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政治经济学论述题:论述劳动创造价值
【弗克思维】鞠强:劳动创造价值?大错特错!
2014-05-13弗克科技
劳动创造价值?大错特错!
(鞠强教授口述,学术秘书整理)
“劳动创造财富”,是剩余价值论的核心思想,换成“老马”(写全称可能会被和蟹掉)的学术语言:就是劳动创造价值。
上述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大凡学过西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这个结论是极其荒缪的,这个论断恶化了劳资关系,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形成了社会总体利益是零和游戏的斗争观念,为政府过度干预市场提供了理论依据,歪曲了企业家形象,是建国前30年经济停止的理论祸根之一。
正确的表述是:
劳动可能创造财富,劳动也可能损坏财富。
老马创造剩余价值论的时候,经济还很落后,因此他没考虑到劳动与社会需求结合的问题,如果劳动没有和社会需求高度结合,实质是毁坏财富。
老马认为财富(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社会平均劳动时间,这是错的!
比如:有两家食品公司,分别叫甲公司与乙公司,各有一千工人。
甲公司员工努力工作一年,由于产品方向选择恰好跟社会需求高度结合,结果产品畅销,甲公司赚了500万利润!由于甲公司的存在,使得社会需求满足程度更高了,社会更加幸福了,因此甲公司是创造了财富。
乙公司同样辛苦努力干了一年,由于老板对需求判断错误,大家都不爱吃他的食品,结果库存如山、霉变发烂,公司亏损2000万,实际上这家公司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浪费了许多的面粉、牛奶、白糖、食油、电力、设备等等,对整个社会而言,他是在损坏财富。
乙公司1000员工,虽然很辛苦,动机也是还的,但实质上在危害社会(虽然这个结论从感情上很难接受)。
我们把上述两个公司换成女性服装厂、餐饮公司、化妆品、日用品、饮料业、电器业、家具业……分析的结果都是一样的,符合需求方向的劳动才是创造财富,偏离社会需求方向的劳动是损坏财富。(请关注鞠强微信公众平台:juqiang01)
所以“劳动创造财富”这句话是错的,应该改为:
符合社会需求的劳动才创造财富,偏离社会需求的劳动损害财富。
大凡管过企业的人都知道:判断社会需求是件非常难办的事,社会需求具有多变性、难预测性、变化快的特点。
老板们为了追踪社会需求,经常是焦头烂额、彻夜难眠,而且要冒巨大的风险。因为需求方向判断错误倾家荡产的人比比皆是,就是跨国公司新产品开发成功率也只有14%。
因为紧贴社会需求的劳动才创造财富,而需求判断是老板们的事,特别是战略需求判断,所以应该说是老板和雇员共同创造了财富。
老马的观点非常原始,主要是从农民的眼光观察的,只要种了地,肯定会创造财富的,那时物质短缺,粮食是不够的,现在不同的,西方胡乱种地导致亏本累累破产的比比皆是。
按照老马的观点:企业有利润,自然是工人创造的,企业亏本了,这与工人无关,算是资本家的!
剩余价值论的科学性很成问题,老马自己也说过学术是有阶级性的,通俗的说:做学问的人就是编谎言,剩余价值论果然是个谎言!
另外再举个例子:假如有甲乙两公司,都是生产空调的,款式与功能都紧贴社会需求。
甲公司由于管理方法得当,每台空调成本很低,是500元,年底利润1000万。
乙公司由于管理方法不当,每台空调成本很高,是700元,更加费钢材、朔料、电力、设备,年底利润亏了2000万。
显然甲公司是在创造财富,乙公司是在损害财富,甲公司管理劳动的质量比乙公司管理劳动的质量高。(请关注鞠强微信公众平台:juqiang01)
所以“劳动创造财富”这句话又要改成:
符合社会需求的而且管理方法得当的劳动才创造社会财富,偏离社会需求管理方法不当的劳动损害社会财富。
如果从学术角度仔细研究下去,“劳动创造财富”是大错特错的,前面要加许许多多的定语才对给予限制才对,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劳动创造财富的学术用词就是:商品的价值由凝结在商品中的平均一般劳动时间决定,这就为政府管制商品价格提供了依据。
假如有几千人困在沙漠里,口渴无比、生命垂危,商家闻风而动,弄了几辆卡车奔波几百公里送水过去,商家准备把平时卖1块钱的水变成20块钱。其实运输成本才每瓶增加了1毛钱。
按照老马的观点,对口渴生命垂危的人一瓶水的价值和对我们平常人的价值是一样的,因为商品的价值由凝结在商品中的平均一般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政府立马派出警察,宣布进沙漠的水价格进行管制,或者宣称为了穷人的利益,或者宣称为了公平,每瓶水必须按照凝结在其中的平均一般劳动时间定价,结果导致没人或者很少人进沙漠送水了。
各位同学你们一定判断的出来:政府管制价格后比管制价格前死的人更多了
上面这个例当然是模型化的,是为了说明问题而简化的,但这种政府对价格进行管制导致大量人口死亡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国新朝的王莽、古代的罗马、斯大林时代的大饥荒
Ⅱ 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是由什么劳动创造的抽象劳动吗请赐教
是抽象劳动。
政治经济学里,价值的定义: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内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容力的耗费(抽象劳动)。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根据劳动的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成为商品,其自身的价值当然就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
(2)创造价值的劳动成本扩展阅读: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抽象劳动不等于价值,抽象劳动只有凝结到商品中才能形成价值。
具体劳动(又称为有用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在价值中不包括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需要注意的是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抽象劳动不等于价值,抽象劳动只有凝结到商品中才能形成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抽象劳动
Ⅲ 为什么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自身的
一种:因为你在劳动时,耗掉了体力脑力,也耗费你的时间。而体力脑力不是无偿的,需要时刻用钱来补充恢复,时间也不是无偿的(机会成本)。
另一种:劳动是否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谁也不知道,但是要是劳动小于其“价值”,即劳动了反而要吃亏又耗费时间,是你还会去劳动吗?所以可以知道劳动是有好处的有利益的,劳动后的效用有着比劳动更大。
如何估算劳动的价值,也就是劳动力值多少钱。这个好多书上都有各类形式的估算(从中就知道这估算是很困难的,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在现实生活里,一般用工资来衡,虽然这不太合理。
Ⅳ 为什么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
相同时间创造价值量相等是指无差别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是有差别劳动,在相同时间内创造价值量就不相等了。完成复杂劳动需要多读书、多积累经验,这些活动导致复杂劳动的成本比简单劳动要高,所以相同时间复杂劳动创造价值大于简单劳动才能使价值交换等价平衡地持续进行。
Ⅳ 如何看待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成本是在短期内最容易被加以控制的,与设备、基础设施、原材料等相比,工资水平、雇佣人数可以非常迅速地加以调整,也正因为其容易,所以降低工资水平和工资支出对很多企业便成为最简单的降低成本的首选措施,而且其降低成本的努力也往往止于此。但是,劳动力成本并不简单地等于企业所支付的劳动力工资水平,工资水平只是劳动力成本所包含的一个因素,还要考虑现有劳动力的产出水平。以一家制造企业为例,其劳动力工资水平高出同行约12%,但是其劳动力产出则高出同行约46%,相对于如此高的劳动生产率,只多支付了12%的工资,实际上这部分高出的工资水平,起到了降低该企业的总体劳动力成本低作用。所以,劳动力成本的概念,并非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工资支出绝对值,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与企业为获得期望绩效成果所支付的投入和实际产出密切相关,如果要对此部分成本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决策,至少应当以一种综合的视角来考虑问题,而不是仅仅从一个角度入手。
劳动力成本,对于企业的业绩影响是否真的如此巨大?换而言之,我们所自豪的后发优势(低廉的劳动力),是否真得为中国队企业带来了真正的竞争优势?至少目前看来,并没有足够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个。廉价的劳动力,更多的意义是为中国企业赢得了某些产业的进入机会,在这些产业中(往往以加工、制造为主),直接的劳动力成本在整个创造价值的环节中所占比例极小,在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也同样很微薄,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看,都很难看出这种“优势”能够带来什么样光明的前景。如此低微的企业和个人所得,几乎很难保证对于未来所进行的必要投资,缺少这样的投资,就无法获得未来竞争的必备能力和资源。一段时间的低劳动力工资水平策略,是为了保证获得发展的时间,而倘若无法在高价买入的这段时间内形成有效的积累和优势,那么就只会沿着下滑的曲线进一步坠落。劳动力成本并非企业成功的必然条件,企业的成功从来不会依赖某一单个要素的成功,只可能是诸多要素综合协调的成功。
Ⅵ 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可以举例说明吗
劳动者付出劳动只有被社会承认,才有价值。你在工厂劳动你的产品就能被消费者认可,这就是你的价值。
Ⅶ 劳动为什么能创造出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如何估算劳动的价值
一种:因为你在劳动时,耗掉了体力脑力,也耗费你的时间。而体力脑力不是无偿的,需要时刻用钱来补充恢复,时间也不是无偿的(机会成本)。另一种:劳动是否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谁也不知道,但是要是劳动小于其“价值”,即劳动了反而要吃亏又耗费时间,是你还会去劳动吗?所以可以知道劳动是有好处的有利益的,劳动后的效用有着比劳动更大。如何估算劳动的价值,也就是劳动力值多少钱。这个好多书上都有各类形式的估算(从中就知道这估算是很困难的,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在现实生活里,一般用工资来衡,虽然这不太合理。
Ⅷ 劳动创造价值和劳动力创造价值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
不一样
劳动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可以说是人力成本劳版动力价值是企业方支付权给劳动者的报酬,它与劳动力价格非常近似
通常情况下,劳动价值会大于劳动力价格,如果可能,老板都会拿这个差价,但在其它地方(比如售价与购进价格差额等)也同样是企业追逐利润的关注点
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广义上说,剩余价值会大于劳动价值与劳动力价格的差额
Ⅸ 劳动价值与劳动力价值二者的区别
劳动价值与劳动力价值有3点不同:
一、两者的实质不同:
1、劳动价值的实质:劳动是价值的实体和内在尺度,但是它本身没有价值。劳动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卖,无论如何必须在出卖以前就已存在。但是,工人如果能使他的劳动独立存在,出卖的就是商品,而不是劳动。
2、劳动力价值的实质:劳动力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用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二、两者的分类不同:
1、劳动价值的分类:在资产阶级社会的层面上,工人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表现为对一定量劳动支付的一定量货币。在这里,人们说劳动的价值,并把它的货币表现叫做劳动的必要价格或自然价格。
另一方面,人们说劳动的市场价格,也就是围绕着劳动的必要价格上下波动的价格。但什么是商品的价值呢,这就是耗费在商品生产上的社会劳动的物化形式。
2、劳动力价值的分类:维持劳动者自身正常生活状况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维持劳动者家属子女即劳动力的接替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劳动力的教育与培训费用。
三、两者的性质不同:
1、劳动价值的性质:劳动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是劳动者或劳动力所具有、所释放的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是指一般事物所具有、所释放的价值。
2、劳动力价值的性质:像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他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用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Ⅹ 如何理解成本是创造价值的过程
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中的物化劳动的价值、劳动者为自己劳动的价值及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组成,其中,物化劳动价值加劳动者为自己劳动的价值为生产成本,它是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成本是补偿生产消耗的尺度
在经济活动中为了保证再生产的不断进行,就要把生产中所消耗的固定资金、材料资金和货币资金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这样成本就能客观地反映所消耗价值的补偿尺度,并在此基础上计算盈利,企业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才能有盈利。
2.成本是制定价格的重要依据
商品的生产过程既是活劳动和物质的消耗过程,又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形成过程,在产品价值难以直接精确计算的情况下,成本为产品制定价值提供了近似的依据,成本即是价格的最低限。
3.成本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实行经济核算的工具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一些重大问题决策,都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其中决策方案的经济效果则是技术经济分析的重点。企业的产品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企业各个方面活动的经济效果。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材料物资消耗的多少、设备利用的好坏、资金周转的快慢等,都能在成本上反映出来,可见,产品成本是考察和分析决策方案的经济效果的重要指标,是实行经济核算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