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面粉发酵是什么朝代发明的

面粉发酵是什么朝代发明的

发布时间:2021-09-08 18:00:14

❶ 面食发酵的起源和历史

1、起源:面食发酵的起源在埃及人利用酵母菌做面包。“埃及奴隶睡着了,发专明了面包”。
传说公元前属2600年左右,有一个为主人用水和上面粉做饼的埃及奴隶,一天晚上,饼还没有烤好他就睡着了,炉子也灭了。夜里,生面饼开始发酵,膨大了。等到这个奴隶一觉醒来时,生面饼已经比昨晚大了一倍。他连忙把面饼塞回炉子里去,他想这样就不会有人知道他活还没干完就大大咧咧睡着了。饼烤好了,它又松又软。也许是生面饼里的面粉、水或甜味剂(或许就是蜂蜜)暴露在空气里的野生酵母菌或细菌下,当它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温暖后,酵母菌生长并传遍了整个面饼。埃及人继续用酵母菌实验,成了世界上第一代职业面包师。
2、而中国面食发酵最早也是最典型的的是馒头,据传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三国演义》中记载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之后,过江受战死冤魂之阻。诸葛亮面对此景心急如焚,想来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惩魔,保佑生灵,诸葛亮不忍用人头祭祀,而发明馒头为替代品。于是命杀牛宰猪,包成面团,投于水中以示供奉。后来民间习此风俗。这大概是“馒头”的起源。后来也出现了发酵的酥饼、饼干等等。

❷ 中国的面条是哪个朝代哪个人发明的

在中国,最初所有面食统称为饼, 其中在汤中煮熟的叫“汤饼”,即最回早的面条。汉刘熙《释答名·释饮食》中有索饼;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有“水引饼”,是一种一尺一断,薄如“韭叶”的水煮食品;唐朝又有称为冷淘的过水凉面;宋朝饮食市场上的面条品种达10种之多,丰富多彩,有插肉面、浇头面等;元朝出现了可以久存的挂面;明朝有制作技术高超的拉面,还有山西等地制作特殊的刀削面;清朝乾隆年间又有经过煮、炸后,再加入菜肴烧焖而熟的伊府面,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面条制品。
《荆楚岁时记》说:“六月伏日进汤饼,名为避恶。”恶,疾病和污秽也。伏天苍蝇细菌多,饮食不洁,易患肠道疾病,而“汤饼”用开水沸煮,趁热吃,这可能是古代伏天污染最少的食品,会大大减少疾病的发生。病人抵抗力差,当然要吃最洁净的食品。这也就是为什么千百年来,侍候病人的饭食,多用面条。

❸ 馒头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馒头是三国的诸葛亮发明的 话说诸葛亮平定孟获班师回朝,过泸水而不得 按习俗需要拿17个人头祭祀,次日诸葛亮用面粉合面裹以肉做成人头状顶替人头用以祭祀 自此以后也就有了很多祭祀时除了猪,牛,羊外多了馒头 另表:馒头原来是因为做了是顶替用来祭祀的俘虏蛮夷的头,所以是称为蛮头,后改用曼头用以避讳,再后加了食旁成为现在的馒头。 ---以上来源:旅游卫视的《怪怪大学堂》,鄙人认为这个节目很有意思,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满意答案 |||馒头的起源要追溯到三国时代。据《诚斋杂记》载“孔明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用人首祭神,则出兵利。孔明杂以羊豕之内,以面包之,以像人头。此为馒头之始。”又据明朝郎瑛所撰《七修类移》说:“馒头本名蛮头。”当年诸葛亮亲自率兵征伐割据于云、贵一带称霸的孟获,七擒七纵。叛乱既平,凯旋回师至泸水时,忽然间狂风急浪,兵难以渡。当地人告诉诸葛亮,说是“猖神”兴风作浪,要用七七四十九个人头及白羊、黑牛祭祀,才能平息风浪。诸葛亮不忍用人头来祭泸水,便“偷换内容”而“迁就形式”,有了这桩机巧的发明创造以祭“鬼神”。 诸葛亮始创的馒头,毕竟须夹入牛、羊肉馅,工序复杂且花费较多,后人将做馅的工序省去,就成了仿天人们俗称的“馒头”。而有馅的则被称为“包子”。 还有一种面食,叫“开花馒头”。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夺取了天下。在大摆庆功宴时,朱元璋点了一道点心,要吃“白银如意”。御厨不知怎么做才好,只有皇后马娘娘心领神会。原来马娘娘是洛阳东乡马家庄马员外家的大小姐,她同当时在家当杂工的朱元璋海誓山盟,私订终身。朱元璋经常帮助厨房烧火,而马员外的家厨有一款拿手的蒸面食便叫“白银如意”,是用发酵的面粉和碱水揉匀,去掉酸味再掺上白糖急火蒸熟的,状如花朵开瓣。马娘娘熟知朱元璋的生活习惯,便传旨御厨,授以方法,立即做出“白银如意”。众人吃后,赞不绝口。据说此种面食代代相传,到清末慈禧太后专权时,每日的早点还离不开“白银如意”呢,后来,传到民间,老百姓为顺口,改叫“开花馒头”。

❹ 请问馒头是在那个朝代发明的

老的中国,无疑是面食文化的发祥之地。面食以是以小麦为主要原料,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早的农作物发源中心。早在五千年以前,居住在黄河流域的中国人,就已经学会了种麦。有了麦,人们就逐渐将它加工成各种面食。不过,在上古时代,因为没有磨,用杵臼等工具捣面,人们吃面食也就比较困难。自汉代开始有了磨之后,人们吃面食就方便多了,并逐渐在北方普及,继而传到南方。中国古代的面食品种,通称为"饼"。据《名义考》,古代凡以麦面为食,皆谓之"饼"。以火炕,称"炉饼",即今之"烧饼",以水沦,称"汤饼"(或煮饼),即今之切面、面条:蒸而食者,称"蒸饼"(或笼饼),即今之馒头、包子:绳而食者,称"环饼"(或寒具),即今之馓子。

在以上这些古老的面食中,烧饼、汤饼等面食都是未经过发酵的,而馒头是中国最著名的发酵面食品,被誉为是古代中华面食文化的象征,现代人常把它同西方的面包相媲美。

《事物绀珠》说,相传"秦昭王作蒸饼"。萧子显在《齐书》中说,朝廷规定太庙祭祀时用"面起饼",就是"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这里说的"面起饼",就是最早出现的馒头。可见,中国人吃馒头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到三国时期,馒头就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称。据事物纪原,诸葛亮南征孟获,渡泸水时,邪神作崇,按南方习惯,要以"蛮头"(即南方人的头)祭神,便下令改用麦面裹牛羊猪肉,象人头以祭,始称"馒头"。这就为我们提供了馒头起源的线索,即馒头起源于野蛮时代的人头祭,尔后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演变成禽肉馅。到南宋时,猪肉馒头很盛行。《燕翼贻谋录》记载,仁宗皇帝诞生之日,真宗皇帝甚喜,宰臣称贺,以"包子"赐群臣,里面包的尽是珠宝。元代出现了类似后世开花馒头的"煎花馒头"。忽思慧《饮膳正要》记载:"煎花馒头:羊肉、羊脂、羊尾子、葱、陈皮各切细","依次入料盐酱拌陷包馒头,用胭脂染花"。由此可见,馒头最初是包陷的,后来经历了一个由包陷到实心的演变过程,至清代始有"实心馒头"的记载,后来北方人称无馅的为"馒头",有馅的为"包子"。从此以后,以种植小麦为主的中国北方地区人们逐渐学会了做馒头,并以馒头为家常主食。馒头出现后,提高了人们主食的质量,并由此派生出花卷、包子等食品。

中国主食馒头基本上都是以面粉、酵母(纯酵母、酒酿或面种)以及水为原料和面,面团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过程后,蒸制而成的。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馒头仍然是我国北方小麦生产地区人们的主要食物,而且在南方也很受欢迎。据报道,北方有70%的面粉是用来制成馒头的。

❺ 发酵最早怎么被发现的

发现酵母菌远在利用酵母菌之后啊!
酵母的历史(一)
History of yeasts
●约4000年前,古埃及人开始利用酵母制作面包。

左图为古埃及人做的面包以及做面包用的陶罐
考古学家在挖掘埃及遗迹时发现用来制作酵母面包的磨石和焙烤室,还发现了4000年前的面包房及酿酒厂的图纸。
这个埃及人正在准备啤酒桶
●殷商时期,古代中国人就利用酵母酿制白酒。汉朝时期,中国人开始用酵母制作馒头、饼等面点;

酵母的历史(二)
History of yeasts
●1680年,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首次用显微镜观察到酵母。
●19世纪,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首次发现酿造酒精是酵母发挥了重要作用。
●1846年,酵母在欧洲首次实现工业化生产;
●20世纪80年代中期,酵母在中国实现了现代化生产。

❻ 中国何时有的面粉 是清朝 还是更早

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

面点小吃的历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已有石磨,可加工面粉,做成粉状食品。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油炸及蒸制的面点,如蜜饵、酏食、糁食等。此后,随着炊具和灶具的改进,中国面点小吃的原料、制法、品种日益丰富。出现许多大众化风味小吃。

如北方的饺子、面条、拉面、煎饼、汤圆、煎饺等;南方的烧麦、春卷、粽子、元宵、油条等。此外,各地依其物产及民俗风情,又演化出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

(6)面粉发酵是什么朝代发明的扩展阅读:

面粉的分类:

1、高筋粉:

颜色较深,本身较有活性且光滑,手抓不易成团状;比较适合用来做面包,以及部分酥皮类起酥点心,比如丹麦酥。在西饼中多用于在松饼(千层酥)和奶油空心饼(泡芙)中。在蛋糕方面仅限于高成分的水果蛋糕中使用。

2、中筋粉:

颜色乳白,介于高、低粉之间,体质半松散;一般中式点心都会用到,比如包子、馒头、面条等。(注:一般市售的无特别说明的面粉,都可以视作中筋面粉使用。而且这类面粉包装上面一般都会标明,适合用来做包子、饺子、馒头、面条)

3、低筋粉:

颜色较白,用手抓易成团;低筋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平均在8.5%左右,蛋白质含量低,麸质也较少,因此筋性亦弱,比较适合用来做蛋糕,松糕,饼干以及挞皮等需要蓬松酥脆口感的西点。

❼ 面点从什么朝代开始的

古代的,主要指小麦,并非中国原产,而是由西部民族传入的。西部民族养牛羊、种*7麦,形成了不同于中原的农业文化。他们引入的小麦,经过长期的发展,终于取代了黄河流域固有的黍粟的地位,成了我国广大居民的主粮。目前,我国小麦种植面积达四亿亩,成为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植物遗传学和考古学研究表明栽培小麦起源于西亚。黄河流域虽有小麦的亲缘植物小麦草的分布,但迄今未发现野生的二粒小麦。中原数以千计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未发现麦作遗存。中国禾本科作物,唯“麦”字从“来”;禾麦并称,禾类不包括麦。这些都表明麦是引进的外来作物。 我国迄今最早的麦作遗存发现于新疆孔雀河畔的古墓沟墓地中,距今约3800年。墓主头侧的草编小篓中往往有小麦随葬,头戴毡帽,身裹毛布或毛毯,脚穿羊皮靴,木质葬具上覆盖牛皮,并且牛羊角随葬。这表明当地居民是以经营畜牧业为主,已开始种植小麦。孔雀河谷发现了麦物遗址,并同时出土了大型磨麦器。成书于战国时代的《穆天子传》记述周穆王西巡时,沿途部落大都以麦为献,带回中原种植。 羌人自古活跃在中国西部,在商代即与中原有密切的联系,周代这种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汉书赵充国传》中谈到麦是羌人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他“有麦无谷”。悠久的麦作文化是西部民族文化的特色之一。 因此,麦类的加工和面食——面点的发展亦与西部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吐鲁番高昌故城出土了自晋迄唐的小麦及麦面加工成的馕、水饺、馄饨和各种面食点心。西域兄弟民族将磨麦制制饼技术传入了中原,丰富了我国的饮食生活。时至今日,麦类还是新疆境内许多民族的主要食粮,制饼乃是他们的的拿手好戏。

❽ 面包是什么时候被发明的

面包是由埃及人在公元前6000年发明的,面包由埃及人发明通过希腊传入罗马,经过改良后传到欧洲大陆;而欧洲各国借助科技之力,将面包制作技术不断精进,如今世界各国的面包,都揉合了当地的精华。
面包起源于一种粗糙、沙砾般的扁饼,最早烘制这种扁饼的人,可能是石器时代瑞士的湖滨居民,这些人在八千多年前就知道把谷物舂碎,羼水,在烧热的石头上烘烤。历史学家把发酵面包追溯到公元前二千前到三千年之间的埃及,当时大概是野生酵母侵入生面团,便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发面饼。埃及人后来又发明了烘炉,把烘制面包变成了一种手艺,创制了五十多种不同的形状圆的、立方的、麻花形的、动物形状的。
1936年,纽约大都会美术博物院一个远征队在埃及阿塞西夫谷发现了几个3500年前的面包。令远征队里的科学家吃惊的是,其中有些几乎像现代的裸麦面包!
摩西把希伯来人带出埃及,他们把古代制面包的秘方也带出来了。到了耶稣的时代,巴勒斯坦所有城市都有出售面包的作坊。
1. 罗马人进一步改进制面包的方法,发明了圆顶厚壁长柄木杓炉,这个名称来自烘制面包时用以推动面包的长柄铲形木杓。他们还发展了水推磨和最早的面粉搅拌机,用马和驴推动。罗马人重视面包,用来作为福利计划的一部分。
2. 中世纪的欧洲人一般都吃粗糙的黑面包,最初白面包只用于教堂仪式。原先只有修道院和寺院中才有烘炉,后来领主宅邸中也有了这种设备,富人开始用烘炉制造白面包供自己食用,因此白面包成了特权阶级的食品,地位越高的人,吃的面包越白。今天情况倒过来,一般认为白面包是普通面包,深色的“杂样”面包价钱要贵得多。
关于面包最富有灵感的创新,大概出现于十八世纪时的英国,那时有个放荡不羁名叫约翰·蒙塔古的贵族,三明治四世伯爵,叫人在两片面包之间夹点肉,使他能一面吃一面赌博。那种粗制的三明治就此改变了世人的饮食习惯。
不管大小、形状和质地怎样,刚刚出炉烘得焦黄香气扑鼻的面包,说不定最能刺激人的食欲。面包成了营养的象征,在引起敬意、怀旧、甚至爱好方面,什么食物都比不上它。

❾ 面粉历史

面粉的来原料是小麦,磨成面自粉后可制作很多食物。

小麦大概是起源于中东的新月沃土。在伊拉克北部就曾发现了世界最古老小麦,有八千年历史。

小麦的栽种在中国有四千年历史。最早种的是春小麦,到了春秋时代开始种冬小麦。然后磨成粉,待发酵后,蒸制食用,称之为“酏食”

到了汉朝时,由于磨已广泛应用,蒸制的面食也随之流行于全中国各地,当时统称为“饼”。

三国时,诸葛亮南征时不是发明了“馒头”嘛~ ,馒头就是面粉做的。

《诚斋杂记》载“孔明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用人首祭神,则出兵利。孔明杂以羊豕之内,以面包之,以像人头。此为馒头之始。”

❿ 面粉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面粉在汉朝以前没有出现,可以是外来的食物。在唐宋时期出现了面条,在元朝出现了挂面。

阅读全文

与面粉发酵是什么朝代发明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