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政府制造垄断的例子
比如烟草行业。一方面政府是为了控制烟草的产量,因为烟草是危害身体健康的,还有就是人的烟草依赖,就是烟瘾。如果不去垄断会造成烟草泛滥,第二也是为了税收,当然这是不能明说的问题。看看中国的烟草行业的利润就知道了,看看烟厂的职工工资待遇
垄断有利有弊,那要看政府的管理素质,现在的社会是不能用正常思维去理解的
② 政府如何对垄断进行管制经济学
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公平的竞争规则,打破垄断,促进自由竞争,对经济进行管理。
③ 政府如何规制国内垄断企业
对于垄断人们深恶痛绝,如何科学地管理行业,以实现行政化垄断要剔除,经济垄断要限制,规模经济要培育的目标,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在实践中面临的难题。笔者认为政府可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加强成本监控,规范价格定制。
成本是价格的基础。在政府定价时,必须通过成本监审科学 、合理地确定经营者实际成本,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供求、国家政策、消费者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利润率水平。制定或调整一些资源稀缺的产品和服务价格时,虽然成本并非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但同样要在调查核实经营者成本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经营者所得利润,防止经营者获得超额提价收入。通过成本监审,还可以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和完善公共产品成本补偿机制方面的责任。二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目前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的,大部分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又具有一定垄断经营特征的行业。一方面,这些行业价格的调整,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大;另一方面,由于垄断行业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消费者没有能力也没有条件调查了解垄断行业的真实合理成本,确定经营者成本合理性的责任自然落在 了代表消费者利益的政府身上。因此,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在制定和调整价格时,必须对垄断行业生产经营成本进行严格认真的审核,防止经营者将不合理的费用转嫁给消费者,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从而有利于防止垄断企业的乱定价、乱收费等问题。
(二)逐步建立、完善反垄断法律、法规。
虽然现行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行政垄断的作用,但是对于建立真正健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而言,这样的法治条件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为此应从以下方面完善我国的法律:
首先,要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因为我国的垄断主要表现为抽象的行政行为,如果建立了完善的违宪审查制度就可以依此对行政机关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使与宪法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不产生法律效力,从而有效控制行政垄断的产生①。
其次,各个部门法功能要配合。因为就目前中国的行政垄断来说行政部门违反了公平竞争又滥用了行政权力,所以不能把行政垄断单一的划分给某个部门管理,而是需要依靠各部门法的有效配合对垄断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消灭垄断的目的。
再次,建立多元化的法律规制方式。世界上其他国家在解决垄断问题的时候主要是通过制定严厉的反垄断法来解决,但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垄断的方法却不单靠法律,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如协商合作等方式。由于“囚徒困境”理论,个人在孤立情况下往往会做出既不利于自身又不利于社会的选择。因此可通过协商、合作来解决地方政府因博弈而形成的困境。
(三)引进外资企业,逐渐打破行业垄断。
根据我国垄断企业形成的原因来看,垄断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或者是需要大笔资金投入的行业,只有政府或者一些大的财团才可能经营,私人企业根本无力与其竞争,从而使垄断在我国长期存在,垄断的种种问题很难解决。
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考虑引进外资企业参与竞争,从而打破行业垄断的格局,使垄断企业产品的价格达到合理的标准,从而有利于广大消费者。当然在引进外资企业的同时我们要注意防治他们与国内垄断企业相勾结,也要防止外资企业在我国形成新的垄断。对于和国计民生相关的行业要限制外资企业的数目,从而保证经济的稳定。这样通过市场的作用最终使垄断企业健康的发展。
④ 举出一个政府创造的垄断的例子.创造这种垄断必定是一种糟糕的公共政策吗
政府创造的垄断很多,你想生活当中有能源,电信行业 等.之所以会有政府创造垄断专是有原因的.我们都知属道.垄断是低效率的.首先,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那么消费者就自然是价格的接受者了.垄断就可想而知可以最大量的剥削消费者剩余.但刚才也说了,政府之所以创造垄断,其一,就是想要达到规模经济.因为在某个特定的行业,企业要达到自己的效益就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产生规模经济.其二,政府创造垄断,是因为在某个特定的行业,企业的运营必须要很大一部分资金进行运作,而这些资金,凭借个人力量是几乎不可能的,那么此时,政府就不得不插手于其中.比如说,电信行业,你不可能个人可以制造然后有雄厚的资金来发射一颗卫星吧,这就很明显要国家进行干预.其实,从另一个方面说,垄断并不是说政府不为人们着想,而是因为一个国家也有自己的特殊情况.试想想,如果一个国家已经是国富民强,那么它所创造的垄断一定会成为老百姓的福利一部分的.比如,在有些发达国家,网速宽带就是免费的,政府将此变成了人们福利的一部分.所以,对待垄断这一问题,我们的辩证的去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认识.不要盲目的埋怨
⑤ 政府对垄断行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政府对垄断应采取的措施:
1、通过税收调节和价格管制限制垄断的影响
由于垄断厂商在长期内有可能获得垄断利润,从而使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支付较高得价格,使社会福利产生损失,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对垄断厂商征税从而使垄断利润消失。征税可以使厂商的总成本增加,垄断利润减少或消失。这一部分的垄断利润作为政府的税收投入到公益事业中,从而增加社会福利。
垄断带来的资源配置无效率表现为产品价格大于产品的边际成本,即P>MC。价格管制是指政府对垄断厂商生产的产品实行最高限价政策,限价的目的是削除因垄断而造成的生产能力的闲置。根据完全竞争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条件P=MC,政府的最高限价应该等于边际成本。如果政府的最高限价定在P=MC,垄断厂商生产的产量将达到完全竞争市场的产量水平,资源将被充分利用,从而实现有效配置。
2、实施反托拉斯法
在经济史上,西方许多国家还通过严厉的经济立法,如反托拉斯法限制垄断对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美国。从1980年到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一系列法案反对垄断,如谢尔曼法、克莱顿法、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罗宾逊-帕特曼法、惠特-李法和塞勒-凯弗维尔法等,这些统称为反托拉斯法。美国的这些反托拉斯法规定,限制贸易的协议或共谋、垄断或企图垄断市场、兼并、排他性规定、价格歧视、不正当的竞争或欺诈行为等都是非法的。美国反托拉斯法的执行机构是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前者主要反对不正当的贸易行为,后者主要反对垄断活动。
⑥ 垄断是怎样形成的
垄断的基本原因是进入障碍,垄断者能保持唯一卖者,因为其它企业不能进入市场。
资源垄断:关键资源由一家拥有。
政府创造垄断:政府给与一家企业排他性的权利。
自然垄断:生产成本比其他大量生产者更有效。
⑦ 政府应如何限制垄断
我国是世界第大石油生产国,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已成为与粮食和水资源并列,事关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安全的重要资源。世界上主要油气资源国与消费国大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而我国能源法律体系中石油天然气法长期处于缺位状态,石油天然气法律体系既不健全也不完善,不适应当前油气需求迅速增长的新形势。前不久,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启动了《石油天然气法》起草的前期工作。
早在1995年,全国人大就有200多名代表提议制定《石油法》,但由于当时条件不成熟,该动议最终无果。
据罗东坤教授统计,我国目前涉及石油天然气方面的现行有效的法律级文件有15个,行政法规有62个,部门规章有1024个,地方性法规有1642 个,但我国石油行业法律现状的特点是:数量众多却不统一,可操作性差,有些重要的法规缺位,效力层次较低。又据商务部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世界各国近年来通过石油立法“打破国有公司的垄断地位”已成为趋势之一。而我国也有不少专家学者期待这部《石油天然气法》能作为打破行业垄断,实现石油经济市场化的根本保证。
近10年,中国石油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独的一部《石油天然气法》对于今时今日的中国显得尤为迫切。1993年以来,我国成为石油进口国,且石油净进口逐年增加,未来石油天然气的供需矛盾还会进一步扩大,因此,石油天然气单独立法将有利于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保障石油资源的稳定供给;有利于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本文浅析了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垄断坚冰形成的原因及危害,并对立法破冰提出隐忧。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随着经济政策的演变而进行调整,但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强制性行政管理体制和特殊的所有制形式,使我国众多产业形成了超经济因素的垄断状态--行政垄断。行政垄断直接导致了行政壁垒的产生,政府通过行政干预设置一些特殊行业的准入壁垒,限制企业自由参与竞争,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股扭曲的力量。
经济学将垄断分为三种形式,一是自然垄断;二是市场垄断即经济垄断;三是行政垄断,也就是用权利垄断资源。我国主要是行政垄断。
行政垄断具有以下特征:一、垄断企业多为国有独资或国家绝对控股。二、垄断企业由政府直接经营或由政府控制经营者的人事权和监管权。三、垄断企业市场份额的获得来源于法律的合法性或行政合法性。四、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一种低效竞争,表现为不计成本的重复投资和缺少创新的经营理念。五、市场结构以行业性寡头垄断为主。这些特征在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得到了充分体现。
垄断的成因很多,通常因政府支持,法律法规认可而产生,一般存在于公共事业密切相关的领域,此外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企业合并或并购最易产生垄断,主要表现为同行业同企业并购且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过去行政管制的部门和自然垄断部门,如金融、电信、电力、铁路、石油等。二是高技术产业,如航天航空、电子、医药、汽车等。再就是表现为并购规模巨大,如行业巨头强强联合。并购形式有横向、纵向和混合三种。横向合并是指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领域实现业务拓展,以追求规模经济为目的。纵向合并是企业将与自身业务密切相关的上、中、下游产业一体化、链条式纳入成为行业独立的市场主体,通过对关键原材料和销售渠道的控制,获得产业整合,垄断社会资源,达到控制市场和对手的目的。1998年,国家将原来分别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的资产以长城为界进行重组,成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加上1982年就成立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初步形成了各自独立的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一体化格局。这是“十五大”以后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重组以及发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资产重组政策的初步尝试,也是中央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纵向合并,实现垂直一体化经营的典型案例。随着两大集团公司的成立,石油寡头诞生,南北垄断格局形成。
重组后的三大集团公司“划地而治”,基本上不允许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经济形式进入。在成品油的批发环节上实行严格的进入管制,中石油和中石化拥有批发权并被授权制定批发企业布局规划并重组两大集团以外的合格成品油批发企业。2000年以后,有关部委授权两大集团公司参与清理和整顿地方加油站工作,导致两大集团不惜血本的竞相抬价收购加油站,激烈争夺零售市场以致形成高度垄断格局。回想2005年上半年持续2个多月的广东“油荒”,人们不禁要问:油都到哪去了?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05年前6个月我国成品油总出口为759万吨,同比大幅增长48.6%,而同时成品油进口却下降21. 1%,也就是说,国内一边在闹“油荒”,一边却大量把油卖到境外去。以上事实不难看出,石油寡头既是市场的参与者又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这种政府职能与企业行为交织在一起的做法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阻挠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行政垄断危害之大突出表现在限制竞争上,导致产业结构倾斜,降低社会资源的配制效率,恶化市场竞争秩序,管制决策的非公开化极易孳生腐败,加剧社会分配不公,消费者利益严重受损,进而影响到石油市场的健康发育。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行政垄断直接
⑧ 政府创造的垄断方式有哪些
行政命令
⑨ 政府如何限制垄断
反垄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