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杠杆原理是什么又是谁发明的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提出了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物理学力学定理)杠杆又分称费力杠杆、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杠杆原理也称为“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阻力就是动力的几倍。
(1)动力臂谁发明扩展阅读:
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没有任何一种杠杆既省距离又省力
1、省力杠杆:L1>L2,F1<F2,省力、费距离。如拔钉子用的羊角锤、铡刀,开瓶器,轧刀,动滑轮,手推车 剪铁皮的剪刀及剪钢筋用的剪刀等。
2、费力杠杆:L1<L2,F1>F2,费力、省距离。如钓鱼竿、镊子,筷子,船桨裁缝用的剪刀 理发师用的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又不多移动距离,如天平、定滑轮等。
Ⅱ 杠杆原理是谁发明的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网络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的主要成就:发现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确立了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发现浮力定理、杠杆原理等。
(2)动力臂谁发明扩展阅读
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提出了杠杆原理。他首先把杠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知识当作“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运用几何学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了杠杆原理。这些公理是:
(1)、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相等的重量,它们将平衡;
(2)、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将下倾;
(3)、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不相等距离处挂上相等重量,距离远的一端将下倾;
(4)、一个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的作用来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反,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个悬挂在它们的重心处的重物来代替;
(5)、相似图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
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且据此原理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Ⅲ 跷跷板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谁发明的
儿童游戏用具。在狭长而厚的木板中间装上轴,然后架在支柱上,两人对坐两端,轮流用脚蹬地,使一端跷起,另一端下落,如此反复,游戏以取乐。
原理介绍
跷跷板原理是杠杆原理,人对跷跷板的压力是动力和阻力,人到跷跷板的固定点的距离分别是动力臂和阻力臂。
向下的加速度导致一上一下,高者的向下加速度要大于低者,所以高者下降,同时在杠杆原理作用下将低者翘起来,如此循环。
我们都知道玩跷跷板是一个需要配合才能玩得起来的游乐儿童游乐设备,玩的时候要求两个孩子之间要好好合作,所以,这种儿童游乐设备如果没 有成人的陪伴,不适合5岁以下的孩子玩,因为小孩子还不知道照顾对方的感受,不想玩了就径自下来,根本不去管对方处于什么情况,往往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安全注意事项
1.跷跷板一头只能坐一个孩子。如果两个孩子的体重相差过大,可以和孩子商量,换一个体重 差不多的孩子一起玩,而不要在轻的一头再坐上一个孩子。
2.两个孩子要面对面坐在跷跷板上,不要反转过来,背对背地坐着。
3.让孩子用两手紧紧握住把手,不要试图触摸地面或者两手放空。双脚要放在专门蹬踏的地方 。如果没有脚蹬的地方,可以自然垂下,而不要蜷缩在跷跷板的下方,否则跷跷板向下压时,会压住孩子的双脚。
4.如果别的孩子正在玩跷跷板,在旁边等候时要保持距离。绝对不能把脚伸到翘起的跷跷板下面,也不能站在跷跷板的横梁中间,或者试图爬到正在上下翘动的跷跷板上。
Ⅳ 谁能告诉一下杠杆、斜面、滑轮的相关资料啊(不要是谁发明的资料和历史)
1、杠杆:一复根硬棒,在制力的作用下能围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1、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1) 支点:杠杆围绕着转动的点
(2)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3)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F1)的距离
(5)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F2)的距离
斜面是一种简单的机械,但对斜面的问题尤其是力学问题的分析却容易出错.其中认为斜面总能省力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错误.
滑轮是杠杆的变形,属于杠杆类简单机械。
滑轮分为:定滑轮、动滑轮
Ⅳ 谁能做出这个图的动力臂和阻力臂。。搞个受力分析这样
滑轮就两种受力分析,定滑轮只是改方向,动滑轮省一半力!你这是定滑轮,向下的力两个等大,向上的是向下两个力的和!
Ⅵ 1.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_____。支点是固定点,动力臂是从
1.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动力臂是从(动力作用点)到(支点)间的垂直距离,阻力臂是(阻力作用点)到(支点)间的垂直距离.
2.杠杆是生活中常使用的工具,人们把杠杆处于(静止) 或(匀速转动) 现
称为杠杆平衡.阿基米德首先发现了使杠杆处于这种状态条件是(.
6.长为80厘米的杠杆,支点离右端20厘米,左端挂20牛的重物,在右端应挂 (60)牛的重物杠杆才能平衡,如果两端各加10牛的重物,则杠杆(右)端向上抬起,若要杠杆恢复平衡,支点应向(左) 移动(20) 厘米.
7.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有力的作用) ,二是(在作用力方向上有位移) .
8.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 的物理量,功率等于(功除以做功所用时间) .
9.电饭锅上所标的“800W”字样,其物理意义是每秒钟耗电800J .
10.从矿井下5米深的地方用绳子匀速提起10千克的一块矿石到矿面人所作的功是500J焦.
11.重300牛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受到阻力是物重0.02倍,若重物在水平外力作用下,恰能以5米/秒匀速运动,则在外力作用下1分钟内做功1800焦,此时外力做功的功率30瓦.
12.班级里组织登楼比赛活动,比一比谁登楼的功率最大.为此,在活动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爬登的高度),(爬登的时间)(每人的体重).
Ⅶ 怎么看杠杆的阻力臂和动力臂
初中物理学中把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杠杆可以是任意形状的硬棒。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长度。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动力臂,通常用L1表示。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阻力臂,通常用L2表示。
如下图:
(7)动力臂谁发明扩展阅读:
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且据此原理还进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据说,他曾经借助杠杆和滑轮组,使停放在沙滩上的桅船顺利下水。
在保卫叙拉古免受罗马海军袭击的战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远、近距离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种飞弹和巨石攻击敌人,曾把罗马人阻于叙拉古城外达3年之久。
这里还要顺便提及的是,关于杠杆的工作原理,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记载过。
战国时代的墨家曾经总结过这方面的规律,在《墨经》中就有关于天平平衡的记载:“衡木:加重于其一旁,必锤——重相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平衡量的一臂加重物时,另一臂则要加砝码,且两者必须等重,天平才能平衡。
这句话对杠杆的平衡说得很全面。里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变两端重量使它偏动的,也有改变两臂长度使它偏动的。这样的记载,在世界物理学史上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Ⅷ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是谁说的他为什么会说
这是阿基米德所说,是对“杠杆原理”的形象表述。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网络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Ⅸ 浮力定律是谁发现的怎么发现的
浮力定律是由阿基米德发现的。
国王让一个工匠替他打造一顶金皇冠,国王给了工匠他所需要的数量的黄金。工匠的手艺非常高明,制做的皇冠精巧别致,而且重量跟当初国王所给的黄金一样重。可是,有人向国王报告说:“工匠制造皇冠时,私下吞没了一部分黄金,把同样重的银子掺了进去。”
国王听后,也怀疑起来,就把阿基米德找来,要他想法测定,金皇冠里掺没掺银子,工匠是否私吞黄金了.这次,可把阿基米德难住了。他回到家里苦思苦想了好久,也没有想出办法,每天饭吃不下,觉睡不好,也不洗澡,象着了魔一样。
有一天,国王派人来催他进宫汇报。他妻子看他太脏了,就逼他去洗澡。他在澡堂洗澡的时候,脑子里还想着称量皇冠的难题。突然,他注意到,当他的身体在浴盆里沉下去的时候,就有一部分水从浴盆边溢出来。同时,他觉得入水愈深,则他的体量愈轻。于是,他立刻跳出浴盆,忘了穿衣服,就跑到人群的街上去了。一边跑,一边叫:“我想出来了,我想出来了,解决皇冠的办法找到啦!”
他进皇宫后,对国王说:“请允许我先做一个实验,才能把结果报告给你.”国王同意了。阿基米德将与皇冠一样重的金子、一块银子和皇冠,分别一一放在水盆里,看金块排出的水量比银块排出的水量少,而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块排出的水量多。
阿基米德对国王说:“皇冠掺了银子!”国王看了实验,没有弄明白,让阿基米德给解释一下。阿基米德说:“一公斤的木头和一公斤的铁比较。木头的体积大。如果分别把它们放入水中,体积大的木头排出的水量,比体积小的铁排出的水量多。我把这个道理用在金子、银子和皇冠上。
因为金子的密度大,而银子的密度小,因此同样重的金子和银子,必然是银子的体积大于金子的体积。所 以同样重的金块和银块放入水中,那么金块排出的水量就比银块的水量少。刚才的实验表明,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块多,说明皇冠的密度比金块的密度小,这就证明皇冠不是用纯金制造的。”阿基米德有条理的讲述,使国王信服了。实验结果证明,那个工匠私吞了黄金。
阿基米德的这个实验,就是“静水力学”的胚胎,但他并不停留在这一点上,继续深入研究浮体的问题。结果发现了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阿基米德定律。
(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海维隆王又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国王替埃及托勒密王造了一艘船,因为太大太重,船无法放进海里,国王就对阿基米德说:“你连地球都举得起来,把一艘船放进海里应该没问题吧?阿基米德叫工匠在船的前后左右安装了一套设计精巧的滑车和杠杆。阿基米德叫100多人在大船前面,抓住一根绳子,他让国王牵动一根绳,大船居然慢慢地滑到海中。国王异常高兴,当众宣布:“从现在起,我要求大家,无论阿基米德说什么,都要相信他!”
3、机械应用
阿基米德对于机械的研究源自于他在亚历山大城求学时期,有一天阿基米德在久旱的尼罗河边散步,看到农民提水浇地相当费力,经过思考之后他发明了一种利用螺旋作用在水管里旋转而把水吸上来的工具,后世的人叫它做“阿基米德螺旋提水器”。埃及一直到二千年后的现代,还有人使用这种器械。这个工具成了后来螺旋推进器的先祖。
4、数学大师
阿基米德在数学上也有着极为光辉灿烂的成就,特别是在几何学方面。
阿基米德的几何著作是希腊数学的顶峰。他把欧几里得严格的推理方法与柏拉图鲜艳的丰富想象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从而“使得往后由开普勒、卡瓦列利、费马、牛顿、莱布尼茨等人继续培育起来的微积分日趋完美”。
5、天文研究
阿基米德发展了天文学测量用的十字测角器,并制成了一架测算太阳对向地球角度的仪器。
阿基米德还曾经运用水力制作一座天象仪,球面上有日、月、星辰、五大行星。根据记载,这个天象仪不但运行精确,连何时会发生月蚀、日蚀都能加以预测。
阿基米德还认为地球可能是圆的。晚年阿基米德开始怀疑地球中心学说,并猜想地球有可能绕太阳转动,这个猜想一直到哥白尼时代才被人们提出来讨论。
Ⅹ 杠杆原理中怎么看谁是动力臂,谁是阻力臂
动力臂就是你用力的那部分,阻力臂就是你要抬起的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