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最新科技发明
你可以上中国军事网查一查啊
㈡ 最新的科技发明有什么
反物质飞船
一种最新的科技发明。
最早出现在《反物质飞船》(威廉森)中,它首先于1942-1943期间在《惊奇故事》连载。
美国研究反物质太空船 以正电子为燃料6周可达火星
以正电子为燃料只需几十毫克,速度却比核动力太空船快一倍
时报综合报道 美国宇航局先进理念研究所(NIAC)正在资助一个研究小组,该小组正致力于以反物质作为动力的太空船研究。
燃料重量比方糖还轻
科幻小说中,大多数自主型恒星飞船使用反物质做燃料,原因是反物质是最具潜力的燃料。要想把人类送上火星,需要成千上万吨的化学燃料,但是如果以反物质为燃料的话,仅仅几十毫克的反物质(一毫克约为一块方糖重量的千分之一)就能帮助人类实现登上火星的梦想,而且只需要6周时间。
以前的反物质太空船设计使用反质子,它们在湮灭时会产生危害性的高能伽马射线,所以可行性不大。新设计将采用正电子,正电子产生的伽马射线能量比反质子低400倍,从而可以避免产生这种极具放射性污染的副作用。
如何储存成技术挑战
先进理念研究所正对此展开初步研究,不过目前还面临一个技术挑战,那就是生产正电子价格过于昂贵。在太空中,宇宙射线中高速粒子可以通过相互碰撞产生反物质。而在地球上,我们却需要通过粒子加速器来生产反物质,NIAC首席研究员史密斯说,“据粗略估计,以现在的技术来为人类火星之旅生产正电子,每生产10毫克正电子将耗资约2.5亿美元”。
另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在小型空间内储存足够的正电子。因为它们会吞食正常物质,所以无法把它们装入瓶子,只能存放在电磁场内。科学家们正致力于研究开发克服这些挑战的方法,假如他们的努力实现,也许未来人类真的可以借助科幻小说里描述的能源遨游太空。
反物质太空船三大优势
正电子动力太空船与现在美国的火星登陆计划相比将有几个方面的优势。
优势1:旅途更安全
美国火星登陆计划正提议使用核反应堆为火星太空船提供动力。但是核反应堆相当复杂,在火星之旅中很多潜在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核反应堆发生故障。而正电子反应堆能像核反应堆一样为太空船提供充足动力,并且其结构相当简单。
优势2:不会产生残留物
采用核燃料作为动力的太空船在其核燃料用完之后所产生的核废料仍具有放射性。如果使用正电子反应堆,在其燃料耗尽之后则不会产生残留物,因此即使残留正电子反应堆偶然进入地球大气层也不会引发安全方面的担忧。
优势3:45天内可达火星
正电子反应堆另一个重要优势就是速度。按照火星登陆计划,太空船和宇航员将在大约180天后飞抵火星。正电子动力太空船可能只需要90天左右就可抵达火星,甚至有可能在45天内完成。
㈢ 最新的高科技发明
撒的B是的话飞实在的个。←花费的形势已离开吧 fgybtkl 发的是是个很
㈣ 2015科学方面的重大发明
NO.1、柔宇科技科技创新成果——可折叠式智能移动影院Royole-X
查看大图
可折叠式超高清智能影院Royole-X展现的显示技术令人惊叹,它是前所未有的移动影院体验。据小编了解到,这款产品基于新型AMOLED技术,对比度比传统LCD高出至少1个数量级,响应速度也比LCD要快1000倍,3300ppi的屏幕分辨率更是iPhone 6S的10倍,是当前全球显示领域产品的最高物理分辨率。Royole-X同时配备了柔宇科技自主研发的首款智能移动显示操作系统Royole-X OS,设计相当人性化。Royole-X首次将超高清大屏显示和立体声有源降噪耳机通过可折叠方式完美融为一体,让用户真正地如同置身高端私人影院。可以说,Royole-X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穿戴式设备的设计理念,是柔宇科技继发布全球最薄0.01毫米柔性显示屏之后对科技创新的又一次诠释。当 前国内市场充斥着很多电子产品,包括形形色色的VR设备,都只是简单模仿国外的概念并做了本土化,缺乏核心技术创新,所以这些产品也很难进入欧美市场,面 临着众多专利的壁垒限制。Royole-X展现的诸多技术创新和全球首创的可折叠式设计,可能会引领穿戴式电子产品设计新潮流,难怪一向对创新极度挑剔的 美国人也对柔宇科技的这款产品尊重有加,热情如火。据悉Royole-X已在美国市场受到极大关注和追捧。
NO.2、特斯拉科技创新成果——Tesla Model S
查看大图
Tesla Model S是一款由Tesla汽车公司制造的全尺寸高性能电动轿车,外观造型方面,动感的车身线条使人过目不忘;在前脸造型方面,该车采用了自己的设计语言;另外,特斯拉Model S的镀铬门把手在触摸之后可以自动弹出,充满科技感的设计从拉开车门时便开始体现。相信这款车一定会让你过目不忘。
NO.3、Jibo Inc.科技创新成果 ——Jibo机器人
看过电影《超能陆战队》的朋友都想拥有大白,而Jibo Inc.的这项最新科技创新发明成果让你的梦想实现了。Jibo机器人是一款和大白一样的暖心管家,它能够记录家庭中每个人面孔,帮助家人做备忘提醒,甚至是打理日常生活。如果一个残疾者能够拥有这样一个贴心的家庭助手,那么生活中的很多难题都将迎刃而解:Jibo帮你订餐,Jibo帮你告别脸盲,Jibo让你不再孤单。这项由MIT教授Cynthia Breazeal所研发Jibo机器人自然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NO.4、Nest的科技创新成果——智能恒温器Nest Learning Thermostat
查看大图
这是一款懂你温度的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硬件公司 Nest 发布了第三代Nest 学习型恒温器。它增强了 Farsight “远视” 功能,当用户远距离靠近恒温器时,恒温器会自动显示时间或温度;同时新功能 Furnace Heads-Up(保险丝提醒)可以在跳闸时,通过手机 App 向用户发送提示。
NO.5、大疆创新的科技创新成果 ——无人机Phantom 3
查看大图
这是无人机领域的再次创新。大疆创新的这款产品与汪峰求婚无人机为同系列,但在功能上进行了升级,可以拍摄4K视频、能进行实时720航拍画面直播,DJI Pilot App的功能也更加全面,能让每位用户都能够轻松完成专业水准的影像拍摄。而对大疆而言,Phantom 3系列是大疆创新的又一里程碑,也进一步拓宽了无人机领域的技术创新。
NO.6、Deka Robot Arm的科技创新成果 ——电子智能义肢
查看大图
电子智能义肢的出现会让更多的人会因此站起来,而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正式批准的DEKA手臂系统(DEKA Arm System)医疗器械,可以接收患者残肢处肌肉收缩的电活动信号,并将这些电信号传输到假肢中的计算机处理器,处理器会将信号进一步转化为肢体活动。
NO.7、Bitfinder的科技创新成果 ——空气净化器Awair
查看大图
Awair不但好看也好用,它可以检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灰尘颗粒和有毒化学物质等指标。检测收集完毕后它就会生成报告,告诉你何时该开窗换气、更换空气净化器滤网。而且,Awair的建议都是根据梅奥诊所的建议所作出的,十分可靠。
NO.8、三星的科技创新成果 ——眼控鼠标eyeCan
查看大图
“EYECAN”采用了与显示器相连的BOX形状,使用者只需将它与显示器进行连接,按眼睛高度进行设置,便可以看着显示器自如地写字或使用电脑。使用者通过眼球运动,移动鼠标指针,朝着特定图标、文件夹、链接凝视一秒或眨眼,即可进行点击和滚动等操作。动一动眼,就知道你要什么,这款高科技鼠标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当然除了以上8款科技创新发明成果,还有很多科技创新发明成果值得我们去关注,比如3D打印跑车、微软Surface Pro4、Cube 3D打印机等等。总之2015年时科技产品爆发的一年,而每一款创新科技产品都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甚至是期待早日可以用上。
㈤ 最新科技发明有哪些
http://www.hzqbbc.com/
http://www.sznews.com/tech/content/2006-11/07/content_516001.htm
http://www.qsng.cn/html/jykj/zxxxView/2006111084731_8.html
http://www.techweb.com.cn/life/2006-11-06/114959.shtml
㈥ 近年来的新科技新发明有哪些
第一.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获重大成果,“遥感卫星一号”发射成功,第三. 首个全超版导托卡马权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建成 由我国自行设计,第四. 在量子水平上观察到化学反应共振态,实现两粒子复合系统量子态的隐形传输
㈦ 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有哪些
1、核武器
美国首先在1945年7月于新墨西哥州试爆成功,苏联紧接着在1949年成功试爆,英国是1952年,法国是1960年,中国是1964年。
㈧ 现代的科技发明有哪些
现代的科技发明: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机器人、太阳帆、3D打印机、自动驾驶汽车。
一、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国家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一重要突破标志着,我国磁约束聚变研究在稳态运行的物理和工程方面将继续引领国际前沿。
东方超环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运行持续时间达到百秒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对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计划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由于核聚变的反应原理与太阳类似,因此,东方超环也被称作“人造太阳”。
该成果将为未来ITER长脉冲高约束运行提供重要的科学和实验支持,也为我国下一代聚变装置——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的预研、建设、运行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二、机器人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三、太阳帆
太阳帆(英文名:Solar sails)是利用太阳光的光压进行宇宙航行的一种航天器。由于这种推力很小,所以航天器不能从地面起飞,但在没有空气阻力存在的太空,这种小小的推力仍然能为有足够帆面面积的太阳帆提供 10e-5~ 10e-3g左右的加速度。
四、3D打印机
3D打印机(3D Printers)简称(3DP)是一位名为恩里科·迪尼(Enrico Dini)的发明家设计的一种神奇的打印机,不仅可以“打印”一幢完整的建筑,甚至可以在航天飞船中给宇航员打印任何所需的物品的形状。但是3D打印出来的是物体的模型,不能打印出物体的功能。
2016年2月3日讯,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3D打印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林文雄课题组在国内首次突破了可连续打印的三维物体快速成型关键技术,并开发出了一款超级快速的连续打印的数字投影(DLP) 3D打印机。
该3D打印机的速度达到了创记录的600 mm/s,可以在短短6分钟内,从树脂槽中“拉”出一个高度为60 mm的三维物体,而同样物体采用传统的立体光固化成型工艺(SLA)来打印则需要约10个小时,速度提高了足足有100倍!3D打印实现太空工业化。
五、自动驾驶汽车
自动驾驶汽车(Autonomous vehicles;Self-piloting automobile )又称无人驾驶汽车、电脑驾驶汽车、或轮式移动机器人,是一种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在20世纪已有数十年的历史,21世纪初呈现出接近实用化的趋势。
谷歌自动驾驶汽车于2012年5月获得了美国首个自动驾驶车辆许可证,预计于2015年至2017年进入市场销售。
自动驾驶汽车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的操作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
㈨ 科技发明有哪些
造纸术
造纸技术来的发明,是源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之一。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
发明人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蔡侯纸”。
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而不是纸的发明人。
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发明地点
洛阳
㈩ 如今中国的发明科技的成就
一、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上首颗量子实验卫星“墨子”号送上天空,这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
二、歼20成功亮相珠海航展
.歼-20身披割裂迷彩涂装参加珠海航展并首次对外进行展示。
三、神州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
“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升空。神州十一号飞船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并进行一系列的空间实验。
四、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
直径500米,全球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也被称为“天眼”,在贵州喀斯特天坑中正式启用。FAST将在未来10年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成为中国和世界天文学研究的“利器”。
五、核聚变实验装置“人造太阳”
“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在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度,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这一重大成果标志着中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
六、绘制全新人类脑图谱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蒋田仔团队联合国内外其他团队,经过6年努力,成功绘制出全新的人类脑图谱。
七、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
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超算大会(ISC)公布了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由中国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以超第二名近三倍的运算速度夺得第一。
八、高铁总里程达两万公里
郑(州)徐(州)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中国不仅是高铁里程最长的国家,而且高铁的安全运输规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九、中国造出世界最大起重船
振华重工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12000吨起重船在上海长兴岛基地交付,并在现场命名为“振华30号”。这艘船一单臂架12000吨的吊重能力和7000吨360度全回转的吊重能力位居世界第一。
十、“高分”家族新丁雷达遥感卫星高分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