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四大发明分别是谁在什么时期发明的
造纸术--东汉
印刷术--北宋
指南针--战国
火药----北宋
B. 爱迪生在什么时候发明什么
1868年10月11日,发明“投票计数器”
1870年,发明普用印刷机
1872—1876年,发明电动画机电报
1875年,发明声波分析谐振器
1877年,在门罗公园改进了早期由贝尔发明的电话,并使之投入了实际使用
1879—1880年,经数千次的挫折发明高阻力白炽灯。改良发电机
1879年10月21日发明高阻力白炽灯
1882年,发明电流三线分布制
1887—1890年,改良圆筒式留声机
1888年,发明唱筒型留声机
1890—1899年,设计大型碎石机,研磨机
1902年,使用新型蓄电池作车辆动力的试验,行程为5000英里,每充一次电,可走100英里
1909年,费时十年的蓄电池研究,终于成功
1910—1914年,完成圆盘式留声机,不损唱片和金钢石唱片。完成有声电影机
1910年,发明“圆盘唱片”
1912年,发明“有声电影”。研制成传语留声机
1914—1915年,发明石碳酸综合制造法
1915—1918年,完成发明39件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和水底潜望镜等
1927年,完成长时间唱片
1928年,从野草中提炼橡胶成功
C. 汽车是谁,在什么时候发明的
长久以来学术各界对「谁是第一位汽车发明者」皆有不同的看法及论述,未有完全一致性的看法,但是,绝大部份学者皆将德国工程师卡尔·宾士视为第一位发明者。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宾士在曼海姆制造成一辆装有0.85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这一辆装有内燃动力机的汽车被认为才是世界上真正的第一辆汽车,因为它是真正以汽油为动力源的第一辆汽车,而不是蒸汽机。
但也有别的人选,例如1620年,意大利人布兰卡发明「反击涡轮式蒸汽轮机」,用以带动轮车。十五世纪时达文西在未确认的时代,设计出一辆发条驱动的车辆。1649年,德意志的表匠汉斯‧郝丘,根据达文西的设计,做出一辆用发条驱动的车子。
1672年耶稣会修士南怀仁曾设计一个用蒸汽作为动力来源的车,给当时中国的康熙帝,是一个65公分长的玩具车,无法载人或司机,不确定设计的车辆後来是否制作成功,这可能是最早设计的汽车。
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尼古拉·约瑟夫·居纽(Nicolas-Joseph Cugnot)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机驱动的汽车。由於试车时转向系统失灵,撞到般圣奴兵工厂的墙壁上粉身碎骨,这是世界上第一起机动车事故。
历史上好多发明都有谁是第一家的争论,这并不奇怪,因为有类似的发明思想,并将思想转化为行动的人,绝对不会是单独的一个,但是谁最后出名,这里面既与机遇,也与个人后来对发明的改进程度相关。
D. 四大发明在什么时候发明的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指南针是中国发明的,但开始使用的时间及发明时间无法确知,仅知道大约在西元前三世纪中国人就知道磁的现象了,且从文献中也可知道记载著罗盘使用时间大约是西元一世纪。现在一般认为在北宋时期已经普及使用。
火药自秦汉以后,炼丹家用硫磺、硝石等物炼丹,从偶然发生爆炸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再经过多次实践,找到了火药的配方。三国时魏国有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仗”,开创了火药应用的先河。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欧洲人约在13世纪时才懂得黑火药的作用,而经过数个世纪的发展与改良,主要是粒状火药和火帽等发明,黑火药兵器乃逐步取代冷兵器,在陆地战争战术、攻城筑城技术以及海军战列舰的发展和战术等各方面,造成革命性的影响。
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之一。 发明地点: 洛阳。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是东汉时期,传言是蔡伦发明,其实蔡伦只是改造了纸。但是考古专家已找到更早的纸。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木活字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E. 纸是由谁在什么时候发明的
纸是谁发明的?它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汉族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汉族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F. 最早的纸是在什么时期发明的
东汉时期蔡伦发明的。但是后来在各地尤其是陕西发现了不少麻制作的纸张,有名的是“灞桥纸”。这就说明了人们发明纸的历史应该比较早。在马王堆汉墓还是很多战国、西汉时期的墓葬中多数是竹简、木简,以及帛书,说明使用纸张的人数是比较少的,与价格较高有关系。
只有到了东晋末年桓玄专政时期才出现用纸代替以前所有的书写材料。
G. 谁发明的纸在哪个时期发明的
628战队队长为您回答:最早在西汉汉武帝时候就有了纸,具体的发明者已不可考东汉的蔡伦只是改进了造纸工艺,降低纸张的成本而已。
H. 拼音在什么时候发明的
汉语拼音的起源与发展:
1815年到1823年之间,在广州传教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编了一部《中文字典》,这是最早的汉英字典,字典中用他自己设计的拼音方案来拼写汉语的广东方言,实际上是一种方言教会罗马字。1931年到1932年间,有两个外国传教士提出了“辣体汉字”,这是一种根据《广韵》设计的、以音节为单位的汉语拉丁字母文字,同音字几乎都有不同的拼写法,拼写的是方言。
这些用拉丁字母拼写汉字的方案,为以后的汉语拼音运动提供了经验。五四运动之后,
兴起了中国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 。
正式成立: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英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
I. 最早的纸是在什么时期发明的
早在2200年前,西汉初期已有,但还是很粗糙,不被广泛应用。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后,被认版为是现代造纸术的鼻权祖。
在蔡伦造纸术出现之前,在中国,商代用甲骨,西周用青铜器,春秋时用竹简、木牍、缣帛作为记事材料。
汉代,农业发达,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笨重的竹简和昂贵的缣帛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寻求新的书写材料已成为时势所趋,造纸术就因此应运而生。
(9)在哪个时候发明的扩展阅读
早期纸的使用
西汉劳动人民所造的纸并经过东汉的蔡伦改进以后,已经能满足书写的要求。对于蔡伦来说,改进的目的就是用来取代木牍、竹简、缣帛等书写、记录文字的材料,由于纸质轻,价格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东汉末年,山东人左伯,就是一个以造纸精美而闻名,当时的书法家都十分推崇左伯的纸,这就是说,在东汉末年,造纸技术大大提高。
公元2世纪4世纪,是竹简、缣帛和纸张并用的时期,由于纸张的质量和产量不断提高,纸张作为写字用的材料,其使用的比列也越来越大,在这个时期,纸张已成为文人不可缺少的写字材料。
总之,在纸张得到广泛应用之后,使书写材料重量大大的减轻,从而完全取代了过去的写字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