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101的发明

101的发明

发布时间:2021-09-17 08:20:05

『壹』 谁知道章光101的发明人赵章光的创业历程

赵章光 章光101的发明人,全国劳动模范、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部“发明创业奖”和第36届布鲁塞尔尤里卡发明展览会一级骑士勋章等十多项国内外最高荣誉的获得者,全国工商联前执委、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副会长。在北京亦庄“章光101”工业园区院里,与四周全部是封闭的高大厂房不同,在一幢洒满阳光玻璃大棚里,栽培着一株株生机勃勃的幼小树苗,它们就是蜚声中外的101集团董事长赵章光的“新宠”——红豆杉。继“章光101”毛发再生产品问世30年后,赵章光又把目光投注到濒临灭绝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树种上,他研究开发章光红豆杉睡金福产品也被世博会礼品代理商放上了专柜。

30年稳步发展

赵章光出生于浙江乐清,少时家贫,初中辍学,与粗通中医的父亲行医乡间。后专心于脱发症的治疗与研究,历经6年、上千次的试验,于70年代初研制成功“毛发再生酊”,为了纪念自己上千次的失败,他将这一药液取名为“101生发酊”。

1985年,赵章光北上郑州创立脱发专科医院,其发明的101通过了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医疗研究所的鉴定,获得专家极高的评价。 1987年,“章光101”落户北京,并在国际博览会上连获国际殊荣,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及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与新技术展览大会等国际 科技大会,获得了11项国际大奖。从此,101享誉国内外,其显著的疗效赢得脱发者的良好口碑。早在1992年,国务院就认定了“章光101“系列发明为 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赵章光也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创业故事www.cy1651.com

2002年“章光101”改制为民营企业,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现拥有员工1万多名、专业连锁咨询服务中心发展到2500多家,是生发行业领军企业、全球公认的生发知名品牌。

除去名声大噪的那些年,30多年“章光101”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不紧不慢,没见什么灵机一动,也就没什么大起大落。当人们回首改革开放的第一批弄潮儿时,才发现大多数已经不见于江湖、甚至没踪迹,唯有看上去老老实实的赵章光,依然有他的一席之地。赵章光告诉记者:“不管卖什么,最后靠的就一条:你的产品真正有效。”

千亩红豆杉落户庐山

赵章光这一生,始终是与中草药结缘,无论是他出道时的生发液还是如今再拓疆土的红豆杉。

虽年过花甲,赵章光仍然激情澎湃。2000年的时候他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作为目前确知其提取物具有优异癌症治疗效果的天然植物之一,珍稀的古老植物红豆杉资源日趋枯竭。经过查阅大量关于红豆杉的资料,赵章光想,如果能大量种植并开发红豆杉应该是件好事,那样可以拯救更多的癌症患者。

然而,灵感需要有事实的印证,实干家赵章光也不会因一时兴起而仓促出招。在不断求证的过程中,赵章光发现了国外某权威杂志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20世纪初,在美国西部山区有一片原始的红豆杉林,林中有一个小山村,住着2000多户居民。这个村庄以长寿闻名世界,寿命最短的人也有95岁,寿龄最长者达135岁,且全村无一人患过肿瘤、糖尿病、前列腺疾病、失眠症和高血压等病症。这一奇特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高度重视,然而,他们并没有发现村民的饮食有什么异常,反而是村民的一个习惯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那就是这里的居民都喜欢到红豆杉林中去散步、跳舞,这种活动被当地人称为“森林浴”。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后,科学家们从红豆杉中提取出一种名为紫杉醇的物质,而紫杉醇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抗癌物质之一。

长寿村的奥秘被揭示出来后,赵章光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震撼。而一次亲身体验更让赵章光下决心种植红豆杉。“我非常喜欢红豆杉叶子的味道,有一次我顺手在林子里摘了些红豆杉叶子放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没事儿就闻闻,没想到我的高血压居然在第6天降了下来。”赵章光决心让红豆杉这种神奇的作用物尽其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缜密的考察和专家的论证,赵章光终于在革命老区江西庐山威家镇九星村找到了适合红豆杉生长的“家”,在这片空气、土壤、自然环境均达到优质标准的宝地上,赵章光设立了九江章光101红豆杉生物工程公司,至今已经种植了1300亩红豆杉。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创新的“闻香疗法”,如今“章光101”红豆杉系列产品已得到国内外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八棵红豆杉提取的紫杉醇可以治疗一个肿瘤患者,100万棵红豆杉起码可以救50万个病人,我会把我在这里种植的红豆杉的保健功能全力开发出来,让国人真正享受到百年健康生活的乐趣。”年过花甲的赵章光谈起红豆杉未来的发展前景就滔滔不绝。

致力人类健康走低碳发展之路

出身郎中,仿佛给赵章光骨子里深植了济世救人的基因,他痴迷于此,也得益于此。在日前举行的“2009中国节能减排功勋人物、功勋企业暨领军人物、领军企业颁奖晚会”上,赵章光荣膺2009中国节能减排领军人物。

在颁奖大会上,赵章光受邀作为节能减排领军人物作了特别发言。他强调,企业改变发展模式,实现低碳式发展,是顺应潮流的现实要求,更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他说,红豆杉产品是挖掘传统医药宝库,并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取得成功的实例,对当今世界嗅觉与生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红豆杉资源开发与利用上,他们坚持科学合理利用的原则,既保护红豆杉资源,扩大红豆杉种群,又研制成功了有利于人类健康的红豆杉系列产品。

“以德为魂、悬壶济世、依法治企、产业报国”是“101”集团的企业文化,过去的36年里,“章光101”一直致力于人类健康,走出了一条低碳发展之路,充分证明了低碳模式的强大生命力。今后,“章光101”也将继续沿着低碳之路走下去,积极创造低碳经济,走节约型发展道路。
原文地址: http://www.cy1651.com/article-1248-1.html

『贰』 中国的发明

1、鼓: 传说公元前3500年中国人已有人造的鼓。公元前3000年,做鼓的方法是用兽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到公元前1000年,米索不达米亚的苏默人制成了一人高的圆鼓,鼓身还绘有图画。后来有了小铜鼓和大铜鼓。15世纪骑兵用的大铜鼓,17世纪时开始为乐团采用。1692年蒲塞尔为“仙后”所作的配乐中就用上了。这种鼓现在叫定音鼓,19世纪有了低音大鼓。鼓声可使节拍鲜明,粗犷有力。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定音鼓。 2、二进位制: 相传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发明了二进位制。《周易》就是五经之一的《易经》,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周易》相传是由约公元前3000年的伏羲画卦、周文王重卦、周公作爻(yao)辞,并经过孔丘修订而成为《易经》。当代的电子计算机用的不是十进制而是二进制。二进制是谁发明的?《周易》中的“易数”用的就是二进制。换句话说就是伏羲发明了二进制,伏羲就是神农。传说神农尝百草才有五谷,我国才有原始农业。伏羲对我国社会的进步可谓大矣!我国北京的先农坛就是为了祭奠神农(即伏羲)而建造的,这里表达炎黄子孙对他的敬佩之情。 3、绳索: 公元前2800年,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创造麻绳的技术。我国人民开始用大麻纤维制绳。到公元纪元开始时,用大麻纤维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主要制绳材料。1775年,英国发明家马虚发明制绳机,结束了手工制绳的时代。从1950年开始用人造纤维制造绳索,直径约2毫米的马尼拉绳受到5512公斤的拉力便会折断,而同样粗的尼龙绳则能承受13227公斤的拉力。 4、指南针: 相传公元前2700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发明了指南针。黄帝用指南针,在大雾中辨别方向,打败了蚩尤。根据史书记载,中国人早在战国时代已使用指南针。公元前3世纪的《韩非子》中说,战国时代已有人用“司南”(指南针)。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对此记载更详。1090年,中国和阿拉伯航海家开始在船上装设了指南针。作导航工具。欧洲在11世纪左右,才用浮在水上的磁针制成指南针。1250年左右,在地中海地区指南针的磁制已装在有度的卡片上面,并以中央旋轴保持平衡。 16世纪时把指南针镶在带平架上,在船上发挥作用。19世纪铁船用指南针要装上一片弗林德斯顿铁,以校正船的磁力所引起的误差。20世纪制成的船和飞机用陀螺罗盘仪指南针。根据旋转顶点稳定姿态与星体有关的原理,陀螺罗盘有两大优点:既不因接近金属而偏转,双指向真正北而不是磁北。1908年德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此类实用仪器。最优良的指南针是美国人斯波里所制。1910年在“德拉威”号船上试验成功,很快就被美国海军采用。总之,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后来传遍全世界为全球航海业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5、养鱼法: 公元前2500年中国人已经懂得养鱼。那时我国人民能用人工孵化鱼卵,把它养大食用。1960―1970年代,欧美才用人工养殖蛙鱼等鱼类。英国等西欧国家现在每年由养鱼场生产淡水养鱼约有10万吨。 6、赤道式天文仪: 公元前2400年,中国人发明了赤道式天文仪。 7、十进计数制: 中国人于公元前14世纪,发明了十进计数制。在现代科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欧洲人正式采用它的最早时间的证据,是公元976年的一份西班牙手稿中发现的,而中国早在公元前14世纪的商朝,便已经采用了。在出土的公元前13世纪的甲骨文中,见有中国人用十进制记述了“547天”的实例。 8、印刷术: 公元前1324年,中国人已会雕刻印章,用墨水印在文件上,印刷术是世界上第一种传播媒介,有了它才可把资料信息传播出去。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我们中国人从古时候起就使用印章,刻上人名或官衔。印章本来是官衔的标职,到公元 前1324年,又开始用来加盖在文件上;最初是用墨水,到公元五、六世纪才开始用红色印泥。中国印章大多用皂石、玉石、竹子甚至象牙雕刻而成。中国人认为,有印章为凭的文件书信和票据经签字更可靠。现在的印刷书籍中,最古老的是《金刚经》,由中国人王 印刷,如今已成孤本。868年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凸版印刷,它是一幅5.25米的卷轴,用多块长91厘米,宽36厘米的刻版印的。后来落在英国人手中,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1040年代中国刻字工人毕升在北京历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泥六面体活字模,加热变硬,按韵排在转盘上。印时把活字铺在有松脂、腊等粘合物的铁板上,周围用铁框扎紧,放在火上加热使粘合物熔化,冷却后活字就粘在铁板上了。印完后烤热铁板取出活字,以备日后再用。1403年朝鲜的李太宗创办了最早的金属铸字工厂(当时朝鲜也用方块字),又过了30年朝鲜参照古印度的梵文,创造了一套拼音字母以代替方块字。现在的朝鲜文有40个字母,只需要少量字母就可拼出所有的字。1438年在德国梅茵兹城古腾堡居住的根弗第谢(德国人)创造了一套浇涛金属字母活字的模具。用硬金属雕出凸模字,再用锤字把凸模字压在软铜上,制出凹模,用凹模排在框架上印刷。到15世纪时大概已开始采用铅锡合金。他在1451年印出欧洲第一本用活字印刷的书――《多纳托斯拉丁文法》。约在1453年开始印刷拉丁文圣经。他的印刷机是用普通的螺旋压榨机改装的。把一页为一个印版面上放在印刷的印台上,刷上油墨,铺上纸张,用装在螺旋下的压印板加压。一天才能排一页,每小时只能印16张左右。 1457年,福斯特和舒奥佛发明了多色印刷,印出第一本双色书――拉丁圣诗。1461年,班堡的靠士特把木刻版与活字印刷结合起来,印出第一本有插图的书――德文的寓言,共有101张插图。1470年法国人让森在威尼斯设计出第一批罗马活字。1477年托雷米绘制了《世界地图》,用凹版印刷术印出,共26幅铜版印制。不易仿制,纸面上的油墨稍微鼓起,特点较多,易辨真伪,所以仍用于印刷钞票、邮票和有价证券等。1501年意大利人格里福出了一套斜体字;1561年他把这些字缩小印出袖珍本书籍。(西方的斜体字主要用于强调字句。)1620年,荷兰的伯靳奥发明了收字方便印刷术,每小时可印150份。1642年德国的赛根发明了镂刻凹版印刷法,最适于印画,首幅画是德国伊利莎伯爵夫人的肖像。 1107年,中国人还发明了彩色印刷术。600多年后,1719年,德国的勒布朗设计的彩色印刷机取得了专利权。印出第一部书是《油画色彩之调和》。1727年英国苏格兰金匠格特发明了浇铸铅版法。1775年法国人迪多制订了量度活字大小的单位。1798年德国的逊纳菲尔德发明平版印刷法,最适于印插图。1875年英国首先使用胶印法,把图像印到橡皮布上,然后正式印到弹性所需的材料上。1800年,英国的斯坦贺制成第一台铁架印刷机代替了木制印刷机。每小时可印250张。1810年德国 人在伦敦工作的哥尼格取得了蒸汽印刷机的专利权(机械化的手动印刷机),每小时可印400页。1812年德国人哥尼格和鲍尔设计出滚筒式滚压印刷机。《泰晤士报》卖了这台机器,每小时可印1100张。后来哥尼格还设计了每次能印两面的印刷机。 1839年英、美、俄三国分别发明了电铸版。用电铸金属板来代替木刻印板。1845年纽约的荷奥取得了第一架实用轮转印刷机专利。费城的《纪事报》购买了这台机器。1848年伦敦《泰晤士报》的工程师阿普斯和考珀设计了一台轮转印刷机,在此报运用,每小时能印8000张。1861年美国荷奥采用纸型制出的曲面铅版,从此有了完全圆形的印刷版面。1852年,英国照相技术先驱塔尔博特发现了钢线凸版印刷的原理,1880年首先采用这种办法在纽约《画报》上复印一张照片,标题是“纽约贫民窟一景”。1886年德国人默根索勒在美国工作发明了高速自动排字的策诺整排机,此机用于《纽约时报》。两年后正式投产,每小时可排字模6000个左右,速度是最熟练工人的四倍。1887年英国公务员兰斯顿发明了排字精良的莫诺铸排机,此机于1897年正式投入生产。在此之前,1477年前人们就知道雕刻铜凹版印刷法;1895年奥地利人克利克发明了照相凹版法;1839年,许布约在美国发明了照相排字机。从此印刷商不要金属活字,并改用平板印刷代替传统的凸版印刷。此法是把字母相继投射到照相纸上面,然后冲洗出来,贴到一页样本上。这张拼好的版用照相机转拍在金属板的感光膜上,经过酸蚀,使这块印版具有1798年逊纳菲尔德发明的石印版的性能;油墨只附着于版上有图形的地方。现在,照相排字法已经取代了绝大多数传统的排字方式。 1965年德国发明了电子照相排字机之后,开始了用电脑控制排字时代。先进印刷厂是整页版面可在电脑屏幕上设计,设计者一页版面编排妥当之后,就用电脑记忆装置把全部内容存贮起来,包括文字、标题、图片位置等等。然后,由电脑控制的激光器在照相纸上扫描,把整个版面的图像印出来,再用照相法制成印版进行印刷,这叫激光照排法。当今世界上很多大型报刊都用先进方法进行排印,例如我国的《科技日报》、《中国电视报》和《北京晚报》等,都采用了此先进的印刷技术。 9、漆――世界第一种塑料: 中国人最迟在公元前13世纪已经发明使用了漆。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发掘出的“妇好”墓(葬于公元13世纪),她的上过漆的棺木就是证明。李约瑟说:“漆可能是人类所认识的最古老的工业塑料。”在古代中国,油漆业的组织和管理很有章法,有私人的油漆作坊,也有国家的制作中心。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存有一只油漆的木酒杯,杯上雕刻的铭文除说明该杯制作于公元四年外,还刻有参加制作的七名工匠和制作中心的五位官员的名字。这个木酒杯表现了中国人两千年前就有对制造工艺的看法;另一方面,这个杯子还表明当时的生产很可能已使用现代的工业生产的流水线那样的工艺流程。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国人已发现了漆的重要化学性质,发现了通过漆的蒸发过程使其变质的方法,发现了通过在漆中放几只螃蟹壳,漆就会保持液状,不会变干。公元前120年的《淮南子》一书和公元12世纪的李氏都提到螃蟹壳能使漆保持液态的特殊功能。现代科学家化验证实,甲壳体组织内确有抑制某些酶的活动的化学成份,其中一种酶就是漆变硬的酶。漆可以通过化学作用保持长久的液态,这使中国的这项生物化学工艺具有不衰的工业雏形模式。 10、铜镜: 约公元前1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铜镜。中国人于公元5世纪还发明了魔镜;英国结晶学家威廉·布莱格到1932年,系统地阐明了魔镜的理论,比中国晚了一千五百年左右。魔镜是世界上最奇异的物品之一。魔镜有何奇妙之处呢?在魔镜的反面铸有青铜图案――图像或文字,或二者兼而有之。反射光线的一面为凸状,是由经抛光处理的青铜制成用作镜面。在大多数照明情况下,这种镜子看上去与其它的普通镜子无异。但是,在明亮的阳光下使用魔镜时,它反光的一面就能被“看透”。用镜面将阳光反射到暗色的墙上,人们就能从投在墙壁上的影像中看到镜面的图案或文字。坚实的青铜制品变得透明了,这种令人感到神秘不解的现象使中国人给魔镜取了透光镜名称。青铜是不透光的,然而实际使人感到透光,这是为什么?这奥妙之深让中外学者探讨了几百年,中国的科学家沈活和外国科学家威廉·布莱格爵士都发表过高见。威廉·布莱格爵士于1932年发现这一奥妙时说:“正是反射的放大作用使图案清楚地显现出来。”李约瑟正确地将这一切称为“是在通向掌握金属表现微细结构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11、伞: 公元前1100年,中国人已经使用伞,那时已经用伞表示身份。伞骨用竹或檀香木制成,上面覆以树叶或羽毛做的伞面。公元12世纪英语才出现“伞”这个词。以前一直只有阳伞,到1733年代,巴黎人用油布做伞面,才制成雨伞。1750年,英国的汉威到外国旅行后带了一把伞面回伦敦,轰动一时。1874年雪靠耳附近迪卡地区的金属拉丝工霍克斯取得弧形钢质伞骨的专利权。有了此伞骨,伞可以收紧,从此成为英国绅士常用的雨具。1930年柏林人豪普特发明了伸缩伞。在学术界也有人说,公元4世纪三国时期中国人才发明了伞。 12、风筝: 公元前1000年,中国人最先放风筝。早在信史之前,传说中国人已会放风筝。相传公元前四世纪,中国著名工匠鲁班(即公输班)做了一只风筝,升空三日而不坠。还有一个故事说一名将军包围了王宫,利用风筝测量宫墙与己方军队的距离。风筝可用于送砖上屋或在风筝尾部系上鱼钩钓鱼。公元1600年,东方的风筝(菱形)由荷兰人传到了欧洲。19世纪英国发明家克雷由风筝产生灵感而发明滑翔机。德克萨斯州演员科迪“上尉”,曾利用风筝拖动折叠式小艇,横渡英伦海峡;1901年再接再励,乘坐双箱形风筝飞行,使英国陆军部大感兴趣。不久,飞机取代了军用风筝,而科迪“上尉”也在1913年驾驶他的新双翼飞机时失事遇难。1970年,美国太空计划设计了各种“飞行翼”,使风筝再次成为成年人的玩意儿,例如罗格乐乐折叠飞行翼,本是专为水星号太空船仓安全着陆而设计的,后来被降落伞取代了;但这种折叠翼,结果成为今日悬挂式滑翔机的机翼。风筝飞上天空为飞机飞上天空提供了原理和灵感。 13、米酒: 公元前1000年,中国人发明了米酒。 14、弓箭: 中国人于公元前8世纪发明了弓箭。公元前200年中国人已发明了弩弓。它主要用于打仗和狩猎,可卧射、立射、骑射,威力甚大。而欧洲的意大利在公元10世纪才使用弓,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年。 15、古代机器人: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东周时期,中国人就已发明了古代机器人。当今世间,只要谈及机器人,言必欧美、东洋;然而可曾知道世界上最早制出古代机器人的,是我们中国人。我国制出的古代机器人不仅精巧,而且用途也很广泛,有各式各样的机器人。会跳舞的机器人、会唱歌吹笙的机器人、持赚钱的机器人和会捉鱼的机器人……等,应有尽有。 会跳舞的机器人。我国唐朝的段安希说:西汉时期,汉武帝在平城、被匈奴单于冒顿围困。汉军陈平得知冒顿妻子阏氏所统的兵将,是国中最为精锐骠悍的队伍,但阏氏具有妒忌别人的性格。于是陈平就命令工匠制作了一个精巧的木机器人。给木机器人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花枝招展,并把它的脸上擦上彩涂上胭脂,显得更加俊俏。然后把它放在女墙(城墙上的短墙)上,发动机关(机械的发动部分),这个机器人就婀娜起舞,舞姿优美,招人喜爱。阏氏在城外对此情景看得十分真切,误把这个会跳舞的机器人为真的人间美女,怕破城以后冒顿专宠这个中原美姬而冷落自己,因此阏氏就率领她的部队弃城而去了。平城这才化险为夷。 会唱歌吹笙的机器人。唐代的机器人更为精巧神奇,唐朝人张骛在《朝野全载》中说:洛州的殷文亮曾经当过县令(相当于“县长”),性格聪巧,喜好饮酒。他刻制了一个木机器人并且给它穿上用绫罗绸缎做成的衣服;让这个机器人当女招待。这个“女招待”酌酒行觞,总是彬彬有礼。 会赚钱的机器人。唐朝时,我国杭州有一个叫杨务廉的工匠,研制了一个僧人模样的机器人,它手端化缘铜钵,能学和尚化缘,等到钵中钱满,就自动收起钱。并且它还会向施主躬身行礼。杭州城中市民争着向此钵中投钱,来观看这种奇妙的表演。每日它竟能为主人捞到数千钱,真可称为别出心裁,生财有道。 会捉鱼的机器人。唐代的机器人还用于生产实践。唐朝的柳州史王据,研制了一个类似水獭的机器人。它能沉在河湖的水中,捉到鱼以后,它的脑袋就露出水面。它为什么能捉鱼呢?如果在这个机器人的口中放上鱼饵,并安有发动的部件,用石头缒着它就能沉入水中了。当鱼吃了鱼饵之后,这个部件就发动了,石头就从它的口中掉到水中,当它的口合起来时,它衔在口中的鱼就跑不了啦,它就从水中浮到水面。这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生产的机器人。 此外,在《拾遗录》等书中,还记载了古代机器人登台演戏、执灯伴瞎等机巧神妙。 16、分行栽培与精细耕地法: 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分行栽培与精细耕地法;欧洲人到1731年才使用此项技术,比中国晚了二千四百年左右。 17、铁犁: 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铁犁。欧洲人到17世纪才使用铁犁,比中国晚了二千三百年左右。公元1050年,中国人还发明了犁镜,给犁装上犁镜,便于翻土,从而提高了农业产量。大约公元前3500年,米索不达米亚平原农夫发明了牛拉犁具。犁是人类早期开始耕地的农具,中国人大约自商代起已使用耕牛拉犁,木身石铧。公元前500年,欧洲农夫造出了铁犁,犁前有二个轮了和一个犁刃(即犁铧)。中国战国时期在木犁铧上套上了V形铁刃,俗称铁口犁。犁架变小,轻便灵活,更可以调节深浅,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欧洲人于1700年代开始用先进的罗瑟兰犁、兰塞姆金铁犁和播种机。1830年美国移民开始用迪尔铜犁,其他各大洲也开始用铜犁。总之,犁的发明、应用和发展,凝聚了中国人和世界其他各位发明家的心血,并显现了他们的智慧。 18、大定音钟: 中国人于公元前6世纪发明了大定音钟;欧洲人到公元1000年才有定音钟,比中国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19、长明灯: 大约在公元前589年,中国人发明了长明灯。灯蕊为石棉;灯油为海豹油或鲸油。 20、算盘: 公元前550年中国人发明了算盘,用于计算,也是自古以来商业上广泛应用的计算工具,后来传到世界各地,到12世纪才逐渐被现代阿拉伯数字所取代。到20世纪前苏联和远东地区很多人仍然使用算盘,生塑算盘代替木竹算盘。目前世界上电子计算器和电子计算机有代替算盘的趋向,但因为算盘价格低廉,所以,用电子计算机在全世界完全代替算盘,至少还需要十年。 21、地毯: 公元前五百年地毯已在中国应用。已知最早的地毯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的中国和伊朗。1606年,法国巴黎附近最早用上了织机编织的地毯。现在的地毯变为人造纤维和羊毛编织而成。 22、双动式活塞风箱: 中国人于公元前5世纪发明了双动式活塞风箱。西方于16世纪才用双动式活塞风箱。比中国晚了二千一百年左右。 23、水涌钵 公元前5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水涌钵。 24、空位表零法: 中国人在公元四世纪以前就开始用空位表示零,中国的算盘就是这样表示的。按照西方的传统说法,用符号“0”来表示零,是印度人在公元九世纪发明的,它出现在公元870年瓜摩尔的碑文中。但是,实际上,符号“0”的出现要比这早得多。在公元683年柬埔寨和苏门答腊的碑文中,以及在公元686年苏门答腊附近的邦加岛上的碑文中,均出现这一符号。一些专家认为,这些国家出现的零的符号,是由中国传过去的,而他们又将这符号传到印度。零非常重要,如果忽视了零,那么现代技术就会瓦解。当然用空位表示零这是中国人的一项发明,然而我们并不是说使用“0”符号的绝对优先权属于我国,因为直到1247年“0”符号才第一次在我国印刷品中出现,尽管我们确信至少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已经使用这个符号了,但没有人知道,这个表示零的符号中国人在何时、何地首先使用的,这是需要进一步考证的。 25、化学武器: 利用毒气进行化学战的历史,在中国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早期。在墨家早期著作中,就有关于利用风箱把在炉子内燃烧的芥末释放出来的气体,打入围城敌军隧道的记载。这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利用堑壕芥子气早2300年。中国人化学武器有下列几种:“粪弹”,这是毒气弹的雏形。“飞砂弹”,它是将一管火药放在陶罐里,火药的成份是生石灰、松香、有毒植物的乙醇提取之。把这种武器从城墙上放下去,随即炸开,致命毒物四散。“催泪弹”,公元二世纪中国人便使用催泪弹,它所产生的烟雾很快地使人泪如泉涌。海脉油、四川漆和海星等毒汁会使敌人声音嘶哑。我国有的毒物能使敌人肌肉腐烂直至露出白骨。火矛包含着砒霜和一般的毒物。1540年贝林古西奥所著的《烟火药学》一书中说,火矛被燃后,就吐出“炽热地火舌,有两三步远,使人毛骨悚然”。在欧洲,直到1580年,砷才作为一种深受欢迎的东西,但在17世纪它被汞烟球所代替,这是当时中国奉献给世界的礼物之一。 26、马胸带换具: 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发明马胸带换具。在此之前,西方在公元8世纪换马的惟一手段是“项前肚带换具”。这是一种不合理的方法,因为皮带勒在喉部,意味着马一旦使出最大力气就会立即窒息死亡。我国发明的马胸带换具克服了这一缺点。我国的这项发明后来通过中亚传到了欧洲。欧洲考古学家在公元7至10世纪的古墓中发现了胸带换具遗物。 27、石油照明法: 大约于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石油照明法和天然气照明法。 28、铸铁术: 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铸铁术。 29、马肩套挽具: 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马肩套换具。这比在欧洲出现胸带具后一百年出现的肩套换具要早一千年。中国人还发现,肩套换具可以用另一种更简单的方式:换绳可以拴在肩套(项圈的两侧,直接套在车上)。正是这种形式的肩套换具,今天仍在全世界普遍采用。 30、硝石鉴别方法: 中国人在公元前3世纪以前发现了硝。这比西方早2000年。在发明火药之前,首先必须认识到并且获得它的三种成分中最重要的成分,这就是硝石。西方在中世纪以前不知有此物,欧洲缺少此物,而中国资源丰富,并且可区别于其他矿物而予以提纯。鉴别硝石是根据颜色反应。硝石燃烧发出紫色火焰可证实钾的存在。中国人至少在公元前3世纪就会用此法鉴别硝石的存在。中国人发现硝石为后来发明火药奠定了基础。 31、世界上第一条等高运河―――灵渠。 西方于公元13世纪才建了等高运河,比中国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32、立体地图: 中国人最迟在公元前3世纪就发明了立体地图。在司马迁写的《史记》中,就记过了一张公元前210年绘制的秦始皇墓地图。书上写道:“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1985年6月《每日电讯》的一篇报导说:秦始皇墓地虽然还没有打开,但是可能已经发现了。据说是墓入口处的地方发现了微量的水银。考古学家猜测这可能就是上述立体地图上所示的水银。 早在公元前3世纪,中国有名的蓬莱仙山的地图就出现在罐子和香炉上。这对以后立体地图绘制技巧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公元32年将军马援讲到的军事立体地图,河谷山脉的模型是用糯米制作的。此外,还出现了木刻的立体地形图,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记述了这种地图。1130年黄裳也制作了一张木刻立体地图。此图后来引了哲学家朱熹的兴趣,他千方百计地收集木刻地形图,以便进行研究。他自己也有时用粘土,有时用木刻制作立体地形图。黄裳在一部《鹤林玉露》里,还讲述了朱熹制作的一幅地形图的情况:“(朱熹)尝欲以木作华夷图,刻山水凹凸之势。合木八片为之。以雌雄榫镶入,可以折。度一人之力可以负之。每出则以自随,后竟未能成。” 很可能立体地形图的制作由中国传到阿拉伯,后又传到了欧洲。1510年,保罗·多克斯制作了欧洲最早的地形图,绘出了奥地利的库夫施泰因的邻近地区。阿拉伯人伊贝·巴蒂塔(公元1304―1377年)叙述了他在直布罗陀看到一张立体地形图。中国以外的国家有关立体地形图的记载没有比这更早了。 33、吊桥: 中国人李冰于公元前3世纪在四川省灌县修建了安蓝桥。这是世界最早修建的竹缆链桥。它总长为320米,有八个孔,整个结构中没有一块金属材料。此吊桥上铺了板便于人们行走。这种用竹了做的索桥是极有效的,整个缆索是以竹子为内芯,外边包着从竹子外层劈下的竹条(蔑片)编成的“辫子”。编成辫子是因为蔑片把内芯缠得越紧,缆索的强度就越大,从而增加了安全因素。并且,中国人于公元1世纪又发明了铁吊桥。这桥可用于通行车辆。1655年到中国访问的西方人马丁·马蒂尼曾描述过贵州境内一条河上的铁索桥,并编在那个时期有名的巨著《中国图集新编》中。西方的第一座吊桥,即温奇桥。是公元1741年建成的,跨于英格兰的提兹河上,它只有缆索而没有桥面供车辆通行。由于欧洲人于1809年才建成第一座可以通行车辆的吊桥,因此在这方面中国人比西方要领先180 如果回答对您有用,请及时采纳。

『叁』 碳氢油,氢能油,环保油,或合油等醇基然料二次革命爆发,水能添加到101%的先锋发明是那里。是真的吗

肯定是来假的啊。
什么叫“水能源添加到101%”?
在当前科学理论下,任何宣称用水作燃料的说法都是可疑的。~~~所谓水变油的民间高科技,几乎百分百是骗子。
至少最近几年,从未听说过什么类似的能源革命的官方报道。

『肆』 叔101是什么梗 都有哪些明星

最近由徐峥执导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也是被刷爆了,网友脑洞大开,发明了一个叔圈101的梗,那么叔圈101都有谁呢?排名前几位的分别是:徐峥、黄渤、张国立、吴秀波、孙红雷、黄磊、张涵予、陈建斌、还有张嘉译,小编也是佩服网友的想象力啊!
最近,徐峥新电影《我不是药神》火遍朋友圈,山争哥哥也火了,娱乐圈更是刮起了叔圈101的风。那么叔圈101是什么梗?一起来看看,原来,这是网友脑洞大开,搞起了“叔圈101”公开赛,有许多叔圈练习生们入选。
当下饭圈最流行的应援口号包括:“你不签,我不签,徐峥何时能出圈”。“你不搞,我不搞,徐峥就要被打倒”,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C位出道,故事的起源是这样的:这几天的朋友圈被徐峥新片《我不是药神》刷屏了,点映好评一片,一个暑期档爆款仿佛正冉冉升起。

『伍』 101键盘是怎么发明的

字母的排列是因为怕误触才分开的
说实话101是一种相当不效率的字母排列
但是以后的键盘就按照这种规律走了

『陆』 专利101:什么是专利

• 专利是公布发明的一种方法• 专利是国家保护发明者的发明不受侵权的法律手段• 专利是国家授给发明者的一种产权,发明者可以禁止其他人在该国制造,使用,提供销售或销售,以及进口该发明• 专利是国家授给发明者的一种产权,只有发明者有权在该国制造,使用,提供销售或销售该发明

『柒』 英国评出德“101款改变世界德小发明”第一位是

是C 算牌
英国《独立报》日前评选出101款改变世界的小发明。

1. 算盘 公元190年/ Abacus, AD190

2. 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 约公元前700年/ Archimedes Screw, c.700BC

3. 阿司匹林 1899年/ Aspirin, 1899

4. 雅达利2600游戏机 1977年/ Atari 2600, 1977

5. 带刺铁丝网 1873年/ Barbed wire, 1873

6. 条形码 1973年/ Barcode, 1973

7. 电池 1800年/ Battery, 1800

8. 自行车 1861年/ Bicycle, 1861

9. 圆珠笔Biro 1938年/ Biro, 1938

10. 黑莓手机 1999年/ Blackberry, 1999

11. 弓和箭 公元前三万年/ Bow and arrow, 30,000BC

12. 文胸 1913年/ Bra, 1913

13. 纽扣 1235年/ Button, 1235

14. 可携式摄像机 1983年/ Camcorder, 1983

15. 照相机 1826年/ Camera, 1826

16. 心脏起搏器 1958年/ Cardiac pacemaker, 1958

17. 光盘 1965年/ CD, 1965

18. 发条式无线电 1991年/ Clockwork radio, 1991

19. 指南针 1190年/ Compass, 1190

20. 避孕套 1640年/ Condom, 1640

21. 信用卡 1950年/ Credit card, 1950

22. 数码相机 1975年/ Digital camera, 1975

23. 数字TV录像机 1999年/ Digital TV recorder, 1999

24. 电子表 1972年/ Digital watch, 1972

25. 鼓 公元前一万二千年/ Drum, 12,000BC

26. 炸药 1867年/ Dynamite, 1867

27. 电动剃须刀 1928年/ Electric shaver, 1928

28. 橡皮 1770年/ Eraser, 1770

29. 传真机 1843年/ Fax machine, 1843

30. 光纤 1966年/ Fibre optic cable, 1966

31. 火 公元前五十九万年/ Fire, 590,000BC

32. 钓鱼钩 公元前三万年/ Fish hook, 30,000BC

33. 软盘 1971年/ Floppy disk, 1971

34. 抽水马桶 1597年/ Flushing toilet, 1597

35. 电冰箱 1834年/ Fridge, 1834

36. Gore-Tex面料 1972年/ Gore-Tex, 1972

37. 全球定位系统 1978年/ GPS, 1978

38. 断头台 1792年/ Guillotine, 1792

39. 枪 十四世纪/ Gun, 14th century

40. 内燃机 1859年/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1859

41. 苹果iPod 2001年/ iPod, 2001

42. 水壶 1891年/ Kettle, 1891

43. 手提电脑 1982年/ Laptop, 1982

44. 激光 1960年/ Laser, 1960

45. 剪草机 1830年/ Lawnmower, 1830

46. 石墨铅笔 1564年/ Lead pencil, 1564

47. 电灯泡 1848年/ Light bulb, 1848

48. 锁 公元前二千年/ Locks, 2000BC

49. 机关枪 1884年/ Machine gun, 1884

50. 机械钟 1092年/ Mechanical clock, 1092

51. 微芯片 1958年/ Microchip, 1958

52. 显微镜 1590年/ Microscope, 1590

53. 微波炉 1946年/ Microwave oven, 1946

54. 手机 1947年/ Mobile phone, 1947

55. 鼠标 1964年/ Mouse, 1964

56. 任天堂 Gameboy 1989年/ Nintendo Gameboy, 1989

57. 去噪音耳机 1988年/ Noise-cancelling headphones, 1988

58. 纸夹 约1892年/ Paper clip, c.1892

59. 纸 公元105年/ Paper, AD105

60. 个人电脑 1977年/ PC, 1977

61. 犁 公元100年/ Plough, AD100

62. 气胎 1845年/ Pneumatic tyre, 1845

63. 袖珍计算器 1971年/ Pocket calculator, 1971

64. 宝丽莱相机 1947年/ Polaroid camera, 1947

65. 弹出式面包机 1926年/ Pop-up toaster, 1926

66. 便利贴便条纸 1973年/ Post-it note, 1973

67. 印刷机 1454年/ Printing press, 1454

68. 标准键盘 1868年/ Qwerty keyboard, 1868

69. 无线电 1895年/ Radio, 1895

70. 机器人 1921年/ Robot, 1921

71. 橡皮圈 1845年/ Rubber band, 1845

72. 鞍 公元200年/ Saddle, AD200

73. 安全剃刀 1895年/ Safety razor, 1895

74. 透明胶带 1937年/ Sellotape, 1937

75. 锁线装订机 1830年/ Sewing machine, 1830

76. 手机短信 1992年/ SMS, 1992

77. 眼镜 1451年/ Spectacles, 1451

78. 听诊器 1819年/ Stethoscope, 1819

79. 瑞士军刀 1897年/ Swiss Army Knife, 1897

80. 注射器 1844年/ Syringe, 1844

81. 电话 1876年/ Telephone, 1876

82. 望远镜 1608年/ Telescope, 1608

83. 电视机 1925年/ Television, 1925

84. 互联网 1969年/ The internet, 1969

85. 火柴 1826年/ The match, 1826

86. 药丸 1951年/ The Pill, 1951

87. 温度计 1592年/ Thermometer, 1592

88. 工具 公元前二百六十万年/ Tools, 2,600,000BC

89. 牙刷 1498年/ Toothbrush, 1498

90. 晶体管收音机 1953年/ Transistor radio, 1953

91. 晶体管 1947年/ Transistor, 1947

92. 电视遥控器 1950年/ TV remote control, 1950

93. 伞 公元前二千四百年/ Umbrella, 2400BC

94. 真空吸尘器 1901年/ Vacuum cleaner, 1901

95. 维可牢尼龙搭扣 1948年/ Velcro, 1948

96. 家用录像机 1976年/ VHS recorder, 1976

97. 按摩颤震器 1902年/ Vibrator, 1902

98. 随身听 1979年/ Walkman, 1979

99. 天平秤 公元前五千年/ Weighing scales, 5000BC

100. 车轮 公元前三千五百年/ Wheel, 3500BC

101. 拉链 1913年/ Zip, 1913

『捌』 101是什么意思

和下一个质数103组成一对孪生质数瓦格斯塔夫质数5个连续质数之和:13 + 17 + 19 + 23 + 29
整数分割13的方法数目
中心十边形数
十进制中,最小的三位回文数
101 = 5! - 4! + 3! - 2! + 1!
101与一个两位数相乘,积就是这个两位数连写两次,如101*56=5656
科学上
钔的原子序数
小行星101
101生发剂 发明人赵章光

『玖』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指南针,火药,纸,印刷。

『拾』 中国的发明有哪些

一、宣纸

唐天宝年间,在全国各地运到京城长安的进贡之物中,宣城郡船中有“纸、笔”等贡品,这说明当时宣城郡已生产纸、笔。

宋元,曹氏一支辗转迁徙到安徽泾县小岭后,开始了全面系统地以青檀皮为原料制作“宣纸”的历程。

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年)由皇室监制的“宣纸”加工纸的出现。

二、毛笔(Chinese brush,writing brush),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也逐渐成为传统绘画工具。毛笔是古代中国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明的。

三、砚,也称“砚台”。中国传统文房用具,始于汉代。文房四宝之一。以笔蘸墨写字,笔、墨、砚三者密不可分。砚虽然在“笔墨纸砚”的排次中位居殿军,但从某一方面来说,却居领衔地位,所谓“四宝”砚为首,这是由于它质地坚实,能传之百代的缘故。

四、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

五、火药,又被称为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机械混合而成。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也改变了人类的战争史。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宣纸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毛笔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指南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火药

阅读全文

与101的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