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小数的来历的简短故事
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发明了小数点,解决了上述问题。
关于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还有一些趣事:
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的遗嘱,当时他的妻子正怀着他们的第一胎小孩。"如果我亲爱的妻子帮我生个儿子,我的儿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妻子将得三分之一;如果是生女的,我的妻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女儿将得三分之一。"。
而不幸的是,在孩子出生前,这位数学家就去世了。之后,发生的事更困扰大家,他的妻子帮他生了一对龙凤胎,而问题就发生在他的遗嘱内容。
⑵ 谁发明了小数点
引用他人的回答:
历经了一段相当长久的时间,累积了许多人的努力,人们才创造出实物的计数方法。
像现在的十进位法的计数方式,如果从整个人类的历史来看,则要算是相当后期的事了。
不论多大的数目,以十进位法的计数方式,都只需要 0 到 9 的十个数字,便能够轻易地表达出来。
那么,为什么要有小数点呢?
因为将整数放大 2 倍、5 倍、10 倍…所得到的数字都还是整数,所以使用原本的整数表达,
并没有任何的问题;但如果把整数分割成1/2 、 1/5 、 1/10 …所得到的数字就不一定是整数了,
所以再使用原来的整数,便无法完整地表达,只得再创造出小数以补不足。因为小数也是用
0 到 9 的十个数字表示,所以必须另外用个符号,也就是小数点符号,标识小数跟整数部分以方便区别。
从前小数点的符号也曾出现各式各样的写法。例如以 1.234 来说,就至少还有下列三种写法。
1,1234 1丨1234 1○1①2②3③4
后来,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发明了小数点,解决了上述问题。
关于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还有一些趣事:
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的遗嘱,当时他的妻子正怀着他们的第一胎小孩。"如果我亲爱的妻子帮我生个儿子,我的儿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妻子将得三分之一;如果是生女的,我的妻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女儿将得三分之一。"。
而不幸的是,在孩子出生前,这位数学家就去世了。之后,发生的事更困扰大家,他的妻子帮他生了一对龙凤胎,而问题就发生在他的遗嘱内容。
如何遵照数学家的遗嘱,将遗产分给他的妻子、儿子、女儿呢?
⑶ 谁发明了小数点
,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发明了小数点
⑷ 小数点是谁发明的。
小数点是用来隔开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符号,现在的小数点是用一个实心的圆点来表示的,然而,从前表示小数点的方法却很多.16世纪,比利时有个叫西蒙斯芬的人,把9.65表示为9(0)6(1)5(2);17世纪初,英国人威廉﹒奥垂德用9∠65表示9.65.这些记法都不方便.17世纪末,英国人约翰瓦里司创造了现在的小数点.
中国古代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里,为了表示不尽根,指出在“忽”以下的第一位,作为以10为分母的分数,第二位数作为以“百”为分母的分数…这是最早的十进位分数.可见刘徽那时就有了小数思想的萌芽了.
现在小数点的使用大体分两派.欧洲大陆(德、法等国)用逗号做小数点,而小圆点用来表示乘号的符号,乘号避免用“×”以防止与字母X相混淆.中、英、美等国用小圆点而不用逗号做小数点,逗号用来做分节号.
希望能帮到你,谢谢采纳!
⑸ 小数点的发明者是谁
德国的古拉维斯 于1593年使用
⑹ 小数点是谁发明的
第一个把小数表示成今日世界通用的形式的人是德国数学家克拉维斯(1537~1612),他在《星盘》(1593年)一书中开始使用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之间的分界符。 但小数点起源在中国南宋时期就已经有了! 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公元1202~1261年)在1247年(淳佑七年)着成『数书九章』十八卷.全书共81道题,分为九大类:大衍类、天时类、田域类、测望类、赋役类、钱谷类、营建类、军旅类、市易类。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巨着,它总结了前人在开方中所使用的列筹方法,将其整齐而有系统地应用到高次方程的有理或无理根的求解上去,其中对「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组解法)和「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等有十分深入的研究。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组解法),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在古代<孙子算经>中载有”物不知数”这个问题,举例说明:有一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二,七七数之余二,问此数为何?这一类问题的解法可以推广成解一次同余式组的一般方法.奏九韶给出了理论上的证明,并将它定名为”大衍求一术”。 秦九韶(生卒年不详,活动期约在13世纪)中国南宋数学家,字道古,四川人,著有《数书九章》(1247年)18卷。对大衍求一数(整数论中的一次同余式解法)和“正负开方术”(数字高次方程的求正根法)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中国自古以来就使用十进位制计数法,一些实用的计量单位也采用十进制,所以很容易产生十进分数,即小数的概念。第一个将这一概念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是魏晋时代的刘徽。他在计算圆周率的过程中,用到尺、寸、分、厘、毫、秒 、忽等7个单位;对于忽以下的更小单位则不再命名,而统称为“微数”。到了宋、元时代,小数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和更明确的表示。杨辉《日用算法》(1262年)载有两斤换算 的口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即1/16=00625;2/16=0125。 这里的“隔位”、“退位”已含有指示小数点位置的意义。秦九韶则将单位注在表示整数部分个位的筹码之下,例如: —Ⅲ—Ⅱ表示13.12寸 寸是世界上最早的小数表示法。在欧洲和伊斯兰国家,古巴比伦的六十进制长期以来居于统治地位,一些经典科学著作都是采用六十进制,因此十进制小数的概念迟迟没有发展起来。15世纪中亚地区的阿尔卡西(?~1429)是中国以外第一个应用小数的人。欧洲数学家直到16世纪才开始考虑小数,其中较突出的是荷兰人斯蒂文(1548~1620),他在《论十进制》(1583年)一书中明确表示法。例如把5.714记为:5◎7①1②4③或5,7'1''4'''。而第一个把小数表示成今日世界通用的形式的人是德国数学家克拉维斯(1537~1612),他在《星盘》(1593年)一书中开始使用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之间的分界符
⑺ 小数是啥时候发明的是谁
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微(生内于公元三世纪,山容东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在解决一个数学难题时就提出了把整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
古代,我国用小棒表示数。人们要表示小数就只是用文字。到了公元十三世纪,我国元代数字家朱世杰提出了小数的名称,同时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
⑻ 中国谁发明的小数点儿
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微(生专于公元三世纪,山属东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在解决一个数学难题时就提出了把整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 古代,我国用小棒表示数。人们要表示小数就只是用文字。到了公元十三世纪,我国元代数字家朱世杰提出了小数的名称,同时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