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飞机的是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飞机的是

发布时间:2021-09-17 02:37:55

『壹』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早期汽车、早期飞机。汽车是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飞机则是由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的。

『贰』 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是( )

第二次工业革命(Second Instrial Revolution)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即电气时代)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Siemens)制成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Gelam)发明电动机,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现象,对电作了深入的研究。在进一步完善电学理论的同时,科学家们开始研制发电机。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后来几经改进,逐渐完善,到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互换。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造了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导致了列强开始争夺石油。)
1902年12月,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飞机飞上蓝天,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随着内燃机的广泛使用,石油的开采量和提炼技术也大大提高。1870年,全世界只生产了大约80万吨石油,到1900年已猛增到2000万吨。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讯事业的发展尤为迅速。继有线电报出现之后,电话、无线电报相继问世,为快速地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从此,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化学工业的建立也是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应用与生产的一项重大突破。1867年,诺贝尔研制成功炸药,80年代有改良了无烟炸药,大大促进了军事工业的发展。80年代初,科学家提炼出来了氨,苯等化学产品。大大的促进了城市生活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推动了一些老工业部门如冶金、造船和机器制造业的技术革新和发展。

『叁』 把第一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有联系的发明归类

第一次工业革命:
(1)1733年 约翰 飞梭
(2)1764年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3)1768年 阿克莱特 水力纺机
(4)1802年 瓦特 改进了牛考门蒸汽机,现代蒸汽机成型
(5)1807年 富尔顿 蒸汽轮船
(6)1814年 史蒂芬孙 蒸汽机车
(7)1844年 费阿柏恩 兰开夏锅炉
第二次工业革命:
(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
(3)电讯事业的发展: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4)化学工业的建立:诺贝尔-炸药 (塑料、人造纤维)
核心发明: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

『肆』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物有哪些﹖

西门来子——发电机源;格拉姆——电动机;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诺贝尔——炸药 (塑料、人造纤维)

拓展资料:

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标志:1866年西门子发明发电机,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提出的概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典型特征为自动化。

1903年12月,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飞机飞上蓝天,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随着内燃机的广泛使用,石油的开采量和提炼技术也大大提高。1870年,全世界只生产了大约80万吨石油,到1900年已猛增到2000万吨。

『伍』 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折叠早期汽车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造了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导致了列强开始争夺石油。)
折叠早期飞机
1903年12月,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飞机飞上蓝天,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随着内燃机的广泛使用,石油的开采量和提炼技术也大大提高。1870年,全世界只生产了大约80万吨石油,到1900年已猛增到2000万吨。1896年,德国工程师首次将内燃机装在飞行器上做飞行实验,试飞高度曾到达30多米,对飞行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讯事业的发展尤为迅速。继有线电报出现之后,电话、无线电报相继问世,为快速地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从此,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化学工业的建立也是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应用与生产的一项重大突破。1867年,诺贝尔研制成功炸药,80年代又改良了无烟炸药,大大促进了军事工业的发展。80年代初,科学家提炼出来了氨,苯等化学产品。大大的促进了城市生活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推动了一些老工业部门如冶金、造船和机器制造业的技术革新和发展。
折叠垄断组织
产生
(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到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垄断组织。(2)垄断组织的形式主要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
影响
(1)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产生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它是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
(2)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垄断组织还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折叠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1)对生产力的影响:经过18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焕发出极大的生产力,产品一下子丰富起来。欧洲的每个角落都鸣响着蒸汽机的吼声,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生产的发展一方面创造出日益丰富的产品,另一方面也创造出新的社会需求。这就要求新的产品、新的机器、新的工业部门、新的生产技术。
(2)对生产关系的影响:工业革命开创了大机器工业,使工场手工业成为了遥远的过去。打断了农业社会的进程,建立了工厂制度。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却是在大机器工业内部进行的。这种大工业内部的兴衰对社会结构的冲击,表现为渐进的,它没有使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对资本主义的影响: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资本主义取得了统治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4)首先兴起于哪个部门: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开始,标志的开始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而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不是以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确立为完成标志,而是机器制造业的建立完成标志,完成了工业的第一步飞跃。接着而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以电力的应用为标志,以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告终的。
(5)工业发展程度的差异: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许多工业部门都植根于工业革命,但它们在工业革命中不过是刚刚破土而出的萌芽。如钢铁、煤炭、机械加工等行业还没有完全摆脱原始的生产状态,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大工业生产不可同日而语。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些老行业的新发展又导致石油、电气、化工、汽车、航空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从而使整个工业的面貌焕然一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不仅传统的钢铁工业、机械加工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兴起了电气、化工、汽车、石油等一系列工业部门。这又是一次真正的巨大变化,使人类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超过了第一次变革的成果。这是工业化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6)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工业革命使英国最先从农业社会中脱颖而出,凭借着廉价的纺织品聚敛了大量财富,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和德国最先开始,使它们一跃而起,以新兴的钢铁、石油、电气、化工、航空等工业震撼了世界。后来者居上,美德两国的工业经过了这次变革之后,远远地走在了英法的前面。

『陆』 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第一架飞机是以什么为动力,它的出现标志着进入了什么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第一架飞机是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柒』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有什么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专成,促进了经属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
(3)电讯事业的发展: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4)化学工业的建立:诺贝尔-炸药
(塑料、人造纤维)
具体时间: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
1882年,法国学者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
1882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联接成网络。
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又制成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1885年,德国机械工程师卡尔.本茨制成第一辆汽车,本茨因此被称为“汽车之父”。
1897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一种结构更加简单,燃料更加便宜的内燃机──柴油机
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制造了第一辆四轮汽车。
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捌』 是谁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飞机

1903年12月17日,由美国奥维尔·莱特驾驶一架由兄弟俩自制的名叫“飞鸟”的飞机试飞成功,开辟了人类航空事业的新纪元。首次试飞离开地面飞行120英尺(36.58米),持续飞行12秒,实现了持续的、有动力的、可操纵的载人飞行。莱特兄弟也因此成为得到世界各国承认的飞机发明人。但是莱特兄弟并非是第一个操纵重于空气的装置、有把握地飞离地面的人。 早在1857-1858年间,一位名叫费利克斯·迪唐普尔·德克鲁瓦的法国海军军官制造了一架精巧的单翼模型机,它可用本身的动力起飞。最初用发条推动,而后则用蒸气,可飞一段短距离,并能圆满着陆。十多年后,迪唐普尔又制成一架相似的全尺寸飞机,它装有上反角机翼、水平尾翼和方向舵,并装有一台热气发动机。大约在1874年,由一名年轻的法国水手驾驶,经过一段下坡滑跑后起飞,在空中飞过一段短的距离。这是有史料记载的第一次有动力载人飞机作这样的飞行。 早于莱特兄弟成功前21年,俄国海军军官莫查伊斯基,经过20年对飞鸟和风筝的潜心钻研,造成了一架飞机,装有两台英国制造的发动机。于1882年夏天由机械师高鲁别夫驾驶该机试飞成功。俄国人自称这是世界上第一架能飞的飞机。但世界各国不予以承认,说俄国人的飞机并不是依靠自己的动力飞起来的。也有的说俄国的飞机是借助山坡下滑的力量,才完成了短暂的跳跃飞行。 在整个飞行史上,法国的克莱芒·阿代尔是一位最有争议的人物。人们普遍承认,阿代尔是第一个驾驶有动力的飞机离开平地的人。但至今对阿代尔仍存在争议的焦点是,关于真正持续飞行和“连续跳跃飞行”两者之间的区别。 1890年10月9日,阿代尔驾驶一架叫“神风”的飞机,在靠近格雷茨的阿美因小山村进行了秘密试飞,由于属于军事保密的缘故,试飞的结果当时没有透露。据史料记载:阿代尔制造的飞机像一只蝙蝠,机翼可以折叠,翼展14米,翼面积28平方米,机长6.5米,装有一台14.7千瓦的蒸汽机,带动一幅4叶螺旋桨,发动机总重296千克。这架飞机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其发动机,后来的计算表明,发动机的重量/功率比仅为1:13,远远优于同时代的水平。法国政府在六七十年代还宣称阿代尔是首次完成飞机研制和试飞成功的人

『玖』 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急!!!!!!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德国人 西门子 制成发电机,比利时人 格拉姆 发明电动机,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

19世纪早期,人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现象,对电作了深入的研究。在进一步完善电学理论的同时,科学家们开始研制发电机。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后来几经改进,逐渐完善,到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互换。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885年,德国人 卡尔.本茨 成功地制造了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早期汽车

20世纪初,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飞机飞上蓝天,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随着内燃机的广泛使用,石油的开采量和提炼技术也大大提高。1870年,全世界只生产了大约80万吨石油,到1900年已猛增到2000万吨。

早期飞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讯事业的发展尤为迅速。继有线电报出现之后,电话、无线电报相继问世,为快速地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从此,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阅读全文

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飞机的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