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谁
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东汉元兴元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
(1)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扩展阅读
蔡伦造纸——
他全神投入,茶思饭想,日夜琢磨。一天,他面对着正在磨面的石磨出起神来:把麦粒磨成面,然后既可做成很大的馍馍,又可摊成薄薄的饼子。那么,对于竹简,是否也可以这么处理呢?他试着将竹简装进磨眼,只听“嘶嘶啦啦”直响,却怎么也没有磨碎,更没有成粉——又失败了!
蔡伦仍不甘心,他又把竹节和破布、旧鱼网等放在石臼中,挥舂用力,一下,两下,三下……坚持舂个不停,终于成了渣、成了粉。然后泡在水里,水面上便立刻形成一层薄膜,真的像是薄薄的煎饼。轻轻揭下来,贴在墙上,晾干,
再在上边试着写字,只觉非常光滑流畅,而且转眼间墨迹就干,和竹简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就是蔡伦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所造的纸。他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朽贡献。
2. 谁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纸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中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质地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2)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扩展阅读:
直到东汉和帝时期,经过了蔡伦的改进,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步骤:
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
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
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汉代以后,虽然工艺不断完善和成熟,但这四个步骤基本上没有变化,即使在现代,在湿法造纸生产中,其生产工艺与中国古代造纸法仍没有根本区别。
造纸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两个方面:在原料方面,魏晋南北朝时已经开始利用桑皮、藤皮造纸。到了隋朝、五代时期,竹、檀皮、麦杆、稻杆等也都已作为造纸原料,先后被利用,从而为造纸页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充足的原料来源。
3. 蔡伦是不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而蔡伦不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蔡伦是东汉的一个宦官,他只是总结了前人造纸术的经验,在公元105年改进了造纸术.
所以后来有人就称这为"蔡侯纸"
4. 历史上造纸术的发明者不是蔡伦,到底是谁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发明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东汉的蔡伦就是造纸术上的发明者。那么,这是真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中国古代造纸术那些鲜为人知的的秘密。
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当时,蔡伦把他在尚方制造出来的一批优质纸张献给汉和帝刘肇,汉和帝很称赞他的才能,马上通令天下采用。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用于文字的书写,引发了书写材料的革命。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造纸术的出现,引起了书写材料的革命。在这场书写材料的革命中,蔡伦虽然并非是造纸术的发明者,但他改进了造纸术,以其重大的贡献而留名青史。各位,你认为呢?
5. 东汉尚方令蔡伦在历史上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不对,蔡伦是改进者而非发明者。
蔡伦(61[1]-121[2]),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3]。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改进了造纸术,终于制成了“蔡侯纸”[3][4]。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3],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5]。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6]。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7]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5],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8]。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 [5]。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9]。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10]。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改进的造纸术[7]。
6. 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在当时是干什么的
永平末年(75)入宫为宦官。历任小黄门、中常侍兼尚方令、长乐太仆等职。元初元年(114),安帝封其为龙亭侯(封地在今陕西省洋县龙亭铺镇),食邑三百户。蔡伦为人敦厚谨慎,关心国家利益,曾“数犯严颜”,匡弼时政。勤奋好学,办事专心尽力。
永元四年(92),蔡伦任尚方令后,利用供职之便,常到乡间作坊察看,见蚕妇缫丝漂絮后,竹簟上尚留下一层短毛丝絮,揭下似缣帛,可以用来书写,从而得到启发,便收集树皮、废麻、破布、旧鱼网等原料,在宫廷作坊施以锉、煮、浸、捣、抄等法,试用植物纤维造纸,终于造出植物纤维纸。元兴元年(105),他将造纸过程、方法写成奏章,连同造出来的植物纤维纸,呈报汉和帝,和帝大加赞赏,蔡伦造纸术很快传开。人们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全国“莫不从用焉”。