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创造村上义清

创造村上义清

发布时间:2021-09-10 21:24:40

① 武田信玄被村上义清击败2次板垣信方甘利虎泰战死第四次中川岛之战多位名臣战死为何仍被称为战国第一兵法家

日本战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人物:此人文成武德,英明睿智,据甲州险庶之地,领骠骑勇悍之师,在战国大名中很有条件统一乱世,但是没有成功,最后病死在进京途中,他就是甲斐国守护、武田大膳大夫信玄。
被称为甲斐之虎的英杰。对孙子兵法了如指掌,以象征孙子兵法的“风林火山”四如真言为军旗。曾因反对父亲信虎的苛政而将其放逐后继承家督的位置,率领著战国时代最强大的骑兵不断的扩大势力。在与信州豪族及宿敌上杉谦信的5次川中岛合战中都没有退缩,成功的稳固了对信州全域的统治。在攻下骏河减灭了今川家后,以上洛为目标开始西进。三方原合战中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了织田和德川的联军。后来在上洛途中病死,死后被称为战国第一兵法家。
武田信玄是公认的战国第一兵法家,他将领土从甲斐一国扩展到信浓、骏河、远江及相模、三河、美浓、飞驒、上野等的一部分,而且周围对手都不弱小,足见他非凡的军事政治才能。后世有许多兵家研究他的战术,形成了对日本军事学影响甚大的“甲州流”兵学。
——李东阳(历史学家)
比起织田信长短于与部下协调关系,上杉谦信不善玩政治,德川家康军事能力稍逊,武田信玄似乎在各个方面都很完美。在诸多作品中,信玄被描绘成一个军事和政治均擅长的人物,颇有拿破仑的味道。在喜欢日本战国历史的人中有很多他的粉丝,他的人气指数应该在德川家康之上。甚至可以说信玄是家康的老师,家康一生中的唯一败绩,是和信玄进行的三方原之战。正是这次失败,让家康领悟了兵法的真谛。
——kamiru(电子游戏玩家)
信玄“风林火山”军旗上的“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语出《孙子兵法》,意思是:军队行动快速时,像迅猛的暴风;行动缓慢时,像严整的森林;侵入敌国时,像燎原的烈火;驻守时,像难撼的山岳。不仅是军事家,企业家也能从“风林火山”中得到启发。任何成功的商业运作,都需要步骤实施如风,内部管理如林,业务开展如火,面对困境如山。
——井上胜久(著名企业家)
武田信玄有着天生的统帅才能和用人才能。他曾经说,作为武将,有三种荣誉。其一,有识别人的眼力;其二,管理国家;其三,取得会战的胜利。“识人”在三种荣誉之首。信玄把人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说,要想依靠战术打胜仗,关键在于战争中的人;人就是城,人就是墙,人就是护堤。这使得部下愿意为他效死力。信玄懂得知人善任,让人们各尽所长;又擅长培养人才,如此才有了著名的“武田四大名臣”、“武田二十四将”等,即战国时代最优秀且忠诚稳固的家臣团。
——石崎和彦(著名企业家)
与一般黩武的武将不同,信玄还是个出色的治国者。他曾经说,取得战争胜利固然是一种荣耀,但如果战后的国家政治不佳,全国会立即陷入混乱。信玄所制定的俗称为“信玄家法”的《甲州法度之次第》,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治国法律之一;他倾心于领地内的治理,花费半生精力修建的治水工事,被后人称做“信玄堤”,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赵旭仑(历史学家)

② 村上义清的初次上阵

村上义清
佐久合战
敌手:武田信虎
永正十六年(1519)九月,十六岁
《更级上将村上源府君年谱》记载,是年,武田信虎突然侵入佐久郡,在平贺地区纵火焚烧。村上义清年仅十六岁,其父赖平应佐久众大井氏的邀请,率军出援,迎击武田军。这就是后来两度大破武田信玄军的名将村上义清的初阵。
村上军经小诸城,与佐久众合流,据说城主大井伊贺守父子对村上来援大喜过望,亲自出城迎接。
然而,根据当时的形势分析,武田信虎仍然在一天到晚的与甲斐国内的国人众打打杀杀,致力于甲斐统一,应该没有余暇发动对信浓的攻击,所以不排除《更级上将村上源府君年谱》的这个记录属于后世创作的可能。

③ 村上国清的生涯

1553年,村上义清率领信浓国村上一族离开葛尾城,投靠越后国的上杉谦信。村上国清和父亲一起寄居上杉家,成为客将出仕于上杉谦信.很受谦信的喜爱,受谦信之命继承上杉一门山浦家,受到了上杉一门的待遇,世人称之“山浦殿”.其地位可在上杉家军役帐中记载国清配下有长枪170柄,弓手20人,铁炮25挺,旗本15人,马上武士20骑共计250人的军役,在上杉家一门众中排名第二位.尽次于御中将様(上杉景胜)。
国清跟随上杉谦信到处征讨,参与了包括川中岛合战和越中合战等重要战争。天正5年(1577年)上杉谦信第二次能登远征,国清被任命为能登末森城城代.谦信死后仕奉上杉景胜,并在御馆之乱中斩杀上杉家一门众中排名第三位的古志长尾氏当主上杉景信于多浜海滨,为景胜方做出重大功绩。天正7年(1579年)国清从景胜处拜领一字,改名为“景国”,并作为侍大将被景胜任命为海津城城代,但是没过多久又被罢免,并且蛰居。
1582年,在武田氏灭亡后夺回旧领地葛尾城。1590年,在小田原城包围战作为上杉军的先锋表现活跃。文禄3年(1594年)国清的北信浓知行为2278石,军役173人。1598年上杉家移封会津后成为塩之松四本松城6500石城代。1600年的关原合战中的会津讨伐战中参阵抵抗东军。 战后随着西军的失败,上杉家陷入莫大危机,在这当中山浦国清代表主家与德川氏进行谈判交涉,替主家的生存作出贡献,最后在直江兼续陪主公景胜上京向德川家康请罪,上杉氏免于灭亡,改封米泽三十万石。

④ 简介以下日本战国时期人物

岛津 贵久(永正11年5月5日(1514年5月28日) - 元亀2年6月23日(1571年7月15日))

戦国时代萨摩・大隅的戦国大名。戦国大名岛津氏中兴之祖岛津忠良嫡子。岛津氏第十五代当主。
1526年、作为本家十四代家督胜久的养子继承家督之位。继位后有力的与岛津分家萨州家进行抗争最终取得胜利、萨摩半岛平定。
在贵久的带领下是统一了岛津旧领三州(萨摩、大隅、日向)、为后来岛津四兄弟义久、义弘、歳久、家久九州制覇、创立战国岛津氏打下坚实基础。
自1549年以来基督教在日本传教、贵久便在领地内开设教堂、允许基督教在岛津领内传播、还与琉球王修好结盟、为岛津氏制定了良好的外交政策。
元亀2年6月23日贵久病逝、享年57岁。

织田信长于1534年出生尾张国那古野城(今日名古屋市,另有一说是胜幡城),是尾张守护代旗下三奉行之一的织田信秀的嫡长子(有一庶兄津田信广),母为信秀正室土田御前,同母弟有信行、信包和秀孝。少年时代为人荒诞不羁,被人嘲为“尾张的大傻瓜”。1548年,与美浓国大名斋藤道三长女斋藤归蝶政治联姻。德川家康年幼时曾经是织田家的人质,当时年轻的信长和松平竹千代(日后的德川家康)有过一段一起游乐的少年时光,这段往事后来成为两人日后同盟(清洲同盟)的一个助力。
继任家督
织田信秀在尾张尚未统一又有强敌今川义元的内忧外患下,终于在1551年病逝。身为嫡长子的织田信长因而继承家督。在信秀的葬礼上,信长一反传统的对父亲的祭坛投掷抹香而引来争议。(此事件有后人捏造之嫌疑。)不久后信长的傅役兼大老的平手政秀以自己未将信长教育好为由切腹自尽。之后织田家的分裂也越来越严重,其中以同母弟弟织田信行为最大的分裂势力。织田信行与部分家臣(柴田胜家、林通胜),以推翻信长成为新家督为目标,最后却在稻生会战中被信长打败。之后多次卷土重来但都失利的织田信行终于在1557年被织田信长在清洲城杀掉。不久后信长打倒周遭所有反对他的势力,统一了尾张国。
桶狭间会战
西元1560年,位于尾张东北边的骏河国,控有骏河、远江、三河三国,当时国力如日中天,人称“东海道第一弓”的 今川义元率领两万五千大军(以“北条五代记”的说法),并对外号称有四万大军上洛觐见将军。由于上京之路必途经尾张,信长不愿臣服,决定兴兵对抗。面对如此数倍于己的军队,仅有3000兵力的织田信长发动强袭,利用当日下著豪雨,导致视线不良的情势冲入桶狭间狙击位于后方的今川义元本阵而获得大胜,名将今川义元因而战死。信长一战成名,威震日本,而今川家则日渐衰败。两年之后他与德川家康结盟,开始一统天下的计划。
天下布武
1567年信长发动对美浓稻叶山城的总攻击。在内外配合的优势下彻底打垮斋藤家占领整个美浓。同年信长迁居稻叶山城,取中国周朝龙兴之地岐山之“岐”字,将其改名为岐阜。并制作了“天下布武”之印,以岐阜为根据地,展开往后长达15年的统一日本之路。1568年借著拥立室町幕府第 15代将军将军足利义昭为由,与德川家康率领号称六万人的联合大军南向上洛。在同盟浅井长政的配合下,织田-德川联军逐一击溃六角家、北畠家、三好家等诸侯,拿下南近江国、伊势国、大和国、摄津国,把自己的力量扩张到近畿和东海一带。

可是好景不常,越前国大名朝仓义景与浅井长政联手反对信长,造成信长北面受敌,于是织田信长决定首先讨伐浅井长政与朝仓义景,并且与德川家康于姊川之役联手将其击败。
信长包围网
1570年,全国各有力的大名开始以将军足利义昭为中心联合抗击信长,称为信长包围网。包围网中最有利的大名为武田信玄,信玄原本打算趁机一举击败德川家与织田家,却在重挫德川家康的三方原会战后便壮志未酬而病死。信玄死后,织田信长对各大名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除消灭浅井长政与朝仓义景之外,并且于1573年将足利义昭逐出京都,包围网因而重挫。之后又与德川家康在长筱之战中击败名将武田信玄之子武田胜赖,信长包围网至此大致崩盘。
十年战争
1573年,还对一向宗暴动进行了残酷的镇压。随后成为几乎囊括整个京畿地带的霸主。 一向宗是日本佛教宗派净土真宗的别称,有很多农民信仰。一向宗在本能寺的集会活动客观上起了组织信徒开展武装抗争的作用。从15世纪开始,就有信徒开始拒绝交纳地租和捐税,并开始暴动。到了1488年,本愿寺所在地的加贺国(今石川县)当地发生激烈的一向一揆暴动:一向宗信徒与国人联手推翻了守护大名富樫政亲,进而控制了当地政权。暴动曾几次让德川家康陷入困境。在本愿寺的号召下,信徒对信长的讨伐进行了浴血抵抗,长达十年之久。1582年一向宗的领袖石山本愿寺遭到信长包围而投降,持续了百于年的一向一揆至此也画上休止符。
成为最大势力
信长在1576年迁入其新筑于南近江(今滋贺县)的安土城,以此地作为他统一天下的最终基地。隔年与名将上杉谦信在手取川交战失利,但信长的力量并没有明显衰退,反而上杉谦信战后不久便与世长辞,让信长少了一个强敌。到了1582年信长自尽前,信长终于消灭宿敌武田家,家督武田信胜和其父亲武田胜赖在天目山自尽。此时织田家与其盟军已经把势力扩张到日本近畿、甲信、东海、北越、中国、关东、四国等地,距离信长统一日本不远了。
本能寺之变
1582年,信长夜宿京都的本能寺时,遭到前往支援羽柴秀吉作战的部将明智光秀突袭,经过一番抵抗后失踪,一般相信已死于寺中(当时本能寺已被大火烧毁),当年49岁。其长子织田信忠逃到附近的二条御所抵抗明智大军,最后亦不敌自杀。史称本能寺之变。
推动之改革
织田信长掌权期间,撤除国境上的关所(收取过路关税的检查站)、设立乐市鼓励商业。积极鼓励自由贸易,奖励技术革新。信长还推行了新的大名制度,使各地的地方制度更加完善。

●武田信玄
武田信虎的嫡长子,大永元年十一月三日在武田信虎迎击今川军的饭田河原会战中出生于要害山城,母亲是甲斐豪强大井信达之女(大井夫人)。幼名太郎,或说胜千代。天文五年(1536)三月元服(古代日本十二岁以上男子所行的成年礼,相当于我国古代的冠礼),受当时的将军足利义晴赐予“晴”字改名晴信。一般所称的“信玄”是其后来的法号“法性院信玄”的简称。同年七月,由今川义元牵线说媒,迎娶了左大臣三条公赖之女为正室(三条夫人)。

流放信虎以后,随即就展开了攻取信浓的行动。当时信浓主要有小笠原家(信浓守护)、诹访家、木曾家和村上家四大势力。信玄在自立的次年就消灭了自己的妹夫诹访赖重。天文十四年(1545),北条氏康进攻骏河东部,信玄向今川派出援军的同时,积极策划今川、北条间的和平工作,终于在三国间缔结了和约。次年,解除了后顾之忧的信玄大举进兵信浓。

武田军平定诹访地区早就刺激了北信浓的猛将村上义清,村上军开始沿着千曲川侵入武田领地。天文十七年(1548)二月,信玄不顾周围的反对意见,在大雪中出兵信浓,意在攻取村上的根据地坂城地方。然而,二月十四日的上田原会战,可能是信玄一生中最大的败阵经历。雪中行军而来的疲惫之师,被奋战的村上军伏兵杀得丢盔弃甲。信玄早期的辅弼重臣,号称“二职”的板垣信方、甘利虎泰双双战死;勇将横田高松殿后而掩护信玄撤退,被追兵包围,亦战死;信玄本人也受伤。不过,在当年七月的盐尻岗会战中武田军击溃了信浓守护小笠原长时。

两年后的户石城之战,村上义清与小笠原长时两面夹击再度击退了武田军的进攻。因硬攻难以奏效,信玄展开了对义清控制下信浓豪族的拉拢劝诱工作,徐徐但有效地动摇了义清的根基。至天文二十二年(1553),村上义清已难以抵御信玄的攻势,与小笠原长时一起前往越后投靠长尾景虎(上杉谦信),由此引出了信玄终生的强敌。

●信玄的其他情况

武田信玄以杰出的军事指挥闻名的同时,也是个出色的民政家。天文十六年(1547),信玄制定了俗称为“信玄家法”的《甲州法度之次第》五十五条,详细规定了主君与家臣的关系及家臣应遵奉的准则等,是战国家法的代表之一。而信玄在甲斐的釜无川和笛吹川上修建的治水工事,采用最先进的筑堰分流技术,是战国时代最大、最有名的堤防,其利泽及后世,被后人称作“信玄堤”。

信玄笃信佛教,本人就是天台宗的大僧正。宗教信仰是信玄治国的重要内容。武田家的名将原虎胤就曾因信仰问题(虎胤信奉日莲宗)而出走。信玄的宗教政策也体现着战国大名特有的现实性。例如,允许僧侣交纳一定的役钱后娶妻,这一做法对于当时已近乎公开泛滥的僧侣娶妻的现象,显然比强行禁止更为合理。

●信玄之死

在结束相模方面的忧患后,元龟三年(1572)十月,应与织田信长敌对的将军足利义昭之请,信玄领兵三万余上京,有关进京作战的情况,以前已有描述,便不再赘述了。在以压倒优势取胜并几乎消灭信长的盟友德川家康,即将于信长一决雌雄时,信玄突然发病(一说受重伤)而不得不暂停上京计划。次年的天正元年(1573),五十三岁的武田信玄殁于信浓的驹场。根据信玄的遗言,三年秘不发丧,而由信玄之弟信廉充任影武者。天正四年,信玄的遗体才正式下葬于惠林寺。据说得知信玄之死,上杉谦信也感到很悲伤,决心不再与甲斐作战。

毛利元就
先说一下,元就跟武田信玄上衫谦信等战国风云儿不同,当他继任毛利家时,毛利家只是安艺一个小土豪,夹在大内,尼子等大诸侯之间,随时都有灭亡的危险。毛利家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在军事,政治,外交上都很优秀的当主,而元就正是这样一个人物。在他的统治下,毛利家终于摆脱了大内和尼子的压迫(救世主?),进而一统西国,创立了不世的伟业。
初生之犊
毛利元就是一个军事天才。
他第一次出阵是,便立奇功。在永正十三年的有田城之战。毛利军150,武田军3000,兵力相差悬殊啊。毛利元就不顾家臣反对,毅然带队出战。武田军前部熊谷元直哪肯放过这个机会,带领部下1000人突入毛利军 ,突然毛利军中放出一条疯狗,冲到武田军中乱咬,使熊谷军士气全无,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元就带兵掩杀,大破武田前部,熊谷通直中流箭身亡。
依小弟愚见,毛利想出这个计策可能是受了我们老主宗“火牛阵”的启发,想出了这个计策。这种阵法是为打击敌人士气所用,用许多尾巴上绑了火把的惊牛冲入敌阵以克敌制胜,相传当年杨延昭曾经用过。但如果不是,那元就的谋略真可与古代先贤相媲美了。
武田元繁得知后,大怒,轻率的带兵冒进,毕竟武田军有着兵力上决对的优势。毛利军退入山谷中,元繁紧追不舍。就在这时,山谷两旁志道广良,福原广俊三百人及吉川兴经军突然杀出,因山路狭窄,武田兵力分散,被毛利军夹击,元就英勇的率军突击,武田元繁中箭身亡(也有说是毛利元就亲自射杀),武田军丧失主将,斗志全无,大败而逃。
这一仗,毛利元就充分发挥了他智将的手腕,先用奇谋击溃熊谷部,武田元繁当然恼羞成怒(看不起这个毛头小子嘛),这样就诱使武田的大军追到西国复杂的山地,然后于吉川兴经,及埋伏在此的智道广量,福原广俊,围歼武田军,目的是斩杀敌军大将——武田元繁。由于“有田城之战”于信长“桶狭间之战”有很多相同点,所以又称为“西国之桶狭间”。(什么吗,应该是信长跟咱们元就公学的,没有个先来后到吗
元就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并且在尼子,大内两大豪族之间逐步扩大势力,此后的“镜山攻略战”更完成了元就由勇将到智将的转变:元就施计说服了守备大将藏田信房的叔父作为内应,很快攻破了城池坚固的镜山城。
巨鹰飞翔
随着西国两大强龙的相继消逝(大内义兴病逝,尼子经久隐退),毛利统一西国的愿望似乎就要实现了,但还需要时间。毛利元就清楚的知道,尼子新的当主晴久对自己并没什么好感,开始向大内家倒戈。这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吉田郡山合战”。
1540年,以新宫党尼子国久等三千骑为先遣,直指赤穴的吉田城。但在甲立城遭到宍戸一族的顽强抵抗而败退。晴久斥退国久,自为统帅,进攻毛利。他命久幸、国久等一门众,召集云、石、耆、幡、作、备中诸国共三万大军,几乎倾巢而出,誓将毛利一脚踏平。
元就得报,收拢军队,约8000人,准备笼城。9月6日,尼子军杀入石州口,包围了吉田郡山城,十二日大田口激战。二十三日,晴久中了元就的反间计,放弃要害风越山,而将本阵移到青山、三冢山一线。大内发兵救援毛利,晴久看形势不妙,10月11日,发起总攻。毛利元就也准备放弃笼城,于是出兵在土取桥与敌决战。双方正在激斗,元就又出奇计,四面八方伏兵蜂起,尼子军几近崩溃,晴久只好退却。此后的几次战斗,尼子都无功而返。
12月3日,大内名将陶隆房率援军一万前来助势,笼城方士气更为高涨。次年1月3日,决战时刻来了,毛利、大内联军反复突入,火烧尼子军阵屋。十三日,毛利方猛将吉川兴经统三千兵奇袭驻扎在长尾地方的尼子阵,守将高尾丰前守战死。趁尼子军援救之中,陶隆房率军突入尼子本阵,尼子军全线崩溃。
尼子败兵,在西国寒冬的深雪中一路败逃。而毛利,大内联军则趁胜扫荡整个安艺。
这一战的胜利,靠的是郡山城的坚固,拖住了尼子大军。毛利元就施用奇谋使尼子放弃战略要地,陶隆房又巧妙用兵,奇袭尼子本阵,终于使不可一世的晴久尝到了失败的苦涩。

上杉谦信
上杉谦信(1530年~1578年),越后守护代长尾为景幼子,幼名“虎千代”。成年后称长尾景虎,由于继承了关东管领上杉姓氏,并先后得到关东管领上杉宪政和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辉的赐名,故又称上杉政虎、上杉辉虎。出家后法号谦信,也是其最广为人知的名字。
1548年,谦信成为长尾家家督,以其出色的能力统一了越后。此后努力恢复室町幕府的旧秩序,与南方的武田信玄,东南的北条氏康多次作战,其中与武田信玄的五次川中岛之战,与北条氏康的关东出阵——小田原攻防战都是日本军事史上的著名战例。

1577年,由于织田信长消灭室町幕府的举动,谦信开始对织田信长进行远征,并在手取川大败织田军。但于次年在春日山城因脑溢血而死。

谦信虽然战无不胜,被称为“战国最强”的武将,但是却信奉佛教,曾一度因此非常矛盾。尤其信奉佛教的战神:毘沙门天,自诩为毘沙门天的化身,高举“毘”战旗进行圣战。由于崇尚“义”,其行为在战国乱世显得很特别。

日本史学界的权威坂本太郎在其著作《日本史概说》中评价谦信说:“在杀伐无常,狂争乱斗的诸国武将中间,上杉谦信以尊神佛、重人伦、尚气节、好学问的高节之士见称,令人感到不愧是混乱中的一股清新气息。” 可谓是非常精辟的总结。

⑤ 上田原之战的北信浓的村上义清

村上家是清和源氏的一支,世代是北信浓的豪族、是镰仓幕府的御家人、日本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一直支配信浓地区,并不断和信浓守护小笠原家发生冲突。
此时的当主村上义清是一员猛将、同小笠原家藤泽家和仁科家结盟后以葛尾城为据点统治埴科郡、高井郡、小县郡、水内郡、势力范围达到全盛。村上义清成为晴信征服信浓地区却不得不克服的巨大障碍。
武田军占领与村上家相邻的佐久郡之后,导致了这场大战的爆发。

⑥ 给日本战国时期人物起的绰号的问题

呃,你说的这个貌似全是无双的绰号。。。
JJ是上杉谦信,据说是因为无双玩家考证此人不近女色一生未娶,兼之在无双里经常被武田伯伯调戏(我直觉的相信这个外号是腐女们起出来的!),被众人YY其实此人是女子。。。这个不是正统的日本战国时期绰号,上杉谦信是很厉害的人,日本真正的外号应该叫军神才对
老虎是武田信玄,因为他在日本被称为甲斐之虎,上杉谦信的死对头
魔王是织田信长,因为他在战国时期主张天下布武,屠杀僧侣(其实我真的想说他不杀了本愿寺那帮和尚哪儿来的大阪城)以极其血型残暴的方式掠夺了大片领地,被称为第六天魔王君主
乌龟是德川家康,似乎是因为这家伙特能熬,先是等着今川义元被他熬死了,后来又等织田信长被熬死了,最后再等丰臣秀吉挂掉,终于率兵用计推翻了丰臣家(那时候丰臣家主是个6岁小孩德川老爷爷都奔7了。。。),统一了天下,日本有名的德川幕府就是从德川家康开始的

这些外号都是从无双的游戏来的,跟日本战国时期真正的绰号没什么关系,要说真正的那些绰号,好像楼上都给了。。。

在游戏里还有一些绰号,像丰臣秀吉的猴子,这个是真的历史上有的,因为他长得太像猴子了。。。是织田信长叫出来的。
还有独眼龙伊达政宗,这个也是游戏历史通有的,因为伊达政宗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是戴着眼罩的,而且是个很厉害的人物,18岁继承家督之位,24岁就收复了大片领土。
另外嘛。。。我一下子想不起来了,不知道告诉你这些绰号的人玩的是战国无双还是无双大蛇。。。

⑦ 太阁立志传5真实历史攻略

要真实的话还是去玩太阁3,3代里在本能寺之变以前基本必须按历史来,自由度很低

⑧ 村上义清的记载

据《高白斋记》记载:“到日落为止,义清才停止追击,武田方面损失了大将横田备中守高松及旗下千余士兵。”这就是所谓的“户石崩”。户石的主战场就是现在上田市东部至小县郡东部町海野平的位置。
天文二十年的五月二十六日,武田信玄家臣真田幸隆利用独特的计谋,分化义清和豪族关系,独力攻陷了户石城。
接着在天文二十二年,葛尾城也被攻破。义清只得率旧部聚集在善光寺会合,一面遣人计画投靠越后的长尾景虎(上杉谦信)。
三个月后,在春日山被长尾景虎收留的义清一心要光复领地,向景虎屡次提议出兵信浓。景虎答应了义清的要求,于九月命柿崎景家为先锋,义清等信浓豪族为策应进攻信浓,收复了高梨城,在千曲川和犀川交会处开始了第一次川中岛之战,战后武田退兵。义清等豪族获得了信浓的一部分旧领地。
其后,义清 又参加了天文二十四年早春的第二次川中岛之战,以致全部五次川中岛战役里,一直担任上杉家的先锋。其长子义利也在第四次川中岛之战阵亡。
在丧子后,年老的义清知道已经不可能收复旧领后,正式成为越后上杉家家臣,领有越后根知城五万石的俸禄。

⑨ 你认为日本历史中最厉害的人是如题 谢谢了

武田信玄 武田家起家的历史是在源平合战时期便加入了源赖朝的阵营,为击败平家立下大功,从此便世世代代作为甲斐的名门传到战国时期。大永元年十一月三日(公元1521年),武田信玄在甲斐国诞生,元服后改名为武田晴信。 父亲信虎,英勇善战,自幼便击败异母弟油川信惠成为武田家当主,统一了甲斐,还与扇谷上杉家结成同盟,多次打败来犯的今川家,是武名响遍东国的猛将。 可是,由于信虎脾气暴躁,滥杀无辜,造成家臣中不满情绪高涨,普遍属意于长子信玄。信虎对这一情况有所察觉,欲立次子武田信繁,但由于家中重臣甘利虎泰和板桓信方的支持,信玄抢先将政权夺到手中,将父亲信虎流放,从而成为武田家新一代当主。 武田信玄继任当主后,改变了父亲强攻信浓的战术,采取远交近攻的手段,积极的进行信浓攻略。首先他与信浓豪族高赖远继联合攻灭瞰访赖重,接着再攻打了高赖远继,使势力达到伊那郡;接着齐袭长圭城,活捉大井贞隆,并一鼓作气攻陷藤堂赖亲的荒神山城和萁轮福城,至此信玄已控制了大半个信浓。 就在信玄春风得意的时候,信玄在北信浓被村上义清打败,重臣板桓信方,甘利虎泰与小幡虎盛等战死。直到信玄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才打败村上义清。村上义清等北信浓七大豪族跑到越后,希望在'正义的化身'、'越后之龙'上杉谦信的帮助下夺回故领,从而引发了战国最惨烈的会战--川中岛合战。 双方在川中岛盆地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会战,总体来说是不分胜负,没有决定性的战果。其中战况最为激烈的要算是第四次战役,由于武田信玄的军师山本勘助的'啄木鸟战术'为上杉谦信识破,使上杉谦信找到武田军决战的机会,使武田信玄军受到重挫,武田家宿将战死多员;谦信更杀入武田本阵,击伤信玄。 此后,因为关东北条家的从中斡旋,武田家与上杉家的关系主要停留在相持不下上。直到公元1572年,信玄才得到了向京都进军的借口--将军足利义昭对把持中央政权的织田信长不满,要求各路大名上京勤王。同年十月,信玄在三方原大败织田,德川联军。眼看胜利就在眼前的信玄终究没有逃过命运的安排,1573年4月12日因肺痨病死于信浓驹场。 在继承人方面,长子义信因为有谋反的嫌疑,被迫自杀。由四子瞰访胜赖之子信胜继承武田太郎,胜赖为辅国。(就象溥仪与他父亲载沣一样)信玄死时,留下'待机'两字,但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的胜赖贸然进攻强大的织田、德川联军,武田军在长筱城受到毁灭性打击,从此一蹶不振,在1582年为织田信忠所灭。 与织田信长相比,或许武田信玄更胜一筹。人们不仅看好他那举世无双的军略水平,但更多的是为他那'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般的悲剧人生而深深叹息。

⑩ 日本战国里面的外号是什么

多重次——鬼作左
波多野宗高——丹波鬼
保科正俊——枪弹正
北条氏康——相模的狮子
北条纲成——地黄八幡
赤井直正——丹波的赤鬼
柴田胜家——破竹柴田
池田辉政——姬路宰相
长野业正——上州猛虎、上州的黄斑
长宗我部元亲——姬和子、土佐之能人
长阪信政——血枪九郎
德川家康——海道第一弓
渡边守纲——枪之半藏
大宝寺义氏——恶领主
岛津义弘——鬼石曼子
稻井教业——青鬼
大久保长安——天下总代官
岛左近——鬼胜猛
服部半藏——鬼之半藏
丰臣秀次——杀生关白
饭富虎昌——甲山的猛虎
富田重政——越后名人
高阪昌信——逃弹正
古田重然——织部
沟尾茂朝——庄兵卫
鬼小岛弥太郎——鬼小岛
后藤信康——黄后藤
户泽盛安——夜叉九郎
今川义元——东海巨人
金地院崇传——黑衣宰相
九鬼嘉隆——海盗大名
加藤清正——虎加藤
崛尾吉晴——佛茂助
井伊直政——井伊的赤鬼
可儿才藏——竹草之才藏
泷川一益——重炮手
立花道雪——雷之化身、鬼道雪
铃木重秀——杂贺孙市
龙造寺隆信——肥前之熊
马场信房——不死的鬼美浓
名古屋山三郎——日本第一枪
毛利元就——西国之雄
南天坊天海——黑衣宰相
片仓重长——恶鬼
薄田兼相——橙武者
秋山信友——武田军的猛牛
前田利家——枪之又左
森长可——鬼武藏
十河一存——鬼十河
上泉信纲——剑圣、上州第一枪
上衫谦信——越后之龙、军神
松野重元——主马
山中鹿之介——出云之鹿
陶晴贤——西国无双的大将
武田信玄——甲斐之虎
小幡虎盛——鬼虎
新纳忠元——鬼武藏
香西佳清——盲目大将
羽柴秀吉——猴子
原虎胤——美浓夜叉
伊达政宗——独眼龙
真壁氏干——鬼真壁
佐久间盛政——鬼玄蕃
佐久间信盛——撤退佐久间
足利义辉——将军剑圣
正木时茂——枪大膳
最上义光——出羽之骁将
斋藤朝信——越后之钟馗
斋藤道三——蝮蛇
织田信长——尾张大傻瓜、第六天魔王
织田信秀——尾张之虎
真田幸隆——攻弹正
真田昌幸——正后双能之士
真田幸村——日本第一武士
佐竹义重——鬼义重
佐佐成政——北陆孤狼

集体称号:(以下以称号的音序为顺)
八浜七本枪——粟井正晴、岸本惣次郎、国富贞次、小森三郎右卫门、宍甘太郎兵卫、能势赖吉、马场职家

八代十三人众——奥野越前守、高桥骏河守、东织部、东主马、东四郎左卫门尉、东缝殿助、松木左马头、蓑田出云守、蓑田纪伊助、蓑田信浓入道、宫原内记、宫原缝殿助、村山越前守

北条三家老——松田宪秀、大道寺政繁、远山纲景

北条五色备——笠原康胜(白备)、多目周防守(黑备)、富永右卫门尉(青备)、北条纲高(赤备)、北条纲成(黄备)

北条八老——松田宪秀、大道寺政繁、远山纲景、笠原康胜、多目周防守、富永右卫门尉、北条纲高、北条纲成

村上八人众——西条义忠、森村清秀、信田隆生、屋代道斋、盐崎八郎、五加重成、石川高清、高阪范重

大坂城七将星——真田幸村、长宗我部盛亲、木村重成、后藤又兵卫基次、明石全登、毛利胜永、大野治房

大坂七手组头——青木一重、伊东长次、中岛氏种、野野村吉安、速水守久、堀田盛重、真野赖包

德川三杰——本多忠胜、神原康政 、井伊直政

德川四天王——酒井忠次、本多忠胜、神原康政 、井伊直政

德川十六神将——酒井忠次、本多忠胜、神原康政、井伊直政、松平康忠、内藤正成、平岩亲吉、鸟居元忠、大久保忠世、服部半藏、高木清秀、米津常春、渡辺守纲、鸟居忠广、大久保忠佐、蜂屋贞次

岛津四兄弟——岛津三郎左卫门义久、岛津又四郎义弘、岛津又六郎岁久、岛津又七郎家久

大友双璧——立花道雪、高桥绍运

丰臣五大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隆景死后由上杉景胜担任)

丰臣三中老——生驹正亲、堀尾吉晴、中村一氏

丰臣五奉行——浅野长政、石田三成、前田玄以、长束正家、增田长盛

丰后三老——吉冈长增、吉弘监理、臼杵监速

肥前三城七骑——今道纯近、大村纯辰、朝长纯基、朝长纯盛、藤崎纯久、宫原纯房、渡边纯纲(又称为大村家七勇士)

府中三人众——前田利家、佐佐成政、不破光治

锅岛三生——锅岛信生(直茂)、石井生札、下村生运

冈崎五人众——天野贞有、石川忠辅、植村新六、内藤义清、林藤助

海赤雨三将——海北纲亲、赤尾清纲、雨森弥兵卫

黑田双璧——母里太兵卫友信、后藤又兵卫基次

黑田八虎——井上之房、栗山利安、黑田一成、黑田利高、黑田利则、黑田直之、后藤基次、母里友信

黑田二十四将——黑田利隆、黑田利则、黑田直之、栗山利安、堀正俦、益田正亲、母里友信、野村佑胜、野口一成、后藤基次、黑田一成、久野重胜、井上之房、菅正利、小河信章、桐山信行、林直利、吉田长利、村田吉次、竹森次贞、衣笠景延、三宅家义、毛屋武久、原种良

会津四家老——佐世、富田、平田、松本

加藤清正十六将——加藤舆右卫门、加藤右马允、加藤清兵卫、角(右边添一“鸟”字)平次、龙造寺又八、庄林隼人、贵田孙兵卫、吉村吉左卫门、山内甚三郎、九鬼四郎兵卫、天野助左卫门、木村又藏、森本义太夫、斋藤主水、赤星太郎兵卫、饭田觉兵卫

贱岳七本枪——福岛市松正则、加藤虎之助清正、加藤孙六嘉明、肋阪甚内安治、片桐助作且元、平野权平长泰、糟屋右卫门尉武则

立花四天王——由布惟信、十时连贞、安东家忠、高野大膳

六角义贤六宿老——蒲生贤秀、后藤秀胜、近藤贞治、平井定武、三云成持、目贺田纲清

芦名四天王——佐世种常、富田滋実、平田盛范、松本舜辅

利休门三人众——蒲生氏乡、细川忠兴、芝山宗纲(监物)

利休七哲——蒲生氏乡、细川忠兴、高山重友、古田重然、芝山宗纲(监物)、濑田伊繁、牧村利贞

龙造寺四天王——成松信胜、百武贤兼、江里口信常、木下昌直(或円城寺信胤,有争议)

六角两藤——后藤贤丰、进藤贤盛

美浓三人众——安藤守就、稻叶一铁、氏家卜全

美浓四人众——安藤守就、稻叶一铁、氏家卜全、不破光治

毛利两川——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

毛利四武士——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口羽通良、福原贞俊

毛利五奉行——赤川元康、粟屋元亲、桂元忠、国司元相、儿玉就忠

毛利十八将——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口羽通良、福原贞俊、穴户隆家、吉见正赖、天野隆重、桂元澄、儿玉就忠、志道广良、粟屋元秀、赤川元助、熊谷信直、粟谷元亲、国司元相、井上元兼、饭田元亲、渡辺左卫门

那须七骑——芦野氏、伊王野氏、大关氏、大田原氏、千本氏、那须氏、福原氏

尼子新宫党——尼子国久、尼子诚久、尼子丰久、尼子敬久

尼子三杰——熊谷新右卫门、立原久纲、山中鹿之介

尼子七马士——马井汲之助、马饲舍人、马川渡之助、马路走之助、马冢登之助、马山翔右卫门、马木彦右卫门

尼子九牛党——牛井谷右卫门、牛尾幸清、牛冈草之助、牛饲糖右卫门、牛川飞右卫门、牛田源五兵卫、牛田锄右卫门、牛尿踏右卫门、牛引夫兵卫

尼子十旗——赤穴光清、牛尾幸清、大西氏、熊野久家、神西三郎左卫门、诹访部(三刀屋)久扶、马来(真木)氏、松田诚保、三泽为幸、米原纲宽(又称为“尼子十砦”)

尼子十助(介)——秋上伊之助、植田稻叶之助、大谷猪之助、柴桥大力之助、高桥渡之助、寺本生死之助、早川鲇之助、深田泥之助、山中鹿之介、横道兵库之助
尼子十勇士——山中鹿之介、早(今)川鲇之介、薮中荆之介、秋宅庵之介、横道兵库之介、寺元(本)生死之介、尤道理之介、植田早稻(苗)之介、深田泥之介、小仓鼠之介(根据《战国网络》记载)

蒲生十三勇士——赤座隼人、谷崎忠右卫门、上阪左文、生驹弥五左卫门、阪源次郎、安藤将监直重、上阪源之丞、本多三弥正重、横山喜内、林五郎左、上野田主计头、仪俄忠兵卫、后藤喜三郎高治

浅井四翼——矶野员昌、大野木国重、野村定元、三田村休俊

清洲三奉行——织田信秀、织田因幡守、织田藤左卫门

谦信双璧——柿崎景家、甘糟(粕)景持

三岛村上水军——能岛(村上武吉)、来岛(来岛通康→来岛通总)、因岛(村上吉充)

三国司——伊势北田氏、土佐一条氏、飞弹姊小路氏

三河三奉行——天野康景、高力清长、本多重次

三好三人众——三好长逸、三好政康、岩成友通

摄津三守护——池田胜正、伊丹亲兴、和田惟政

山名四天王——田结庄是义、太田垣辉信、垣屋续成、八木丰信

三山城——竹腰正信、直江兼续、横山长知

上田七本枪——朝仓藤十郎宣政、斋藤久右卫门利信、镇目半次郎惟明、什左次右卫门久正、户田半平光正、中山助六郎照守、小野次郎右卫门忠明

矢中七骑——秋山逢殿助、大泽备后、栗原内记、长嶋因幡、福岛嘉兵卫、真下下野、松本九郎兵卫(又称“和田七骑”)

筒井左右近——岛胜猛(左近)、松仓重信(右近)

桐生七骑——芥川能登、荒莳式部、小曾根筑后、高草木筑前、东宫民部、松岛淡路、松岛式部

田山七武士——伊丹总坚、长续连、温井总贞、游佐续光、游佐宗円、平总知、三宅总广

天下三秀——明智光秀、羽柴秀吉、松永久秀

天下七兄弟——稻叶正成、可儿才藏、辻小作、谷卫友、中黑道随、丹羽山城、渡边勘兵卫

土佐七雄——长宗我部、香宗我部、吉良、本山、安芸、津野、大平

武田三弹正——高阪昌信(逃弹正)、真田幸隆(攻弹正)、保科正俊(枪弹正)

武田四名臣——马场信房、内藤昌丰、高阪昌信、山县昌景

武田二十四将——武田胜赖、武田信繁、武田信廉、穴山信君、高坂昌信、马场信房、真田幸隆、原虎胤、内藤昌丰、原昌胤、秋山信友、板垣信方、山本勘助、三枝守友、小幡虎盛、真田昌幸、饭富虎昌、横田高松、山县昌景、土屋昌次、多田满赖、甘利虎泰、小山田信茂、小幡昌盛

武藏四家——成田氏、玉井氏、奈良氏、别府氏

武藏七党——猪俣党、私市党、儿玉党、丹党、西党、村山党、横山党

小豆坂七本枪——织田孙三郎信光、织田造酒丞信房、佐佐孙介胜重、佐佐隼人正政次、冈田助左卫门重善、下方左近贞清、中野又兵卫一安

蟹江七本枪——阿(安)部忠政、大久保甚四郎忠员、大久保治右卫门忠佐、大久保新八郎忠俊(利)、大久保新十郎忠世、杉浦八郎五郎镇贞、杉浦物左卫门镇荣

西美浓十八将——相场国信、衣斐光兼、揖斐光亲、岩手道高、轻海光显、国枝正则、郡家光春、小柿长秀、小弹正国家、高桥治平、竹越守久、竹中半兵卫重治、所信国、林道政、船木义久、松山正定、八居国清、山岸光信

信浓的四大将——木曾义昌、村上义清、小笠原忠实、诹访赖忠

小倭七人众——稻垣氏、臼木氏、冈村氏、小泉氏、堀山氏、满贺野氏、吉悬氏

新阴流四天王——丸目藏人佐长惠、柳生但马守宗严、穴泽净贤、匹田文五郎

一乘谷四奉行——朝仓景连、前波景定、小泉长利、河合吉统

伊贺上忍三家——服部家(服部保长,即服部半藏正成之父)、藤林家(藤林长门守保丰)、百地家(百地丹波守)

越后十七将——甘糟(粕)近江守景持、荒川伊豆守、饭盛摄津守、宇佐美定行(盈?)、鬼小岛弥太郎、柿崎景家、唐崎左马之介、斋藤朝信、田(右边添一“鸟”字)山周防守、神藤出羽守、高梨政赖、直江兼续、直江景纲、永井丹波守、本庄繁长、毛利上总介、桃井赞岐守

宇喜多三老——长船贞亲、冈利胜、户川秀安

姊川七本枪——渡边金大夫、门奈左近右卫门、伊达舆兵卫、伏木久内、中山是非之助、吉原又兵卫、林平六

最上八盾——天童氏、饭田氏、尾花泽氏、盾冈氏、长静氏、成生氏、延泽氏、六田氏

斋藤六人众——安藤守就、氏家卜全、竹越尚光、长井卫安、日根野弘就、日比野清美

真田十勇士——根津甚八、三好清海、海野六郎、三好伊三、览十藏、雾隐才藏、猿飞佐助、望月六郎、穴山小助、由利镰之助

织田双璧——明智光秀、羽柴秀吉

织田四天王——柴田胜家、羽柴秀吉、明智光秀、泷川一益

织田四家老——羽柴秀吉、丹羽长秀、柴田胜家、佐久间信盛(歌谣分别称之为:木棉藤吉,米五郎左,勇敢柴田,倚重佐久间)

织田五奉行——菅谷长赖、长谷川秀一、福富秀胜、堀秀政、矢部家定

阅读全文

与创造村上义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