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火枪是哪个国家先发明的
中国!抄
1259年,中国就制成了以黑袭火药发射子弹的突火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而后,又发明了金属管形射击武器—火铳,到明代已在军队中大量装备。从枪管后端点火的火门枪发射时非常不便,阴雨天气时几乎不能使用。
14世纪时欧洲也有了从枪管后端火门点火发射的火门枪。15世纪欧洲的火绳枪,从枪口装入黑火药和铅丸,转动一个杠杆,将用硝酸钾浸过的阴燃着的火绳头移近火孔,即可用手点燃火药发射。
16世纪20年代出现于西班牙的“穆什克特”是比较有名的火绳枪。这种火枪的口径在23毫米以内,枪重8-10千克,弹丸重约50克,射程达250米。弹丸用木制的或铁制的通条从枪口装填。装备“穆什克特”火枪的步兵称为火枪手。由于火绳雨天容易熄灭,夜间容易暴露,这种枪在16世纪后逐渐被燧石枪所代替。正从枪口装填弹药的火枪手。这种方式不仅速度慢,而且易暴露目标。
② 枪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1132年,复南宋时期。
公元1132年,中制国南宋的军事家陈规发明了一种火枪,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
到了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寿春府人创造了一种突火枪,该枪用巨竹做枪筒,发射子窠(内装黑火药、瓷片、碎铁、石子等)。燃放时,膛口喷火焰,子窠飞出散开杀伤对阵的敌人,虽可算作霰弹枪但与现代霰弹枪并无关联。
(2)火枪什么时候发明的扩展阅读:
枪的老祖宗是火门枪,作为最早的金属管形火枪,早期的小型火铳等都属火门枪,火门枪的发射一般需要两个人,命中率较低,操作麻烦,发射效率低。
步枪的变更:火门枪、火绳枪、转轮打火枪、燧发枪、击发枪、转管枪—连珠枪、栓式步枪、机枪、半自动步枪、冲锋枪、自动步枪(突击步枪)。
③ 世界上最早的管状火枪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中国的早期火枪,在宋朝时就已经出现了,当时叫做“突火枪”,其基本形状为: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胀的部分是火药室,外壁上有一点火小孔;后段是手持的木棍。其发射时以木棍拄地,左手扶住铁管,右手点火,发出一声巨响,射出石块或者弹丸, 弹丸最大射程可达300米,有效射程达100米。
中国发明的突火枪是所有现代管状喷射武器的鼻祖。
④ 请问,火枪是什么时期,在哪里被发明的
最早的是中国北宋时期发明的“突火枪”。
⑤ 早在中国古代就有火枪了,我想知道是谁在什么时候发明的
竹管突火枪
是宋人陈规发明的
⑥ 世界上的第一把枪是谁发明的叫什么哪个国家的什么时候为什么发明它
公元1132年,中国南宋的军事家陈规发明了一种火枪,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寿春府人创造了一种突火枪,该枪用巨竹做枪筒,发射子窠(内装黑火药、瓷片、碎铁、石子等)。
公元13世纪,中国的火药和金属管形火器传入欧洲,火枪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5世纪初,西班牙人研制出了火绳枪。后来,被明王朝仿制,称之为鸟铳,直到1547年出生的法国人马汉,将火绳点火改为燧石点火,在转轮火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
(6)火枪什么时候发明的扩展阅读
枪械的分类
1、手枪:一种单手发射的短枪,是近战自卫使用的小型武器,在50米内具有良好的杀伤效能,手枪是16世纪以后开始研制的,开始主要是转轮手枪,就是通过转动弹盘和枪管将枪弹发射出去,所以一支枪有多个枪管。
2、步枪:一种单兵便携的长管枪械,有效射程式400米,有的可发射枪榴弹。步枪是最早的一种枪械,13世纪出现射击火器之后就开始研制步枪,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基本趋于完善.早期的步枪是单发装填,以后出后了自动退壳和送弹的单发半自动步枪,战斗射速每分钟15-20发。
3、冲锋枪:是指双手持握、发射手枪子弹的单兵连发枪械,曾被称作 “手提机关枪”。它是介于手枪和机枪之间的武器,比步枪短小轻便,便于突然开火,射速高,火力猛,适用于近战或冲锋,因而得名 “冲锋枪”。但,由于现代自动步枪已经具有和冲锋枪相似的效能,所以冲锋枪和步枪很难区分。
⑦ 枪械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武器技术的重大革新
——1860年自动步枪的产生自动步枪是指借助于火药气体压力及弹簧的作用力完成推弹、闭锁、击发、退壳和供弹等一系列动作的连发步枪,又称突击步枪。非自动步枪只能单发,而且装弹和退壳都要手工操作,射速低、使用不便。
第一支真正的自动步枪是1883年由美国工程师H·S·马克沁发明的。这是在连发枪的基础上产生的。
世界上第一支能够连发的步枪是由美国人克里斯托夫·斯潘塞于1860年发明的。这支枪枪托内有一直通枪膛的洞,洞内即弹仓,容弹10发,洞口有弹簧,以簧力推子弹入膛。
当时正是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之际,1865年5月的一天,斯潘塞闯进位于华盛顿的陆军部介绍自己的发明,但是军械官们不相信金属壳枪弹、后装枪和连发枪这些当时的新事物,更不相信这个年仅20的小伙子。斯潘塞非常丧气,但他意外地见到新任总统,联邦军(即北军)统帅亚伯拉罕·林肯。林肯仔细地听了他的讲述高兴地说:“很好,眼见为实,打响了才算数。走,到外面试试看。”
在院子里,斯潘塞对着一块木板连打了7枪,连发枪工作良好。接着,林肯也打了7枪。总统亲自试枪的消息引起了军方的重视,很快对斯潘塞连发枪进行了试验和审评,并于1862年12月31日正式装备联邦军。
1866年,奥利弗·温切斯特也研制了一种连发枪,称为“温切斯特步枪”。但是这时的连发枪只是能够从弹仓中接连推弹入膛而已,开锁和退壳等动作还需手动操作来完成。
马克沁将以上两人的步枪进行改装和试验,终于在1883年成功地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步枪。
它在射击时,产生的火药气体除了将子弹射出枪管外,同时还使枪产生后坐力。马克沁就是利用部分火药气体的动力使枪完成开锁、退壳、送弹和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的,从而实现了步枪的自动连续射击,并减轻了枪支对射手撞击的后坐力。马克沁的自动步枪产生后立即被运用于战场,成为杀敌的有力武器。
⑧ 火铳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火铳发明于中国元代,由南宋突火枪演变而来。
元朝时,管形火器得到发展。火枪,火炮的竹管改用金属制作, 起初是用铜铸造,叫做“铜火铳”,后来又改用生铁铸造,称为“铁火铳”。这时金属管形火器不仅装填火药,而且还装有球形铁弹丸或石球,从而开创了在金属管形火器中装填弹丸的先例。
现存最早的有铭文的元代火铳,是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至顺三年(公元1332 年)的制品。火铳采用青铜铸造管身,能耐较大膛压,可以填较多的火药和较重的弹丸,因而大为提高了火器的威力。火铳使用寿命长,能反复装填使用发射。因此,在发明以后不久就成为军队的重要装备之一。
(8)火枪什么时候发明的扩展阅读
火铳的实用意义有:
1、元代创制和使用的火铳,使中国管形射击火器出现了由原始的竹筒火枪向金属材质铸造的火枪的一次飞跃性过渡,同南宋创制的突火枪相比较,它们在构造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反映了火铳对突火枪的继承性,也可以认为元火铳是突火枪发展的产物。
2、相比宋代的突火枪,火铳的优点无疑是明显的,突火枪用的是天然的竹筒,火铳是金属铸造,在使用寿命、使用安全性和射程上突火枪都是难以比拟的。突火枪是最早自发运用发射原理的管形射击火器,元火铳也是自发运用发射原理的较为先进的金属材质管形射击火器。
3、元末火铳在攻守城战和水战中初步使用,以显示其特有的优越性,成为在这些样式作战中火铳与冷兵器相结合战术的基础,并为明初火铳的扩大制造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⑨ 什么时候发明了火药(最早)
火药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炼丹术,后在隋朝被真正发明,在唐朝被用于军事。
火药的最初使用并非在军事上,而是在宋代诸军马戏的杂技演出,以及木偶戏中的烟火杂技 ——药发傀儡。宋代演出“抱锣”、“硬鬼”、“哑艺剧”等杂技节目,都运用刚刚兴起的火药制品“爆仗”和“吐火”等,以制造神秘气氛。宋人同时也以火药表演幻术,如喷出烟火云雾以遁人、变物等,以收神奇迷离之效。
唐代炼丹家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首创了硫磺伏火法,用硫磺、硝石,研成粉末,再加皂角子(含炭素)。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又创状火矶法,用硝石、硫磺及马兜铃(含炭素)一起烧炼。这两种配方,都是把三种药料混合起来,已经初步具备火药所含的成分。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火药是以其杀伤力和震慑力,带给人类消停战事、安全防卫的作用,成为了人类文明重要发明之一。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黑火药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
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火药最初主要用于医药,这从其命名的"药"字即可见一斑,后来火药传至欧洲才用于军事。
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黑色火药在晚唐(9世纪末)时候正式出现。火药是由古代炼丹家发明的,从战国至汉初,帝王贵族们沉醉於神仙长生不老的幻想,驱使一些方士道士炼「仙丹」,在炼制过程中逐渐发明了火药的配方。
一个由30多位文物界、勘探界专家组成的“中国古代火药原料科学考察探险队”日前结束在四川绵阳江油市老君山的考察。专家们宣布,他们发现了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火药原料——硝的开采提炼基地,而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揭开中国火药发明的千古之谜。
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的炼丹家在长期的炼制丹药过程中,发现硝、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能够燃烧爆炸,由此诞生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公元808年,唐朝炼丹家清虚子撰写了《太上圣祖金丹秘诀》,其中的“伏火矾法”是世界上关于火药的最早文字记载,中国学术界由此认为火药的发明不迟于
11月底,由四川省川西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北京华城九洲文化研究所、四川省绵阳市文物局等单位组成的“中国古代火药原料科学考察探险队”,对老君山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地考察。发现老君山地区有朝阳洞、天雨洞、高官洞等十几个人工开凿的山洞,其洞深在数百米至近十公里不等。
考察队在朝阳洞等山洞中,发现了排列有序的用来生产的硝池,以及堆积如山的下脚料、废弃物和生活用的灶台等。其中烟子洞宽约60米,高达50米,在长约1公里的山洞内,人为形成了4处数百平方米的工作面,每个工作 面均有几个硝池和大大小小的灶台,洞内还散落着大量破碎的明朝以前的瓷器。
专家们通过对老君山周边环境及文化的考察,发现重华镇物产有限,交通不便,却汇集了江西、广东、福建、湖北、湖南、陕西、浙江等省的会馆,有的会馆至今保存完好。专家们一致认为,极有可能是经营硝的各省客商云集在这里,并建起了各省的会馆。在这些会馆的旁边,至今还有一条名为“火炮街”的古街,当地居民说这条街古代是经营火药原料和爆竹的。
专家们还认为,四川是中国本土教道教的发祥地,两汉前后道教炼丹盛行,火药又是道教的发明,而老君山的深山密林中至今有宋代修建的4座道教教观,这其中一定有必然的联系。而作为火药基本原料的硝、木炭、硫磺,在当地也都一应俱全,具备了火药生产的基本条件。
徐向东称,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在看了探险队的文字考察报告和照片后,认为“这是一个重大发现,能找到火药发明的物证的话,太令人振奋了”。国家文物局文研所所长荣大为同样认为“这是重大发现,意义深远,一定要做好保护工作”。如果经过进一步考察论证,老君山就是中国火药的发明地,
并且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火药原料开采地,那将是中国和全世界考古界的最为重大的发现之一。
在经过一段探索后,火 药开始被实际应用。火药的最初使用并非在军事上,而是在宋代诸军马戏的杂技演出,以及木偶戏中的烟火杂技 ——「药发傀儡」宋代演出「抱锣」、「硬鬼」、「哑艺剧」等杂技节目,都运用刚刚兴起的火药制品「爆仗」和「吐火」等,以制造神秘气氛。
宋人同时也以火药表演幻术,如喷出烟火云雾以遁人、变物等,以收神奇迷离之效!火药被引入医学,成为药物,用于治疗疮癣,以及杀虫、 辟湿气瘟疫。
大约在10世纪初的唐代末年,火药开始在战 争中使用。火药被引入军事,成为具有具大威力的新型武器,并引起了战略 、战术、军事科技的重大变革。初期的火药武器,爆炸性能不佳,主要是用来纵火。随着工艺的改 进,火药的爆炸性能加强,新型的火器亦不断出现。抗战中,中共军队还使用过黑火药武器打仗
宋时,火药在军事上更得到了广泛使用,北宋为了抵抗辽 西夏和金的野蛮进攻,很重视火药和火药武器的试验和生产,1000年(宋真宗咸平三年)和1002年(咸平五年),神卫水军队长唐福和冀州团练使石普,曾先后分别在皇宫里作了火箭,火球等新式火药武器,受到真宗的嘉奖。
从此,火药成为宋军必备装备,后来北宋政府在首都汴梁建立了火药作坊,是专门制造火药和火器的官营手工业作坊(也就是“广备攻城作”)其“日出弩火药箭七千支 ,弓火药箭一万支 ,蒺藜炮(内装有带刺铁片的火药包)三千支 皮火炮二万支”。
1044年,曾公亮著有《武经总要》, 里面记录了 三种火药配方及多种火药武器 并配有插图 这是世上最早的热兵器制作工艺流程记载至南宋时 ,火药武器技术愈发先进, 陈规守德安(湖北安陆)曾经使用火枪冲锋。
至南宋中晚期又出现了突火枪 技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发明了有深远影响的管形火器 竹筒改为铁管或铜管 则子窠用铁块等物质制成(类似子弹) 然后火药利用爆破的张力把推子窠出去 ,这是后来步枪和子弹的雏形. 当然有枪必然有炮, 爆破原理是一样的 ,宋灭南唐 ,夺金陵时就使用了火炮 ,也使用中国象棋中有了炮这一棋子(参见) 这使得宋成为史上最早使用"热兵器"的国家。
⑩ 火枪是什么国家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火枪发明于中国南宋时期,这种火器在南宋时期非常盛行,在明代被发扬光内大,清朝后期衰落容甚至失传。
火枪在14世纪开始传到欧洲,欧洲的军队对于火枪这样的装备非常热衷。尤其是德国、英国。德国的火枪技术和火枪的普及率是欧洲第一,不论是在发明了火门枪的火药时代,或者是普鲁士王朝战争时期,火枪的运用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