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全国发明创新大赛获奖作品
http://space.30e.com/04690420/ReadArticle.aspx?ID=1c2a43fa-23c5-4f65-8b71-73ef7de4f05d
⑵ 1A3P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值得提醒的是,在外借读需回户口所在地参加高中招生学业考试的考生,直接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名(回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的外地借读生须于3月底前向市教育考试中心报名,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这些考生的综合素质测评等第原则上由其就读的初中学校进行测评。社会考生的综合素质测评等第原则上分别视为P等,经参加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项目测试或认定(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的社会考生参加市教育考试中心组织的项目测试和认定),符合条件者可获得A等。 进省一级重高,综合素质评价应达到1A3P 综合素质测评 学生怎样能拿到A 审美与艺术类 包含音乐与美术两个分项。若两个分项测评结果含有A等而无E等,则本类测评结果为A等。 音乐 A等(学生在达到P等基础上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初中阶段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艺术特长水平(音乐方面)A级测试; (2)初中阶段通过市教育局组织的艺术特长水平(音乐方面)B级、小B级测试; (3)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艺术活动并获得奖项者。 美术 A等(学生在达到P等基础上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初中阶段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艺术特长水平(美术方面)A级测试; (2)初中阶段通过市教育局组织的艺术特长水平(美术方面)B级、小B级测试; (3)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艺术活动并获得奖项者。 实践与服务类 实践与服务包含社会实践、社会服务两个分项。若两个分项测评结果为1A1P或2A,则实践与服务测评结果为A等。社会实践测评的内容包括完成课时情况及社会实践表现两个方面。 完成课时情况 A等(2个P等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初中阶段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荣获校级及以上“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成果奖”等社会实践类荣誉称号,并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校级比例控制在10%以内); (2)初中阶段参加由市教育局和市科协联合主办的中小学航空航天、航海、车辆模型比赛并获奖的; (3)初中阶段参加宁波市级及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发明及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并获奖的; (4)初中阶段参加宁波市中学生劳动技术操作比赛并获奖的; (5)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和科协联合主办的中小学科技活动并获奖的。 社会服务测评A等:学生在P等的基础上,初中阶段荣获校级及以上“优秀志愿者”、“学雷锋积极分子”等社会服务类荣誉称号,并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 运动与健康类 测评内容包括学习品质、运动技能、健康水平等三项。“三残”学生凭有效证明,直接视作P等,但不能确定A等。 A等(达到P等基础上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初中阶段参加过城运会、省运会、市运会各项体育比赛者; (2)初中阶段参加过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体育项目比赛者; (3)初中阶段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竞赛活动并获得名次者。 探索与研究类 探索与研究包含信息技术、科学实验操作、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等三个分项。 A等(达到P等基础上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初中阶段参加省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成绩为合格以上者: (2)初中阶段参加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获计算机二级以上证书者; (3)初中阶段参加宁波市中学生纵横码汉字输入比赛获奖者; (4)初中阶段参加宁波市中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获奖者。 科学实验操作测评内容为《科学》教材规定的学生必做的分组实验,实验项目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选取其中10个实验,在测评前一周公布。测评前15分钟,每个学生抽取其中一个实验题目,并分批进入相应的测评场所参加测评。每个实验的测评时间为20分钟。测评由两名监测人员对应7名学生。扣分分值应由两名监测人员共同商定,并在学生的测评试卷上注明扣分点,当场在登记表上记分并签名。 每个实验总分为20分。其中17-20分可评定为A等,10-16分可评定为P等,0-9分可评定为E等。经补测成绩及格(10分及10分以上)直接评定为P等。
⑶ 北京发明创新大赛负责人职称如何填写
你可以按照邀请表的要求一一填写,不就完了吗?有那么复杂吗?在这上问我觉得没那么复杂,就像你填入职表一样一样的,只不过是你把你的创新产品介绍一下
⑷ 请问目前青少年科技类的竞赛有哪些详细一点,谢谢!
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科学奥赛“夏令营” ,青少年发明创新大赛,青少年OM知识竞赛,小发明家竞赛(包括物理,化学,天文,生物)
⑸ 中考加分政策
各个地方的中考加分政策不一样,像我们这边的就是,独生子女和纯女户是加五分的。而本地户籍和外地户籍录取线相比相差10到20分左右。获奖的现在基本不加分
⑹ 海曙区的社会
海曙区体育中心建设有序推进。举办第九套广播操、健身气功、健身球、柔力球等各类培训班17期。
组队参加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6金1银6铜,团体总分157分,位列县市区初中组第三。参加宁波市乒乓球、网球、短网、羽毛球、游泳、田径、射击、摔跤等项目比赛,获35金41银32铜,团体总分名列全大市第四名。十五中学杨洋同学参加伦敦残奥会获得4枚金牌。 2006年海曙区财政预算对教育的投入为1.16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全区现有中小学33所(其中民办小学4所),在校中小学生3.07万人。义务段入学率、中小学年巩固率及初中升入高中的比例均为100%。有幼儿园41所,3-5周岁入园幼儿8187人,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达131.1%。优质学校群体继续壮大,有省、市示范性文明学校14所,市现代化达纲校(园)25所;小学优质教育在校生比达到70.3%,幼儿园三星级以上优质教育资源达到29所。年末共有教职工2093名,其中专任教师1738名。中、小学教师合格学历均达100.0%,其中高一层学历分别达86.3%和87.9%;幼儿教师合格学历达100%,其中高一层学历达92.5%。
2012年海曙区现有中小学24所,在校中小学生26402人。义务段入学率、中小学巩固率、初中升入高中段比例、三残儿童入学率均达100%。现有幼儿园41所,3一5岁入园幼儿11093人,学前三年幼儿净入园率达99.8%。市现代化达纲学校22所,市现代化达纲幼儿园21所。学年末在编教职工2077名,其中专任教师1967名。中小学专任教师合格学历分别达99.8%和100%,其中高一层学历分别达到95.0%和97.6%;幼儿园专任教师合格学历达100%,其中高一层学历达97.5%。 2006年末,有直属卫生机构12个、门诊部以上民营卫生机构21个,拥有床位535张。全年门诊量达241.35万人次,五苗接种率为99.6%。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年末拥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5个,社区卫生覆盖率达100%。深化社区基本医疗服务,向没有医保的困难居民发放《社区基本医疗服务证》6978本,提供低价社区基本医疗服务1.77万人次,服务满意率达97.9%。
2012年海曙区成功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省级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区。拥有直属医疗卫生机构12个,门诊部以上社会办医疗机构26个,拥有床位620张,全年门诊量432.4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2%,贯彻落实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对海曙区增补的100种品规常用药品进行了更新。全区3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面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配备基本药物(包括省增补)457种。 2006年财政预算对科技的投入为4087万元,同比增长12.9%,其中“科技三项经费”为1820万元。全年获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4项,其中国家级3项;获国家科学进步奖1项;实现授权专利296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加大科技合作力度,组织区属单位与中科院、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院所对接,共签定科技合作项目9项。积极开展全区科普宣传,组织了“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试点大型科普宣传咨询活动,完成了“普网工程”,共培训学员2200余人。
2012年海曙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新增2家。现有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7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科技型企业9家,市级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3家,市农业星火示范基地2个,区级创新示范(试点)企业27家,达到国家级实验室标准的实验室1家。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36项,其中,国家级7项。网上技术市场及产学研平台签约技术难题20项,签约j项,j家企业与高校合作成功对接,合同金额1210.2万元。全年实现授权专利2098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7项。24项专利在第八届宁波发明创新大赛中获奖。
⑺ "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是哪一年
1990年前是2年一届,以后是每年一届。
届次 举办年份和举办地 每届大赛的名称
1 1982 上海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讨论会
2 1984 云南昆明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讨论会
3 1986 甘肃兰州 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讨论会
4 1988 北京 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讨论会
5 1990 四川成都 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讨论会
6 1991 北京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
7 1992 辽宁沈阳 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
8 1993 上海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
9 1994 广西南宁 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
10 1995 湖南长沙 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
11 1996天津 第八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
12 1997 青海西宁 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
13 1998 香港 第九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
14 1999 内蒙古呼和浩特 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
15 2000 安徽合肥 第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16 2001 福建福州 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
17 2002 河南郑州 第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18 2003 甘肃兰州 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19 2004 四川成都 第十九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0 2005年 北京 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1 2006年8月 澳门 第二十一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