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创造六书理论

创造六书理论

发布时间:2021-09-08 12:05:54

『壹』 许慎六书理论的解释

许慎的“六书”理论对于研究学习汉字有着重大贡献
汉代三家,只有许慎为六书下有定义,故要正确理解古人的六书说,必须弄清许慎六书说的原意.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许慎六书说的原意,并对后人存在分歧的看法作简要的述评.后人在阐述六书理论时,多依朱宗莱的主张,从许慎六书的名称而遵班固六书的次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许慎所谓“六书”并不是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完备的分类.他处在语文学时代,即使是对汉字构形的解说,也不可能没有局限.这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作为说解的“六书”,分类比较粗疏;二是对“六书”本身的界说过于简略,又受了当时骈体文风的消极影响;三是每书所举例字太少,又未加以具体分析.正是这些,给后来的论争留下了极大的空间.因此,有必要对“六书”重新加以剖析,以再现其本原意义.

『贰』 运用六书理论分析下列各字构造并指出其本义 为 胡 及 即 鸣 视 望 友 取 之 罗 夜

为:会意。甲骨文从爫,从象。本义:驱役大象干活。
胡:形声。从肉,古声。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及:会意。从人,从又。会意为手抓人,本义:赶上。
即:会意。从艮,指食器;从卩,蹲坐的人。会意为人就食,本义:走近去吃东西。
鸣: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张口鸣叫。
望:形声。从月从壬,亡声。本义:人抬头望月。
友:会意。从,从又。双手相握是朋友。
取:会意。从耳,从又。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计数献功。
之:会意。从止,脚形;从一,像起点。表示前往。
罗:会意。从罒,网的变形;繁体从糸,从隹,表示网罗鸟雀。本义:捕鸟。
夜:形声。从夕,亦省声。本义:夜晚。

『叁』 我国古代造字有"六书'之说,"六书"是指什么

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六书

六书

六书,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形成所作的整理,而非造字法则:

象形
指事
形声
会意
转注
假借
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主要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

目录
1六书的历史
2六种构造条例解说
2.1象形
2.2指事
2.3形声
2.4会意
2.5转注
2.6假借
3六书的运用

六书的历史
六书一词出于《周礼》:“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然而,《周礼》只记述了“六书”这个名词,却没加以阐释。

中国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曰:“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的解说,是历史上首次对六书定义的正式记载。后世对六书的解说,仍以许义为核心。

六种构造条例解说

象形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艸”(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写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指事
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像中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

形声
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会意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转注
属于“用字法”。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著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读音上也是有音转的关系。

假借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他的含义。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借作“自己”的“自”。

六书的运用
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然而,当有了“六书”这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系统为依据。好像“軚”、“锿”是形声字,“凹”、“凸”、“氹”是指事字,“畑”、“奀”是会意字。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当文字发展下去,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好像“鲤”、“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也由于形声字在创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甲骨文时代约仅有一半不到的字是形声,但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是形声字。

『肆』 六书创造和使用汉字的神奇

清朝语言学家讲“六书”归纳为“四体二用”,四体就是指事、象形、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是汉字造字的基础,基本上所有汉字都必然符合这四种结构方式,六书中另外两种特殊情况,转注和假借,其本身不是汉字的结构方式,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有时候会因其特殊性,产生了新的用法,这就是“二用”。


指事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说文解字》

指事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当一个事物不方便用具体形象表达出来时,就用抽象的符号来表示,指出了事物的特征,自然一看便知其意。

比如“上下”两个字,甲骨文中的“上”字,一笔长画上面加一短横,指“上”;“下”字也一样,长画下面加一短横,便是“下”了。


“上”、“下”甲骨文字形

再如“本末”二字,本末一词的本义就是指树木的根部和梢部,物有本末,事有始终,所以在造字时,也就抓住了这一特点来指事,“本”字是在木的根部加上一点,指树根;“末”是在木的上面加一点或短横,指树梢:


“本”、“末”甲骨文字形

象形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说文解字》

原始先民造字时,最先是以图画文字出现,后来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加强,这便是象形字,象形字在六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几乎所有其他的造字方法,都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拼合删减而成的,汉字也是从象形字开始,逐渐成为表意文字的。

古老文字中的象形字非常可爱,比如太阳是圆的,那么“日”就是一个圆,月亮是弯的,所以“月”字是就是一道弯,中间一点,分别表示日的精光、月的阴影(也有无点的写法);看见鱼儿,就画成鱼的样子;看见鸟儿,那就画个鸟的

『伍』 六书是什么

六书

六书,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形成所作的整理,而非造字法则
象形
指事
形声
会意
转注
假借
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主要是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

六书的历史
六书一词出于《周礼》:“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然而,《周礼》只记述了“六书”这个名词,却没加以阐释。

中国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曰:“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㧑,‘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慎的解说,是历史上首次对六书定义的正式记载。后世对六书的解说,仍以许义为核心。

六种构造条例解说

象形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艸”(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写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指事
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像中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

形声
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会意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转注
属于“用字法”。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著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读音上也是有音转的关系。

假借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他的含义。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借作“自己”的“自”。

六书的运用
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然而,当有了“六书”这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系统为依据。好像“軚”、“锿”是形声字,“凹”、“凸”、“氹”是指事字,“畑”、“奀”是会意字。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当文字发展下去,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好像“鲤”、“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也由于形声字在创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甲骨文时代约仅有一半不到的字是形声,但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是形声字。

『陆』 用“六书”理论简单分析下列汉字的造字方式和原理。

1、大: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臣: 象形字。 说文》谓“事君者也。象屈服之形。”其为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
3、本: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4、末: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5、亦:指事。从大,像正面人形;八,指明臂腋 之所在。本义是人之两腋。
6、北:会意字。甲骨文象两个人背对着背,本义是背离。
7、伐:会意。从人,从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本义:砍杀
8、取:会意字。从又从耳。
9、融: 省声字。从-(左半边),虫(三个虫落 起 来:上一下二)省声。炊气上腾的样子。
10、夜:从夕,亦省声。省声字。本义是夜晚。

『柒』 六书理论

日:象形
众:会意,从三个"人"
羊:象形
既:形声,从艮,旡声
本:指事,木下曰本
店:形声,从广,占声
刃:指事,像刀有刃之形
瓜:象形
更:形声,从攴,丙声

『捌』 简述六书的造字原理

六书,首见于《周礼》,清代以后一般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普遍采取的是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六书说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然而,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

『玖』 1、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是如何阐 释汉字的“六书”理论的简要评价 “六书”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阐述了汉字“六书”理论,具体内容如下: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六书”理论,有人说是造字法,大体上是不错的。仔细分析,可以说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指事字一看就可以认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的意义。象形字就是字形画成字义所表示事物的形状,随着物体的外形而曲折字的笔画。形声字是用于字义所表事物有关的字来做形符造字,取比拟新字读音的字即读音与新字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跟它合成新字。会意字是并列字类即两个以上的字,会合它们的意义,来表现该字义所指向的事物“武”、“信”二字就是这种字。以上四种,说的是这四种字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转注字指的是两字同义,可以互相注解。考的意思中有老的意思,老的意思中有考的意思。假借字是语言中早就有了一个表达某事物的词义,本无表示它的字,就依据读音去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现成字来寄托这个词义所要表达的事物,令字、长字就是这种字。以上两种,说的是如何运用这类汉字。

许慎的“六书”理论

阅读全文

与创造六书理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