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琴瑟的意义是什么
据文献记载,伏羲(2400 BC-2370 BC)发明琴瑟。琴与瑟均由梧桐木制成,带有空腔, 汉宫琴瑟
丝绳为弦。琴初为五弦,后改为七弦;瑟二十五弦。由弦数可知瑟的体积比琴大。琴瑟的主要区别在于演奏的场合不同。琴用于在贵宾面前弹拨,客人不说话,全神贯注地看弹琴和听琴声。这是正式的音乐会场合。瑟用于背景音乐的弹奏。瑟被置于屏风后面,客人围着桌案坐,在音乐声中边闲谈、边吃喝。这是社交性场合。当然,琴与瑟可以联合起来演奏,琴在台前,面对宾客;瑟在台后;琴离客人近;瑟离客人远;琴师或是主人,或是美女;瑟师则可以是老年男子。古人发明和使用琴瑟的目的是顺畅阴阳之气和纯洁人心。所以琴瑟的发明时间是在2400 BC-2370 BC,发明地点在伏羲之都,今河南省淮阳市
❷ 伏羲发明了象征兄弟和谐的乐器琴和瑟,这句话对不对
学钢琴,即使最快乐的学钢琴,要达到一定演奏水平,琴是一定要练的。但必须循
序渐进,科学合理的练琴。特别在学琴之初,练琴习惯的养成和质量远远重要于练琴时
间和数量。在学琴之初家长最重要的就是通过 1—3 月努力让宝贝养成练琴的习惯,而如
何正确引导宝贝养成练琴习惯,方式方法很重要。
13 / 22A、对学琴之初的家长来说要给宝宝创造一个好的练琴环境,有固定的练琴区域和时
间长短的设定,根据年龄段一周内立定具体的练琴时间。
B、要多鼓励,及时奖励,适当地批评。80%的鼓励+20%的批评。
C、逼迫孩子练琴只会让他痛恨练琴。但不爱练琴是人性中懒惰的体现,每个人都不
可避免,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克服人性中的弱点。此外,家长应该让孩子清楚知道家长
的底线,并坚守底线,才能真正塑造好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性格。没有底线或底线轻易改
变的家长,是不会有一个认真练琴的孩子的。
❸ 古代瑟和琴有什么区别
1、琴,弹弦乐器。古代称琴、瑶琴。现代称古琴、七弦琴。《诗经》、《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文献都有记载。传说为"伏羲"、"神农"氏所造。东周各国乐官多精通琴艺,如楚国钟义、晋国师旷等。孔子琴艺娴熟,他教授的“六艺”中,即有弹琴诵诗的内容。长约130厘米,宽20厘米,厚5厘米。通常桐木为面,梓木为底。七条弦,琴面有十三个徽,为泛音位置,同时起到音位标记作用。有三种音色:沉静刚劲的散音,晶莹飘渺的泛音,婉转细腻的按音。其音量较小,用于独奏、琴箫合奏或琴歌。是中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
2、瑟是古代一种弹奏板箱体弦鸣乐器。瑟的得名不详,古书《释名.释乐器》中有“瑟,施弦张之瑟瑟然也”,认为瑟得名于其声音,这种解释多少有些牵强。 瑟一般用于宫廷雅乐中,常与琴和之。古代宴享仪礼活动中,多用瑟伴奏歌唱。《诗经》中有记载:“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瑟身长方形,木制音箱,瑟面稍隆起,多为二十五弦。
区别:
首先,琴瑟在字音上和字型上都有差别(虽然是废话,但是是事实)。
其次,从上面的图上可以看出来,琴的形状是一头大,琴弦从细的一头引出,程发散状射向另一端。古籍所描写的那样,弧形的琴面象征天,平坦的琴底象征地,所谓“天圆地方”者也。而瑟是标准的长方形,琴弦平行分布(附图)。
第三,琴和瑟的弦数不同,琴一般是7弦。据说,在周文王之前,古琴只有五根弦,文王在悼念王子伯邑考的时候,发现五根弦难以表现他江河一般的悲哀,增加了一根弦。在武王誓师伐纣的时候,发现六根弦难以发泄他雷霆一般的愤怒,又增加了一根弦。到了后世,即使是有了比文王失伯邑考更深的哀恸,七根弦也够用了。即使是有了比武王伐纣更大的愤怒,七根弦也够用了。
而瑟的弦一般要多,古为50弦,现在多为25弦。李商隐云:“锦瑟无端五十弦”,在古代文献中有分瑟为筝的说法。唐赵磷《因话录》中记述:“筝,秦乐也,乃琴之流(一作琴)。古瑟五十弦,自黄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后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宋代的丁度在他的《集韵》中也载有类似的说法:“秦人薄义,父子争瑟而分之,因此为名。筝十二弦,盖破二十五而为之也。”日本第十七世纪元禄年间宫廷乐师冈昌名所著《乐道类集》中记载有:“...或云:秦有婉无义者。以一瑟传二女,二女争引破,终为二器,故号筝。
第四:从社会风气来讲,琴被赋予了高雅的意义。据说只有文人能够鼓琴,而且要焚香沐浴,甚至斋戒,地位下贱的人是不能鼓琴的。而瑟的娱乐性和随意性就很大,不计较身份。
第五,古琴与筝瑟两者最大的区别,是筝、瑟有琴码,一弦一码一音,只能於演奏时透过左手之按、压、放等指法於琴码之左方奏出滑音、变化音;而琴无琴码,可用左手按指成音。一弦多音,且可用空弦、按弦、半按弦(泛音)成音。所以古琴只有七条弦,音域却比古筝更宽。
❹ 伏羲,女娲,神农 分别代表什么
伏羲代表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女娲代表华夏民族的人文先始和大地之母。神农氏代表医药之族。
伏羲(生卒不详)风姓,燧人氏之子。是古代传说里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之一。①伏羲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②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③教会人们渔猎的方法,同时教民驯养野兽。④发明了琴瑟,创造了乐曲和歌谣。⑤变革婚姻习俗,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原始群婚状态。
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上古部落的首领。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人手蛇身,以黄泥仿照自己抟(tuan)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而且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她开世造物,被称为大地之母,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神农氏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一位勤劳,勇敢,睿智的部落首领。神农氏的出现结束了一个饥荒的时代。因以农业为主,他的部落被称为神农部落。而且亲尝百草,以辨别药物的作用,撰写了人类最早的著作《神农本草经》。发明药物教人治病。教人种植五谷,豢(huan)养家畜。使中国汉族农业社会结构完成。神农氏是农业之祖,医药之祖,商贸之祖,音乐之祖,中华民族之祖。
关于神农氏和炎帝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目前还没有定论。
❺ 琴瑟的琴瑟的来历和异同
琴瑟qín sè
据文献记载,伏羲(2400 BC-2370 BC)发明琴瑟。琴与瑟均由梧桐木制成,带有空腔,丝绳为弦。“琴瑟”二字均从“珏(jué)”。“珏”为“二玉相并之形”,意为“二玉相碰之声”,表示这是一种“玉声”即“悦耳声音”,而且是弹碰声响,暗示这不是通过气流发声,而是通过弹拨发声的乐器。琴初为五弦,后改为七弦;瑟二十五弦。由弦数可知瑟的体积比琴大。琴瑟的主要区别在于演奏的场合不同。琴用于在贵宾面前弹拨,客人不说话,全神贯注地看弹琴和听琴声。这是正式的音乐会场合。瑟用于背景音乐的弹奏。瑟被置于屏风后面,客人围着桌案坐,在音乐声中边闲谈、边吃喝。这是社交性场合。当然,琴与瑟可以联合起来演奏,琴在台前,面对宾客;瑟在台后;琴离客人近;瑟离客人远;琴师或是主人,或是美女;瑟师则可以是老年男子。古人发明和使用琴瑟的目的是顺畅阴阳之气和纯洁人心。所以琴瑟的发明时间是在2400 BC-2370 BC,发明地点在伏羲之都,今河南省淮阳市。
❻ 琴瑟寓意
伏羲发明琴瑟。琴与瑟均由梧桐木制成,带有空腔,丝绳为弦。琴初为五弦,后改为七弦;瑟二十五弦。古人发明和使用琴瑟的目的是顺畅阴阳之气和纯洁人心。有以下寓意1乐器,琴和瑟2).指琴瑟之声,古人以之为雅乐正声3).弹奏琴瑟4).比喻朋友的融洽情谊
❼ 伏羲琴来自神话传说,它究竟有什么来历
伏羲琴是一个上古神器,他是伏羲制造的,是用玉石和天丝制造的乐器,可以支配万物的心灵。
当年伏羲看到凤凰落在梧桐树上时,他根据凤凰的图像制作了一种乐器,后来被命名为伏羲琴。后来,一些学者认为伏羲琴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伏羲想要“反其天真”的愿望。 伏羲琴声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许多人喜欢用优美的琴声来净化人的心灵,让人们更好地回归自然,使人们的心灵自然地散发出来。
伏羲琴的法力还是很强的,虽然不是上古神器之首,但是它可以操控人的意识,也是非常可怕的。
❽ 瑟是谁发明的
据中国最早的网络辞典《广雅》说,伏羲发明了瑟。瑟共有二十五根弦。古瑟形制大体相同,瑟体多用整木斫成,瑟面稍隆起,体中空,体下嵌底板。瑟面首端有一长岳山,尾端有三个短岳山。
尾端装有四个系弦的枘。首尾岳山外侧各有相对应的弦孔。另有木质瑟柱,施于弦下。曾侯乙墓共出土瑟十二具,多用榉木或梓木斫成,全长约150至170、宽约40厘米。通体髹漆彩绘,色泽艳丽。
起源:
瑟的起源十分久远,在考古发现的弦乐器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它的出土地点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并且绝大多数出自东周楚墓。其他如江苏、安徽、山东和辽宁等省,只有一点零星发现。文献记载“庖羲氏”作瑟。
传说在夏代已经有瑟了。甲骨文上的“乐” 字,上面就是“丝”字,下面是一个“木”字。瑟要用弦,那么瑟的产生应该在蚕丝出现之后。瑟弦的原料,至少有能够缫丝的技术才可能制出弦线。先秦前后的弦乐器就是琴和瑟。
另外一个推测,象琴瑟这一类乐器,可能和狩猎的弓弦有关。当然,弓弦的原料也可以用牛筋或其他动物的皮筋条制作。我们在1984年复制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瑟,最粗的几根低音弦,用的就是牛筋弦。
瑟是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之一,先秦便极为盛行,汉代亦流行很广,南北朝时常用于相和歌伴奏,唐时应用颇多,后世渐少使用。
❾ 古时的琴和瑟有什么联系吗
据文献记载,伏羲发明琴瑟。琴与瑟均由梧桐木制成,带有空腔,丝绳为弦。琴初为五弦,后改为七弦;瑟二十五弦。古人发明和使用琴瑟的目的是顺畅阴阳之气和纯洁人心。琴与瑟可以联合起来演奏,琴在台前,面对宾客;瑟在台后;琴离客人近;瑟离客人远;琴师或是主人,或是美女;瑟师则可以是老年男子。
❿ 伏羲发明了什么
伏羲氏抄60岁(公元前4359年)登上帝位,在位115年,于公元前4244年7月19日仙逝,享年175岁。在此之前,他率领他的部族由西北高原顺黄河东下,最后建都于陈(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在此之后,他模仿蜘蛛结网的道理,创造了网罟,教会了人们结网扑鱼;指导人们打猎并开始饲养牲畜;他制定了嫁娶之礼《通典》上说:“伏羲氏制嫁娶,以俪皮(成对的鹿皮)为礼”;伏羲发明了最早的乐器“琴瑟”,创造了乐曲《驾群》;他通过观察龟甲上的花纹,琢磨其中的奥秘,发明了占卜和象征各种自然现象的八种符号(即八卦图),教导人们了解大自然的变化,避开自然界对人们的侵害。伏羲创造的八卦符号被后人认为是中华文字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