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爱因斯坦创造的奇迹概括

爱因斯坦创造的奇迹概括

发布时间:2021-09-13 08:43:59

㈠ 爱因斯坦的八大奇迹

众所周知,世界上只有七大奇迹,分别是:埃及胡夫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尔忒弥斯神庙、奥林匹亚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罗德岛太阳神巨像和亚历山大灯塔。

要明白慢就是快,复利的力量就是慢慢的。慢慢地做起来,耐心地慢慢积累,不需要很快,也不需要跟别人比,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复利的力量。

生活中,不怕吃苦,去做正确的事,早做多做,坚持不懈,并耐心做得够久,微小累加到一定量后就有了复利,攒下的能量开始其自身的增值,人生进入复利增长的滚雪球状态,然后,我们就可以享受复利增长带来的收益。

㈡ 哪年是爱因斯坦的奇迹年

1905年。

1905年3月,抄爱因斯坦发表“量子论”,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4月向苏黎世大学提出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博士学位。

1905年5月完成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原理,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这一年因此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


(2)爱因斯坦创造的奇迹概括扩展阅读:

个人经历

1879年3月14日上午11时30分,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乌尔姆市(Ulm,Kingdom of Württemberg,German Empire)班霍夫街135号。父母都是犹太人。

1889年(10岁),在医科大学生塔尔梅引导下,读通俗科学读物和哲学著作。1891年(12岁),爱因斯坦自学欧几里德几何,对数学感到狂热的喜爱,同时开始自学高等数学。

1900年8月(21岁),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12月完成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次年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并加入瑞士国籍。

1902年6月16日(23岁),爱因斯坦被瑞士伯尔尼专利局雇佣。1903年(24岁),他与大学同学米列娃·玛丽克结婚。他们结婚前就已经有了第一个孩子。

㈢ 请概括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

爱因斯坦的贡献

物质不灭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质量不灭;能量守恒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能量守恒。

虽然这两条伟大的定律相继被人们发现了,但是人们以为这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关的定律,各自说明了不同的自然规律。甚至有人以为,物质不灭定律是一条化学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一条物理定律,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科学范畴。

然而,在1905年,一个年仅26岁的德国物理学家接连在德国《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了5篇论文,从一个崭新的高度,揭示了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

这个年轻的科学家,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犹太人。他小时候,并没有显示什么天才的象征,他甚至一直到3岁才开始学会说话。

在上学的时候,爱因斯坦很喜欢读圣经,真心诚意地相信圣经上所讲述故事都是真实的。然而,他后来读了许多科学著作之后,就转为相信科学,认为圣经上所讲的故事是荒诞的。在大学里,爱因斯坦深深地爱上了物理学。他非常勤奋,常常沉醉于物理实验而忘了吃饭。爱因斯坦的数学造诣也很深,他认为现代物理学不用数学武装自己的头脑,是无法攻克物理学上的难题的。

爱因斯坦喜欢独立思考。对于任何一种理论,他总是经过一番思索之后,觉得它确有道理,这才接受下来。

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后,很想在大学里担任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可是由于他是犹太人,受到歧视,不能留校工作。他经过别人介绍,才好不容易在一个专利局里找到工作,当个职员。在那里,既没有图书馆,也没有实验室。然而,艰苦的环境更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就在那小小的专利局宿舍里,爱因斯坦经常工作到深夜。

在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了著名的“狭义相对论”[56]。爱因斯坦认为,物质的质量是惯性的量度,能量是运动的量度;能量与质量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物体质量的改变,会使能量发生相应的改变;而物体能量的改变,也会使质量发生相应的改变。

在狭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质能关系公式:

E=mc2

这里的E代表物体的能量,m代表物体的质量,c代表光的速度,即每秒30万公里。

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如果把1克温度为0℃的水,加热到100℃水吸收了100卡的热量,这时水的质量也相应增加了。按照质能关系公式计算,1克水的质量增加了0.00000000000465克。

爱因斯坦的理论,最初受到许多人的反对,就连当时一些著名物理学家也对这位年青人的论文表示怀疑。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正确的,爱因斯坦才一跃而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成为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公式,正确地解释了各种原子核反应:就拿氦4来说,它的原子核是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的。照理,氦4原子核的质量就等于2个质子和2个中子质量之和。实际上,这样的算术并不成立,氦核的质量比2个质子、2个中子质量之和少了0.0302原子质量单位[57]!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2个氘[]核(每个氘核都含有1个质子、1个中子)聚合成1个氦4原子核时,释放出大量的原子能。生成1克氦4原子时,大约放出2700000000000焦耳的原子能。正因为这样,氦4原子核的质量减少了。

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在2个氘原子核聚合成1个氦4原子核时,似乎质量并不守恒,也就是氦4原子核的质量并不等于2个氘核质量之和。然而,用质能关系公式计算,氦4原子核失去的质量,恰巧等于因反应时释放出原子能而减少的质量!

这样一来,爱因斯坦就从更新的高度,阐明了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指出了这两条定律之间的密切关系,使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又深化了一步。

没有什么大自然的奥秘,是人类所不能认识的;但是,大自然的奥秘又是无穷无尽的。人类永远没有一天完全认识得了大自然,没有一天可以完全知道它的奥秘。只有永不知足,才能不断前进。

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伟大定律。它来自客观实际,又在客观实际中久经考验。多少年来,这两条定律经受了千万次考验,象经得起风吹雨打的宝石一样,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已经成为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石,同时,它也从根本上给宗教的唯心主义观点以致命的打击,因为物质是不能凭空创造的,也不能凭空消灭,所以谁也不再相信什么上帝创造万物,上帝创造世界的反科学的谬论了。另外,它还雄辩地说明,世界上永远不会有“永动机”。想不花费劳动就从大自然中获取能源,是不可能的。

定律是客观存在着的。人,虽然不能去“创造”定律,“改造”定律,但是,人可以去发现定律,掌握定律,利用定律。现在,物质不灭宣告和能量守恒守律已经被千百万人所掌握。人们正在利用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揭开大自然的秘密!

㈣ 爱因斯坦的成就

1905年,爱因斯坦在科学史上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奇迹。这一年他写了六篇论文,在3月到9月这半年中,利用在专利局每天八小时工作以外的业余时间,在三个领域做出了四个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他发表了关于光量子说、分子大小测定法、布朗运动理论和狭义相对论这四篇重要论文。

1905年3月,爱因斯坦将自己认为正确无误的论文送给了德国《物理年报》编辑部。他腼腆的对编辑说:“如果您能在你们的年报中找到篇幅为我刊出这篇论文,我将感到很愉快。”这篇“被不好意思”送出的论文名叫《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推测性观点》。

这篇论文把普朗克1900年提出的量子概念推广到光在空间中的传播情况,提出光量子假说。认为:对于时间平均值,光表现为波动;而对于瞬时值,光则表现为粒子性。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观客体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统一,即波粒二象性。

在这文章的结尾,他用光量子概念轻而易举的解释了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推导出光电子的最大能量同入射光的频率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10年后才由密立根给予实验证实。1921年,爱因斯坦因为“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这一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才仅仅是开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光、热、电物理学的三个领域中齐头并进,一发不可收拾。1905年4月,爱因斯坦完成了《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5月完成了《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这是两篇关于布朗运动的研究的论文。爱因斯坦当时的目的是要通过观测由分子运动的涨落现象所产生的悬浮粒子的无规则运动,来测定分子的实际大小,以解决半个多世纪来科学界和哲学界争论不休的原子是否存在的问题。

三年后,法国物理学家佩兰以精密的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预测。从而无可非议的证明了原子和分子的客观存在,这使最坚决反对原子论的德国化学家、唯能论的创始人奥斯特瓦尔德于1908年主动宣布:“原子假说已经成为一种基础巩固的科学理论”。

1905年6月,爱因斯坦完成了开创物理学新纪元的长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完整的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这是爱因斯坦10年酝酿和探索的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古典物理学的危机,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是近代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

狭义相对论不但可以解释经典物理学所能解释的全部现象,还可以解释一些经典物理学所不能解释的物理现象,并且预言了不少新的效应。狭义相对论最重要的结论是质量守恒原理失去了独立性,他和能量守恒定律融合在一起,质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他还有比较常讲到的钟慢尺缩、光速不变、光子的静止质量是零等等。而古典力学就成为了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时的一种极限情况。这样,力学和电磁学也就在运动学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1905年9月,爱因斯坦写了一篇短文《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作为相对论的一个推论。质能相当性是原子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也为20世纪40年代实现的核能的释放和利用开辟了道路。

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突破性成就,可以说是“石破天惊,前无古人”。即使他就此放弃物理学研究,即使他只完成了上述三方面成就的任何一方面,爱因斯坦都会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笔。爱因斯坦拨散了笼罩在“物理学晴空上的乌云”,迎来了物理学更加光辉灿烂的新纪元。

广义相对论的探索

狭义相对论建立后,爱因斯坦并不感到满足,力图把相对性原理的适用范围推广到非惯性系。他从伽利略发现的引力场中一切物体都具有同一加速度这一古老实验事实找到了突破口,于1907年提出了等效原理。在这一年,他的大学老师、著名几何学家闵可夫斯基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四维空间表示形式,为相对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用的数学工具,可惜爱因斯坦当时并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

等效原理的发现,爱因斯坦认为是他一生最愉快的思索,但以后的工作却十分艰苦,并且走了很大的弯路。1911年,他分析了刚性转动圆盘,意识到引力场中欧氏几何并不严格有效。同时还发现洛伦茨变化不是普适的,等效原理只对无限小区域有效……。这时的爱因斯坦已经有了广义相对论的思想,但他还缺乏建立它所必需的数学基础。

1912年,爱因斯坦回到苏黎世母校工作。在他的同班同学、母校任数学教授的格罗斯曼帮助下,他在黎曼几何和张量分析中找到了建立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工具。经过一年的奋力合作,他们于1913年发表了重要论文《广义相对论纲要和引力理论》,提出了引力的度规场理论。这是首次把引力和度规结合起来,使黎曼几何获得实在的物理意义。

不过他们当时得到的引力场方程只对线性变换是协变的,还不具有广义相对论原理所要求的任意坐标变换下的协变性。这是由于爱因斯坦当时不熟悉张量运算,错误的认为,只要坚持守恒定律,就必须限制坐标系的选择,为了维护因果性,不得不放弃普遍协变的要求。

㈤ 爱因斯坦奇迹年的内容简介

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1905年,他26岁,大学毕业已经5年,在瑞士专利局工作。当时他已结婚,有一个男孩,家累不轻。然而,他却利用业余时间,在一年之中发表了5篇划时代的物理学论文,创造了科学史上的一大奇迹。
本书由美国波士顿大学爱因斯坦研究中心主任施塔赫尔主编并详撰导言。书中汇编了上述5篇经典性论文,包括爱因斯坦的博士论文,论布朗运动的论文,两篇奠定狭义相对论的论文,以及关于量子假说的论文,并对每篇论文作出背景说明、加上编者注,卷首则冠以当代数学、理论物理学名家罗杰·彭罗斯撰写的序言。因此,本书对于了解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的原始思想及其如何改变物理学的面貌,不仅有很高的文献价值,而且还有更为深刻的启迪作用。

㈥ 爱因斯坦有哪些伟大成就

爱因斯坦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西南的乌耳姆城,一年后随全家迁居慕尼黑。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三岁多还不会讲话,可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的思考。

1905年的奇迹

1905年,爱因斯坦在科学史上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奇迹。这一年他写了六篇论文,在三月到九月这半年中,利用在专利局每天八小时工作以外的业余时间,在三个领域做出了四个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他发表了关于光量子说、分子大小测定法、布朗运动理论和狭义相对论这四篇重要论文。

1921年,爱因斯坦因为“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这一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成功的秘诀

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问爱因斯坦关于他成功的秘决。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 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是一样有用。”

科学成就的第二个高峰

在1915年到1917年的3年中,是爱因斯坦科学成就的第二个高峰,类似于1905年,他也在三个不同领域中分别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除了1915年最后建成了被公认为人类思想史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的广义相对论以外,1916年在辐射量子方面提出引力波理论,1917年又开创了现代宇宙学。

最伟大的科学家的风格

爱因斯坦因为在科学上的成就,获得了许多奖状以及名誉博士的授予证书。如果一般人就会把这些东西高高挂起。可是爱因斯坦把以上的东西,包括诺贝尔奖奖状一起乱七八糟地放在一个箱子里,看也不看一眼。英费尔德说他有时觉得爱因斯坦可能连诺贝尔奖是什么意义都不知道。据说他在得奖的那一天,脸上和平日一样平静,没有显出特别高兴或兴奋。

㈦ 爱因斯坦的故事简介

爱因斯坦是德裔美国科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提出了最有创新性的物理学理论——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父母给了他良好的家庭教育。

小时候的爱因斯坦曾经被老师称为“笨小孩”,大学毕业后也曾经失业。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科学研究,在“科学王国”里他得到了很多快乐和自由。

爱因斯坦的名字总是和相对论联系在一起,而他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精神,更赢得了人们的敬意。

爱因斯坦去世后,遵照他的遗嘱,不举行任何丧礼,不造坟墓,不立纪念碑,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他是一个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天才和伟人。



(7)爱因斯坦创造的奇迹概括扩展阅读:

爱因斯坦故事事列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总结出的“一总、二分、三合”读书法,可资借鉴。 一总:先浏览书的前言、后记、序等总述性部分,然后认真地读目录,以便概括地了解全书的结构、内容、要点和体系等,这样便可对全书有个总体印象。

二分:在读了目录后,先略读正文,这不需要逐字读,要着重对那些大小标题、画线、加点、黑体字或有特殊标记的句段进行阅读,这些往往是每节的关键所在。

你可以根据这些来选择自己所需的内容来细读。三合:就是在翻阅略读全书的基础上,对这本书已有个具体印象,这样再回过头来细读一遍目录和全书内容,并加以思考、综合,使其条理化、系统化,以弄清其内在联系,

达到深化、提高的目的,进一步深入领会初读时所不能领会的许多东西。这一步很重要。人们往往在这一步不得要领时,看过书一扔,便算了事。

㈧ 爱因斯坦的成就都有哪些相对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爱因斯坦是德裔美国物理学家(拥有瑞士国籍),思想家及哲学家,犹太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 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主要成就:提出相对论及质能方程
解释光电效应
推动量子力学的发展

代表作品:《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㈨ 关于爱因斯坦发明创造的故事有哪些

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是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遇事爱思考研究,常常从一点小事情中受到启发。

㈩ 爱因斯坦的故事和发明创造(简要回答)

爱因斯坦曾发明过“绿色冰箱” 以酒精为动力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相对论”的鼻祖,但大家也许并不知道,这位伟大的理论科学家还曾经发明过一款独特的“绿色环保”冰箱。在爱因斯坦提出这一发明将近80年后的今天,几位德国物理学家正在基于他的设计研发用酒精作为动力的冰箱。这款冰箱具有可行性,这也说明爱因斯坦不仅擅长理论研究而且还是一个追求实用主义的发明家。 柏林马克斯波兰克大学的校长约根-雷恩说:“爱因斯坦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他从小就知道要赚钱养家,因为家里人都希望他能够接管家族生意。”爱因斯坦是在1905年提出相对论的,当时他正在瑞士一家专利公司工作。但直到1926年,他那时已经开始在柏林居住,而且还获得了诺贝尔大奖,这时他开始产生了发明“绿色”冰箱的想法。 据称,爱因斯坦是在从报纸上读到了一篇有关一个普通的柏林家庭因为冰箱发动机外泄二氧化硫而被毒死的报道之后下决心研发出一款无毒冰箱的。他与另一位物理学家莱奥-斯莱德一起利用无害的酒精为原料设计出了这款环保冰箱。 虽然爱因斯坦还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了一项技术专利,但高技术的日新月异意味着他的发明永远都不会被投产,而且此后惟一一台基于酒精的原型冰箱也没有保留下来。所幸的是,现在上述德国科学家们并不想让爱因斯坦的发明彻底成为历史,他们说,至少制造这样一台冰箱也是对这位伟人的最好纪念。

阅读全文

与爱因斯坦创造的奇迹概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