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商业银行如何创造货币
商业银行通过信贷关系创造货币。货币创造过程如下:
甲银行吸收存款提取部分比例准备金后向A客户发放贷款,形成客户在甲银行的贷款,A客户用所得贷款进行转帐支付,形成乙银行B客户的存款增加,乙银行继续前面过程。银行体系可以派生出数倍的存款货币。
派生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
注:货币创造又叫做货币扩张,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机构或个人)通过信贷关系共同作用,使得在银行体系内流通货币量扩大的金融行为。
(1)贷款创造货币扩展阅读:
创造货币的三大基本条件:
1、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信用创造是指在整个银行系统内利用超额准备金进行贷款或投资的过程中,活期存款的扩大所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又称“货币制造”。商业银行收到一笔现金,除留足法定准备金外,其余部分进行贷款或购买有价证券,但支付方式是相应增加借款人或证券卖主在该行户头中的活期存款进行的。
因而制造了一笔派生存款。收款人将支票存入与他往来的另一家银行,第二家银行仍然以相同的方式贷出去,又会创造另一笔派生存款。如此类推。银行系统可以创造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货币制造表现受法定准备金的影响,而实际是受客观经济发展的影响。
2、部分准备金制度:
准备金的多少与派生存款量直接相关。银行提取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例称作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越高,提取的准备金越多,银行可用的资金就越少,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减少;反之,存款准备金率越低,提取的准备金越少,银行可用资金就越多,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增加。
3、非现金结算制度:
在现代信用制度下,银行向客户贷款是通过增加客户在银行存款帐户的余额进行的,客户则是通过签发支票来完成他的支付行为。因此,银行在增加贷款或投资的同时,也增加了存款额,即创造出了派生存款。如果客户以提取现金方式向银行取得贷款,就不会形成派生存款。
B. 银行虽增加了存款但也增加了贷款为什么说创造了货币呢
你好!
100元的活期存款在银行里,就意味着市场上有100元的货币,银行将其中的50元借给他人,市场上的货币就变成了150元,因此创造了货币~~
如有疑问,请追问。
C. 为什么说贷款创造存款
这位兄弟所说的实际上就是银行的存款创造过程。
这个理论有三个基本假设:
(1)各商业银行严格法定准备率储备库存现金,不持有超额准备金。这里的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实际准备金与法定准备金之间的差额。
(2)社会公众在交易时全部使用支票方式进行支付,不使用现钞。换句话说,中央银行所发行的钞票都作为新增存款准备金全部保留在银行系统的金库中,公众手中无现金。
(3)各商业银行的存款只有一种可以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没有定期存款及其他储种。
下面是银行存款的创造过程:
当某银行接受客户缴存的一笔现金存款时,按法定准备率留下部分现金,剩余的存款银行可将其借贷出去。在现代体系中,一笔贷款通常是以借贷人的身份存放于某个银行的支票账户中或以转帐支付的方式转向另一个银行的存款帐户。以约定的期限内,借贷人对该贷款拥有支配权。对整个银行体系来说,实际上是又增加了一笔存款。那么该银行就可以对这笔存款留下准备金后再将超额的那部分存款继续借贷出去,这个过程会不断地继续进行下去,直到全部现钞都成为存款准备金,保留在整个银行体系之中为止。这意味着银行体系将会获得大于初始现金存款额的银行存款总额,这种由于银行体系一连串的存款,贷款,再存款,再贷款……的过程,使银行存款总额不断增加的机制就称为银行存款的创造机制。
此答案参考:《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第263页,作者:曹家和,河海大学出版社
当然,这只是理论,现实生活中要比这个复杂得多,银行的存款创造也没有理论上那么多。
D. 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是怎样的
银行在收到人们的存款后,按照法定存款金率上交法定存款准备金,其余的可以全部以贷款的形式发放,投资者将贷款如果存入另一家银行,另一家银行同样会交出一部分法定准备金,贷出其余部分,这样一来,流通的货币量就是实际货币量的数倍。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即为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各级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转账结算,不断地在各银行存款户之间转移,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系列过程。
影响因素:
1、居民持币行为影响。
2、居民储蓄行为影响准备—存款比率。
3、企业的持币行为影响通货-存款比。
4、企业的贷款需求影响存款货币的扩张。
5、企业的经营与效益影响货币流通速度,从需求方面相对影响货币乘数。
6、存款货币银行变动超额准备金的行为影响准备—存款比率。
(4)贷款创造货币扩展阅读:
货币是商品,但却不是普通的、一般的商品。它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与其他一切商品相区别的特殊商品。货币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它具有一般等价物的特性,发挥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这是货币最重要的本质特征。
货币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它是表现和衡最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或工具。
2、它具有可与其他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成为一般的交换手段。
货币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还在于其使用价值的两个性特点:一方面,货币商品与其他商品一样。按其自然属性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比如黄金可作为饰物的材料等。另一方面,更敢要的是货币商品还具有其他商品所没有的使用价值,即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E. 解释银行如何创造货币
银行吸收存款,如果100元,向央行上存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后,如20%,剩下的内可以放贷,即容80元;贷款人拿到贷款后还是存在银行(只要不是提出来放在家变成手持现金),银行就增加了80元存款。继续前面的循环,银行的存款和贷款就会越来越多,虽然是增量递减的。这就是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
F. 货币都是央行发的,通过贷款创造。那么社会怎么创造贷款的所产生的利息
可以在当地的银行申请办理。
小额贷款申请条件:
1、为年满十八周岁中国大陆居版民;
2、有稳定的住址和工作或权经营地点;
3、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4、无不良信用记录,贷款用途不能作为炒股,赌博等行为。
5、银行要求的其他条件。
小额贷款办理流程:
1、向当地银行或者贷款机构提交申请;
2、准备贷款所需的各种资料;
3、面签银行或贷款机构;
4、银行审核贷款人资质;
5、审核通过、成功放款。
G. 银行是如何创造货币的
这个是专业问题哦~~我想应该没有人知道,
不过我可以告诉你,平常我们看到的银行,什么建设银行,工商银行,这些银行是不能创造货币的,
货币的制作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完成的,所有的商业银行都是从中国人民银行拿的钱。
不然为什么人民币上写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呢~~对吧~~
H. 商业银行是怎么创造货币的
商业银行创造货币是利用货币创造乘数,把一笔存款通过银行系统而对货币供给量所产生的倍数作用。
做一个简单的模型:假如全社会就一家银行,有存款100元,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那么法定存款准备金就要有20元,剩下的80元是超额准备金,这块是可以用来放贷款的,比如房贷。
假设,买房要贷款20元,首付10元,总价30元。这30元给开发商(开发商再分给谁先不要管),拿到这30元之后,再存进这家银行里。
那么,首先做第一笔处理:提现10元,然后贷款20元,开发商收到30元,但还没有存进银行。这个时候,存款就是100-10=90元,法定存款准备金就是90×20%=18元,超额存款准备金就是90-18-20 = 52元。
然后开发商再把这30元存进银行里:那么存款就变成90+30=120元,法定存款准备金就是120×20%=24元,或者18+30×20%=24元,超额准备金就是 52+ 30×80% = 76元,总计120元。
整个货币系统中就“多了”20元,这20元,实际上就是拿未来30元工资做抵押,创造出来的货币。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在贷款的过程中,M2增加了20元。
(8)贷款创造货币扩展阅读: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
1、四大因素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定期存款占存款的比例。
2、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可以从两个方面起作用:它既可以使银行存款多倍扩大,又能使银行存款多倍收缩。因此,中央银行控制准备金和调整准备率对货币供给会产生重大影响。
I. 为什么说银行准备金之外的存款部分信贷出去之后就叫做创造了货币呢
贷出去对于银行来说可以攒取利息,对与社会来说可以促进经济,要知道现在很多中少型企业渴望得到贷款作为启动与发展资金,银行放松银根与否,能很直观地反应出国家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