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动静交替,这条规律在人脑的健全和智力功能的提高上,自然也不例外。 劳作时刻还改变着眼前的情景,容易激发人脑另一区域主管的非智力功能,使其迅速调动并参与进来,就显得异常兴奋和活跃。所以,人在做事时,特别是进行有兴趣的实验、操作时,往往废寝忘食,时间似乎转瞬即逝。在良好的非智力功能的“鼓舞”和“保护”下,智力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受到高强度的锻炼。发明创造是一种实践活动,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是同人的实践活动密不可分的。创造精神和能力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一个不参加创造实践的人,不可能有很好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人的学识、智慧、才干首先来自于生活实践。课本的、课堂的知识传授和练习,远远包容不了孩子应当获得的广泛知识和才能,况且实践中得到的直接经验还是课本中学习的间接经验的基础。那么,青少年朋友如何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呢?1、进行模仿性操作实践,学着大人那样做事,除做一般家务,学习打鸡蛋、炒菜、做饭、洗衣、熨衣服、喂家禽家畜、摄影、使用各种家电设备、种树、浇花施肥等。2、进行“修旧利废”制作活动。巧妙利用废圆珠笔芯、空罐头盒、纸盒、塑料瓶等来做新玩意儿,变废为宝。例如用金属空罐头盒做花和装饰品,用大塑料雪碧瓶制作花篮,用玻璃片做万花筒等。此外修理门铃、家具、玩具,自行车,拆装旧闹钟、废手表、破电动玩具等,都能养成改造、创新、利废的思维品质和动手能力。3、自制玩具学具。用纸折叠玩具,用蜡雕塑玩具,用鸭蛋壳做不倒翁,用纸张做灯笼,用纸张做风车,用细篾制风筝,用铜钱做陀螺等等。真正参与整个发明物化实践过程,包括自己寻找、准备所需要用的材料;尽量自己设计、自己选择、自己安装。还可以请家长、老师参与自己的制作活动。4、进行有社会意义的实践活动,例如办小阅览室、小图书馆、小玩具馆、小储蓄所、小商店等,为同学或社区内的孩子服务,学着成人那样分工、值班、管理、进货、记账。 5、每个实验都蕴含着科学的奥秘,有利于发展探索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青少年朋友应尽可能参加有老师指导的科技制作小组、小发明兴趣班,让生活多多闪耀创造发明的火花。 6、要学会修改。许多学生找到了发明的好选题,但是由于其他原因没有做出来,这样丢失机会具比较可惜。发明创造须反复修改,自己要修改,找同学一起修改,还可以请老师、家长提修改的意见建议。修改后的作品在实践中还应不断改进完善。要勤动手,好动脑,从小培养自己对发明创造的兴趣,一个好的发明总是在动手实践,动脑构思后创造出来的,而有了一定的成果,就更能鼓励我们继续发明创造。
② 关于小发明,小制作的作文
网络知道 提问
关于小发明,小制作的作文
关于小发明,小制作的作文
查看全部2个回答
我来答
我来答 查看全部2个回答
匿名用户
2016-07-03
有趣的小制作——会跳舞的小轮胎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在家闲得没事,就想起上周星期三我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制作——会跳舞的小轮胎。何不再做一次,没准儿,几十年过后,还会拿到国外去展出呢!
我首先从玩具箱里拿出一个马达、一个轮胎,然后从修理箱里拿出一根两头电线,最后从电池箱里拿出一个有电的电池。准备工作就绪,就可以开始了。
首先我用小轮胎有孔的地方对准马达有小铁棍的地方,插下去,就成了会跳舞的小轮胎的一部分。然后用两头电线对准马达有金属片的地方,插进去,再打个结,就成了会跳舞的小轮胎的基本部分。最后用电池对准两头电线的另一头,一按,马达旁边的小轮胎就会转,再把小轮胎放在桌子上,小轮胎就会在桌子上蹦来跳去,好象在跳舞,好看得很。它的原理是:电池经过电线,把电流传到马达,马达就会转,也就把轮胎带动了,所以轮胎会转。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汽车、电子表、电扇等都是依据这个原理来制作的。
做小制作不仅能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我们的动脑能力,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生活小常识,所以我以后要多做小制作。
32 35
评论
据说评论才是真爱~
发布
还没有人评论,快来抢沙发~
「京东」小学生400字作文-全网超低价
京东小学生400字作文-图书正版低价,货到付款,省不停,买图书上京东!
百万图书
叠券满减
新品上市
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告
③ 与磁铁有关的小发明小制作
一根缝衣针,用磁铁把它磁化,然后用棉线拴在针的中间部位,挂在一个支架上,就成为一个指南针了。再做一个浮式指南针:
拿一根磁化了的钢针,横向穿过一块小软木塞,放在一个盛水的陶瓷碗内,就是一个浮式指南针。
我们还可以做一个更讲究的匣式指南针:
找一个小圆纸盒或者塑料盒(不能用铁盒)。用硬纸剪一个和小盒一样大小的圆片,上面贴一张白纸,标出S、N等字样,把一个塑料图钉从背面摁在圆纸片上,把圆纸片放入盒内,盒中心就有一个直立向上的针柱了。再找一个废刮胡子刀片,剪成狭长的菱形,用钉子在中心位置打一个小坑,放在针尖上试一试,如果不能平衡,就用剪刀修理,直到能平衡为止。把它放在强磁铁上磁化,然后架到盒内的针柱上。在盒口蒙上一层透明玻璃纸(用玻璃更好),把原来的盒盖开一个大孔再盖上去,就是一个盒式指南针了。
一个能自由旋转的磁体,在静止的时候,总是指向南北方向。人们了解到磁体的这种特性以后,就利用它来制造指示方向的工具——指南针。
磁针静止以后,为什么总是指向南北呢?因为地球是个大磁体,它的两个磁极接近于地球的两极,在地磁力的作用下,磁针就被吸到南北方向上了。我们知道,异名磁极是相吸的,地磁的S极在北端,N极在南端,因此,磁针的N极总是指向北方,S极总是指向南方。磁针的磁极和地球的磁极并没有接触,它们却能互相吸引,这表明磁体的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的东西,人们把它叫做“磁场”。地球磁场的存在是磁针能够指示南北的原因。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要算我国战国时期制造的“司南”了。它是把天然磁铁琢磨成勺子的形状,勺柄是S极,使重心落在圆而光滑的勺头正中,然后把勺子放在一个光滑的盘子上。使用的时候,把勺头放平,用手拨动它的柄,使它转动。等司南停下来,它的长柄就指向南方。那时候,有的人到山里去采玉,怕迷失方向,就带上司南来辨别方向。
发明司南以后,人们不断地研究和改进指南的工具。到了北宋初年,又制造出了指南鱼。它是用一块薄薄的钢片做成的,形状很象一条鱼。鱼的肚皮部凹下去一些,象小船一样,可以浮在水面上。把它磁化以后,放到盛水的瓷碗里,就能指示方向了。因为水的摩擦力比固体小,指南鱼转起来比较灵活,所以它比司南更灵活更准确了。
当时还有用木头做的指南鱼,就是用一块木头刻成鱼的样子,象手指那么大。从鱼嘴往里挖一个洞,里面放上条形磁铁,使它的S极朝鱼头,用蜡封住口。另外用一根针插到鱼嘴里,指南鱼就做好了。把它放到水面上,鱼嘴里的小针就指着南方。
我国不但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指南针的国家,而且是最早把指南针用在航海事业上的国家。据记载,南宋的时候,航海的人已经用“罗盘”来指示航向了。这是把指南针和罗盘结合起来的指南工具。罗盘的盘有用木头做的,也有用铜做的,盘的周围刻上东南西北等方位,盘中央放一个指南针。只要把指南针所指的方向,和盘上的正南方位对准,就可以很方便地辨别航行方向了。
在军事上也用到指南针,行军作战的时侯,如果遇到阴天黑夜,就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④ 科技小发明,动手做的
现在我们使用的手机更新换代很快,旧手机电池无用的,如果与锡焊的另一端连接到一个多功能的插头或USB接口,从而使电池可以连接上使用的无线和电池触点上的两条电线大量的小家电。
本发明吸引了易于使用的电池是一个双核心的电烙铁一个可以产生一个多功能插头线,长度,如果你不使用烙铁可以要求家电修理工,或问他的父亲。
本发明的意义是:减少使用一次性电池的消耗手机电池的再利用,节省的钱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⑤ 我是一名汽车修理工,到了每年的夏天用洗衣粉洗手,晚上手骚痒特别难受,请问有什么东西能代替洗衣粉洗手
我在车间待过,你问对人了。
修车工手上最多的是什么,是油。所有的人都知道用香皂、用洗手液,但是那些都是化学药品,对皮肤有刺激,尤其是天长地久的使用,肯定会有影响,这就是你为什么痒的原因。
我告诉你最天然最健康的洗手方式:锯末。洗手的时候,抓一把锯末搓揉,既能按摩手掌,也能把油渍洗的干干净净,而且没有化学腐蚀。独门绝技,从不外传,今日破例了。
^^^^^^^^^^^^^^^^^^^^^^^^^^^^^^^^^^^^^^^^^^
傻逼,最终还是选择洗手液。你那么爱洗手液,你跑这儿问什么问啊。
⑥ 小学生小发明小创造
1.我们知道通常我们的抽屉里会发现一些旧电池,但是我们也不知道还有没有电,如果放进用电器来检验很麻烦而且无法知道它电剩余量。所以,你可以做一个小验电器。
方法简单如下:使用一个小灯泡,很小的那种(像挂坠或玩具灯上的,五金店都有卖)。然后用两根细漆包线分别连接灯上。两根线的另一端分别用于接你要检验的电池的正负极。根据小灯泡的亮度,就可以判断电池的电量了。
2.拿把破雨伞,把布拆掉,拿一条电线,一头接电视或收音机,一头接到伞上面,就是一个好好的信号接受器。你想专业一点就在伞上面多绕几圈铁丝就行了。这是最省钱,快捷的方法,只是有点搞笑。
3将一根火柴和一根缝被的大针并在一起,用包香烟的铝箔将它们紧紧地包裹起来,再将有火柴头的一端的铝箔弯折过来密封捻紧。然后在靠近尾部的地方装上定向尾翼,把针拔出,就成了一个很简单的反冲火箭。
实验时,把小火箭放在铁丝架上,点燃一根火柴,对准铝箔筒包有火柴头的部位加热。当温度升高到火柴头的燃点时,箔里的火柴匣被点燃,使周围的空气急剧膨胀,气体从尾口高速喷出。由于反冲作用,火箭筒便从架上向前飞了出去。
如果在铝箔中包两根头对头放置的火柴,两端都不封闭。将它放在上,从中部加热。当筒内火柴点燃后,气体从两头喷出,铝箔筒仍停留在架上,从而说明了系统的动量守恒.
⑦ 小发明小制作
一个小风扇,只需要一个小马达,两节5号电池,还有一些短导线,一个实心的塑料泡沫,一把剪刀,一些硬纸片!
首先把实心泡沫掏空,用导线连接好小马达,塞入泡沫里(要保持小马达的转子轴漏出泡沫),在把导线连到电池上,也塞如泡沫内,用剪刀把小纸片剪成行,套在小马达的转子轴上即可!
说发明制作。
一个小风扇,只需要一个小马达,两节5号电池,还有一些短导线,一个实心的塑料泡沫,一把剪刀,一些硬纸片!
首先把实心泡沫掏空,用导线连接好小马达,塞入泡沫里(要保持小马达的转子轴漏出泡沫),在把导线连到电池上,也塞如泡沫内,用剪刀把小纸片剪成行,套在小马达的转子轴上即可!
洒水瓶.拿一个罐子,在尾部戳几个洞就行了.
拿一个空鸡蛋壳 外面涂上蜡(要薄薄的)
用尖的东西在上面作画 (要刻透蜡)
放进醋里几个小时 拿出来 弄掉蜡
刻过的地方的颜色被醋酸深了
就成了一件小制作了!
现在流行的晾衣架,一般都没有防风功能,使用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烦心事:刚刚洗好的一件衣服,挂到绳子上晾晒,风一吹,落到地上,还要重新洗。我发明的自锁式防风衣钩能为大家解除烦恼。上图是自锁式防风衣架的原理图: 在上图,(1)是锁套,(2)是锁柱,它通过转轴(3)与曲柄(4)组成一个杠杆,该杠杆在配重(5)的作用下,以(3)为支点转动。晾晒衣服时,只需用手或挂钩向上托起曲柄(4),在重力作用下,锁套(1)和锁柱(2)自动分离,使用者可顺利将衣钩挂到绳上,然后松开曲柄,在配重(5)的作用下,锁柱(2)自动与锁套(1)结合在一起,完成自锁过程,与挂钩(6)形成一个锁,任凭风怎么吹,也不会自动落下。取衣架的过程也很简单:只需用手或挂物钩将曲柄(4)向上托起,锁会自动打开,使用者会很方便地取下衣架。 自锁式防风衣架不但可以用手挂到绳子上晾晒衣服,如果要将衣服挂到较高处晾晒,使用者也不需爬高,只需用挂物钩托住曲柄,就能轻松挂上或取下衣物。同时,该衣架还具有制作简单,可靠性好,成本低廉等特点。我的这个小发明已经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这个纸箱的面盖平时是掩盖着的,这样可以防止污物、灰尘的进入。当你要取用箱里的纸时,只要掀开箱盖,随着箱盖的掀起,箱内的纸就会自动托起,取用非常方便。用完后,一盖盖,就又恢复原位。这个自动纸箱最适用于厕所盛便纸。 纸箱的大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
⑧ 作业,小发明创造,1000字左右,急急急急急急
我的小发明
冬天,人们总会带上口罩上街。有时如果不戴帽子,或帽子比较浅,就会把耳朵冻着。有一次,我在上学时忘记戴帽子,耳朵冻得又红又硬,心想,要是有个护耳朵的就好了。这时,我的脑子一转想起妈妈给爸爸织的耳套。对了!何不把口罩和耳套连起来,不就可以双用了吗!这样想着,回到家,我就按我的大小做了一个双用口罩,让妈妈试戴,妈妈一试,口罩和耳套便“分了家”,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只按照自己的尺寸做了,没想别人。于是,就想用按扣把口罩和耳套连接起来,利用两排按扣使它的大小可以调节,这样就可以适合更多的人使用了。
我的设计方案和过程是:平时功课忙没有时间,休假时还要上兴趣班,我的想法何时才能变成现实呢?这事也绝对不能让妈妈知道。我就利用晚上睡觉前的时间,在自己的房间里偷偷的做,谁知做起来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一次又一次比比试试,熬了几个晚上,想象的“双用口罩”终于做成了。可是,外观看起来太粗糙了,我自己很不满意,几乎要灰心了。
这天,我又将前几次做的双用口罩拿出来,左看看右看看,就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它做得既美观又合适呢,一气之下,将它们统统扔到地上,趴在床上大哭起来,边哭边大声喊叫:“我不做了,做什么做嘛?”妈妈闻声赶来说:“不做什么了在这儿哭,作业把你难住了?”我想,要想做好“双用口罩”只有向妈妈求助了,于是便把情况向妈妈“如实招供”了,请妈妈帮帮忙。妈妈一听非常高兴:“这是好事情为什么要瞒着我呢?不要生气了, 你的想法是对的,就是动手做有困难是吧。”说着,妈妈和我一起探究怎样制作合适呢?妈妈提议:还是咱家的老传统——用毛线织耳套吧。我说当然行了。于是妈妈拿来毛线和毛线针,耐心地教我怎么起针怎么织,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一针一针艰难而又细心地织起来。整整用了两个下午,耳套在妈妈的指导下终于织好了。我把耳套和口罩用按扣连起来,这样用起来灵活方便,既合适又美观。
双用口罩的实用性强:用毛线织两个相互对称的护耳套,在耳套底端、口罩两端(口罩环的位置)前后订两排按扣或扣子,以此使两部分连接起来。这样,不同的人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节大小了。不想用耳套时,还可以拆下来,非常方便。既可以护脸,又可以护耳朵。原料可选用纯毛线或棉布,对人体无副作用,戴起来柔软舒适,非常实用。两用口罩制作简单经济,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动手做一个,展示自己的手艺。也可以大批量生产投放市场,定能取得不俗的经济效益。
由于时间仓促,做工还是比较粗,我还想把它整体用毛线编织,加上装饰,使它更加精致完美。
我发明的多功能台灯
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事情是这样的:
一天晚上,我正开着台灯写作业。这时,电话响了,是同学打来的。我忘了关灯,便去接电话,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回到屋里,台灯已经很热了,我赶快关上灯,想想看,估计电表也得浪费几个电字。
于是我想:要是发明个多功能台灯就好了。的确,一般的台灯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光线不好,不舒服、不方便……怎样改善这些缺点呢?我想了很久,终于设计好了一个多功能台灯。
台灯在外形上十分美观:灯炮很小,可以变化很多种颜色,有红色、黄色、白色等,可以根据你的需要进行调节。光线的大小也是同样,随你安排,台灯的高低可以通过按钮调节,你按“上”按钮,它就会自动上升;按“停”便会停下来,按“下”就会下降。拆开台灯底座,里面有个“藏书阁”,你可以把常用的课外书和笔放在这里,锁上一把小锁,就不会丢了。这种台灯是便携式的,只要对折几下,就像一个文曲星差不多大小,放在盒子里,你就能把它带到各个地方随身享用了。平时在房间里,你把它接上电源就能用,带到外面去的时候可以装上两节五号电池,照样可以用。台灯脏了怎么办呢?你不用着急,台灯的外膜是塑料的,可以随时擦洗。
台灯的内部构造算得上复杂。它带有小字典,同学们如果有不认识的字,把书放在“”按钮前,让不认识的字贴在按钮上,它就在对话框里标出拼音,你就知道了。它也带有CD功能,你看书的时候可以按“?”按钮,它便会从小喇叭里传出优美的乐曲。有些“小近视眼”写字离书本太近了,这时台灯就会提醒你:“注意,注意,注意三个一”。有些“小淘气”边写边玩,这可不行!
“聪明的妈妈会用心”,台灯也一样。它带有录音装制,只要妈妈按下“录音”按钮,嘻…???你家的“福尔摩斯”就抓到你的“罪证”了,写完作业,有些小马虎会忘了关灯,这不要紧,台灯如果感觉不到你的气息了,就会提醒你:“小马虎,忘了关灯了!”如果你3分钟内没有关上灯,它就会自己熄灭了。
我知道这个多功能台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决心长大之后一定发明一个这样的台灯,造福人类!记得到时候去买哦!
我发明的两用裤
福建省泉州 师范附属小学 六年二班 郑龙城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穿着雨衣在雨中行走,不禁陷入了沉思:下雨时,人们坐在自行车或摩托车上,穿着雨衣,固然十分方便,但美中不足的地方就在于脚上,因为每次下雨外出时,鞋子总会被雨水打湿,你一定会说:“穿雨鞋不就不会湿了吗。”的确,平时出门穿雨鞋就行了,不过,要是遇上比较隆重的会议,穿雨鞋,多不雅观,更何况下雨天路面太滑,穿雨鞋,一不留神,也会容易滑倒在地上啊。
起初,我设想让雨裤加长,长到可以把鞋子盖住,这样,雨水就不会打到鞋子上了,可有时雨水涨高,这样,不是仍然会把鞋子打湿吗?后来,我用防雨布设计了一个鞋套,把它套在脚上,再用拉链把它和雨裤连接在一起,我以为这是再好不过的设计了。谁知,我把他做好时,在雨中走了一段路,不但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反而把鞋套磨破了一个大窟窿,这使我一下子失望了许多,原来的信心十足换来了现在的失望万分,我想是再也没有指望能把这个防雨裤制作好了。
几天后,我看到几个小朋友在踢足球,不禁又使我想起我那个失败的作品,不过我灵机一动:为什么足球能长时间在地上踢来踢去,也不会破呢?我走过去,摸了摸这个足球,顿时恍然大悟,足球因为有一层厚厚的皮包裹着,所以不会磨损太严重。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急忙跑回家,在家里翻箱倒柜,希望能找出些名堂来,可最后,只找到一个小小的枕头,我如获至宝,把这个枕头塞进鞋套里,心想:这样大概就不会把鞋套磨破了吧,虽然不会磨破,可是用枕头去做垫子,岂不是太亏本了吗?后来,我看到阳台上有一块没用的布,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便走过去,拿起布和针线,又到楼下找了些沙子,用布缝了一个厚厚的沙垫,把这个沙垫放在鞋套里,以为这样就不会使鞋套磨损太严重了,可是我试穿了一下,才刚走几步,就感到脚下沉甸甸的,如果这样,出门时,双脚岂不是要累断。
这下我可犯愁了,就在这时候,爸爸回家了,只见他手里拿着一个轮胎,气愤地说:“真不知道谁那么缺德,把玻璃碎仍在路上,害得我这粒这么厚的轮胎都给扎破了!”“是啊,这世上缺德的人还真不少”妈妈也跟着附和道。我一看到爸爸手里的这个轮胎,不禁喜上眉梢,于是,我就叫爸爸帮忙,用刀子把它切成了一个脚的形状,然后修理得整整齐齐,最后用万能胶把它粘在用防雨布设计的那个鞋套底部,这样一来,我的防雨裤就制作成功了,真是十分实惠、耐用。
现在,每当下雨时,只要穿上我做的这条两用裤,在路上可以免受雨的“袭击”,到了公共场所,只要将鞋套拆下来,又可以显现出您那干净的鞋了,真是一举多得啊!
⑨ 小学科学小发明
创 意:来
家里有数不清的灯,客源厅、卧室、餐厅都是组合灯。好看是好看,可就是灯泡太多,太费电,而且三天两头坏灯泡,不是这个不亮,就是那个不亮,也谈不上美观了。如果在卧室是不需要很强的亮度的。现在有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两三节五号电池就可解决问题,为何不用它们试试呢。
制作过程:
将六个二极管并联,分别正极接在一起,负极接在一起,放在表壳内。但二极管太高,手表壳太薄,放不下,于是将这几个二极管仔细观察,发现可以去掉上部一截,并不影响质量。用磨刀石逐个磨去一部分,连成环形,放入表壳内。将线引出,找来一个废的双头小插件,引出后接到五号电池盒上却可。但亮度只相当于小手电。
改进方法:多用几个发光二极管,再加二节电池。先画了线路图。将16个二极管分四组摆放,插在万能焊接板上,用短路线并联后,再串一个51Ω的电阻限压,接到两个电池盒上。考虑两节电池电压不足,亮度不够,用三节电池,将两电池盒上下叠在一起,把二极管及线路按线路图焊接在一起即可。
把卧室灯关了,打开我的节能灯,真亮呀。这多省电!又不容易坏。成本还很低,每个二极管8毛钱,一共20多元。家里的组合灯要200多元呢
⑩ 电工方面的小建议、小改革、小发明、小窍门、小创造
孔利明档案复:孔利明,人称制“孔发明”,宝钢电气高级技师。1951年出生,1968年初中毕业被分配到崇明农场,1984年进入宝钢运输部。孔利明从1993年开始申请专利起,至本文截稿止共有72项专利获得受理,是上海拥有职务发明专利第一人;身为技术型专家至今仍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在上海国有企业已寥寥无几。他先后获得了“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全国十大杰出职工”、全国“十大自学成才标兵”、上海市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等多项荣誉称号。 2006年11月的一天,记者如约来到宝钢。阅历丰富、见过世面的孔利明,对于记者的提问,显得胸有成竹,老练中包含睿智,成熟中透出直率,其敏捷的思维和娓娓的谈吐超出了记者的想象。然而,面对这位脑中时刻闪现出激情创意的工人发明家,记者仍摆脱不了种种疑惑:这个当初只有初中学历的汽车电气修理工,他究竟依靠什么样的头脑,拥有什么样的激情以及个性,才创造出这样令人羡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