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这是什么乐器
这件乐器的名字叫“龙头中式低音文琴”,是文正球先生发明的一种低音乐器,可以拉奏,也可以弹奏(该琴在中央音乐学院书店内有陈列)。
❷ 扬琴是不是中国发明的求大神帮助
扬琴是明末由波斯传入,最初是为曲艺伴奏,并形成多种流派。 明末,随着我国和西亚、东非间日趋密切的友好往来。萨泰里琴由波斯经海路传入我国,最初只流行在广东一带,后逐渐扩及到闽浙、江淮和中原地区,加入到为说唱音乐和地方戏曲伴奏的行列。各地琴书多以扬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如山东琴书、徐州琴书、安徽琴书、广西文场、贵州文琴、四川扬琴和云南扬琴等。在粤剧、潮剧、汉剧、闽剧、越剧和沪剧等地方戏曲音乐中,也都用扬琴作为伴奏乐器。 清末民初,许多民间器乐演奏形式,作为独立的乐种兴起,扬琴又成为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和山东琴曲等乐种的主要乐器之一。扬琴在我国经过近400年的流传和演进。不论在乐器制作、演奏艺术或乐曲创作上,都已具有我国传统特色和民族风格,并与各地民间乐种相结合,形成了多个具有突出的地方性和乐种性特点的流派。
希望采纳
❸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特点和内在联系
特点:
1、 民族唱法是建立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之上,美声唱法则是建立在欧洲文化传统之上,两者有着不同的渊源.
2、 民族唱法源于中国民间戏曲,说唱,及山歌等,而美声唱法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音乐;
3、 民族唱法涉及歌唱的呼吸与共鸣,行腔与润色等,字韵纯正是其审美标准的核心.美声唱法则重在呼吸与共鸣,声音的流畅与灵活等方面,"声音优美"是西方声乐的首要标准.
4、 它们在咬字上亦有所不同,民族唱法根据他的来源,决定了他民族语言的特点,要求行腔咬字要特别到位,字头,字腹,字尾严格按照13仄进行,且不同地方的民歌须按当地的语言特点发音,而美声由于欧美的语言只有A, O,I,E,U5个韵母,所有行腔都要归到这5个母音上;
5、 在气息运用上,要求也不尽相同,民族的气息在量上相对较小,而美声较大;
6、 在腔体共鸣上,美声要求头腔,口腔,胸腔的的全共鸣,而民族相对集中在头腔和口腔的共鸣;
7、 美声,民族唱法的区别还在于情感表现的不同.民族唱法通过表现方式,演唱方式等变化达到感染观众的目的;而美声更重视的是声音内在的感染力,不需要过多的形体表演,演唱方式的变化,而是通过声音技术等内在的方式变化达到感染观众的目的.
由于以上的不同特点,导致了两者在音色上的差异,美声浑厚,高亢威力而致远,民族集中,明亮且甜美。
联系:
从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来看,两种唱法是并存的,相互融通的.民族声乐在教学上对欧洲的歌唱方法有所吸收和借鉴.学习一切姊妹艺术唱法的长处,经过消化,为我所用.歌唱艺术发展至今,美声唱法已被世界公认,因而,我们在谈论民族声乐时,不能脱离这一现状."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体现了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融合的理念.从事民族演唱应该明确的是,不是西洋唱法本身出了问题,而是演唱者出了问题,是用西洋唱法演唱中国歌曲时技巧上出了问题.中国音乐学院最年轻的教师,人称"中西合璧的夜莺"的歌唱家吴碧霞的成功,实质上为声乐界攻克了一道重大学术难题,其意义绝不亚于科学上的一项重大发明.中国声乐教育家邹文琴,金铁霖,郭淑珍,成功地让她解开了声乐领域的一道"哥德巴赫猜想",成为中国声乐界第一个民声和美声兼容的双主科研究生,也是中国唯一一位既获得国内民族声乐大奖又获国际美声大奖的歌唱家.她用特有的艺术感染力,诠释了中西合璧的歌唱艺术,她演唱的《春江花月夜》,《包楞调》,《洗菜心》和《八月十五月儿明》等民歌,韵味浓郁,特色鲜明,声音自然,毫不做作,就像一股清泉涌出.她演唱的《弄臣》,《霍夫曼的故事》,《夜莺》等颇具难度的歌剧咏叹调,高音甜美圆润,字正腔圆,眉目传情,呈现了一个抒情花腔女高音的完美的艺术表现.在民族与美声中她做到了人歌合一.民歌与美声,有着本质的临界线,除了技术上有明显区别,音色不一样外,更重要的是风格的把握.再如,着名维吾尔族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在国内举办的系列独唱音乐会中,用意大利语,法语,维吾尔语,汉语演唱了中外作曲家各个时期的作品近2首.其中的外国作品有古典歌剧咏叹调,也有俄罗斯浪漫曲.她高超的声乐技巧,卓越的音乐表现能力使观众无不为之折服.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声唱法既适合唱外国歌曲也适合唱中国歌曲,并没有方法上的不同,只要你掌握的是正确的美声唱法,并有准确分辨和感悟语言的能力,你就能唱出真正的,美妙的歌声.事实证明中国歌唱家不但能把西方声乐演绎得令西方人折服,而且也能把科学发声方法与中国语言,中国旋律,中国风格完美结合起来,给中国作品,中国神韵以动人的表现.几十年来,中国的民族声乐界排洋的思想基本消除,而美声学派的唯我独尊的排民思想也消声匿迹,"土洋之争''渐渐淡化,真正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歌唱艺术应不分唱法,只有风格的区分.歌唱者在演唱不同风格的作品时,要准确地体现出作品所处的国家,民族,时代的风尚,不再是千人一面.不管是西洋唱法的民族化还是民族唱法的西洋化,都要取得一种审美情趣的共识,即鲜明的民族风格(不只是本民族的),科学的技术方法和强烈的时代气息相结合.
总之,两种唱法在某些方面有相同之处,同时也区别。
❹ 用拉的乐器上面有很多种乐器连在一起
◆是文正求发明的【文琴】吧:
❺ 哪里可以买到文琴
河南中州乐器有出品
❻ 古代文琴的意思
文琴是一种新型乐器,由文正球先生所发明。文正球先生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第二十六代孙,自幼酷爱二胡艺术,六岁即随其兄学拉二胡,七岁时又得到中国著名二胡艺术大师甘伯林先生的指点。从少年到青年,他一直在学校和业余文艺团体中担任二胡演奏员及独奏演员。成年后,文正球先生成为医生,却仍醉心民族音乐艺术。20世纪90年代到马来西亚后来,他担任了马来西亚专艺民族乐团董事,与乐团同仁一起,致力於华乐的发扬光大。2006年他发明了文琴。
❼ 请问文正球先生发明的文琴哪里有得卖啊
书店里有哦,一年前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