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叶乔波的人物经历
1974年10岁进入长春市业余体校速滑班,开始速度滑冰训练。
12岁入选八一速滑队。
1977年入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冰上训练基地速滑运动员。
16岁获全国冠军赛青年组亚军。
17岁获全国青年赛全能冠军。
18岁在全国速滑达标赛上为八一队首次夺得2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多次打破全国纪录。1985年成为国家队的成员。
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自觉以雷锋等英雄模范为榜样,决心把有限的运动生命全部献给祖国的体育事业。她自觉加大训练难度,苦练战术、技术,刻苦攻读大学体育专业课程,收集有关信息,记录数十万字的训练日记,与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共同研究,不断改进训练方法,提高训练质量。她以坚强的毅力、科学的态度,战胜重重困难,在冰坛运动生涯中屡创佳绩。
1985年入选国家集训队。 1990年在第七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获4枚金牌,并达到运动健将标准。
1991年2月在世界速度滑冰锦标赛中分别获得过世界锦标赛500米冠军、短距离速滑5项亚军、世界杯500米冠军、1000米亚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速滑世界冠军。
1992年在第16届冬季奥运会上 ,获得1000米和500米速滑的2枚银牌。为中国在冬奥会史上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1992年3月,她参加世界短距离速度滑冰锦标赛,力挫群英,连获3枚金牌,夺得女子全能世界冠军,成为中国和亚洲第一个短距离速滑世界冠军。从1992年11月~1993年3月,她先后参加世界杯系列赛、世界女子锦标赛和世界短距离锦标赛,夺得女子500米项目的全部冠军、女子短距离全能冠军和世界杯总决赛女子500米冠军,共获金牌14枚。1992年5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她体坛尖兵荣誉称号。
1993年获第七届全运会女子短距离全能冠军
1994年第17届冬季奥运会女子1 000米速滑比赛中,她忍受严重伤痛,坚持参加比赛,仍夺取铜牌。
1994年结束运动员生涯。
1979~1994年,她共参加国内外速度滑冰比赛34次,获金牌52枚、银牌36枚、铜牌12枚。立一等功3次,多次被评为全国冰雪十佳运动员、全国体育十佳运动员、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和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为了表彰她的卓著功绩,沈阳军区1991年3月授予她勇攀高峰的运动员荣誉称号。 1994年叶乔波退役后,以小学四年级的文化基础,先是用6年时间攻读完清华大学MBA叶乔波展示北京奥运火炬课程,随后又进入中央党校攻读经济学博士,现在她已经拿到博士学位。历任解放军冰上运动训练基地教练员、中共第十四大代表、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现任总政治部联络部正局级专职干部。
博士毕业之后,叶乔波进入北京奥组委火炬传递中心工作,工作重点是为2008奥运火炬传递做好宣传工作。2008年5月29日早上7点10分北京奥运火炬开始在安徽省淮南市传递,北京奥运会圣火礼仪使者叶乔波展示火炬。
叶乔波为中国实现了冬奥运会奖牌零的突破,但她却因滑冰而摘除了半月板。直到现在,她仍在致力于积极推广冬季运动的工作中。 叶乔波为我国冰上运动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她不断努力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更值得钦佩。
⑵ 叶乔波的个人生活
叶乔波在1992年就被查出半月板断裂带伤远赴6个国家参加了8场世界性大赛。1993年一名日本专家检查她的膝部后万分惊讶,说你应该马上做手术,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但3天后,叶乔波忍着剧痛,拿下了世界短距离速滑赛全能冠军。
1994年第17届冬奥会上叶乔波为中国代表队夺得冬奥会上的首枚铜牌。在赛后的手术中,医生惊讶地发现她左膝盖的两侧韧带和髌骨早已断裂,腔内有8块游离的碎骨,骨骼的相交处呈锯齿状。“叶乔波精神”一度是被广泛宣传的,叶乔波成了英雄,成了诠释“中国精神”的形象代表。但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是在轮椅上度过的.
⑶ 阿尔贝维尔运动会中国谁获得两枚银牌
叶乔波。
1992年在第16届冬季奥运会上 ,叶乔波获得1000米和500米速滑的2枚银牌,为中国在冬奥会史上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
叶乔波10岁进入长春市业余体校速滑班,12岁入选八一速滑队。1991年首次夺得500米短道速滑世界冠军;1992年获第十六届冬奥会两枚银牌,为中国冬季项目实现冬奥会上奖牌零的突破。
同年在挪威举行的世界短距离速滑锦标赛上,获女子1000米速滑冠军,并夺得女子全能世界冠军,成为中国和亚洲第一个短距离速滑全能世界冠军。
(3)叶乔波用生命创造奇迹扩展阅读:
人物经历
叶乔波在1992年就被查出半月板断裂带伤远赴6个国家参加了8场世界性大赛。1993年一名日本专家检查她的膝部后万分惊讶,说你应该马上做手术,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但3天后,叶乔波忍着剧痛,拿下了世界短距离速滑赛全能冠军。
1994年第17届冬奥会上叶乔波为中国代表队夺得冬奥会上的首枚铜牌。在赛后的手术中,医生惊讶地发现她左膝盖的两侧韧带和髌骨早已断裂,腔内有8块游离的碎骨,骨骼的相交处呈锯齿状。
“叶乔波精神”一度是被广泛宣传的,叶乔波成了英雄,成了诠释“中国精神”的形象代表。但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是在轮椅上度过的。
⑷ 速度滑冰项目上获得两枚宝贵的银牌是谁
叶乔波。
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中国运动员叶乔波在速度滑冰项目上获得两枚宝贵的银牌,结束了我国在冬奥会上未获奖牌的历史。
1992年3月,她参加世界短距离速度滑冰锦标赛,力挫群英,连获3枚金牌,夺得女子全能世界冠军,成为中国和亚洲第一个短距离速滑世界冠军。
(4)叶乔波用生命创造奇迹扩展阅读
从1924年首届夏蒙尼(Chamonix)冬奥会开始,速度滑冰就是奥运正式项目,但当时还只允许男子参加。女子速滑在1932年冬奥会上被列为试验项目,直到1960年冬奥会才成为正式竞赛项目。奥运会上速滑比赛项目有个人项目10个,2006年都灵冬奥会首次引入团体追逐赛,男女各设一枚金牌。
2015年,作为平昌冬奥会新增四项之一的速度滑冰集体出发首次被列入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全部14个项目分别是:男子500米(1924年列入奥运)、1000米(1976年列入)、1500米、5000米、10000米(均为1924年列入)、团体追逐赛(2006年列入)、集体出发(2015年列入),女子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均为1960年列入)、5000米(1988年列入)、团体追逐赛(2006年列入)、集体出发(2015年列入)。
⑸ 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中国运动员在速度滑冰项目上获得几枚奖牌
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中国运动员叶乔波在速度滑冰项目上获得2枚奖牌。
叶乔波在1992年获第十六届冬奥会两枚银牌,为中国冬季项目实现冬奥会上奖牌零的突破。同年在挪威举行的世界短距离速滑锦标赛上,获女子1000米速滑冠军,并夺得女子全能世界冠军,成为中国和亚洲第一个短距离速滑全能世界冠军;
至1993年春季赛事结束,她共获得14个世界冠军,其中包括全部女子500米速滑金牌,创造了世界冰坛的“大满贯”战绩;1994年带伤夺得第17届冬奥会女子1000米速滑铜牌;冬奥会后因伤退役。1994年结束运动员生涯。
(5)叶乔波用生命创造奇迹扩展阅读:
叶乔波在1992年就被查出半月板断裂带伤远赴6个国家参加了8场世界性大赛。1993年一名日本专家检查她的膝部后万分惊讶,说你应该马上做手术,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但3天后,叶乔波忍着剧痛,拿下了世界短距离速滑赛全能冠军。
1994年第17届冬奥会上叶乔波为中国代表队夺得冬奥会上的首枚铜牌。在赛后的手术中,医生惊讶地发现她左膝盖的两侧韧带和髌骨早已断裂,腔内有8块游离的碎骨,骨骼的相交处呈锯齿状。
“叶乔波精神”一度是被广泛宣传的,叶乔波成了英雄,成了诠释“中国精神”的形象代表。但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是在轮椅上度过的。
⑹ 关于奥运会刘翔退赛和叶乔波精神,2事件对比,写则时文评论
历史的进步
——从叶乔波带伤上阵到刘翔果断退出
刘翔退赛当然是本届奥运会最大的遗憾,但他“未战先退”的举动却昭示着中国人对体育精神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
很多人还记得速滑运动员叶乔波。她在1992年就被查出半月板断裂带伤远赴6个国家参加了8场世界性大赛。1993年一名日本专家检查她的膝部后万分惊讶,说你应该马上做手术,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但3天后,叶乔波忍着剧痛,拿下了世界短距离速滑赛全能冠军。2004年,又在17届冬奥会上夺得中国冬奥会上的首枚铜牌。赛后的手术中,医生惊讶地发现她左膝盖的两侧韧带和髌骨早已断裂,腔内有8块游离的碎骨,骨骼的相交处呈锯齿状。
“叶乔波精神”一度被广泛宣传。但是,叶乔波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是在轮椅上度过的,甚至不少人还担心她“永远都站不起来了”。
这次刘翔没有……因为他“并不是为了跨栏而活着”。在可能严重损及健康的情况下,刘翔选择了退出。令人欣慰的是,时代的进步已经使人们能够更理性地看待刘翔的放弃,也能够更理性地对待代表“国家利益和国家荣誉”的金牌了。
叶乔波的“坚持”让人钦佩,更让人心酸;刘翔的退出让人惋惜,但也让人欣慰。因为,我们终于摆脱了那种一定要“战死疆场”的所谓“中国精神”带来的心理重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翔的退出和观众对他的理解,标志着我们对体育精神的认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⑺ 叶乔波的荣誉奖项
1998年6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1998年6月发布命令,授予速滑名将叶乔波“体坛尖兵”荣誉称号。
1994年11月以来,她连续参加了7次世界大赛,荣获7枚金牌、9枚银牌,其中在第十六届冬委奥运会上,她奋力夺得500米、1000米两枚银牌,实现了我国在冬季奥运会奖牌零的突破;在世界短距离速度滑冰锦标赛上,她一鼓作气,力克群雄,连获3枚金牌,夺取女子全能世界冠军,成为我国和亚洲第一个短距离速滑全能世界冠军。
命令说,叶乔波在体育比赛中取得的卓著功绩,是她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结果,入伍15年来,她怀着为祖国、为军队争光的雄心壮志,把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倾注在体育事业之中,以坚强的毅力、科学的态度、百折不挠的勇气,自觉加大训练难度,争分夺秒地苦练战术、技术,从不叫苦,从不松劲,战胜了重重困难,攻克了道道难关,在攀登世界冰坛高峰中屡创佳绩。
中央军委的命令号召全军干部战士、特别是体育战线的同志向叶乔波学习,学习她对党、军队和社会主义无限忠诚,把有限的运动生命奉献给祖国体育事业的崇高思想,学习她顽强拚搏、奋发进取、勇攀高峰的革命精神;学习她立足本职、扎实工作、谦虚谨慎、不图虚名的优良作风。像叶乔波同志那样,胸怀祖国,埋头苦干,努力创造第一流的成绩,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加速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而努力奋斗。
⑻ 叶乔波最难忘的人是谁
父亲是她最难忘的人
父亲是叶乔波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叶乔波说:“我从小就跟父亲感情特别好,小时候他下班晚了,我就不吃晚饭坐在外面的马路上等他。”当运动员的时候,父亲经常悄悄去看叶乔波训练,比赛的时候,父亲把所有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一一记录下来,赛后一起与女儿总结得失,并指出改善意见。将近20年的时间,父亲写给女儿的信从来没有少于10页,甚至20多页。父亲还把女儿回信中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一一改好再寄回来。在这一封封的长信中,父亲从做人到做事,生活中任何一方面需要注意的事情,他都会叮嘱女儿,并推荐女儿看什么好书,父亲甚至会将书里的重点部分标出来……
那些影响过叶乔波的书包括《球王贝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
长春城区的坡路很多,乔波回忆起当年放春假的时候,父亲请假用自行车驮着女儿去看病,看着父亲踏着单车一步步顶着大风的背影,乔波的心里特别难受,眼泪一滴滴地落在手上。“那时我还没拿到全国冠军,就弄成一身病,还得搭上老爷子陪我去看病,只觉得特别对不起他。”好在第二年,乔波就拿到了全国冠军,之后虽然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坎坷,但成绩一年年好起来。
叶乔波退役后,父亲知道她有经商的愿望,又担心女儿在残酷的商海中经不起摔打,就自己先去体验……
前年,父亲因病突然去世,对依赖大半辈子的女儿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她用了近一年时间才从痛苦中挣扎出来,“可能是因为我父亲太伟大了,我一直希望能找到像父亲一样的伴侣,所以现在才孑然一身。”
⑼ 192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谁获得两枚银牌
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中国运动员叶乔波在速度滑冰项目上获得2枚奖牌。
叶乔波在1992年获第十六届冬奥会两枚银牌,为中国冬季项目实现冬奥会上奖牌零的突破。同年在挪威举行的世界短距离速滑锦标赛上,获女子1000米速滑冠军,并夺得女子全能世界冠军,成为中国和亚洲第一个短距离速滑全能世界冠军;
到1993年春运结束时,她已经获得了14个世界冠军,其中包括所有的女子500米速滑金牌,创造了世界滑冰“大满贯”纪录。1994年,在受伤的情况下,获得第17届冬奥会女子1000米速滑铜牌。在冬奥会后因伤退役。他1994年以运动员身份退役。
(9)叶乔波用生命创造奇迹扩展阅读:
叶巧波于1992年被诊断为半月板骨折,前往6个国家参加8项世界比赛。1993年,一位日本专家检查了她的膝盖,感到很惊讶。他说你应该马上做手术。不要玩弄你的生活。但三天后,叶乔波忍受着剧烈的疼痛,获得了世界短距离速滑全能冠军。
1994年,叶乔波在第17届冬奥会上为中国获得第一枚铜牌。在赛后的手术中,医生惊奇地发现她左膝的韧带和髌骨都断了,空腔中有8块游离骨折。骨头的交点呈锯齿状。
“叶乔波精神”曾被广泛宣传。叶乔波成为诠释“中国精神”的英雄和形象代表。但她余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轮椅上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