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征文四百字
创建森林城市 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以及锦江环城绿地等国家、省、市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城市森林整体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荣誉.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成都市“清波绿林绕重城”的风貌更加引人注目.就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工作,记者采访了成都市市长葛红林. 记者:四年前,成都提出“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如何做到“城乡一体,统筹发展”? 葛红林:近年来,成都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共投入260多亿元,每年义务植树超过780万株,2006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6.46%,建成区绿地率达33.65%.让城市走进森林,让森林拥抱城市,绿化美化市民生活,正在成为现实. “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增强我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 城乡一体统筹绿化规划.我们坚持科学规划建绿,按照城乡统筹,生态优先的理念,历时两年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森林体系发展规划》,配套编制绿墙建设、生态河道、路网工程等若干专业规划,增强了修复城市生态的科学性和执行力,提升了城市森林建设水平和质量. 城乡一体统筹绿化管理.我们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努力打破城乡绿化管理二元体制.市县两级林业局、园林管理局合并成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统一城乡绿化管理,规范森林资源管护,有序推进创建工作.全市育林成活率保持在85%以上,市域水系绝对生态控制区绿化覆盖率上升到98%. 城乡一体统筹绿化建设.我们坚持城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统筹发展”,城区推行“以空间增绿地”,以立体绿化、屋顶绿化为主要手段,做好立体空间绿化,提升城市绿化总体绿量,全市屋顶绿化200公顷,主城区墙体垂直绿化146万平方米;近郊实行“以绿地促效益”,在城郊生态敏感区建设城市生态屏障林,鼓励农民种植花卉苗木,发展休闲旅游产业,近郊农民乡村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占现金收入70%以上;远郊施行“以森林聚人气”.以生态示范区为主要着力点,以森林基地发展森林旅游为重要途径,吸引市民户外旅游,青城山景区、虹口景区为代表的11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成为我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记者:成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何结合这一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 葛红林:我们坚持把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升华展现. 塑造森林城市特色景观.打造环抱城市的10大郊野森林公园,环绕组成林城相融的绿色生态屏障;绿化流经城市51条河道林荫堤岸,串联结成林水相依的滨江风光林带;修建覆盖城市的900公里绿色健康走廊,集散形成林路相伴的网状景观风韵;装饰点缀城市的1200多个园林式小区和街头游园.这种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和谐搭配,既使得建绿系统更加协调,绿地功能更加完善,又使得自然风景与城市景观相得益彰. 塑造森林城市特色文化.注重挖掘古树名木文化传承价值,对维系城市生命与记忆的9497株树木,一树一册,抢救保护.经过不懈努力,在一批历史悠久的名胜景区、文博寺院和旧城老街,完好保存了1675株,成为追寻蓉城遗址史迹的绿色标识.体现川西民间风情的林盘园林,在一批典雅古朴的乡间古镇、自然村落、农家庭院和名人故居,整理开放了100余处.在一批重新修缮的重点保护片区和改建扩建的特色文化街区、生态公园广场,原生树木与人文绿化鳞次栉比,成为品味绿色植被繁衍生息和园林艺术的特殊窗口. 塑造森林城市特色品牌.注重延伸森林天然肌理促进城市环保,同步实施治水、治脏、治尘“三治行动”,逐步实现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在西部地区率先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用好森林资源价值烘托城市美景,大力发展生态游、乡村游和山水游,创意推出花乡农居、幸福梅林、荷塘月色、东蓠菊园、江家菜地“五朵金花”,定期举办桃花会、梨花节系列节会,成功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城市青山环抱、市域森林环绕、市区绿水环流、郊野绿海田园的优美景色,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宜居城市. 记者:老百姓都说成都越来越美,幸福感越来越强,可见“创森”工作得到老百姓的充分认可. 葛红林:一座城市,一看建筑,二看树木.我们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体会到,发展城市森林,不仅改变了城市钢筋水泥的冰冷外貌,满足了市民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的热情渴望,也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增添了勃勃生机. 生态质量在创建中提高.城市覆盖在森林绿荫下,植被明显增加,全市造林育林达到107.8万亩,常年管护森林面积572.3万亩,人均公共绿地9.22平方米,市区干道绿化面积26.4%.自然环境明显变化,5年来全市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以珙桐、红豆杉为代表的野生植物增至3000余种.污染明显减少,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近4年每年平均在80%以上. 人居环境在创建中改善.全市建成园林小区793个,70%以上居住区和单位庭园绿化覆盖率超过40%,主城区公共绿地野生鸟类已达256种,较20年前新增24种,许多市民走出家门就能听鸟鸣、闻花香、赏美景.生活品质更优,森林绿地和5000多处乡村农家乐遍布城乡,市民选择贴近自然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绿色产业在创建中发展.全市林药、竹产、花木、茶叶、蚕桑、优质经济林果和绿色森林食品基地规模比5年前增长32.9%,超过150万亩,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增值向绿色加工转化,全市实施再造50万亩可持续利用产业林体系,可形成100万立方米木竹人造板生产能力和经济林产品加工能力;效益向绿色消费放大,2006年全市苗木花卉销售收入l9亿元,绿色有机食品实现产值4.5亿元,旅游业总收入340亿元,林木相关产业吸收农民工15万人以上,城市森林为城市和谐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和社会财富. 森林激活城市焕发青春,绿色激励事业万象更新.这是我们从创建森林城市实践中获得的领悟与认知,也是深深根植于我市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
⑵ 写一篇关于创建森林城市的征文
广大的市民朋友们:
孝感,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建设一个温馨和谐、文明繁荣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去年4月2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三城同创”暨城市管理动员大会,提出了“三城同创”的工作目标,这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 今年5月我市将要迎接省级文明城市复检,9月份要申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当前,文明城市的创建迎检工作处于关键时期,广大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每个市民既是争创全省文明城市的受益者、评判者,更是参与者和建设者,惟有我们共同用心血和汗水才能浇灌出灿烂的文明之花。
创建文明城市,需要我们共同支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既关系到孝感未来的发展,更关系到我们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全市各行业、各单位应按照市委、市政府创建文明城市的部署安排,围绕《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明确责任,扎实工作;抓好整改,提高质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办好实事,造福于民。我们每一位市民,只要你生活在孝感这片热土上,你的名字就是“孝感人”。全体市民都应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己任,树立“孝感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观念,紧紧围绕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建设孝感美好家园的目标,迅速行动起来,以主人翁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投入到“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的活动中。
创建文明城市,需要我们共同讲求社会公德。遵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具体规范,积极向英模人物和先进典型学习,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做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在社会上做一名好公民,在单位里做一名好员工,在学校做一名好学生,在家庭中做一名好成员。
创建文明城市,需要我们共同爱护公共环境。讲文明语言、行文明礼仪、养文明习惯、树文明形象,坚决制止不文明行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倒垃圾,不乱贴乱画广告,不乱穿马路,不乱停放车辆,不乱建乱搭棚亭房屋,全面展示孝感人的文明形象。
创建文明城市,需要我们共同维护公共秩序。自觉学法律、循准则、讲规范、懂规矩,遵纪守法,依法办事,抵制“黄、赌、毒”和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座,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营造社会安定有序、环境舒适优美、家庭温馨和睦、邻里团结友善的和谐家园。
广大的市民朋友们,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用我们的勤劳和汗水,用我们的爱心和智慧,为打造 “天蓝、地绿、街净、路畅、水清、城美”的新孝感而努力吧!
孝感市文明办、创建办
⑶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文
创建森林城市 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以及锦江环城绿地等国家、省、市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城市森林整体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荣誉。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成都市“清波绿林绕重城”的风貌更加引人注目。就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工作,记者采访了成都市市长葛红林。 记者:四年前,成都提出“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如何做到“城乡一体,统筹发展”? 葛红林:近年来,成都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共投入260多亿元,每年义务植树超过780万株,2006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6.46%,建成区绿地率达33.65%。让城市走进森林,让森林拥抱城市,绿化美化市民生活,正在成为现实。 “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增强我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 城乡一体统筹绿化规划。我们坚持科学规划建绿,按照城乡统筹,生态优先的理念,历时两年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森林体系发展规划》,配套编制绿墙建设、生态河道、路网工程等若干专业规划,增强了修复城市生态的科学性和执行力,提升了城市森林建设水平和质量。 城乡一体统筹绿化管理。我们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努力打破城乡绿化管理二元体制。市县两级林业局、园林管理局合并成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统一城乡绿化管理,规范森林资源管护,有序推进创建工作。全市育林成活率保持在85%以上,市域水系绝对生态控制区绿化覆盖率上升到98%。 城乡一体统筹绿化建设。我们坚持城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统筹发展”,城区推行“以空间增绿地”,以立体绿化、屋顶绿化为主要手段,做好立体空间绿化,提升城市绿化总体绿量,全市屋顶绿化200公顷,主城区墙体垂直绿化146万平方米;近郊实行“以绿地促效益”,在城郊生态敏感区建设城市生态屏障林,鼓励农民种植花卉苗木,发展休闲旅游产业,近郊农民乡村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占现金收入70%以上;远郊施行“以森林聚人气”。以生态示范区为主要着力点,以森林基地发展森林旅游为重要途径,吸引市民户外旅游,青城山景区、虹口景区为代表的11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成为我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记者:成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何结合这一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 葛红林:我们坚持把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升华展现。 塑造森林城市特色景观。打造环抱城市的10大郊野森林公园,环绕组成林城相融的绿色生态屏障;绿化流经城市51条河道林荫堤岸,串联结成林水相依的滨江风光林带;修建覆盖城市的900公里绿色健康走廊,集散形成林路相伴的网状景观风韵;装饰点缀城市的1200多个园林式小区和街头游园。这种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和谐搭配,既使得建绿系统更加协调,绿地功能更加完善,又使得自然风景与城市景观相得益彰。 塑造森林城市特色文化。注重挖掘古树名木文化传承价值,对维系城市生命与记忆的9497株树木,一树一册,抢救保护。经过不懈努力,在一批历史悠久的名胜景区、文博寺院和旧城老街,完好保存了1675株,成为追寻蓉城遗址史迹的绿色标识。体现川西民间风情的林盘园林,在一批典雅古朴的乡间古镇、自然村落、农家庭院和名人故居,整理开放了100余处。在一批重新修缮的重点保护片区和改建扩建的特色文化街区、生态公园广场,原生树木与人文绿化鳞次栉比,成为品味绿色植被繁衍生息和园林艺术的特殊窗口。 塑造森林城市特色品牌。注重延伸森林天然肌理促进城市环保,同步实施治水、治脏、治尘“三治行动”,逐步实现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在西部地区率先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用好森林资源价值烘托城市美景,大力发展生态游、乡村游和山水游,创意推出花乡农居、幸福梅林、荷塘月色、东蓠菊园、江家菜地“五朵金花”,定期举办桃花会、梨花节系列节会,成功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城市青山环抱、市域森林环绕、市区绿水环流、郊野绿海田园的优美景色,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宜居城市。 记者:老百姓都说成都越来越美,幸福感越来越强,可见“创森”工作得到老百姓的充分认可。 葛红林:一座城市,一看建筑,二看树木。我们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体会到,发展城市森林,不仅改变了城市钢筋水泥的冰冷外貌,满足了市民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的热情渴望,也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增添了勃勃生机。 生态质量在创建中提高。城市覆盖在森林绿荫下,植被明显增加,全市造林育林达到107.8万亩,常年管护森林面积572.3万亩,人均公共绿地9.22平方米,市区干道绿化面积26.4%。自然环境明显变化,5年来全市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以珙桐、红豆杉为代表的野生植物增至3000余种。污染明显减少,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近4年每年平均在80%以上。 人居环境在创建中改善。全市建成园林小区793个,70%以上居住区和单位庭园绿化覆盖率超过40%,主城区公共绿地野生鸟类已达256种,较20年前新增24种,许多市民走出家门就能听鸟鸣、闻花香、赏美景。生活品质更优,森林绿地和5000多处乡村农家乐遍布城乡,市民选择贴近自然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绿色产业在创建中发展。全市林药、竹产、花木、茶叶、蚕桑、优质经济林果和绿色森林食品基地规模比5年前增长32.9%,超过150万亩,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增值向绿色加工转化,全市实施再造50万亩可持续利用产业林体系,可形成100万立方米木竹人造板生产能力和经济林产品加工能力;效益向绿色消费放大,2006年全市苗木花卉销售收入l9亿元,绿色有机食品实现产值4.5亿元,旅游业总收入340亿元,林木相关产业吸收农民工15万人以上,城市森林为城市和谐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和社会财富。 森林激活城市焕发青春,绿色激励事业万象更新。这是我们从创建森林城市实践中获得的领悟与认知,也是深深根植于我市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
⑷ 创建森林城市作文800字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在线等
创建森林城市
浮华喧嚣侵染了纯净的心灵,摇滚乐代替了田园诗,都市人身上的烟草香水淹没了森林里花朵的芬芳。人们习惯装饰好自己,穿梭于车流人海,却忘记还有一片飞舞着樱花碎片的森林向他们敞开。
最近我常常做同一个梦,一个可怕的梦。梦中,我孤身一人在一个茂盛的大森林;可一时间,那一棵棵高大的古树都消失了,只剩下一个个正在流泪的树桩。世界刹那间变得灰蒙蒙的,没有一棵树,只剩下一个小小的我。我恐惧地到处寻找,可再也见不到那可爱的树木,只有光秃秃的树桩和快速蹿起的高楼包围了我……
醒来后,我望着窗外山上那葱葱郁郁的树木,心有余悸,梦境总在我脑中盘旋:是不是几年以后,那些可爱的树就会从我们的眼前消失?我不敢再往下想。这几年,江山的高楼渐渐多了,土地的绿色却慢慢地少了,我害怕那不是梦,而是几年以后的现实。“不要!”我跑到楼下的花坛里,投进了大树的怀抱,久久地望着那些高大的树木。在我身边,有几棵流着血泪的树木,它们身上刻着“某某到此一游,某年某月某日”的字迹,一笔一画,深深地嵌进了它们的身体。我抚摸着那些歪歪扭扭的伤痕,我的心被刺痛了:它们也有生命呀,这些人为什么这么不知怜惜?不远处,还有一些被砍去身体的树桩,上面未干的露珠不正是它们的眼泪吗?几十年来,这些树默默地付出着,不求回报;最终,却落了个如此可悲的下场……
昔日,河岸绿树成荫、绿禾如海。可是现在,人们为了盖房子,污染坏境,乱砍伐树木。小河在呜咽,绿色在叹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有“爱树,育树”的传统。爱白杨的挺拔,爱垂柳的柔美,爱松柏的不屈。但现在呢?人们只知道追求生活的品质,不顾后果地乱砍伐树木,但是,我们人类又何曾想过,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人类呀!
曾经,印度加尔各答大学的一位教授曾作过科学的计算。一棵中等大小的树木,按生长50年计算,其创造的直接与间接价值为:生产氧气的价值31250美元;防止空气污染的价值62500美元;保持水土的价值37500美元;防止流失增加肥力的价值31250美元;为牲畜档雨遮风提供鸟巢的价值31250美元;制造蛋白质的价值2500美元;总 计196250美元。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呀!现在世界上的树木逐渐减少,我们人类又浪费了多少亿美元呀!
大树的作用更是重要!他具有制造氧气、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消除噪音等功能,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创建森林城市,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吧!
⑸ 以创建森林城市为主题”800字作文,该怎么写
浮华喧嚣侵染了纯净的心灵,摇滚乐代替了田园诗,都市人身上的烟草香水淹没了森林里花朵的芬芳。人们习惯装饰好自己,穿梭于车流人海,却忘记还有一片飞舞着樱花碎片的森林向他们敞开。
最近我常常做同一个梦,一个可怕的梦。梦中,我孤身一人在一个茂盛的大森林;可一时间,那一棵棵高大的古树都消失了,只剩下一个个正在流泪的树桩。世界刹那间变得灰蒙蒙的,没有一棵树,只剩下一个小小的我。我恐惧地到处寻找,可再也见不到那可爱的树木,只有光秃秃的树桩和快速蹿起的高楼包围了我……
醒来后,我望着窗外山上那葱葱郁郁的树木,心有余悸,梦境总在我脑中盘旋:是不是几年以后,那些可爱的树就会从我们的眼前消失?我不敢再往下想。这几年,江山的高楼渐渐多了,土地的绿色却慢慢地少了,我害怕那不是梦,而是几年以后的现实。“不要!”我跑到楼下的花坛里,投进了大树的怀抱,久久地望着那些高大的树木。在我身边,有几棵流着血泪的树木,它们身上刻着“某某到此一游,某年某月某日”的字迹,一笔一画,深深地嵌进了它们的身体。我抚摸着那些歪歪扭扭的伤痕,我的心被刺痛了:它们也有生命呀,这些人为什么这么不知怜惜?不远处,还有一些被砍去身体的树桩,上面未干的露珠不正是它们的眼泪吗?几十年来,这些树默默地付出着,不求回报;最终,却落了个如此可悲的下场……
昔日,河岸绿树成荫、绿禾如海。可是现在,人们为了盖房子,污染坏境,乱砍伐树木。小河在呜咽,绿色在叹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有“爱树,育树”的传统。爱白杨的挺拔,爱垂柳的柔美,爱松柏的不屈。但现在呢?人们只知道追求生活的品质,不顾后果地乱砍伐树木,但是,我们人类又何曾想过,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人类呀!
曾经,印度加尔各答大学的一位教授曾作过科学的计算。一棵中等大小的树木,按生长50年计算,其创造的直接与间接价值为:生产氧气的价值31250美元;防止空气污染的价值62500美元;保持水土的价值37500美元;防止流失增加肥力的价值31250美元;为牲畜档雨遮风提供鸟巢的价值31250美元;制造蛋白质的价值2500美元;总 计196250美元。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呀!现在世界上的树木逐渐减少,我们人类又浪费了多少亿美元呀!
大树的作用更是重要!他具有制造氧气、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消除噪音等功能,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创建森林城市,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吧!
⑹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征文怎么写
关于这方面的征文实际上是关于环境描写的。也就是说森林城市那也是天然的氧吧呀。写森林城市带给大家的好处。
⑺ 创建森林城市建造美丽大田中学生征文800字左右
浮华喧嚣侵染了纯净的心灵,摇滚乐代替了田园诗,都市人身上的烟草香水淹没了森林里花朵的芬芳。人们习惯装饰好自己,穿梭于车流人海,却忘记还有一片飞舞着樱花碎片的森林向他们敞开。
最近我常常做同一个梦,一个可怕的梦。梦中,我孤身一人在一个茂盛的大森林;可一时间,那一棵棵高大的古树都消失了,只剩下一个个正在流泪的树桩。世界刹那间变得灰蒙蒙的,没有一棵树,只剩下一个小小的我。我恐惧地到处寻找,可再也见不到那可爱的树木,只有光秃秃的树桩和快速蹿起的高楼包围了我……
醒来后,我望着窗外山上那葱葱郁郁的树木,心有余悸,梦境总在我脑中盘旋:是不是几年以后,那些可爱的树就会从我们的眼前消失?我不敢再往下想。这几年,江山的高楼渐渐多了,土地的绿色却慢慢地少了,我害怕那不是梦,而是几年以后的现实。“不要!”我跑到楼下的花坛里,投进了大树的怀抱,久久地望着那些高大的树木。在我身边,有几棵流着血泪的树木,它们身上刻着“某某到此一游,某年某月某日”的字迹,一笔一画,深深地嵌进了它们的身体。我抚摸着那些歪歪扭扭的伤痕,我的心被刺痛了:它们也有生命呀,这些人为什么这么不知怜惜?不远处,还有一些被砍去身体的树桩,上面未干的露珠不正是它们的眼泪吗?几十年来,这些树默默地付出着,不求回报;最终,却落了个如此可悲的下场……
昔日,河岸绿树成荫、绿禾如海。可是现在,人们为了盖房子,污染坏境,乱砍伐树木。小河在呜咽,绿色在叹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有“爱树,育树”的传统。爱白杨的挺拔,爱垂柳的柔美,爱松柏的不屈。但现在呢?人们只知道追求生活的品质,不顾后果地乱砍伐树木,但是,我们人类又何曾想过,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人类呀!
曾经,印度加尔各答大学的一位教授曾作过科学的计算。一棵中等大小的树木,按生长50年计算,其创造的直接与间接价值为:生产氧气的价值31250美元;防止空气污染的价值62500美元;保持水土的价值37500美元;防止流失增加肥力的价值31250美元;为牲畜档雨遮风提供鸟巢的价值31250美元;制造蛋白质的价值2500美元;总 计196250美元。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呀!现在世界上的树木逐渐减少,我们人类又浪费了多少亿美元呀!
大树的作用更是重要!他具有制造氧气、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消除噪音等功能,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创建森林城市,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吧!
篇二:创建森林城市
绿色是生命之源。绿色散发的馨香,是生命之花的绽放,是开放在人们心里的光芒。
身处大自然,雪花吟颂自然风光,用水诉说生的希望。星星在天空中变奏,虫儿在夜暮下吟唱。一沙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颗小小的露珠,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一朵小小的花儿,散发着沁人的芬芳。自然的奥秘,用绿色的生命同天籁之音娓娓道来;绿色生命的预言,以别样的姿态藏在你我身边。静下心,你听见花开的声音了吗?
而这一切都要起源于绿色——生命之源。是她为人类创造的一切。
然而,在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人民日益增加的物质文明面前,是否曾经起过一丝的绿色?哪怕那只是一瞬间。纵然从来都没有过。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经济才是最好的理由,人民只沉迷于华丽物质的追求。从没考虑过自已的生存环境是否充满了绿色。
在人们所谓的物质文明消费中,是否会想起少年时代的你,是否听得见鸟儿在森林的高枝上歌唱,是否爱在林荫道上徜徉。
当然,这一切都被无情的否决,取面代之的是人类在没有珍爱绿色——生命之源的同时在疯狂、痴迷的享受着自己的为完美丽的“物质人生”的同时也不忘再在雪上加霜把原本被阻碍经济发展所消除而剩下部分绿色又除去一部分,就差绿色没有完全消失。
而人们似乎还没觉悟到。有意或无意的破坏着我们周围的环境,绿色也在一点一点的减退。生命是一条绿色的河,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纯的洁净的花儿:一只细细黑黑的萤火虫儿,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这就是绿色生命之源的力量。
所以,为了绿色,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为了那残留不多的一点儿绿。让我们唤醒心中那颗沉睡的种子让它重新绽放生命之源。
在这近几年的时间里,值得庆幸,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生命中的绿。开始在保护生命中的绿。对绿的破坏和污染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是啊!让我们把绿播种在每一个人的身边让他重拾心中的生命之源。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份绿色的希望,创造绿色的森森城市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要用一生来证明,用一生来诠释的。
用绿色温暖你的心,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希望扩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用爱心去播种绿色,用双手去创建生命之林,用心去谱写生命之歌,用行动去创造一个属于我们的绿光森林之城。
⑻ 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千字的作文。最好有两篇的!希望是自己写的,不是网上找的。
浮华喧嚣侵染了纯净的心灵,摇滚乐代替了田园诗,都市人身上的烟草香水淹没了森林里花朵的芬芳。人们习惯装饰好自己,穿梭于车流人海,却忘记还有一片飞舞着樱花碎片的森林向他们敞开。
最近我常常做同一个梦,一个可怕的梦。梦中,我孤身一人在一个茂盛的大森林;可一时间,那一棵棵高大的古树都消失了,只剩下一个个正在流泪的树桩。世界刹那间变得灰蒙蒙的,没有一棵树,只剩下一个小小的我。我恐惧地到处寻找,可再也见不到那可爱的树木,只有光秃秃的树桩和快速蹿起的高楼包围了我……
醒来后,我望着窗外山上那葱葱郁郁的树木,心有余悸,梦境总在我脑中盘旋:是不是几年以后,那些可爱的树就会从我们的眼前消失?我不敢再往下想。这几年,江山的高楼渐渐多了,土地的绿色却慢慢地少了,我害怕那不是梦,而是几年以后的现实。“不要!”我跑到楼下的花坛里,投进了大树的怀抱,久久地望着那些高大的树木。在我身边,有几棵流着血泪的树木,它们身上刻着“某某到此一游,某年某月某日”的字迹,一笔一画,深深地嵌进了它们的身体。我抚摸着那些歪歪扭扭的伤痕,我的心被刺痛了:它们也有生命呀,这些人为什么这么不知怜惜?不远处,还有一些被砍去身体的树桩,上面未干的露珠不正是它们的眼泪吗?几十年来,这些树默默地付出着,不求回报;最终,却落了个如此可悲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