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18世纪的技术发明

18世纪的技术发明

发布时间:2021-09-16 01:06:24

㈠ 从18世纪开始先后爆发了3次科学技术革命,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第一次科

第一次科技革命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所发生的产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以后所经历的第一次科学技术上的变革。这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蒸汽机可以产生出完全受人控制的动力,又可以移动,不象利用水力作动力要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从而可以普遍运用,使现代大工业很快地发展起来。所以恩格斯指出,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国际性的发明,它“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01页)。1784年,英国第一座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纺纱厂建成,大大提高了棉纺织业的生产效率和机械化程度。这种蒸汽机很快地被推广开来,使其他轻工业部门也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轻工业部门的机器发明和广泛应用,又推动了重工业和运输业的技术革新,使社会生产力出现了惊人的发展。到19世纪30年代末,英国首先完成了产业革命。美、法、德、俄、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在19世纪内,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不仅使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飞跃发展,也使人与人之间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产生了新型资本家和新型工人──产业工人,整个社会日益分裂并简单化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基本阶级。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被确立起来,资本主义制度从此在人类历史上取得了统治地位。

㈡ 十八世纪后半期,发明三大炼钢法中做出贡献的有谁

A、1740年,英国亨茨曼(B.Hunsman)发明坩埚炼钢法
B、贝塞麦(BessemerSirHery1813—1898年),又译贝色麦。英国发明家和工程师,转炉炼钢法的发明人之一
C、1856年,德国工程师威廉·西门子使用蓄热室为平炉的构造奠定了基础。1864年,法国工程师马丁利用有蓄热室的火焰炉,以煤气或重油为燃料,在燃烧火焰直接加热的状态下,将生铁和废钢等原料熔化并精炼成钢液。

1、普德林法(puddlingprocess)
工业革命初期英国大规模生产熟铁的冶炼方法。又称搅炼法。普德林炉的构造和平炉相近,只是没有下部的蓄热室。燃料燃烧后形成的长火焰送入炉内,靠炉顶的反射作用加热生铁,炉底用铁的氧化物砌筑,由于火焰中的过剩氧和炉底中大量的氧使生铁中的碳和磷经氧化去除。但普德林炉温只有约1400℃,生铁中的碳脱除到一定程度后,熔点超过炉温,金属呈半凝固状态,要靠人力搅拌才能使冶炼继续进行。但由于炉底和炉渣中含有极高470的氧化铁,碳可以脱除到很低,成为熟铁;然后经反复锻打,挤出熟铁中的氧化铁渣子后,制成材料使用。普德林法是现代炼钢法出现之前的主要生产方法,曾达到相当大的生产规模,19世纪中期欧美各国用普德林熟铁铺筑的铁路达到7万多km。但由于半凝固态冶炼的根本弱点——劳动条件恶劣和熟铁品质差,在贝塞麦法诞生后,普德林法即被迅速淘汰。
2、坩埚炼钢法
在石墨黏土坩埚中熔化金属料成为钢水的方法。1742年由英国人洪兹曼(B.Huntsman)首先 应用,他将渗碳铁料切成小块置于封闭的黏土坩埚中,在坩埚外面加热,铁料继续吸收石墨中的碳而熔化成为高碳钢水,浇铸成小锭后锻打成所需的形状。钢在坩埚中熔化时,石墨碳还能起还原剂作用,发生以下还原反应:
C+FeO=CO+Fe
2C+SiO2=2CO+Si
钢中氧可以去除,各种夹杂物也能从液态钢中上浮去除,所以钢(工具钢)的质量优于当时的各种金属材料,可用来制造加工金属材料的工具。坩埚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生产液态钢的方法。但是生产量极小,成本高。19世纪末电弧炉炼钢(法)发明后,逐渐取代了它的位置。只在一些试验中,还有人应用坩埚熔炼钢水进行研究,但这已不属于钢的生产范畴了。
3、贝塞麦法转炉炼钢法
将空气由酸性炉衬的转炉炉底吹入铁水以氧化其中的杂质元素并发生大量的热,借以炼成钢水的转炉炼钢方法。又称为酸性底吹转炉炼钢法。在19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工业蓬勃发展,当时已有的普德林法和坩埚炼钢法等古代炼钢方法已无法满足社会对钢日益增长的需要。1855年英国人贝塞麦(H.Bessemer)试验成功将空气吹入铁水以炼成液态钢的方法,1856年取得专利。在同一时期,美国人凯利(w.Kelly)也研究成功往铁水内吹空气炼钢的方法(Kelly’s air boiling process),1857年获得美国专利。贝塞麦开始试验时,恰巧用了磷、硫低而且锰高的生铁作原料,初步成功了。但改用其他生铁时,炼得的钢水凝固时产生气孔并发生热裂,难以使用。1856年英国人马希特(R.Mushet)将镜铁(一种含锰的合金)加入到钢水中,克服了上述困难,促进了贝塞麦法的发展,开了大规模生产液态钢的先河。它具有极高的生产率和低的成本,钢质量也优于半固态生产的普德林铁,因而发展迅速,从1870年到1908年的30多年间,贝塞麦法成为世界上的主要炼钢方法。图1为贝塞麦在英国舍菲尔德开办的炼钢厂的概貌。在美国,1908年前贝塞麦法也一直占据主要地位,直至平炉炼钢法兴起。随着低磷铁矿耗用殆尽,而世界上逐渐积累起来的废钢又不能在贝塞麦炼钢法中应用,而且其钢的质量较平炉钢差。因此,贝塞麦法逐渐衰落,为平炉炼钢法所取代。虽然现在贝塞麦炼钢法已经消失,但它被公认为是现代炼钢法的肇始,它巧妙地利用鼓风的动力学作用使金属、炉渣和空气处于高度乳化的弥散状态,冶金反应得以高速进行的原理,在各种现代氧气转炉中仍在广泛应用。
4、碱性平炉炼钢法
平炉操作工艺 平炉炼钢用的原材料为:①钢铁料如生铁或铁水、废钢;②氧化剂如铁矿石、工业纯氧、人造富矿;③造渣剂如石灰(或石灰石)、萤石、铁矾土等;④脱氧剂和合金添加剂。平炉炼钢的过程通常分为补炉、装料(铁矿石、石灰和废钢)、加热、兑铁水、熔化、精炼、脱氧和出钢等几个步骤:以采用废钢矿石法操作的 300吨不吹氧的和吹氧的重油平炉为例,炼一炉钢各期操作时间如表。炉渣的作用 炉渣的比重只有钢液的1/2左右,浮在熔池面上,介于炉气和钢液之间,是炉气向熔池传热和传氧的媒介。

㈢ 18、19世纪世界有什么科技发明

18世纪最伟大的发明——蒸汽机 19世纪,当时年方29岁的法拉第在其老师奥斯特教授的电磁效应的基础上发明了发电机,从而完成了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人类又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㈣ 从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开始,短短几年,人类经历了三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可以算是“蒸汽时代”。瓦特1765年改进、发明了设有与汽缸壁分开的凝汽器的蒸汽机,并于1769年取得专利,1776年在船舶上采用蒸汽机作为推进动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可以算是“电力时代”。1831年,法拉第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第一台发电机。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工业用发电机,标志着电力开始在工业生活中大规模应用。
第三次革命可以算是“信息时代”。从1946年美国发明第一台计算机开始,直到互联网时代,人类信息化一直在加快,从来没结束。
综上所述,可以算是170年,也可以算是2个世纪

㈤ 18世纪至19世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一系列新的发明创造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请回答:


(1)第一次: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专1分);第二次:科学技术飞速发展(1分)
(2)第一次:珍妮纺属纱机、改良蒸汽机、汽船、火车等;第二次:电灯、电动机、内燃机、汽车、飞机等(2分)
(3)相同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答其中一句也可)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分)

㈥ 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世界上先后爆发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第一次革命以什么的发明和

第一次科技革命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所发生的产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以后所经历的第一次科学技术上的变革。这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蒸汽机 力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科学

㈦ 18世纪以来,人类历史分为几个阶段,例举这几个阶段以及每一个阶段的重要发明。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纺织机,火车,汽船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飞机,电视机,电话,电报,电灯
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生物工程技术(人类基因组登月计划),电脑,网络,航天飞机,杂交水稻,克隆羊多利

㈧ 18世纪末到现在有哪些重要的发明,这些发明对人类有

18世纪诞生了世界上第一艘潜艇「海龟号」,是由一个耶鲁大学生设计制造的,发明潜艇的目的在于将秘密安置在潜水艇上的爆炸物运送至英国海军战船之下引爆。不过华盛顿并不看好海龟号,在他看来,这并非光明正大的作战手法。尽管海龟号的三次行动均以失败告终,但它的意义远超其本身,而在于领导了新的水下研究发展方向。

乾隆是整个十八世纪中国几乎所有重大事件的参与者和决策者,可以说中国的十八世纪就是乾隆的世纪。然而在乾隆决断的众多事件当中,与科技有关的数量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和他的爷爷康熙一样,对新的科学技术很感兴趣,但遗憾的是作为国君,他对科技的态度只停留在个人爱好的层面,中国就此与世界的距离越拉越远。

    ㈨ 蒸汽机的发明对十八世纪工业技术的影响

    蒸汽机发明的社会背景
    16世纪末到17世纪后期,英国的采矿业,特别是煤矿,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单靠人力、畜力已难以满足排除矿井地下水的要求,而现场又有丰富而廉价的煤作为燃料。
    现实的需要促使许多人,如英国的帕潘、萨弗里、纽科门等就致力于蒸汽机作为动力设备的探索和试验。
    蒸汽机发明的技术背景
    蒸汽机有很大的历史作用,它曾推动了机械工业甚至社会的发展。随着它的发展而建立的热力学和机构学为汽轮机和内燃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汽轮机继承了蒸汽机以蒸汽为工质的特点,和采用凝汽器以降低排汽压力的优点,摒弃了往复运动和间断进汽的缺点;内燃机继承了蒸汽机的基本结构和传动形式,采用了将燃油直接输入汽缸内燃烧的方式,形成了热效率高得多的热力循环;
    同时,蒸汽机所采用的汽缸、活塞、飞轮、飞锤调速器,阀门和密封件等,均是构成多种现代机械的基本元件。瓦特并不是蒸汽机的发明者,在他之前,早就出现了蒸汽机,即纽科门蒸汽机,但它的耗煤量大、效率低。瓦特运用科学理论,逐渐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毛病所在。
    从1765年到1790年,他进行了一系列发明,比如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等,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到原来纽科门机的3倍多,最终发明出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
    蒸汽机发明产生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产生一部份原因是因为蒸汽机的改良(瓦特没有发明蒸汽机,他只是改良),而蒸汽机车的产生也是因为蒸汽机的改良以及后人的应有而产生的.当时英国鼓励发明,并且在人口增加需要增加生产速度之时,便开始有人努力的改进当时的生产设备,瓦特便是其中之一,而瓦特改良蒸汽机导致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因此蒸汽机的改良绝对是促成工业革命的原因之一.而蒸汽机车是一种以蒸汽引擎作为动力来源的铁路机车,因此若没有蒸汽机的改良便不可能有这项交通工具的诞生.
    彻底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面貌.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加之英国当时煤铁工业发达,所以英国就成为世界上最早利用蒸汽推动铁制"海轮"的国家。十九世纪,开始海上运输改革,一些国家进入了所谓的"汽船时代"。从此,船只就行驶在茫茫无际的海洋上了。随之而来,煤矿、工厂、火车也全应用了蒸汽机。体力劳动解放了,经济发展了。这不能不说是蒸汽机发明的成果
    蒸汽机发明使人们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却有无穷无尽的动力,人类历史跨入了“蒸汽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瓦特解放了人类的双手,它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的飞跃,即发明、使用机器并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的过程。
    工业取代 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 程加快,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也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做好了基础准备。

    ㈩ 18、19世纪世界有什么科技发明 记住 是 18 19世纪的 科技发明

    18世纪最伟大的发明——蒸汽机
    19世纪,当时年方29岁的法拉第在其老师奥斯特教授的电磁效应的基础上发明了发电机,从而完成了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人类又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与18世纪的技术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