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手表是什么发明的 那个国家发明的
手表的创制及生产都基于一个简单而机智的发明,这就是“弹簧”,它能够收紧并内储存能量容,又能慢慢地把能量释放出来,以推动手表内的运行装置及指针,达到显示时间的功能,手表内的这种弹簧装置被称为主弹簧(Mainspring)。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军方意识到“免手提”腕表的重要性,这才启发了一般民众对手戴腕表的热切需求。 1926年,发明了第一块自行上弦的腕表,从1960年起,传统的圆形表样普遍受到接受。瑞士对腕表的进一步改进,就是把怀表所具有的计时、日历、陀飞轮及自动发条装置加以微型化,而装设于腕表上。 1952年在美国、法国和瑞士生产出第一块电子表。1967年,纳沙泰尔的电子钟表中心开发出第一块石英手腕表,并在1970年以不同瑞士品牌的名字开始大量生产。自此,新的技术开始快速开发。
Ⅱ 最早的电子手表是在哪个国家研制成功的
电子手表是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新型计时器,它在温度25~28℃时,一昼夜计时误差在一秒以内,即使当温度至0℃以下或50℃以上时,每昼夜也才会慢两秒钟。但100多年前我们经常使用的机械手表,由于受温度、气压、地球引力的影响,加上本身机械结构和装配过程中的误差,它的每日走时误差一般也有3~5秒左右。由此可看到,电子手表的发明在精确时间方面有着多么大的贡献。
1952年,英国发明了电动表,用化学电池作能源,代替机械表中的发条。由于化学电池的能量较稳定,走时的精确度就得到了提高。但由于电池的电能是通过机械接点传给摆轮的,而机械接点开关次数多了很容易损坏,所以这种表未能得到推广。然而,它对传统机械手表的结构进行的变革、把手表与电挂上钩的做法却打开了人们的思路,促使电子手表应运而生。
真正意义上的最早的电子手表应是1953年由瑞士试制成功的音叉式电子手表。大家知道,只要把音叉轻轻一敲,音叉就会发生振动而发出一定频率的声音。音叉式电子手表就是利用这个特性制成的。它用一个小音叉和晶体三极管无接点开关电路组成音叉振荡系统,来代替摆轮游丝振动系统。音叉的振动频率为每秒300赫兹,所以这种表走动时听不到嘀嗒声而只发出轻微的嗡嗡声,音叉振荡系统产生的时间信号推动秒针、分针、时针转动以指示时间。这种表走时误差每天稳定在2秒以内。1960年美国布洛瓦公司最早开始出售“阿克屈隆”牌音叉电子手表。
1963年由瑞士研制成功摆轮式电子手表。它与电动手表不同的地方是用晶体管、电阻等元件组成无接点开关电路,来代替易损坏的机械接点。由于这种手表不用发条,齿轮系统受力小,磨损较少,因而使用寿命较长,走时精确度比电动手表略高。这种手表于1967年投放市场后,曾在欧洲流行一时。
1969年12月,日本精工舍公司推出了35SQ型电子手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石英电子手表,这种手表以石英的固有振荡频率为走时基准,通过电子线路,控制一台微型电机带动指针,很多性能指标都超过了机械手表,因此很受顾客欢迎。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时计。数字显示电子手表采用发光二极管或者液晶为显示元件,直接以数字表示时间。整个手表由石英晶体、集成电路、显示屏以及电池构成,没有任何走动元件,所以又被称为“全电子手表”。它走时比指针式石英电子手表更精确,结构比指针式石英电子手表更简单,还具有特别良好的防磁、防震性能。世界上最早的全电子手表是美国汉弥尔顿公司在1972年开始出售的波沙牌数字显示电子手表。
Ⅲ 最早生产出手表的国家是那个国家
瑞士是最早生产出手表的国家。但最早出现的机械钟是在中国,由东汉张衡发明的。
钟表的发展史:
1、东汉张衡制造漏水转浑天仪,用齿轮系统把浑象和计时漏壶联结起来,漏壶滴水推动浑象均匀地旋转,一天刚好转一周,这是最早出现的机械钟。北宋元祜三年(1088)苏颂和韩公廉等创制水运仪象台,已运用了擒纵机构。
2、1350年,意大利的丹蒂制造出第一台结构简单的机械打点塔钟,指示机构只有时针;1500~1510年,德国的亨莱思首先用钢发条代替重锤,用冕状轮擒纵机构的小型机械钟;1582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发明了重力摆;1657年,荷兰的惠更斯把重力摆引入机械钟,创立了摆钟。
3、1660年英国的胡克发明游丝,并用后退式擒纵机构代替了冕状轮擒纵机构;1673年,惠更斯又将摆轮游丝组成的调速器应用在可携带的钟表上;1675年,英国的克莱门特用叉瓦装置制成最简单的锚式擒纵机构,这种机构一直沿用在简便摆锤式挂钟中。
4、1715年,英国的格雷厄姆发明了静止式擒纵机构,弥补了后退式擒纵机构的不足,为发展精密机械钟表打下了基础;1765年,英国的马奇发明自由锚式擒纵机构,即现代叉瓦式擒纵机构的前身;1775~1780年,英国的阿诺德创造出精密表用擒纵机构。
5、18~19世纪,钟表制造业已逐步实现工业化生产,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20世纪,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电池驱动钟、交流电钟、电机械表、指针式石英电子钟表、数字式石英电子钟表相继问世,钟表的日差已小于0.5秒,钟表进入了微电子技术与精密机械相结合的石英化新时期。
(3)电子表最初发明国家扩展阅读:
瑞士——钟表之国。
钟表制造业是瑞士的传统产业。瑞士钟表业最早出现于16世纪中叶的日内瓦,到16世纪末,日内瓦制表业就以其质量闻名,1601年创建的日内瓦制表协会,是世界首家钟表行业协会。16及17世纪因制表工艺的不断改进,钟表报时的准确性不断提高。
18、19世纪,制表技术开始突飞猛进,1842年,adrien philippe发明了垂式上弦钟表,他也是著名的patek philippe手表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在同一阶段,制表业开始生产复杂的钟表和引进特殊的部件如永久性日历表及秒表等。1800年世界钟表总产量达到二千五百万只,瑞士钟表产量占了三分之二,超越英国而领先世界。
Ⅳ 哪个国家最早发明钟表
中国人,东汉的张衡。
顺便说一下钟表的发展史:
东汉张衡制造漏水转浑天仪,用齿轮系统把浑象和计时漏壶联结起来,漏壶滴水推动浑象均匀地旋转,一天刚好转一周,这是最早出现的机械钟。北宋元祜三年(1088)苏颂和韩公廉等创制水运仪象台,已运用了擒纵机构。
1350年,意大利的丹蒂制造出第一台结构简单的机械打点塔钟,日差为15~30分钟,指示机构只有时针;1500~1510年,德国的亨莱思首先用钢发条代替重锤,创造了用冕状轮擒纵机构的小型机械钟;1582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发明了重力摆;1657年,荷兰的惠更斯把重力摆引入机械钟,创立了摆钟。
1660年英国的胡克发明游丝,并用后退式擒纵机构代替了冕状轮擒纵机构;1673年,惠更斯又将摆轮游丝组成的调速器应用在可携带的钟表上;1675年,英国的克莱门特用叉瓦装置制成最简单的锚式擒纵机构,这种机构一直沿用在简便摆锤式挂钟中。
1695年,英国的汤姆平发明工字轮擒纵机构;1715年,英国的格雷厄姆又发明了静止式擒纵机构,弥补了后退式擒纵机构的不足,为发展精密机械钟表打下了基础;1765年,英国的马奇发明自由锚式擒纵机构,即现代叉瓦式擒纵机构的前身;1728~1759年,英国的哈里森制造出高精度的标准航海钟;1775~1780年,英国的阿诺德创造出精密表用擒纵机构。
18~19世纪,钟表制造业已逐步实现工业化生产,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20世纪,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电池驱动钟、交流电钟、电机械表、指针式石英电子钟表、数字式石英电子钟表相继问世,钟表的日差已小于0.5秒,钟表进入了微电子技术与精密机械相结合的石英化新时期。
钟表的种类
钟表的应用范围很广,品种甚多,可按振动原理、结构和用途特点分类。按振动原理可分为利用频率较低的机械振动的钟表,如摆钟、摆轮钟等;利用频率较高的电磁振荡和石英振荡的钟表,如同步电钟、石英钟表等;按结构特点可分为机械式的,如机械闹钟、自动、日历、双历、打簧等机械手表;电机械式的,如电摆钟、电摆轮钟表等;电子式的,如摆轮电子钟表、音叉电子钟表、指针式和数字显示式石英电子钟表 等。
机械钟表有多种结构形式,但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都是由原动系、传动系、擒纵调速器、指针系和上条拨针系等部分组成。
机械钟表利用发条作为动力的原动系 ,经过一组齿轮组成的传动系来推动擒纵调速器工作;再由擒纵调速器反过来控制传动系的转速;传动系在推动擒纵调速器的同时还带动指针机构,传动系的转速受控于擒纵调速器,所以指针能按一定的规律在表盘上指示时刻 ;上条拨针系是上紧发条或拨动指针的机件。
此外,还有一些附加机构,可增加钟表的功能,如自动上条机构、日历(双历)机构、闹时装置、月相指示和测量时段机构等。
原动系是储存和传递工作能量的机构,通常由条盒轮、条盒盖、条轴、发条和发条外钩组成。发条在自由状态时是一个螺旋形或 S形的弹簧,它的内端有一个小孔,套在条轴的钩上。它的外端通过发条外钩,钩在条盒轮的内壁上。上条时,通过上条拨针系使条轴旋转将发条卷紧在条轴上。发条的弹性作用使条盒轮转动,从而驱动传动系。
传动系是将原动系的能量传至擒纵调速器的一组传动齿轮,它是由二轮(中心轮)、三轮(过轮)、四轮(秒轮)和擒纵轮齿轴组成,其中 轮片是主动齿轮,齿轴是从动齿轮。钟表传动系的齿形绝大部分是根据理论摆线的原理,经过修正而制作的修正摆线齿形。
擒纵调速器是由擒纵机构和振动系统两部分组成,它依靠振动系统的周期性震动,使擒纵机构保持精确和规律性的间歇运动,从而取得调速作用。叉瓦式擒纵机构是应用最广的一种擒纵机构。它由擒纵轮、擒纵叉、双圆盘和限位钉等组成。它的作用是把原动系的能量传递给振动系统,以便维持振动系统作等幅振动,并把振动系统的振动次数传递给指示机构,达到计量时间的目的。
振动系统主要由摆轮、摆轴、游丝、活动外桩环、快慢针等组成。游丝的内外端分别固定在摆轴和摆夹板上;摆轮受外力偏离其平衡位置开始摆动时,游丝便被扭转而产生位能,称为恢复力矩。擒纵机构完成前述两动作的过程 ,振动系在游丝位能作用下,进行反方向摆动而完成另半个振动周期,这就是机械钟表在运转时擒纵调速器不断和重复循环工作的原理。
上条拨针系的作用是上条和拨针。它由柄头、柄轴、 立轮、离合轮、离合杆、离合杆簧、拉档、压簧、拨针轮、跨轮、时轮、分轮、大钢轮、小钢轮、棘爪、棘爪簧等组成。上条和拨针都是通过柄头部件来实现的。上条时,立轮和离合轮处于啮合状态,当转动柄头时,离合轮带动立轮,立轮又经小钢轮和大钢轮,使条轴卷紧发条。棘爪则阻止大钢轮逆转。拨针时,拉出柄头,拉档在拉档轴上旋转并推动离合杆,使离合轮与立轮脱开,与拨针轮啮合。此时转动柄头便拨针轮通过跨轮带动时轮和分轮,达到校正时针和分针的目的。
钟表要求走时准确,稳定可靠。但一些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条件都会影响钟表的走时精度。内部因素包括各组成系统的结构设计、工作性能、选用材料、加工工艺和装配质量等。例如,发条力矩的稳定性,传动系工作的平稳性,擒纵调速器的准确性等都影响走时精度。外界环境条件包括温度、磁场、湿度、气压、震动、碰撞、使用位置等。例如,温度变化会引起钟表内润滑油和摆轮游丝性能的变化,从而引起走时性能的变化;环境的磁场强度大于60奥斯特时,会引起部分零件磁化而走慢;湿度大会引起部分零件氧化和腐蚀 等等。
钟表的起源
古代人生活简单,除了饮食渔猎制造工具之外别无所事,所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不著争取时间。进而人类群居有了交易的时候,也不过是‘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后来人事渐繁,尤其是农业兴起后,人类逐渐体会时间的重要性。时间观念随著人类文明程度而有所不同,从早期的“立竿见影”到用圭表或日晷来测度时间,到要求准确时间的测度,而发明了“漏刻”到了后期发明水钟(water clock),以滴水增加重量推动轴杆或使齿轮运转,十一世纪正式才有机械钟,机械钟是以重锤代水为动力推动齿轮运转的钟。
表的发明传说为十六世纪纽伦堡(德国北部工业首府)的锁匠所制作出和鸡蛋一样大小,因此有“纽伦堡蛋”之称,此表零件自身即含有动力,完全是用手工作成的,随制随改进,所以制造出来的每件都是不相同的样式。
瑞士钟表瑞士号称“钟表王国”,它的钟表业独霸全球达二个半世纪之久,至今仍坐稳了世界同行的头把椅。瑞士的钟表业起源於以日内瓦为中心的法、瑞边境侏儒山脉山谷与盆地间的小村与城镇之中,早在15世纪日内瓦的珠宝匠以及金匠便开始制造钟表。1601年1月20日,日内瓦当局正式批准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钟表行业公会,当时的日内瓦大约只有三百多钟表技工,年产钟表约五千只,到了18世纪中,大批的钟表匠聚集到日内瓦,他们往往在临街的底楼开店招揽顾客,在顶楼的安静处制造和修理钟表,到了19世纪中,日内瓦不仅成了全瑞士的钟表制造中心,而且还成为全欧洲同行们的领袖。
日内瓦依靠钟表兴旺发达的经验,启发了侏儒山脉深处的农夫、牧民,他们也开始造起了齿轮、弹簧、发条。当地一些青年不惜花费十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去日内瓦等城市学习,再返回家乡开设自己的手工作坊,他们互相分工合作,立志造出世界上质量最好的零件,装配出最复杂、精密的钟表,瑞士钟表业真正面临严重挑战发生在19世纪至20世纪之交,随著工业革命的深入,美国人发明的标准化大规模生产风靡全球似乎只有美式的那种大工厂才能赚到足够的利润,并生存下去,但瑞士钟表小作坊最终还是找到了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的生存方式,它是通过机芯、表带、表壳等专业零件公司的统一设计和大批量的生产,从而使钟表昂贵的价值降到一般消费者能的承受的地步,再加上那些技艺高超的工匠以及风格独特的小型钟表厂,把买来的零件自行加工改装,订制成特别的零件,这样瑞士钟表业就能和那些名表和谐地共存,而一向以大批量生产而来势汹汹的美国产手表,因为缺乏各个档次价位产品的支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市场上变得无影无纵 。
Ⅳ 世界上最早发明钟表的是哪个国家的人
钟表的发展史:
东汉张衡制造漏水转浑天仪,用齿轮系统把浑象和计时漏壶联结起来,漏壶滴水推动浑象均匀地旋转,一天刚好转一周,这是最早出现的机械钟。北宋元祜三年(1088)苏颂和韩公廉等创制水运仪象台,已运用了擒纵机构。
1350年,意大利的丹蒂制造出第一台结构简单的机械打点塔钟,日差为15~30分钟,指示机构只有时针;1500~1510年,德国的亨莱思首先用钢发条代替重锤,创造了用冕状轮擒纵机构的小型机械钟;1582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发明了重力摆;1657年,荷兰的惠更斯把重力摆引入机械钟,创立了摆钟。
1660年英国的胡克发明游丝,并用后退式擒纵机构代替了冕状轮擒纵机构;1673年,惠更斯又将摆轮游丝组成的调速器应用在可携带的钟表上;1675年,英国的克莱门特用叉瓦装置制成最简单的锚式擒纵机构,这种机构一直沿用在简便摆锤式挂钟中。
1695年,英国的汤姆平发明工字轮擒纵机构;1715年,英国的格雷厄姆又发明了静止式擒纵机构,弥补了后退式擒纵机构的不足,为发展精密机械钟表打下了基础;1765年,英国的马奇发明自由锚式擒纵机构,即现代叉瓦式擒纵机构的前身;1728~1759年,英国的哈里森制造出高精度的标准航海钟;1775~1780年,英国的阿诺德创造出精密表用擒纵机构。
18~19世纪,钟表制造业已逐步实现工业化生产,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20世纪,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电池驱动钟、交流电钟、电机械表、指针式石英电子钟表、数字式石英电子钟表相继问世,钟表的日差已小于0.5秒,钟表进入了微电子技术与精密机械相结合的石英化新时期。
Ⅵ 手表的出现是哪一年哪个国家人发明的
这个问题抄恐怕没有谁具体知道,因为这不是个人发明,而是集体研制改进的。
手表的创制及生产都基于一个简单而机智的发明,这就是“弹簧”,它能够收紧并储存能量,又能慢慢地把能量释放出来,以推动手表内的运行装置及指针,达到显示时间的功能,手表内的这种弹簧装置被称为主弹簧(Mainspring)。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军方意识到“免手提”腕表的重要性,这才启发了一般民众对手戴腕表的热切需求。
1926年,发明了第一块自行上弦的腕表,从1960年起,传统的圆形表样普遍受到接受。瑞士对腕表的进一步改进,就是把怀表所具有的计时、日历、陀飞轮及自动发条装置加以微型化,而装设于腕表上。
1952年在美国、法国和瑞士生产出第一块电子表。1967年,纳沙泰尔的电子钟表中心开发出第一块石英手腕表,并在1970年以不同瑞士品牌的名字开始大量生产。自此,新的技术开始快速开发。
Ⅶ 电子表是谁发明的
楼主你好!
山崎淑夫
1965年山崎淑夫大学毕业。日本青年总是很喜欢任职于大企业,他们认为这样比较牢靠。当时的山崎淑夫第一想去丰田汽车,第二是喜欢东芝,第三是松下。但他的指导教授却给他写了一封信,推荐他去一家名叫精工舍的小公司上班。他犹豫了很久,但最终还是听从了教授的意见。这家制表公司今天的全称便是大名鼎鼎的精工爱普生的母公司。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对你有帮助,祝你天天快乐!
Ⅷ 最早的电子手表是那个公司发明的
电子手表是本世纪5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新型计时器。最早的一种电子手表是美国埃尔近公司和利普手表公司在1952年共同公布的电子手表原型。这种手表用电磁摆轮代替发条驱动,但走时部分与机械手表完全相同,被称为第一代电子手表。1960年美国布洛瓦公司最早开始出售“阿克屈隆”牌音叉电子手表。这种手表以音叉的振荡频率作为走时的基准,比摆轮式电子手表结构简单,走时较精确,被称为第二代电子手表。1969年12月,日本精工舍公司推出了3SQ型电子手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石英电子手表,这种手表以石英的固有振荡频率为走时基准,通过电子线路,控制一台微型电机带动指针,被称为第三代电子手表。石英电子手表走时精确,结构简单,很多性能指标都超过了机械手表,因此很受顾客欢迎。它出现之后不久,就把第一、第二代电子手表淘汰了。
从第一代到第三代电子手表都保留了传统手表的指针表盘式表面,继之而起的第四代电子手表一数字显示式石英电子手表却完全脱离了机械手表的形式,最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时计。数字显示电子手表采用发光二极管或者液晶为显示元件,直接以数字表示时间。整个手表由石英晶体、集成电路、显示屏以及电池构成,没有任何走动元件,所以又被称为“全电子手表”。世界上最早的全电子手表是美国汉弥尔顿公司在1972年开始出售的波沙牌(Pulsar)数字显示电子手表。该表以发光二极管为显示元件,当时售价为2000美元。
全电子手表走时比指针式石英电子手表更精确,结构比指针式石英电子手表更简单,还具有特别良好的防磁、防震性能。而且,除了显示时间外,数字显示式电子手表还可以具有计秒,显示日期、星期、起闹及计算、储存数据、量血压、测脉搏、报警等等多种功能,还出现了与收音机、电视机组合在一起的电子表。
Ⅸ 手表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手表,或称为腕表,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计时/显示时间的仪器。 手表通常是利用皮革、橡胶、尼龙布、不锈钢等材料,制成表带,将显示时间的“表头”束在手腕上。
有史记载的第一块手表是由瑞士发明的。
百达翡丽在1865年推出第一款瑞士腕表。并于1868年制造给匈牙利的Koscowicz伯爵夫人。但这种形式的钟表,在当时并不流行。
在1904年,经营珠宝的法国商人路易斯·弗朗索瓦·卡地亚接到飞行员好友亚伯托·桑托斯·杜蒙的投诉:当驾驶飞机时要把怀表从口袋里拿出来十分困难,希望他协助解决这个问题,以便在飞行途中也能看到时间。因此卡地亚便想出了用皮带及扣,将怀表绑在手上的方法,以解决好友的难题。而这种绑在手上的怀表,就是现今的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