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发觉创造

发觉创造

发布时间:2021-09-09 17:59:34

创造组词有哪些

创造,来读[chuàng zào],组词有:自创造方法、创造力、 创造纪录、创造环境。

1、创造方法,意思是:进行发明和创造时的技巧和手段。

2、创造力,意思是:进行创造和发明的能力。

3、创造纪录,意思是:做出了新成绩,打破了以往的记录。

4、创造环境,意思是:能够激发人们去进行创造的社会环境。

(1)发觉创造扩展阅读:

创造,读[chuàng zào]。意思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1、发明;制造前所未有的事物。

例如,秦牧在《青春的火焰》中写道:“有人用水稻和高粱杂交,创造了平均每穗三百粒的记录。”

2、制造;建造。

闻一多所作的诗《红烛》里提到:“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3、犹创作。谓撰写文章或创作文艺作品。

例如:鲁迅的《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小说世界>》写道:“新的年青的文学家的第一件事是创造或介绍,蝇飞鸟乱,可以什么都不理。”

⑵ 列表简述创新,创造,发现,发明的定义和区别

创新是以前没有的新发明
创造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提升以更实用
发现是指东西一直在现在被找到或者知道
发明是原来没有,通过自己的想法将物品构建出来

⑶ 为什么:上帝从创造中发现自己

人对自身有优越感,也有挫败感,基本上,人认为自身是优秀的,而创造人的神得此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人们发现世界是美丽而丰富的,所以上帝创造出美好的世界,是如此让人敬畏与赞誉。
上帝从创造中发现自己,如同人类发明了蒸汽机,促使了文明的进程,使得人们得以认识自身的力量。而工业革命之后的文明世界,也给人们带来诸多烦恼和危机,所以既发现了优点也发现自身的缺点,这就是认识自身的有利条件。我认为,上帝和人是化等号的,既是生命是一样的,在生存中认识自身。

⑷ 创造是什么

创造的意思:首先想出或做出(前所未有的事物)。

【词语】:版创造

【拼音】:chuàng zào

一、创造基本释权义:

首先想出或做出(前所未有的事物)。

二、创造引证解释:

发明;制造前所未有的事物。

秦牧 《青春的火焰》:"有人用水稻和高粱杂交,创造了平均每穗三百粒的记录。"

三、创造用法示例:

1、机会是自己创造的,而不能一味的等待别人的赐予。

2、生活里没有奇迹,大部分的时候奇迹是你自己创造的。

(4)发觉创造扩展阅读

创造近义词:独创、创设

一、独创

【词语】:独创

【拼音】:dú chuàng

【释义】:独自制造,也指独特的创造。

示例:

1、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2、即使你很成功地模仿了一个有天才的人,你也缺乏他的独创精神。

二、创设

【词语】:创设

【拼音】:chuàng shè

【释义】:开始建立等。

示例:

1、仅在南航权证的创设上,券商就获得了高达150亿元的收益。

2、从课堂的教学情景创设,到社会的教学情景创设,都环绕着充分认识应用材料的主题,使学生主动地了解材料、分析材料、应用材料。

⑸ 发明和发现是什么意思

发明、是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

发现、是人类对于自我的内在、具体性的自然及其整体的认识或再创造。

发明

词解:创造(新的事物或方法);创造性地发挥;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某一种或几种自然元素或物质的组合。发明不仅要提供前所未有的东西,而且要提供比以往技术更为先进的东西,即在原理、结构。

特别是功能效益上优于现有技术。发明总是既有继承又有创造,在一般情况下大都有先进性。发明必须是有应用价值的创新,它有明确的目的性,有新颖的和先进的实用性。

发明方案既要反映外部事物的属性、结构和规律,又体现自身的需要。发明者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前,已在观念中按功能要求预构所设计的对象,并在发明过程中不断地按优化的功能目标来完其方案。

发现

基本解释:第一次看到或知道。发现某种不认识的动物的足迹。找到[一个物件]。由于对一个目标的研究或经验而找到。



(5)发觉创造扩展阅读:

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

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⑹ 关于鼓励大胆发现·探索·创造的名言名句及诗句

1.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卡尔·波普尔

2.“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中国)

3.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坏力的特质或机器,以至于战争将会因此而永远变为不可能的事情。---诺贝尔(瑞典)

4.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英国)

5.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牛顿(英国)

6.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狄德罗(法国)

7.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爱因斯坦(美国)

8.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波兰)

9.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个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牛顿(英国)

10.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中国)

11.一个科学家应该考虑到后世的评论,不必考虑当时的辱骂或称赞。---巴斯德 (法国)

12.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他人服务。---富兰克林(美国)
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 托尔斯泰

学习和钻研,要注意两个不连良,一个是“营养不良”,没有一定的文史基础,没有科学理论上的准备,没有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搞出来的东西,不是面黄肌瘦,就是畸形发展;二是“消化不良”,对于书本知识,无论古人今人或某个权威的学说,要深入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叶,浅尝辄止。 马寅初(现代学者教育家)转引自年月日《北京晚报》

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 陶行知

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对真正的教育和对人们的幸福来说,二者同样的有益和必要。 车尔尼雪夫斯基

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 雨果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爱因斯坦

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我的成功……最主要的是:爱科学——在长期思索任何问题上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 达尔文

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如果没有系统的知识的帮助,先天的才能是无力的。直观能解决很多事,但不是一切。天才和科学结合后才能得到最高的成功。 斯宾塞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多样化会使人的观点新鲜,而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钝。 贝弗里奇

科学不是可以不劳而获的,诚然,在科学上除了汗流满面是没有其他获得成功的方法的;热情也罢,幻想也罢,以整个身心去渴望也罢,都不能代替劳动。 赫尔岑

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贝弗里奇

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我的成功……最主要的是:爱科学作者:在长期思索任何问题上的无限耐心作者: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作者: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 达尔文

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的其他条件。 贝弗里奇

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我的成功……最主要的是:爱科学在长期思索任何问题上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 达尔文

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的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历史上,中外许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这些“座右铭”永远值得我们这跨世纪的一代人学习。

世界著名传染病学家巴斯德的座右铭——意志、工作、等待,是成功的金字塔的基石。

近代电磁学的奠基者法拉第的座右铭——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会成功。

加拿大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班廷的座右铭——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中。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思考一切。

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座右铭——谁要干白纸上写黑字这一行,别人说他笨拙,就不应该惊讶或者动气。

法国著名作家左拉的座右铭——没有一天不写一行。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座右铭——切勿飘飘然。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座右铭——早。

中国现代无产阶级文学家、军事家叶挺的座右铭——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中国现代杰出画家徐悲鸿的座右铭——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的座右铭——恒、恬、诚、勇。

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座右铭——见面少叙寒暄话,多把艺术谈几声。

中国当代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的座右铭——一丝不苟。

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苏步青的座右铭——今天能作完的事,决不拖到明天。

中国当代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的座右铭——勤能补拙,勤俭立业。

(马志国 《中国中学生报》第1008期) 名人座右铭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多样化会使人观点新鲜,而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蠢。 贝弗里奇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达尔文

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的其它条件。 贝弗里奇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多样化会使人观点新鲜,而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蠢。 贝弗里奇

一个研究人员可以居陋巷,吃粗饭,穿破衣,可以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但是只要他有时间,他就可以坚持致力于科学研究。一旦剥夺了他的自由时间,他就完全毁了,再不能为知识作贡献。 坎农

没有思想自由,就没有科学,没有真理。 勒南

科学给青年以营养,给老人以慰藉;她让幸福的生活锦上添花,她在你不幸的时刻保护着你。 罗蒙诺索夫

科学不但能“给青年人以知识,给老年人以快乐”,还能使人惯于劳动和追求真理,能为人民创造真正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能创造出没有它就不能获得的东西。 门捷列夫

科学,给青年以养料,给老人以慰藉;她让幸福的生活锦上添花,她在不幸的时刻保护着你。 罗蒙诺索夫

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的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 贝弗里奇

我想,人有两个肩膀,应该同时发挥作用,我要用一个肩挑着送货上门的担子,把科学知识和科学工具送到工人师傅手里;另一个肩膀可以作人梯,让青年们踏着攀登科学的更高一层山峰。 华罗庚

自尊心、幻想、情思的早熟和智能的呆滞,再加上必然的后果。懒散,这些就是祸根。科学,劳动,实际工作。才能够使我们病态的,浪荡的青年清醒过来。 冈察洛夫

科学,劳动,实际工作??才能够使我们病态的,放荡的青年清醒过来。 冈察洛夫

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 贝弗里奇

科学不能或者不愿影响到自己民族以外,是不配称作科学的。 普朗克

当喉咙发干时,会有连大海也可也一饮而尽的气概——这便是信仰;一等到喝时,至多只能喝两杯——这才是科学。 契诃夫

想喝水时,仿佛能喝下整个海洋似的——这是信仰;等到真的喝起来,一共也只能喝两杯罢了——这是科学。 契柯夫

想喝水时,仿佛能喝下整个海洋似的这是--信仰;等到真的喝起来,一共也只能喝两杯罢了--这是科学。 契柯夫

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我的成功……最主要的是:爱科学——在长期思索任何问题上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 达尔文

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我的成功……最主要的是:爱科学在长期思索任何问题上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 达尔文

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科学家是属于国家的。 巴斯德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巴甫洛夫

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他自己的国家。 巴斯德

在学习中,在劳动中,在科学中,在为人民的忘我服务中,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 捷连斯基

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的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 贝弗里奇

学习和钻研,要注意两个不连良,一个是“营养不良”,没有一定的文史基础,没有科学理论上的准备,没有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搞出来的东西,不是面黄肌瘦,就是畸形发展;二是“消化不良”,对于书本知识,无论古人今人或某个权威的学说,要深入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叶,浅尝辄止。 马寅初(现代学者教育家)转引自年月日《北京晚报》

⑺ 发明创造的事例

1、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因为他有电灯、留声机、电影和蓄电池等一千多种发明成果,所以人们称他为“发明大王”、“魔术师”。

爱迪生最大的功绩是发明了电灯,然而在他的发明创造中,最引起当时社会震惊的,莫过于留声机了。在1877年秋天,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轰动了整个纽约,各家报馆的新闻记者。

像潮水般地涌来报道这一特大新闻。这一发明一经传出,激起当时社会急速而巨大的狂热达数月之久,铁路特开专车前去参观,许多人开始不相信这个发明。

疑心他是先在里面藏了个什么会说话的东西骗人的,有个教堂的主教用最高速度对着收音盘背诵《圣经》中的一串专门名词。

当这些名词一字不漏的从机器中重复出来时,人们才相信这东西确实不是虚假的,并且齐声称奇,报纸把留声机称之为19世纪的奇迹。

2、电话的发明

贝尔,就是发明电话的人。他1847年生于英国,年轻时跟父亲从事聋哑人的教学工作,曾想制造一种让聋哑人用眼睛看到声音的机器。

1873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的贝尔,开始研究在同一线路上传送许多电报的装置——多工电报,并萌发了利用电流把人的说话声传向远方的念头。

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人能如同应对面的交谈。于是,贝尔开始了电话的研究。那是1875年6月2日,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试验多工电报机,一个偶然发生的事故启发了贝尔。

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有一个弹簧粘到磁铁上了,华生拉开弹簧时,弹簧发生了振动。与此同时,贝尔惊奇地发现自己房间里电报机上的弹簧颤动起来,还发出了声音。

是电流把振动从一个房间传到另一个房间。贝尔的思路顿时大开,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对着一块铁片说话,声音将引起铁片振动;若在铁片后面放上一块电磁铁的话。

铁片的振动势必在电磁铁线圈中产生时大时小的电流。这个波动电流沿电线传向远处,远处的类似装置上不就会发生同样的振动,发出同样的声音吗?

这样声音就沿电线传到远方去了。这不就是梦寐以求的电话吗!贝尔和华生按新的设想制成了电话机。在一次实验中,一滴硫酸溅到贝尔的腿上。

疼得他直叫喊:“华生先生,我需要你,请到我那里来!”这句话由电话机经电线传到华生的耳朵里,电话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贝尔成为电话发明的专利人。

3、罗兰·希尔发明邮票的故事

人类社会的发展,决定了人类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在地球上长期存活下去的。人类需要帮忙,人类需要交流,信息传递成了人类生存必需的基本活动之一。

最初是打手势,之后发明了语言,用马拉松式的长跑传递口信。再以后发明了文字,开始书信传递,于是有了古代邮驿。当时的邮资是按邮件运递路程和信件纸张数量逐件计算的。

即“递进邮资制”,收费的标准也很高。如果遇到江河泛滥、桥梁坍塌,信件就得多走几百公里。总计下来,邮资高得吓人。如此昂贵的邮资,是平民百姓望而生畏。

他们把寄信看成一件奢侈的事情。19世纪30年代是改革的黄金年代,改革造就了一代英雄。罗兰·希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在世界邮政史上树起了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

罗兰·希尔经过多年的调查主张大幅度降低邮费,实行邮件不分远近、一律收费1便士的均一邮资。他还提出使用“印刷精美的邮政用品”来预先支付邮资。这种纸的大小与邮资图样大小相仿。

背面涂上一层薄胶,人们只要沾湿背胶就能够将其贴在信件上,这就是罗兰·希尔关于邮票的最初创意。为此,罗兰·希尔上书政府,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推荐。

1839年8月17日,维多利亚女王批准了这个议案,决定英国自1840年1月10日起实行1便士均一邮资法。罗兰·希尔也被女王任命负责邮政改革工作。为了把创意中的1便士邮票变成现实。

罗兰·希尔要求就应使用具有防伪性能并能在公众中取得信誉的图案作为邮票的图案。于是采用了威廉·怀恩创作的维多利亚女王的侧面头像,这样既显示了发行邮票的权威性。

又透过邮票宣传了英国,宣传了女王。邮票采用黑色油墨印刷,1840年4月15日,最后印出了世界上第一批邮票——黑便士邮票。

4、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

中国的历史上,除了文人雅士、帝王将相,也有很多的科学家,张衡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个。张衡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他最有名的发明就是“地动仪”了。

那个时期,经常发生地震。有时候一年好几次。发生一次大地震,就会给老百姓和国家带来很多的伤害。当时的皇上和老百姓都把地震看作是不吉利的征兆,认为是鬼神造成的。

张衡却不信神邪,他对记录下来的地震现象经过细心的考察和试验,发明了一个能测出地震的仪器,叫做“地动仪”。地动仪是用青铜制造的,形状像一个酒坛,四围铸着八条龙。

龙头伸向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含着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了一只张着大嘴的蛤蟆。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来,把铜球吐出。

铜球掉在蛤蟆的嘴里,发出响亮的声音,就告诉人们那边发生地震啦。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地动仪正对着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来,吐出了铜球,这是报告西部发生了地震呀。

但是,那天洛阳一点地震的迹象也没有,更没有听说附近有什么发生了地震。于是,朝庭上下都议论纷纷,说张衡的地动仪是骗人的玩意儿。

过了没几天,有人骑着快马来向朝廷报告,离洛阳一千多里的金城、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连山都有崩塌下来的。大伙儿这才真正的信服了。

5、避雷针的发明

1752年,46岁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用绸子做了一个风筝,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天气里用麻线把风筝放上天空。麻线下端系了一把金属钥匙,当雨水把麻线浇湿以后就变成了导电体。

这时,他把手靠近钥匙,突然看到电火花在钥匙和手指之间跳过,同时,手指感到一阵刺痛。这个实验证明了天空中打雷实际上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放电现象。

由此,使富兰克林想到,如果在高大的建筑物上装一根金属导线,导线下端接地,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就可避免建筑物遭到雷击的危险。这就导致了避雷针的发明。

由于避雷针的发明,人类生活的世界就多了几分安全。关于避雷针的发明,似乎是一个偶然事件。一个巧合提醒了一位伟人突发奇想,导致了发明和创造。

⑻ 怎样发觉潜在的用户需求或创造需求

现有的产品提供一个反馈端口
如果你现在产品已经有足够的使用量
用户开始抱怨的时候需求就出来了 所谓的创新不过是把原先的一些功能改善的更为便利而已

⑼ 发明 发现 发觉 美丽 优美分别是什么意思

发明 利用自然规律在技术应用上作出的创造和革新,而不仅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新认识。

发现 经过人的感官看到或感觉到以前没有感觉到的事物或规律。
发觉 觉察
美丽 指好看、漂亮。即在形式、比例、布局、风度、颜色或声音上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使各种感官极为愉悦。
优美 也称阴柔之美、秀美。优美以感性和谐为主,审美意蕴、情感力度柔和平稳,具有小巧、平静、舒缓、圆畅、单纯等表现形式。优美有着直观愉悦的感性特点。

阅读全文

与发觉创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