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7年世界无烟日主题
2017年:烟草——对发展的威胁
历届主题:
1988年:要烟草还是要健康,请您选择
1989年:妇女与烟草
1990年:青少年不要吸烟
1991年: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烟
1992年:工作场所不吸烟
1993年:卫生部门和卫生工作者反对吸烟
1994年:大众传播媒介宣传反对吸烟
1995年:烟草与经济
1996年:无烟的文体活动
1997年:联合国和有关机构反对吸烟
1998年:在无烟草环境中
1999年:戒烟。口号:放弃成长香烟
2000年:不要利用文体活动促销烟草
2001年:清洁空气,拒吸二手烟
2002年:无烟体育—清洁的比赛
2003年:无烟草影视及时尚行动
2004年:控制吸烟,减少贫困
2005年:卫生工作者与控烟
2006年:烟草吞噬生命
2007年:创建无烟环境
2008年:无烟青少年。
2009年:烟草健康警示。
2010年:性别与烟草。
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2012年:烟草业干扰控烟。
2013年: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2014年:提高烟草税
2015年:制止烟草制品非法贸易
2016年:为平装做好准备
2017年:烟草——对发展的威胁
2018年:烟草和心脏病
(1)2017年世界无烟日创造扩展阅读
除了二手烟还有三手烟,可以隐藏几个月不消失
“提醒大家不仅要警惕二手烟,还要警惕三手烟的危害。”采访中,任小平医生提醒说,很多人不了解三手烟,其实比比皆是,烟灰缸就是“三手烟”的一个重要来源。
三手烟是指烟民“吞云吐雾”后残留在衣服、墙壁、地毯、家具甚至头发和皮肤等表面的烟草残留物,包含重金属、致癌物甚至辐射物质,也是目前危害最广泛、最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源。
三手烟会在物体表面停留很长时间,甚至长达几个月,可能通过呼吸、手口接触、皮肤接触等渠道进入人体,产生危害。虽然不少烟民改变了自己的吸烟习惯,在露天空旷处吸烟,但尼古丁残留物依然会附着在吸烟者的皮肤或衣服上,它随吸烟者回到室内后,还是会蔓延到各处,而三手烟对婴幼儿的危害更大。
任小平提醒,去饭店、咖啡厅、KTV等吸烟者众多的场所,衣物、皮包上都会残留三手烟。因此,建议大家从吸烟环境回家后,将衣物全部清洗,洗头洗澡,尽量清洗藏有烟味的家居用品,避免三手烟危害。
⑵ 世界无烟日
烟草是生长在南美洲的一种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将烟叶口嚼或做成卷烟吸吮。烟草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烟草对人类的危害。1977年,美国癌肿协会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无烟日。这天,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劝阻吸烟者在当天不吸烟,商店停售烟草制品一天。美国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为本国的无烟日。以后,英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制定了无烟日。
1987年11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World No-Tobacco Day),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但因4月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都要提出一项保健要求的主题。为了不干扰其卫生主题的提出,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1989年起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中国也将该日作为中国的无烟日。
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一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
烟草问题已经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关注。2003年5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 上,世界卫生组织192个成员国一致通过了第一个限制烟草的全球性条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公约》要求各国至少应该以法律形式禁止误导性的烟草广告,禁止或限制烟草商赞助的国际活动和烟草促销活动,镇压烟草走私,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在香烟盒上用30%至50%的面积标明“吸烟危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使用“低焦油”、“清淡型”之类欺骗性词语。
全世界每年死于吸烟及其相关疾病的人数达490万。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至20倍,喉癌发病率高6至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至3倍,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类发病率高2至8倍。被动吸烟的危害更大,每天平均1小时的被动吸烟就足以破坏动脉血管。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几率比常人多出6倍。中国约有3.5亿吸烟者。2002年,中国男性吸烟率为66%,女性吸烟率为3.08%。中国烟民正趋于低龄化,青少年吸烟人数高达5000万。
目前全球吸烟人数约为11亿,估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3亿至17亿。现在每年死于吸烟及其相关疾病的人数达490万,每年支出的医疗费和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烟草造成人的死亡和人患疾病的数量有据可查,但是它在导致贫困增长方面的作用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全世界有75%的吸烟者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他们用于购买香烟的家庭开支通常非常高,浪费了本该用于营养、教育等必须开支的有限家庭资源。烟草种植还危害环境。烟草作物攫取土壤营养,所使用的化肥和杀虫剂造成污染,烤烟需大量消耗森林资源等。最新研究表明,各烟草种植国近5%的森林砍伐与烟草加工有关。
⑶ 世界无烟日简介(急用)
烟草是生长在南美洲的一种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将烟叶口嚼或做成卷烟吸吮。烟草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烟草对人类的危害。
1977年,美国癌肿协会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无烟日。
这天,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劝阻吸烟者在当天不吸烟,商店停售烟草制品一天。美国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为本国的无烟日。
以后,英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制定了无烟日。
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肺气肿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诱因,吸烟者更易感染结核病和肺炎等传染性疾病。
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开展无烟日活动旨在提醒世人吸烟有害健康,呼吁全世界吸烟者主动放弃吸烟,号召所有烟草生产者、销售者和整个国际社会一起行动,投身到反吸烟运动中去,为人类创造一个无烟草的环境。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吸烟每年使近600万人失去生命,如不采取行动,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800万,其中80%的死亡将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统计数字,中国有超过3亿吸烟者,占全世界吸烟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大约每30秒就有一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如果烟草使用情况不下降,到2050年,我国与烟草相关的死亡人数将上涨至每年300万人。
警惕烟草的危害
肿瘤发病率随吸烟量增加戒烟6年方可减轻损害
"吸烟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但仍被法律允许的行为了。"王远东主任介绍说。全世界都已注意到吸烟的危害,我国也在2006年加入了国际控烟组织。
过去吸烟只被认为是肺癌的主要影响因素,然而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多学科联合治疗方案的推行,吸烟已被证实与心脑血管疾病、直肠癌、胰腺癌等多种重大疾病相关。
吸烟一直被认为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长期吸烟不仅会影响自身健康,还会让他人承受"二手烟"的痛苦,就连吐出的气体也会污染空气。一直以来,科学家对吸烟的研究从未停止过。
大家都知道吸烟会对肺造成很大的伤害,而对于吸烟对大脑的影响,大多数人还是不了解。最近发现指出,长期吸烟还会增加脑萎缩的风险。
吸烟是肺癌最大病因 精神压力大也是潜在因素
在癌症当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排第一位,随着2015年世界抗癌日的到来,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认识肺癌,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一科的康世均主任,请他为我们解答了相关问题。
他强调了吸烟是已知的患肺癌的最主要的因素,日常生活中长期压力过大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使患癌风险上升,我们应该采取主动防御的方式预防癌症。
吸烟对身体的危害是明确的,要戒烟的市民不能听信关于"吸烟无害"的言论;反复吸烟戒烟对身体有变本加厉的侵害,彻底戒烟、在戒烟之余找到更多生活上的精神寄托对烟民非常重要。
⑷ 世界无烟日是那天
世界无烟日是每年的5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11月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World No-Tobacco Day)”,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⑸ 世界无烟日是几月几日 近三年主题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1989年起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中国也将该日作为中国的无烟日。
历年世界无烟日主题
1988年:要烟草还是要健康,请您选择
1989年:妇女与烟草
1990年:青少年不要吸烟
1991年: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烟
1992年:工作场所不吸烟
1993年:卫生部门和卫生工作者反对吸烟
1994年;大众传播媒介宣传反对吸烟
1995年:烟草与经济
1996年:无烟的文体活动
1997年:联合国和有关机构反对吸烟
1998年:在无烟草环境中成长
1999年:戒烟。口号是“放弃香烟”
2000年:不要利用文体活动促销烟草 口号“吸烟有害勿受诱惑”
2001年:清洁空气,拒吸二手烟
2002年:无烟体育—清洁的比赛
2003年:无烟草影视及时尚行动
2004年:控制吸烟,减少贫困
2005年:卫生工作者与控烟
2006年:烟草吞噬生命
2007年:创建无烟环境
口号:创建无烟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拒绝”香烟”
⑹ 世界禁烟日的由来
在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World No-Tobacco Day),并从1988年开始执行.
但从1989年开始,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烟草危害是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第一个世界无烟日是1988年4月7日。世界无烟日的意义是宣扬不吸烟的理念。而每年皆会有一个中心主题,表示一个在该年在关于烟草和不吸烟方面特别值得关注的话题。世界各地都会为响应而在当日举办不同类型的宣传活动。
时间表
1987年,世卫组织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WHA40.38号决议,要求将1988年4月7日定为“世界禁烟日”。当天的目标是敦促世界各地的烟草使用者在24小时内不再使用烟草制品,他们希望这一行动能为那些试图戒烟的人提供帮助。
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WHA42.19号决议,呼吁每年5月31日庆祝世界无烟日。从那时起,世界卫生组织每年都支持世界无烟日,将每年与不同的烟草相关主题联系起来。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无烟草行动(TFI),试图将国际资源和注意力集中在烟草的全球健康问题上。该倡议为制定全球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了援助,鼓励社会之间的动员,并支持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FCTC)。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是2003年全球各国通过的全球公共卫生条约,作为实施戒烟政策的协议。
2008年,在世界无烟日前夕,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全球禁止所有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那一年的主题是“无烟青年”;因此,这一举措特别针对针对青年的广告宣传。据世界卫生组织称,烟草业必须用年轻消费者取代年长戒烟或垂死的吸烟者。
因此,营销策略通常会在吸引年轻人的地方观察到,例如电影,互联网,广告牌和杂志。研究表明,接触烟草广告的年轻人越多,吸烟的可能性就越大。
2015年,WNTD强调了与烟草使用相关的健康风险,并倡导有效的政策来减少烟草消费,包括结束烟草制品的非法贸易。
2016年,在5月31日举行的世界无烟日,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呼吁各国政府为烟草制品的无装饰包装做好准备。
2017年,WNTD将烟草视为“对发展的威胁”。该运动旨在展示烟草业对可持续发展构成的威胁,包括所有国家公民的健康和经济福祉。
在2018年,WNTD专注于“烟草破碎心:选择健康,而非烟草”
(6)2017年世界无烟日创造扩展阅读:
全球遵守
2010年5月30日星期日,在世界无烟日前一天,雅加达的医科学生反对烟草。该行动旨在提高公众对吸烟负面影响的认识。Bundaran Hotel Indonesia,中央雅加达,印度尼西亚。
世界各地的团体 - 从地方俱乐部到市议会到国家政府 - 都鼓励世卫组织每年组织活动,帮助社区以自己的方式在地方一级庆祝世界无烟日。过去的活动包括向政府官员和当地报纸,游行,公共辩论,地方和国家宣传活动,反烟活动家会议,教育节目和公共艺术的写信活动。
此外,许多政府使用WNTD作为实施新禁烟和烟草控制工作的开始日期。例如,2008年5月31日,“无烟安大略省法案”的一部分生效,禁止烟草“电力墙”在加拿大各省的商店展出,澳大利亚的所有医院和政府办公室于2010年5月31日实现无烟。
这一天也被用作讨论一个与烟草有关的国家当前和未来状况的跳板 - 例如在印度,有2.75亿烟草使用者,是世界上烟草消费量最高的国家之一。
主题
每年,世卫组织选择当天的主题,以便为WNTD创建更统一的全球信息。这一主题随后成为世卫组织下一年与烟草有关的议程的核心组成部分。
世界卫生组织负责监督与主题相关的宣传材料的制作和分发,包括小册子,传单,海报,网站和新闻稿。 视频是2008年WNTD宣传活动的一部分,主题是“无烟青年”,并在YouTube上发布,播客于2009年首次使用。
在其许多WNTD主题和相关的宣传材料中,世界卫生组织强调“真理”的概念。诸如“烟草杀死,不被欺骗”(2000年)和“烟草:任何形式或伪装致命”(2006年)等主题标题表明世卫组织认为个人可能被误导或混淆烟草的真实性质.
2000年和2008年WNTD主题的基本原理确定了烟草业创造的营销策略和“幻想”,作为这种混乱的主要根源。
从全球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世界卫生组织的WNTD材料对“事实”提出了另一种理解。WNTD宣传材料对最新的与烟草有关的研究和统计数据提供了“官方”解释,并提供了在世界范围内制定反烟论据的共同点。
2017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烟草 - 对发展的威胁”。
2018年,它是“烟草破碎心脏”。
参考资料:网络-世界无烟日
⑺ 世界无烟日是什么时候
世界无烟日(英语:World No Tobacco Day,或译世界无烟草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87年创立的,现在每年的5月31日就是世界无烟日。第一个世界无烟日是1988年4月7日。世界无烟日的意义是宣扬不吸烟的理念。而每年皆会有一个中心主题,表示一个在该年在关于烟草和不吸烟方面特别值得关注的话题。世界各地都会为响应而在当日举办不同类型的宣传活动。2013年5月31日是第26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全面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受害国,在控制吸烟问题与先进国家存在明显差距,主要原因之一即在于公众对于吸烟危害健康这一重要的科学事实缺乏深刻的认识,有效控烟仍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⑻ 2017年控烟主题是什么,2017年世界无烟日主题
2017年的世界无烟日的主题:烟草——对发展的威胁 。
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World No-Tobacco Day),并从1988年开始执行。
从1989年开始,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选择5月31日作为世界无烟日是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
(8)2017年世界无烟日创造扩展阅读:
历年世界无烟日主题汇总:
1988年世界无烟日宣传主题:要烟草还是要健康,请您选择。
1989年世界无烟日宣传主题:妇女与烟草。
1990年世界无烟日宣传主题:青少年不要吸烟。
1991年世界无烟日宣传主题: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烟。
1992年世界无烟日宣传主题:工作场所不吸烟。
1993年世界无烟日宣传主题:卫生部门和卫生工作者反对吸烟。
1994年世界无烟日宣传主题:大众传播媒介宣传反对吸烟。
1995年世界无烟日宣传主题:烟草与经济。
1996年世界无烟日宣传主题:无烟的文体活动。
1997年世界无烟日宣传主题:联合国和有关机构反对吸烟。
1998年世界无烟日宣传主题:在无烟草环境中。
1999年世界无烟日宣传主题:戒烟。口号是“放弃成长香烟”。
2000年世界无烟日宣传主题:不要利用文体活动促销烟草 口号“吸烟有害勿受诱惑”。
2001年世界无烟日宣传主题:清洁空气,拒吸二手烟。
2002年世界无烟日宣传主题:无烟体育—清洁的比赛。
⑼ 世界无烟日是哪一天,什么要有无烟日,今年的主题是什么
5月31日,1977年,美国癌肿协会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无烟日。这天,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劝阻吸烟者在当天不吸烟,商店停售烟草制品一天。美国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为本国的无烟日。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1989年起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中国也将该日作为中国的无烟日。2011年主题是“烟草致命如水火无情,控烟履约可挽救生命”
⑽ 世界无烟日的由来
世界无烟日的由来:
在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World No-Tobacco Day),并从1988年开始执行,但从1989年开始,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
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烟草危害是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在2015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8个世界无烟日,本次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制止烟草制品非法贸易”;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受害国,在控制吸烟问题与先进国家存在明显差距,主要原因之一即在于公众对于吸烟危害健康这一重要的科学事实缺乏深刻的认识,有效控烟仍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10)2017年世界无烟日创造扩展阅读:
中国的烟民最多。据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有约13亿人口,共计3.15亿烟民。中国人消费了超全球三分之一的香烟。印度尼西亚的烟民占总人口比例最高,年龄在15岁以上的男性中,吸烟者达75%。全球80%的吸烟者居住在中低收入国家,其中2.26亿为贫困人口。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6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吸烟引发的疾病。每年超700万人因吸一手或二手烟引发的疾病死亡。吸烟引发的疾病包括癌症(尤其是肺癌)、心血管梗塞、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型肺病等。在20世纪,因吸烟死亡的人数高达1亿,多于一战和二战死亡的人数总和。如果以此趋势发展下去,在21世纪将有约10亿人死于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