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元代发明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 A 锡活字 B 铅活字 C 铜活字 D 铁活字
嗯,这个题选c鄂西签字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
『贰』 是毕升还是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专中国的毕升(970年—1051年)发明的属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南京、无锡、苏州等地得到较多的应用。
『叁』 到了元朝,活字印刷术在哪些方面有了改进
元代的姚枢(1201~1278)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杨古用活字版印书,印成了朱熹的《小学》和《近思录》,以及吕祖谦的《东莱经史论说》等书。不过杨古造泥活字是用毕升以后宋人改进的技术,并不是毕升原有技术。
后来,元代著名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后来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
『肆』 元代发明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 A 锡活字 B 铅活字 C 铜活字 D 铁活
锡活字印刷,铜活字印刷,铅活字印刷都是活字印刷,是一种印刷方式,不过是字的材质不一样,铜活字比较耐用成本最高,其次是铅活字,所以是最常用的一种,锡活字成本低但是损耗大些,但是现在这些已经是淘汰的印刷工艺啦,应该没有人再用啦。
『伍』 元朝最早的活字印刷术用的是什么活字
元朝最早的活字印刷术用的是泥制和木制的活字。
『陆』 元朝的发明有哪些
元朝的发明创造:
彩色套印。一九四一年,我国发现了一部元朝至元六年(公元一三四零年)刻印的《金刚经》。这部《金刚经》是两色套印的。这是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木刻彩色套印本。它比欧洲第一本带色印的《梅周兹圣诗篇》要早一百十七年。
木活字转轮排字盘。元朝科学家王祯发明了活字转轮排字盘,活字印刷才得到迅速发展。并于1298年用木活字排印《旌德县志》;其《造活字印书法》(附于《农书》书末)是最早的系统地叙述活字排版印刷术的科技文献。 此前,捡字和排字时间太长一直是阻碍活字印刷术推广的障碍之一。
这位王祯还写了《农书》。这是一部植物和农业网络全书。全书约有13多万字与300多幅图画,全文分为《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大部分。 《农桑通诀》包括对农、林、牧、副、渔及水利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论述,提出“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这一重要的农耕思想。《百谷谱》对各种农作物的品种、特性、栽培、种植、收获、贮藏和利用等知识加以介绍,尤其是王祯将农作物分为谷、蔬、果、杂等6大类,而对物种进行科学分类,对于植物性状进行描述,不但此前书籍不曾有过,西方也要到18世纪才由林奈构想出定义生物属种的原则,并创造出统一的生物命名系统。而《农器图谱》则是《农书》的重点部分,该部分就田制、仓廪、舟车、灌溉、蚕桑、织纤、麻芒等20门类,详细介绍了257种农业机械,而且配绘图谱306幅并加以文字说明,其价值超过以往所有农业机械书籍。
火铳。宋朝发明用竹管做的“突火枪”。但是发射一两次后就不能再使用。而且射程不远,又容易炸膛。元朝制出了大型的金属管形火器“火铳”。这才使火药枪进入实用阶段。
《授时历》。元朝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郭守敬制定。于1280年(至元十七年)颁布通行。《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回归年,现代测定的一回归年为365.2419日,两者相差只有26秒。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格里高利历)也采用365.2425日为一年,但它于1582年才颁行,较《授时历》的颁行,已晚了300年。《授时历》共施行了364年,是我国古代最精密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郭守敬还设计、制造了简仪、仰仪和圭表等天文仪器,比丹麦人第谷的同样的仪器要早300年。同?r,他主张以实际观测为依据,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天文监测网。另外,郭守敬还设计、制造了大型计时仪器――七灯漏(大明殿灯漏),该仪器是反映中国古代计时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的代表作。
棉纺技术的革新。黄道婆发明了新的扦、弹、纺、织工具(如搅车、椎弓、三锭脚踏纺车等),提高了纺纱效率。在织造方面,她用错纱、配色、综线、花工艺技术,织制出有名的乌泥泾被。中国的棉纺织品从此成为出口大宗,直到西方工业革命时期才被西方机织布打败。
地球仪。元朝天文学家札马剌丁自己制作的天文仪器有多环仪、方位仪、斜纬仪、平纬仪、天球仪、地球仪,观象仪等七种。这些仪器,当时在世界上是罕见的。研究科学史的英国李约瑟博士在谈及地球仪时说:“除公元前2世纪马洛斯的克拉特斯古地球仪(已失传)外,没有比马廷?贝海姆1492年的纪录更早的人。”可是札马剌丁的地球仪却诞生于1267年,比马廷?贝海姆的记录整整早了225年! 札马剌丁的地球仪是球状的,体现了寰球这一科学概念与设想。这无疑对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观念进行了勇敢的否定,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数学成就。1280年,元代数学家及天文学家王恂与郭守敬等制订《授时历》时,不但列出了三次内插公式(“招差法”),还使用“垛垒、招差、勾股、弧矢之法”进行缜密计算,其中将穆斯林发明的弧三角法应用于割圆术获得“弧矢割圆术”(即球面直角三角形解法)最为称奇。1303年,《四元玉鉴》问世。其作者数学家朱世杰将“天元术”推广为“四元术”(四元高次联立方程),并提出“消元”的解法;欧洲则在1775年由法国人别朱提出同样解法。朱世杰的另一项成就是对各有限项级数求和问题的研究,而且在此基础上得到高次差的内插公式;在欧洲1670年英国人格里高利、1676-1678年牛顿才提出内插法的一般公式。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制度,提倡理学,鄙薄数学,因此建立在筹算基础上的中国古代数学便衰落了。
『柒』 元代是谁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
你好,元代是(毕升)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
也就是元代的农学家王祯。
『捌』 元代,谁发明了什么,使拣字更省时、省力,更加方便
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方法既简单灵活,又方便轻巧.其制作程序为:先用胶泥内做成一容个个规格统一的单字,用火烧硬,使其成为胶泥活字,然后把它们分类放在木格里,一般常用字备用几个至几十个,以备排版之需.排版时,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一个个从备用的木格里拣出来,排进框内,排满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烤.等药剂稍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待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时,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敷上纸,加上一定压力,就行了.印完后,再用火把药剂烤化,轻轻一抖,胶泥活字便从铁板上脱落下来,下次又可再用.
就是把字刻在胶泥上,用的时候一块块的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