下脚收笔或加落款而结束的通用模式,只有字距行距的有限章法变化。但作为展览会展厅中的书作,对作品整体形式视觉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计白当黑不仅是绘画篆刻画面的必要思维和创作内容和方式,也是书法创作的必要思维和创作内容和方法。现代书人在创作时充分挖掘古代碑志、尺犊、函札、题签、序文、注释、跋款、鉴藏、平阙等形式,运用于书法创作,取得了很好的作品效果,为展览会展厅作品形式的丰富性作出了历史性推进。
8、以大量印章调节整幅作品视觉效果
书作加印本来是增加书作作者的凭信作用。但现在的书法作品钤印却更成为作品视觉元素的构成部分。这一来是印色的朱红与笔墨的乌黑形成鲜明的对比,提到了书作的视觉张力,二则古代经典书作流传至今有丰富的钤印形式文本可资借鉴发挥,而篆刻与书法两种艺术的交相辉映则更加丰富了书法作品艺术的丰富性。一幅作品除了在落款姓名下钤印外,作品启首、天头、空白处、行间等多处根据需要多所加印。印文内容有作者情思寄托或与书作文字内容相配套的闲印、斋号印、肖形印、鉴赏印等多种。甚至为了创作一幅理想的作品,专门创作一套大小不同、形制各异、朱白文交错的套印也属正常的创作过程行为。大巨制、多块面、矩阵式作品更需大量丰富的印作与之配套。书法创作有向书印进一步综合的发展趋势。
9、 题签、序文、批注、跋款形式丰富多样
题签、批注、跋款在古代多为后人附加而成,但现代书法创作却将其作为作品图式经营布置的重要手法。而且有大量频繁使用的趋势。这些题签、序文、批注、跋款多以与正文小很多的小楷或行楷字书就。其或置文右首或右上角,或天头、或行间、或左上角,或左下部等,其墨色或黑、或淡、或用彩色朱砂等,有效地将书作语言层次拉开,形成丰富生动的效果。但其盛行的流弊滥用,却使一些作者的书作批注、款跋,仿佛让白净的书作皮肤患上了牛皮藓或贴上了狗皮膏药,让人厌恶反感,挥之欲去。看来再好的形式手法也要运用得当,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不是增色,却是添污的作用。
10、彩墨的运用
以朱砂代替黑墨是古代书丹的传统。在吴昌硕的篆书书作中即有运用。从八十年代的展览中也时有出现。但近年一些作者尝试在黑色纸上用白色、绿色进行书写,使色墨的使用有了新的发展动向。色纸色墨的组合运用也许是未来书法发展的一个探索方向,但其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将会取得何种影响效果,这需要继续探索实践进行检验,我们将拭目以待

⑼ 北京新国展在哪旧国展在哪

新国展在北京市顺义古城东大街7-5号旧国展在朝阳区北三环东路6号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临近东三环三元桥

阅读全文

与国展创造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