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维多利亚时代 具体指的是什么
亚利山德拉·维多利亚于1837年继承王位(当时她18岁),统治英国直到1901年逝世,是英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她统治英国近一段时期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盛世。
维多利亚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顶点时期,也是大英帝国经济文化的全盛时期。
维多利亚时期以崇尚道德修养和谦虚礼貌而著名,也是一个科学、文化和工业都得到很大发展的繁荣昌盛的太平盛世。印刷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空前繁荣,这一时期还形成了男女平等和种族平等的进步观念,美国的废奴运动正是这一思想进步的体现。
维多利亚时代科学发明浪潮汹涌澎湃,维多利亚人信仰科学进步,对于工业革命充满了乐观和信心。汽船的出现使得运输和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兴旺,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贯穿东西南北。
维多利亚时代的文艺运动流派包括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艺术,以及后印象派等。艺术界呈现出群星夺目的盛景。
维多利亚时代还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作家、诗人和他们的传世之作,如英国女作家夏洛特·勃朗特(《简·爱》)以及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雾都孤儿》)等。
当时还出现了许多代表各个时期风格的建筑。在这一时期,西方世界的建筑以简洁的形式重现了以往各个时代的古典风格,如:希腊风格、哥特式建筑风格以及文艺复兴时代的风格。
那个时代的中上层阶级对于饮食非常讲究,他们从遥远的国度进口各种异国情调的香料调料,用于精心烹制的食品中。维多利亚时代有了历史上最早的烹调学校,名厨编写的烹调书籍风行英国,在这个时代人们最早将具体烹调方法如调料用量等详细写入书中。一些厨房小用具也流行起来,如开罐器等,维多利亚时代还形成了许多进餐礼仪。
这个时期,英国盛行下午茶,贵族们早餐丰富,午饭简单,晚饭很晚。据说,维多利亚女王的女侍从官——女公爵安娜每到下午就会觉得很饿,于是便让仆人拿些小茶点来吃,许多人纷纷效仿,下午茶渐渐成为一种例行仪式。事实上,围绕着这种下午茶习俗形成了多彩的茶文化,高雅的旅馆开始设起茶室,街上有了向公众开放的茶馆,茶话舞会更成为一种社会形式,维多利亚时代的淑女小姐们在那里与男友们会面。
这个令人神往的时代,并没有随着维多利亚女王的去世而结束。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所谓“维多利亚时代”的真正结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而令我们中国人印象深刻的是1840年,中英爆发鸦片战争。中国由此渐渐步入半殖民地深渊。而当时,英国正处于“维多利亚时代”。
维多利亚时代(1839-1901)是不是英国海外扩张的鼎盛时期,我们留给历史学家去讨论。“星期六”读“文化广场”的人大概有兴趣知道蒸汽机是这个时候产生的;世界博览会(也叫万国博览会)是这个时期产生的;下午茶是这个时期产生的;“美人靠”之类的维多利亚式家具是这个时期产生的;狄更司的小说是这个时期产生的……为什么偏偏是英国?这个问题大概也要留给能够回答今天为什么偏偏是美国的学者们去回答,我们继续“星期六”吧。你要是不怕费脑子,我顺便一提:萨义德在《文化与帝国主义》一书里研究狄更司的《远大前程》,说那里面的主人公发迹,很有英国殖民扩张的背景。奥斯汀的《曼斯菲尔德庄园》有帝国思想。盖斯凯尔夫人的小说也有帝国色彩。你大概没有兴趣再探究下去了吧。那好,我跟你说,维多利亚时期印制的纸牌很受收藏家青睐呢!维多利亚时期的女装现在来看仍旧很美很时尚呢!对了,时尚这个词儿,虽然很有法国味道,但是,维多利亚这个美丽的名字一跟时尚连上,马上不分伯仲,甚至还要占一点便宜。消费文化虽然以现在的美国为极致,但要是探源头,至少英语文化圈是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开始的。研究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史家早就把那时中产阶级的收入和消费方式作为课题了。碰巧了,马克思写《资本论》的时期恰好就是维多利亚时期。没有对当代经济生活的观察,光是在大英博物馆里思考阅读,这样的巨著是产生不了的。
维多利亚时代是艺术的时代,“前拉斐尔派”是这个时期诞生的……我还是把高雅的艺术留给美术史家去谈,这里只附上一些大家能够看得赏心悦目的插图。好在关于维多利亚时代,我是旧书新书都有。之所以收藏这些书,是因为里面有精美的插图,因为维多利亚时代令我产生许多联想,因为维多利亚女王年轻时的画像很美。
英国散文家普利斯雷(J.B.Priestley)说:“单单去写维多利亚鼎盛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他老人家还真的就完成了一本,书名就叫《维多利亚鼎盛期》(Victoria’sHey�day)。我很少保留近几十年出的英文书,却因为喜欢普氏的散文和伦敦版美丽鲜艳的插图而收藏了这一本红封布面的大书。关于维多利亚生平的书,记得手里有一本林登·史特拉奇写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是藏书没有归类一时找不出来;倒是找出一本1912年版克莱尔·杰罗德(CLAREJERROLD)写的《维多利亚女王早期的宫廷生活》,作者声称写的是“真实的人”“自然的人”的青春时代。我自己最喜欢读的还是1934年牛津大学出版的《维多利亚王朝初期的英国1830-1865》,这本书的主编是G。M。扬。扬编已经显示出社会风俗在史料中的地位。我这次提供的图片,很多是从这本书里来的。
维多利亚时代在英国是科学和工业发明昌盛的年代,也是文学艺术繁荣的年代。维多利亚时代是个大话题,报纸的篇幅不宜展开论述,我只想借几张图展示一下那个时代英国的风貌,让学经典英语的读者对英国文化的背景有个大致的了解。
维多利亚时代是艺术的时代,“前拉斐尔派”是这个时期诞生的……我还是把高雅的艺术留给美术史家去谈,这里只附上一些大家能够看得赏心悦目的插图。好在关于维多利亚时代,我是旧书新书都有。之所以收藏这些书,是因为里面有精美的插图,因为维多利亚时代令我产生许多联想,因为维多利亚女王年轻时的画像很美。
《祈祷的时间》是1854年由充满抒情意味的画家韦斯特(CHARLESWEST)所作。此画表现的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居家理想,有很浓的宗教色彩。韦斯特擅长画装饰画,最经常表现的主题是母亲和孩子。其他代表作有《善行》,画一个女孩扶着父亲走上教堂台阶时的情形。《心跳》则描绘一个青年女子等待邮差时的神情。
维多利亚时代青年女子的理想模式——美丽而娴静。喜欢女红但又不失浪漫。这幅作品是1850年英国皇家学院院长格兰特爵士为女儿画的。画作完成不久,这个女孩就离开了人世。
2. 维多利亚时代的时代特点
维多利亚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顶点时期,也是英国经济文化的全盛时期,当时英国的经济占到了全球的70%。
维多利亚时代科学发明浪潮汹涌澎湃,维多利亚人信仰科学进步,对于工业革命充满了乐观和信心。汽船的出现使得运输和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兴旺,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贯穿东西南北。
维多利亚时代的文艺运动流派包括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艺术,以及后印象派等。艺术界呈现出群星夺目的盛景。
维多利亚时代还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作家、诗人和他们的传世之作,如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以及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雾都孤儿》)等。
3. 维多利亚时期的发明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4. 维多利亚时代的辉煌成就有哪些
当时还出现了许多代表各个时期风格的建筑。在这一时期,西方世界的建筑以简洁的形式重现了以往各个时代的古典风格,如:希腊风格、哥特式建筑风格以及文艺复兴时代的风格。 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皆飞速变化,其最显著的结果就是富裕的中产阶级的剧增。财富的拥有及身份的提升唤起了中产阶级改变居住环境和室内装饰样式的意识,他们急于在住宅建筑上明确和标榜他们的成就。于是,以装饰为主的“维多利亚风格”应运而生。工业革命使得批量生产成为可能,那么“安样式”设计制造便成为一种方便、廉价、普遍的标准,这为喜欢对所有样式的装饰元素进行自由组合的维多利亚式风格带来了最简便的机会,并使之最终击败了其他各种样式。事实上,你很难对维多利亚样式进行准确的分类,它其实包括了各种装饰元素,样式的混合和没有明显样式基础的创新装饰的运用,是当时家具和其它用品设计的典型特征。 在建筑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历史上各种建筑式样的复兴在整个维多利亚时期形成一种风尚。哥特复兴样式在英国首先备受推崇,新兴的富商、资产阶级渴望与贵族有同等的生活,他们对风格的准确性没有兴趣,因此经常随机地使用几种风格的元素:文艺复兴式、罗曼式、都铎式、伊丽莎白式或意大利风格。只是,维多利亚时期对这些风格的重新演绎并非只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加入了更多现代的元素,并运用了新的建筑材料,改进了原有的建造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原有风格进行了完善,是对多种风格所作的融合。毫无疑问,以当时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影响,美国以及当时的英国殖民地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印度等地也开始风行维多利亚风格。不一样的是,他们都采用了地方性的可利用材料和制作工艺,并按当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来适时改造住宅的式样。例如,在美国,这个时期至少形成了八种不同的风格,如一开始的哥特复兴式和意大利风格,接下来的粘贴式风格,19世纪后期的美国安妮女王风格、理查德森罗曼式、屋顶风格和殖民复兴风格等,同时,埃及和东方特征也融入其中,这些风格在时间上相互重叠,没有特别明显的开始和结束,多数的住宅都是混合风格,个人化的演绎非常丰富。 维多利亚时期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使得物品的种类面目一新,胶合板、铁与黄铜管都能制造出简单而实用的物件,也适用于装饰设计,他们使得装饰变得丰富起来。大部分的维多利亚式的设计是装饰性的,家具采用曲线的形式,凸出的装饰和复杂雕饰的框架,用机器复制装饰细部。室内的家具既要舒适,又要显得华丽,垫子于木框匹配,倾向于厚和突出,有些褶皱和束卷,垫子里的弹簧用以支撑柔软而饱满的表面,带有精制而艳丽的编织图案是其外部覆盖材料的标准。这些家具都有大的尺度和过分的装饰,它是展示身份的象征。在维多利亚时期,装饰性的顶棚深受人们喜欢,大型住宅中的顶棚为石膏提供了大量的机会,石膏的玫瑰、圆形大浮雕从新古典的时代一直持续下来,在各种不同复兴风格中被广泛使用。精细的垂花、肋状物和花卉以及结彩。如同檐口的图案一样,都充分表现出他们的本质特征。浅浮雕广泛流行,它是一种压缩的轻质带有线脚的墙纸,用在平淡的顶棚上增加质感。墙纸也是特别流行的墙壁处理方式,可用在木墙板上或朴素的粉墙上,其图案也许是几何形的,花卉的,甚至风景,墙纸边缘设计一蛋箭或希腊线脚来收头,以创造出合适的构图。在一些朴素的住宅中,一般使用平松木地板,并用地毯覆盖,然后用蜂蜡和松脂对其分色和磨光,用小块不同着色的硬木铺设成几何图案,也是不错的选择。大厅通常采用有装饰的油彩的瓷砖,铺设成几何图案。花饰瓷砖提供了一个耐久且易清洗的表面,在过厅及浴室中都很流行,丰富的色彩和肌理市的地面色彩纷呈。
5. 关于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历史
从时间上讲,维多利亚文学时期恰好与维多利亚女王1836年至1901年执政期相吻合,这一时段是英国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时段。 维多利亚执行初期,英国面临着飞速的经济发展及严重的社会问题。1832年改革法案通过后,国家政权从腐朽没落的贵族手中移向新兴的中产阶级工业资本家,不久,大工业革命高潮迭起,各种科技发明与技术创新为国家经济带来新生力量,如火车、蒸汽船、纺织机器、印刷机器等。英国一度成为"世界工厂",通过向海外发展市场与剥削殖民地的各种资源积累了大量财富。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全世界的经济第一强国。但在这繁荣与财富下掩盖的是工人阶级的贫困与不幸,为了谋生连妇女和儿童都要受雇到艰险肮脏的工厂矿山去卖苦力。日趋尖锐的阶级矛盾终于引发了1836至1848年著名的英国宪章运动。工人阶级团结一致推出《人民宪章》,要求政府保障人权,改善生活与工作环境。运动席卷了几乎所有城市。这次运动尽管在1848年衰落下去,但却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也标志着工人阶级的觉醒。 在意识形态方面,维多利亚时代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与各个领域的新发现打破了人们过去坚定的宗教信仰,宗教大厦开始坍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859〉与《人类的进化》(1871)都是动摇了传统信仰的理论基。诗人丁尼生在长诗《悼念》中就明确表述了自己对宗教与上帝的怀疑。另一方面,实用主义大行其道,任何事物都要经过实用的检验方可定其价值,由于物质进一步战胜精神。《圣经》与《福音书》等宗教经典都被认为是过时的迷信,或干脆也要接受实用主义的检验。这些观念都使得资本家进一步残酷剥削劳动人民,不再有精神道德上的顾虑。狄更斯、卡利尔、拉斯金及许许多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们都极力批驳实用拜金主义,尤其是它对文化道德的贬低及对人类情感的漠然。 维多利亚文学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自然带有宏大与多样性的特点。它是多侧面而且复杂的从各个角度,包括浪漫的与现实的反映了人民生活中的各种巨大变化,这个时代也诞生了一大批顶天立地的文学巨人。 这个时期,小说广泛流行,繁荣发展。著名小说家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狄更斯、萨克雷、勃朗蒂姐妹、哥斯凯尔夫人(1810-1865〉与特罗洛普(1815-1882)等人。这些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一方面重新倡导18世纪的现实主义,一方面又肩负起批判社会,保卫人民利益的责任。尽管他们的创作角度与风格各不相同,但共同特点是关心广大百姓的生活与命运,他们为不人道的社会机构、堕落的社会道德、拜金主义的盛行及大面积的贫困与不公深感愤慨。他们作品中对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对社会制度的无情批判唤醒了公众对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在19世纪末还出现了一位勇敢的女性小说家乔治·埃略特与一个不仅揭露批判社会丑恶现象,还大胆向维多利亚传统道德观发起攻击的文学家哈代。 维多利亚时代还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散文家,如托马斯·卡利尔(1795-1881)、托马斯·B ·麦考和j(1800-1859)、马修·阿诺得(1822-lg88)、约翰·亨利·纽曼〈1801一」1890)、约翰·斯图亚特·米尔(1806一1873)、约翰·拉斯金〈1819一1900)以及托马斯·亨利·哈克斯雷(1825-1895)等。其中许多人与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一道揭露抨击社会阴暗面,并在意识形态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他们创作了大量重要的历史事件评述、宗教论文、散文及各种主题的演讲稿,同时他们将英国的散文与文学评论发展到一个新高点。当时最有名的散文作品有卡利尔的《法国革命》(1837)与《宪章主义》(1840),麦考利的《英国历史》(1849-1861)拉斯金的五卷《现代画家》(1843一1860)及哈克斯雷的部分演讲稿。 维多利亚时期的诗歌具有风格标新、表达立异的特点,尝试这种改革的诗人有罗伯特·布朗宁,他创造了一种诗体小说,即把小说中对人物的塑造方式引用到诗歌中。这使得诗体小说重点,从单纯对故事的叙述向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究转变,使得维多利亚时期的诗歌带有心理分析的因素。其余诗人,如丁尼生、马修·阿诺得、爱德华·菲兹杰拉德(1809-1883)、但丁·G ·罗塞提(1828-1882)及他的天才妹妹克利斯蒂娜(1830-1894)、杰拉德·M ·霍普金斯(1844-1889)和阿尔杰农·查尔斯·斯温伯思(1837-1909)都在诗歌改革方面大有尝试,为二十世纪的现代诗歌开辟了道路。
求采纳
6. 维多利亚时代(详解)
亚利山德拉·维多利亚于1837年继承王位(当时她18岁),统治英国直到1901年逝世,是英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她统治英国近一段时期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盛世。
维多利亚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顶点时期,也是大英帝国经济文化的全盛时期。
维多利亚时期以崇尚道德修养和谦虚礼貌而著名,也是一个科学、文化和工业都得到很大发展的繁荣昌盛的太平盛世。印刷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空前繁荣,这一时期还形成了男女平等和种族平等的进步观念,美国的废奴运动正是这一思想进步的体现。
维多利亚时代科学发明浪潮汹涌澎湃,维多利亚人信仰科学进步,对于工业革命充满了乐观和信心。汽船的出现使得运输和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兴旺,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贯穿东西南北。
维多利亚时代的文艺运动流派包括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艺术,以及后印象派等。艺术界呈现出群星夺目的盛景。
维多利亚时代还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作家、诗人和他们的传世之作,如英国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简·爱》)以及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雾都孤儿》)等。
当时还出现了许多代表各个时期风格的建筑。在这一时期,西方世界的建筑以简洁的形式重现了以往各个时代的古典风格,如:希腊风格、哥特式建筑风格以及文艺复兴时代的风格。
那个时代的中上层阶级对于饮食非常讲究,他们从遥远的国度进口各种异国情调的香料调料,用于精心烹制的食品中。维多利亚时代有了历史上最早的烹调学校,名厨编写的烹调书籍风行英国,在这个时代人们最早将具体烹调方法如调料用量等详细写入书中。一些厨房小用具也流行起来,如开罐器等,维多利亚时代还形成了许多进餐礼仪。
这个时期,英国盛行下午茶,贵族们早餐丰富,午饭简单,晚饭很晚。据说,维多利亚女王的女侍从官——女公爵安娜每到下午就会觉得很饿,于是便让仆人拿些小茶点来吃,许多人纷纷效仿,下午茶渐渐成为一种例行仪式。事实上,围绕着这种下午茶习俗形成了多彩的茶文化,高雅的旅馆开始设起茶室,街上有了向公众开放的茶馆,茶话舞会更成为一种社会形式,维多利亚时代的淑女小姐们在那里与男友们会面。
这个令人神往的时代,并没有随着维多利亚女王的去世而结束。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所谓“维多利亚时代”的真正结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而令我们中国人印象深刻的是1840年,中英爆发鸦片战争。中国由此渐渐步入半殖民地深渊。而当时,英国正处于“维多利亚时代”。
维多利亚瀑布位于津巴布韦、赞比亚、博茨瓦纳三国交汇点东的津;赞边界上。
宽阔的赞比西河滔滔东流,至利文斯敦近处,突为百米深谷横腰截断,满江河水犹如万马奔腾,排山倒海,倾泻而下,直冲谷底。轰鸣四野,声闻几十里。水雾飞扬,升腾数百米,蔚为奇观。
瀑布宽1600余米,最高落差106米。由于利文斯岛当江阻隔,将其分为五段,形成魔鬼瀑布、主瀑布、马蹄形瀑布、彩虹瀑布和江瀑布。
魔鬼瀑布雄伟绝世。滚滚流水,汹涌飞落。雷霆万钧,风吼谷应,惊天动地。游人至此,感觉大地都是在颤抖。
主瀑布,以水流量最大称著。满目水帘,垂挂悬崖。半空银光飞泻,深谷云腾雾绕。气荡声鸣,令人叹为观止。
马蹄形瀑布,水流不大,以其形似马足而得名。
彩虹瀑布,平野出胜。远望一片开阔墓地,阳光下横空映出道道彩虹。临近方觉细雨淋身,飞瀑如潮,彩练生辉。水雾声景。浑然一气。置身其境,仿佛飘飘欲仙。
东瀑布属赞比亚境内,这里游人可以贴近观看。粒粒玑珠,朵朵水花,缕缕银丝,跳跃躜动,就在眼前。面对飞泻的流水,不由顿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
在东瀑布与彩虹瀑布之间,横跨空谷有一座“刀刃桥”,长30余米,宽约2米。走在桥上如悬在半空,四周大雨滂沱,别有一番情趣。但非勇敢者切莫轻试。
瀑布下有一深潭,名“沸腾涡”。站在津巴布韦与赞比亚交界的铁桥上,居高临下,对其全貌可一览无余。五股瀑布的水流在谷底汇合后,汹涌澎湃,注入“沸腾涡”。潭水滚滚,翻江倒海,沸腾一般。经过“沸腾涡”后,水流稍事平静,赞比西河继续奔腾东流。
维多利亚瀑布以它永不停歇的轰隆歌声,经年累月地伴送远去的赞比西河
7. 维多利亚时代有哪些成就
维多利亚女王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她在位的63年期间(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她在位期间直到她去世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1914年,英国都称为维多利亚时代,1914年以后,维多利亚时代结束。
主要成就:
1,英国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为了满足国家寻找原料地和销售市场的要求,英国开始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自治领。
2,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英国的经济迅速成长,不断繁荣强大。女王登基的时候,英国只有几条铁路,但她去世的时候,英国已经拥有一个连接各大城市的发达铁路网。
3,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得到充分成熟。她在位期间,大英帝国极度扩张,达到空前的繁盛。
4,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到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时期,英国极度强盛,文化空前繁荣,科学、艺术都有很大的发展。
维多利亚女王性格鲜明,秉性真挚。她忠于职守,具有治国之才;她不仅把时光消磨在工作上,也消磨在为家务操劳上;她忠于自己的丈夫,对子女要求严格,成为一代楷模。“维多利亚时代”被许多英国人所怀念。
8. 维多利亚时代
http://ke..com/view/165737.htm
这里有详细的解释
9. 介绍维多利亚时期发明的英语作文
就nhill一个吧。
简介:1893年成立的英国男装品牌,强调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带着浓浓绅士味的登喜路时装的确令人赏心悦目。
从艾尔弗雷德·登喜路一百多年前开设他的第一家汽车配饰产品专卖店开始,到二十一世纪初所赞助的国际汽车赛事,这种无畏的冒险精神贯穿了登喜路发展历史的全程,并成为登喜路的风格和特点。这份冒险精神加上对奢华独到的理解造就了登喜路辉煌的今天。
“登喜路驾车族”是年轻的艾尔弗雷德·登喜路为公司起的名字,这个伟大的事业开始于二十世纪早期的伦敦。在当时,驾车只是少数人消遣和娱乐的方式,这些人一般都是富家的公子、喜欢冒险的贵族,或是那些富有且行为不羁的人们。
当维多利亚时期年轻的赛车手们终于得以真正地放开手脚,将汽车驾驶到极至,享受愉悦、疯狂而刺激时,适合身份的驾车服就成了问题,需要配备一些特殊的服装。而艾尔弗雷德·登喜路正是为他们提供这种装备的人。
登喜路拥有一个忠实而尊贵的顾客群,他们每一位都是当时流行时尚的引领者。这份名单包括:西班牙阿方索国王,挪威肯特公爵、暹罗(今天的泰国)国王、埃及国王法鲁克、荷兰王子贝恩哈德、印度大公,以及萨默塞特·毛姆、奥利弗·哈代等等。几乎每个人都很喜爱登喜路的香水,享用登喜路的雪茄,同时希望通过登喜路的手表来知晓时间,用登喜路的钢笔和文具给亲朋好友写信。
登喜路在战争时期最著名的顾客是英国首相邱吉尔。战后,众多明星也加入了登喜路客户的阵营。如今,人们可以在Chartwell一睹这些名人明星喜爱的那些独特的古董产品的风采。
登喜路在美国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登喜路的Rollagas打火机就是“猫王”Elvis的至爱。
艾尔弗雷德在揣测客户消费心理方面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名忠实的驾车爱好者,甚至有点狂热。1903年,艾尔弗雷德因在科巴姆的朴次茅斯公路上以远超过每小时12英里的限速的时速驾驶着他的de Dion汽车而被警察抓到。因这个事件,他发明了颇有争议的“警察探测器”。这种探测器从外观看像是一种介于驾车护目镜和双筒望远镜之间的过渡产品。有它后,即便是警察将自己伪装成绅士,汽车驾驶者也可以在半英里之外就发现他们的存在。在为这种超值的服务支付42或63先令后,二十世纪初的石油巨头们便有了充分的时间来尽情地享受驾驶乐趣。
标识:黑体字nhill成为识别登喜路的最显著标志。
附属产品:皮具、香烟、烟具、领带、手表、笔具、香水
参考资料:
http://..com/question/35304177
http://ke..com/view/40709.htm
10.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有什么发明
维多利亚 女王(亚利山德拉·维多利亚,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于1837年继承王位(当时她18岁),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位时间长达63年。维多利亚 女王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她在位的63年期间(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她在位期间直到她去世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1914年,英国都称为 维多利亚时代 ,1914年以后,英国开始走向衰落。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 1764年-1767年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效率。 1769年钟表匠阿克莱特又发明了水力纺纱机,过了2年,他就在曼彻斯特建立了第一家棉纺厂。 1779年克工人隆普敦又结合两种纺纱机的优点发明了骡机(mule),后背改良成自动棉纺纱机。 1785年,牧师艾德蒙特?卡特莱特又发明了动力织布机,并且在1791年建造了第一座动力织布机工厂。随后其他纺织机器相继发明,实现了纺织行业的机械化生产。当时纺织的动力依靠水力,这限制了工业的发展,于是蒸汽机被发明出来。 1769年詹姆斯?瓦特根据前人的成果,成功发明了单向蒸汽机 1782年又制造出双向蒸汽机。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1800年,英国拥有蒸汽机321台、5210匹马力 1825年猛增到15000台,375000马力。 运输革新 1759年 - 1830年英格兰2200英里的运河。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了汽船 1811年英国也开始仿制。在陆路交通方面 1765年英国开始使用铁轨 1788年开始架设铁桥。 1814年史蒂芬逊发明蒸汽机车 1825年于英国的第一条铁路上试车成功。 1844年,英国铁路已经长达2235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